学术投稿

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分析

杨露;蒋琪;李雪婷;胡斌强;南龙

关键词:生长和发育, 超重, 肥胖症, 青少年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海淀区807名参加体能测试的中小学生进行体成分测量,测量项目包括体脂肪量、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7名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21.2%,其中男生为24.6%,女生为17.9%;肥胖率为13.0%,其中男生为16.2%,女生为9.9%.儿童青少年肥胖组和超重组的体成分均大于非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组和超重组比较,只有BMI和体脂肪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男值分别为-7.780,-7.646;t女值分别为-5.096,-3.771,P值均<0.05).男生6~12岁阶段的体脂肪量逐年增加,均值从5.07 kg增加到14.79 kg,13岁开始逐年减少,女生的体脂肪量逐年增加,均值从5.17 kg增加到15.78 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生的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逐年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变化,且存在性别差异.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种类及家长的影响

    目的 了解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种类及其家长的影响,为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9 221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饮料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常饮用的饮料前5位是奶类(60.5%)、碳酸饮料(37.0%)、果蔬汁饮料(31.0%)、功能饮料(26.9%)和鲜榨果蔬汁(22.5%),不同性别和学段的学生饮用的饮料种类不同.学生与家长的饮料消费行为正相关(r=0.152,P<0.01).小学生受家长影响的因素较多,包括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以及家长的饮料消费行为.男生主要受家庭经济水平影响,女生主要受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学生越容易消费鲜榨果蔬汁.相对于小学,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以上的学生消费鲜榨果蔬汁的OR(95%CI)值分别为1.344(1.168 ~1.546)和1.439(1.273~1.627);相对于家庭经济水平低,水平为中、高的学生消费鲜榨果蔬汁的OR(95%CI)值分别为1.321(1.151~1.515)和2.075(1.604~2.683).结论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以奶类为主,饮用碳酸饮料的中学生仍占有较高比例.应制定干预策略,着重考虑学生的性别、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水平.

    作者:丁彩翠;郭海军;宫伟彦;袁帆;栾德春;刘伟佳;吴晓旻;李晓辉;刘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武汉西安两地中学生脂类食物摄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青少年脂类食物摄入行为以及行为变化阶段的影响,为提出个性化的干预对策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多阶段整群选取武汉、西安两地2 304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脂类摄入行为、改变策略、决策平衡、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青少年脂类食物摄入行为现状,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行为变化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学生脂类食物摄入行为变化阶段处于前意向阶段的占20.9%,意向阶段占21.9%,准备阶段占22.7%,行动阶段占13.6%,维持阶段占20.9%.自我效能对行为变化阶段直接正向影响效应为0.133,正向态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间接正向影响效应为0.120,0.105,0.093.负向态度和改变策略对行为变化阶段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总效应分别为-0.182,0.286.结论 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对行为变化阶段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力,良好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能够促进行为向较高阶段发展,而负向态度则是阻碍行为前进的重要因素.建议对青少年采取基于行为阶段的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

    作者:陈敏燕;方明珠;杜宇立;谢文倩;朱茜如;许亮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自2007年中央7号文件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以来,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也得到了遏制[1].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在不断地修订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和制定相应的工作体系.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2]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3]等一系列用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通知和办法.

    作者:王向军;杨漾;杨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育舞蹈练习对于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黑河某高校女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共筛选有效研究对象81人,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n=43)与体育舞蹈组(n=38),其中体育舞蹈组进行14周练习.测试包括心肺指标(安静脉率、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体脂指标(腰围、体质量指数)和身体素质(100 m跑、1 min仰卧起坐、立定跳远、8×50 m折返跑、4× 10 m、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跳站立)指标.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之间安静脉率、肺活量、腰围、体质量指数、1 min仰卧起坐、8×50 m折返跑、4×10 m折返跑、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等测试成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4,2.276,-2.473,3.145,2.117,-2.132,-2.133,3.124,2.956,P值均<0.05).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体育舞蹈组安静脉率明显下降,肺活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4,2.276,P值均<0.05);腰围、体质量指数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73,3.145,P值均<0.05);1 min仰卧起坐、8×50 m折返跑、4×10 m折返跑、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等测试成绩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7,-2.132,-2.133,3.124,2.956,P值均<0.05).结论 体育舞蹈练习可降低女大学生安静脉率,增加肺活量,降低体脂,提高灵敏、协调、平衡、柔韧、力量等素质.

    作者:陈泽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维吾尔族大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新疆5所高校中随机各抽取2个年级,以年级内全体维吾尔族大学生共8 946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报告率高的为缺乏锻炼(87.09%),其次为不按时休息(67.85%),低的是吸烟(15.74%).在饮酒、不吃早饭、不按时休息、上网时间>2 h/d方面男生的不良健康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 227.68,206.45,75.29,13.01,P值均<0.01);女生在节食减肥和缺乏锻炼方面的报告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20,271.21,P值均<0.01).相关分析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生吸烟与饮酒、不吃早饭、节食减肥呈正相关,与缺乏锻炼呈负相关;饮酒与不吃早饭、缺乏锻炼、休息不规律、上网时间>2 h/d呈正相关;不吃早饭与节食减肥、休息不规律、上网时间>2 h/d呈正相关;节食减肥与缺乏锻炼、休息不规律呈负相关,与上网时间>2 h/d呈正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男生、独生子女、月生活费支出高、父亲和母亲学历低是不良健康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 维吾尔族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普遍较高,并存在聚集性特征,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育引导.

    作者:翟伟;刘晶芝;买合木提·买买提;米热古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学生未来吸烟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未来吸烟意向及影响因素,为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控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11-12月对重庆市主城区2所公立医学高等学校的5 203名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41人(8.5%)表示将来好朋友让自己吸烟时会吸;688人(13.2%)表示将来从事较多社交工作时会吸烟.对将来从事较多社交工作是否会吸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学历、本人及关系密切人吸烟情况,控烟相关知识、态度及对社会控烟环境的感知等15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未来吸烟的危险因素为男性、现在吸烟、曾经尝试过吸烟、母亲吸烟、烟草知识得分低、认为吸烟的人朋友多、经常看到媒体上演员吸烟;保护因素为高学历、反对恋人吸烟、积极参与学校控烟活动(P值均<0.05).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未来吸烟意向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控烟教育,控制女性吸烟率上升.

    作者:张黎;朱晓彬;李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杭州市余杭区高中生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国民的恐慌和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质疑[1].食品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和违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事件层出不穷,我国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

    作者:张玲玲;王昵;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紧扣当前政策要点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发展

    2016年8月19-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10月25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的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

    作者:马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疆巴州蒙古族留守儿童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留守儿童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和静县、轮台县、尉犁县、焉耆县各2所小学,共调查10所学校1 024名蒙古族小学生,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健康行为等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新疆巴州蒙古族留守儿童占67.29%(689/1 024),非留守儿童占32.71%(335/1 024).巴州蒙古族留守儿童有关健康行为比例高的为吃饭不按时(95.07%),其次为做家务中的刷碗(60.09%),比例低的为做家务时间在3h以上(1.89%);非留守儿童比例高的也是吃饭不按时(94.03%),其次为做家务中的刷碗(65.97%),比例低的为有过吸烟经历(3.28%).结论 应进一步重视巴州蒙古族留守儿童的健康相关行为,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

    作者:李小东;王伟国;巴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上海市青春早期青少年指长比与性发育抑郁及攻击行为关联

    目的 了解青春早期青少年食指(2D)∶无名指(4D)指长比与青春发育、抑郁心理及攻击行为的关联,为探讨生长发育对健康行为及心理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上海市某九年一贯制学校10~14岁182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平板计算机辅助自填问卷调查,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及抑郁心理、攻击行为状况,通过游标卡尺测量被调查者左右手2D和4D指长.结果 青春早期青少年女生左右手的2D∶4D指长比均数均高于男生(左手:0.988与0.971;右手:0.996与0.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3.32,P值均<0.05).男性青少年变声的发生与左手2D∶4D低指长的关联在10~12岁青少年中已然出现(P=0.035).男生显现阴茎或睾丸发育、变声等青春发育特征的一组左右手指长比均数均低于未显现特征组,且在13~14岁男性青少年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检出指长比与抑郁心理及攻击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 低2D∶4D指长比与13~14岁男生青春期发育关联显著.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探索其作为小年龄青少年出生前性激素测量指示指标的可能性,建议对双手的2D、4D指长均做测量.

    作者:余春艳;左霞云;廉启国;齐文娟;乐桂珍;汪玲;钟向阳;涂晓雯;楼超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羽毛球教学与饮食干预对网瘾肥胖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羽毛球公选课教学与饮食干预对肥胖维吾尔族网络成瘾女大学生戒除网瘾与减肥的效果,为有效开展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对从新疆农业大学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中筛检出的32名网瘾肥胖维吾尔族女大学生进行12周的羽毛球公选课教学和饮食控制干预,并在干预前后采用韩国产Biospace.Inbody 3.0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体成分测试和网络成瘾的测评,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羽毛球教学与饮食干预后肥胖维吾尔族网络成瘾女大学生的体重比干预前减少6.47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P<0.01);干预后干预者的体重、身体水分量、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等均呈现下降趋势,除水分量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P>0.05)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调查者的强迫性上网行为、退隐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及健康问题、时间管理和网络成瘾总分均呈现下降趋势(t值分别为4.72,5.96,2.87,4.99,11.77,9.69,P值均<0.05).结论 羽毛球公选课教学与饮食控制干预对网络成瘾维吾尔族女大学生戒除网瘾和减肥尤其对干预者内脏脂肪的降低起到较好效果.

    作者:石韬;李小东;李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四省中学生故意和非故意伤害现状

    目的 了解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预防青少年伤害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随机选取的广西、四川、山东、甘肃4省892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式匿名调查,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故意伤害行为中,学生去不安全场所游泳和滑冰行为发生率为9.4%和12.2%.男生骑车违规、步行违规、去不安全场所游泳/滑冰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故意伤害行为中,20.3%的中学生曾与他人动手打架,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P值均<0.05);中学生孤独感检出率为17.5%;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检出率分别为9.8%,2.9%,1.5%,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同时存在多种故意伤害和非故意伤害行为,需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作者:吉园依;张宇;刘静;刘巧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广州市大学生性传播疾病认知与危险性行为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传播疾病(STD)认知及相关危险性行为间的关系,为学校开展性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自编调查问卷,于2016年5月对广州市6所高校1 087名大学生进行性传播疾病知识和危险性行为的调查.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自报性行为发生率为11.1%(121/1 087),男生(15.5%)高于女生(6.9%).在有性行为的人群中,危险性行为发生率为21.5%(26/121).排在前4位的是多个性伴侣(9.1%)、同性性行为(7.4%)、金钱性交易(5.8%)、多人性游戏(5.8%).23.6%(255/1 087)的学生报告曾有STD疑似症状,排在前4位的是生殖器瘙痒(16.3%,177/1 087)、外阴分泌物增多(8.4%,91/1 087)、排尿时灼痛(6.2%,67/1 087)、生殖器皮肤破损(3.6%,39/1 087).危险性行为组人群STD知识得分低于对照组和相对低危组人群(F=3.489,P=0.031),且STD疑似症状发生率高(x2=27.467,P=0.000)、安全套使用率低(x2=24.435,P=0.00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为港澳台学生(OR=3.254,95%CI=1.058~ 10.008)、吸烟者(OR=8.771,95%CI=3.430~ 22.428)、药物成瘾者(OR=5.062,95%CI=1.716~14.932)更易发生危险性行为.结论 大学生中危险性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提升性传播疾病认知,降低危险性行为发生率.

    作者:杨建卫;张湛;庞敏慧;王海清;饶珈铭;王声湧;董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学生抑郁症状及其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 描述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现状,分析抑郁症状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所医学院2 797名大学生,采用贝克抑郁量表-Ⅱ(BDI-)和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C)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7%,其中轻、中、重度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8.9%,5.4%,2.4%.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情况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8,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抑郁程度不同(x2=17.57,P<0.05);男生抑郁程度高于女生(t=4.48,P<0.05).有抑郁症状大学生的HPLP-C总得分及各子维度得分均低于无抑郁症状大学生(P值均<0.05).控制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城乡、年级等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健康促进得分低于平均水平是大学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2,95%CI=3.26~5.22).BDI-Ⅱ总得分与HPLP-C总得分呈负相关(r=-0.402,P<0.01).结论 大学生抑郁检出率较高,抑郁现状与健康促进行为负相关.可通过提高健康促进行为降低大学生抑郁率.

    作者:曹文君;管振钧;吴婷;王金燕;王瑞君;刘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美国“安全约会”干预项目及其启示

    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1-2].恋爱暴力(dating violence)是亲密伴侣暴力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当前或曾经的恋爱关系中所实施的肢体、性或心理虐待,并通过威胁或强迫的手段来获取权力和对受暴者的控制[3-4].同亲密伴侣暴力一样,恋爱暴力主要分为4种形式:肢体暴力(physical violence)、心理暴力(psychological violence)、性暴力(sexual violence)与滋扰(stalking).肢体暴力包括拿会伤人的物件扔向对方、扭手臂、用刀或利器指向对方或用拳头重击等;心理暴力指的是威胁伴侣或伤害伴侣的自我价值感,如辱骂、故意刁难、威胁分手、羞辱伴侣等;性暴力指违背伴侣的意愿或没有得到伴侣的同意而发生的性行为,包括以武力逼迫伴侣发生性行为,以威胁逼迫伴侣发生性行为,逼迫伴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使用酒精或药物的影响与伴侣发生性行为,非自愿性的其他与性有关的行为;滋扰包括骚扰或烦扰伴侣,让对方感到恐惧与不安.构成骚扰或烦恼伴侣的行为包括诋毁、威胁或争辩、电话滋扰、跟踪或到对方的住所烦扰等[5].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国六城市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况

    目的 了解我国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72所小学四、五年级共12 197名小学生进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为88.5%,每周吃3~4次的为7.0%,每周吃1~2次的为3.2%,几乎不吃的为1.3%.59.3%的学生早餐由母亲准备,其次是由祖/外祖父母(14.9%)、父亲(11.7%)和自己准备(6.3%).55.1%的学生起床5~15 min内吃早餐.87.2%的学生在家吃早餐,其次是在餐馆或小摊(5.0%)和学校(4.5%).31.8%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结论 部分学生不吃早餐,较高比例的学生早餐质量差.开展营养知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提高早餐营养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郑梦琪;刘辉;洪镭;曹型远;张专;马冠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学生网络新媒体生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当前以网络、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1].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获得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对于喜爱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手机更成了不可缺少的随身之物.葛缨等[2]2013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为94.6%.石昌远等[3] 2014年调查显示,东北大学学生的手机持有率逼近100%.网络获取信息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因此通过网络获取生殖健康知识成了许多大学生的首选途径[4-8].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这种情形下,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大学教师有责任通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系统的生殖健康知识.为探索通过网络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笔者于2015年10月初选取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在校大学生,通过创建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朱军华;崔焱;朱姝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海淀区807名参加体能测试的中小学生进行体成分测量,测量项目包括体脂肪量、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7名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21.2%,其中男生为24.6%,女生为17.9%;肥胖率为13.0%,其中男生为16.2%,女生为9.9%.儿童青少年肥胖组和超重组的体成分均大于非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组和超重组比较,只有BMI和体脂肪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男值分别为-7.780,-7.646;t女值分别为-5.096,-3.771,P值均<0.05).男生6~12岁阶段的体脂肪量逐年增加,均值从5.07 kg增加到14.79 kg,13岁开始逐年减少,女生的体脂肪量逐年增加,均值从5.17 kg增加到15.78 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生的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逐年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变化,且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杨露;蒋琪;李雪婷;胡斌强;南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饮食摄入频率与态度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在校大学生饮食摄入频率及态度行为,为有效开展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5所高校维吾尔族学生,对4 206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膳食行为及态度进行自编问卷的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各类食物摄入频率≥7次/周比例高的为谷物类(98.69%),其次为蔬菜类(47.69%)、禽肉类(42.80%)、水果类(40.68%)、蛋类(33.31%)等,摄入频率低的为碳酸饮料类(7.89%);维吾尔族大学生各类食物摄入频率总平均得分为(39.14±4.75)分,其中男生得分为(38.91±4.91)分,女生为(39.09±4.5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4,P=0.204);维吾尔族大学生中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的占81.69%,仅有9.61%的学生对营养知识不感兴趣,8.70%认为无所谓;不同食物摄入频率等级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口味较重、挑食、暴饮暴食、专心就餐、每天吃早餐、营养指导等方面的报告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721,20.013,47.931,6.355,16.393,66.235,P值均<0.05).结论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饮食态度较好,但饮食摄入频率和饮食行为不够理想,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预引导.

    作者:李妍;李小东;曹建民;石韬;马薇;帕尔哈提江·吐尔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

    目的 了解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健康促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04名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和1 917名非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其除学业满意度外的各维度、积极情感得分均低于非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消极情感得分高于非受艾该病影响中学生(P值均<0.05).在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中,生活满意度分量表除学业满意度外,其余维度上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P值均<0.05),快乐感量表的消极情感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P<0.05);友谊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积极、肖极情感在各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住校学生的友谊、自由满意度得分均高于住校生,消极情感低于住校生(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同学关系、照顾者、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父母患病情况、言语中伤(P值均<0.05).结论 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应正确合理地关怀和帮助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

    作者:贺万静;严征;庹安写;王燕;朱培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