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波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甲状旁腺素(PTH)的关系,为减少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发生和改善儿童骨骼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976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滂腺素(PTH).结果 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90.67±36.55) nmol/L,其中男童为(90.14±34.89) nmol/L,女童为(91.33±38.58) 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分别为11.37%和25.3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547,P<0.05),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52,P< 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x2趋势=68.909,P<0.05).儿童血清PTH平均水平为(2.38±1.29) pmol/L,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儿童血清PTH水平均高于维生素D充足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27,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呈负相关(r=-0.149,P=0.000).结论 广州市0~16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较高,年长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年幼儿童差,血清25(OH)D与PTH水平呈负相关.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作者:赖宏豪;梁俊彦;罗辉;李晖;陈漫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2000一2014年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0,2005,2010,2014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重庆市7~18岁年龄段中小学生调研数据,对重庆市中小学生形态指标、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 重庆市14年间小学组男、女生身高分别增长了5.75,5.06cm,中学组分别增长了2.84,2.03 cm;小学组男、女生体重分别增长了5.95,4.78 kg,中学组分别增长了5.53,2.74 kg;小学组男、女生胸围分别增长了4.69,3.83 cm,中学组分别增长了2.22,2.23 cm.中小学组男女生立定跳远、耐力跑,小学组男女生50 m跑和女生仰卧起坐,以及中学组男生肺活量、50 m跑等项目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小学组男女生肺活量、小学组男生斜身引体,中学男生引体向上、女生50 m跑、肺活量和仰卧起坐等项目成绩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重庆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持续增长,身体功能改善不明显,身体素质稳中向好,但发展不均衡.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和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事故的理赔制度,以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和素质均衡发展.
作者:苟明;谈文建;张亚妮;安家俊;曹型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6个月以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在一起生活的未满18周岁人群[1].由于家庭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缺失,他们无法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导致其主观感受到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2-6].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与自尊、个性特征、父母联系频率等因素有关[2,5].本研究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探讨留守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为学校及家庭对留守儿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朱建雷;刘金同;王旸;朱晓萌;张珊静;朱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现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2个调研点,共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个调研点.每个调研点选择城区、郊县各1个,每个调研区县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调研方法为学校卫生相关部门领导、学校领导、校医及班主任等座谈会及个人深入访谈.共召开区县、学校座谈会243次,个人深入访谈1 267次,覆盖学校179所.运用定性数据分析软件Maxqda 12.0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主题归类和分析.结果 我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多种并存.使用多的是校内调剂模式(30/30),各调研点均有使用;其次是临时聘任模式(24/30)和公开招聘模式(18/30);部分地区正在进行医疗机构派驻模式(6/30)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4/30)的试点工作;少数资源匮乏地区使用诊所/医院承包模式(8/30).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聘任模式有所不同,医疗机构派驻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受到试点地区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值得借鉴.结论 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存在区域性和多样性,需要完善传统模式,探索创新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值得借鉴.
作者:王海雪;朱广荣;温萌萌;崔立华;张冰;马军;刘星彤;谢婷;彭玉林;杨杰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适用于我国高校公共厕所服务质量模型框架,为我国高校有关部门评价和改善公厕服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河南省内20所高校500名师生为调查对象,对高校公厕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用SmartPLS 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师生期望对感知质量的路径系数为0.746(t=25.875,P<0.01).师生感知质量对师生感知价值的路径系数为0.643(t=10.910,P<0.01),感知质量对满意度的路径系数为0.911(t=19.911,P<0.01),师生感知价值对满意度的路径系数为0.112(t=3.033,P<0.05),师生满意度与忠诚度路径系数为0.439(t=7.360,P<0.01),师生满意度对抱怨路径系数为0.722(t=33.714,P<0.01).结论 高校环卫部门应充分重视师生期望,保证师生实际感知质量不低于期望;当享受到较高质量的公厕服务时,师生的在校满意度会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尚猛;彭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结构式团体辅导(团辅)对不同依恋类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改善的效果,为改善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杭州某大学95名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49名)和对照组(46名).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0周,每周2h的结构式团辅,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团辅前分别对2组被试施测关系问卷(RQ)和人际问题量表(IIP-32),团辅结束后对2组被试施测人际问题量表(IIP-32)和团体治疗疗效因子问卷(GTFQ).结果 不同依恋类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5,P<0.01);实验组害怕型依恋大一新生团辅后人际问题总分低于团辅前(t=2.942,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8,P>0.05).结构式团辅对害怕型依恋个体的人际问题干预后的疗效因子得分高为存在意识,为(21.29±4.23)分.结论 结构式团辅对害怕型依恋大一新生人际问题的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春秀;孙小菲;张晓霞;黄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它是许多疾病的总称[1].尽管在全世界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传染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呈现下降趋势,但儿童仍然是传染病的大受害人群.由于儿童少年的免疫功能不够完善,幼儿园或学校的集体生活方式增加了他们罹患传染病的机会,一些传统的传染病如麻疹、手足口病、腮腺炎在儿童少年中时有暴发流行;一些曾被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因病原体的变异和环境的变化而死灰复燃;一些新发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病,同样威胁着儿童少年的健康.目前,有效的预防接种仍然是预防传染病在儿童少年中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立体视觉是人类的高级视觉功能,是由双眼水平视差引起的深度知觉[1],既是视觉器官对外界客观景物三维空间的视知觉,也是对周围物体的远近、凹凸和深浅程度的判断能力[2].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立体视觉作为从事各种精细工作的必要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
作者:戴雅南;张漫萍;黄晓波;陈云飞;彭立;袁婷婷;陈惠;谢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无锡市儿童的死亡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2008-2015年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结果 2008-2015年儿童平均死亡率为37.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43/10万),男童明显高于女童(u=7.315,P<0.0I);8年间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1.01%,95%CI=-4.76%~7.11%,P>0.05),但儿童死亡在全人群死亡中的构成比下降了40.40百分点.前3位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分别占27.84%,21.03%,20.75%;0~<1岁组的主要死因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17岁各年龄组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减寿总年数为67 368.5人年,减寿率为12.63‰,平均减寿年数为61.41年;减寿前3位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结论 损伤和中毒、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无锡市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坚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因素,为干预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4月在阜阳市某高校方便抽取大一到大三年级6个班级的339名青少年进行维生素D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采集指尖血应用串联质谱法检测25(OH)D水平.结果 研究对象的25(OH)D水平范围为(6.2~ 34.5) nmol/L,均值为(16.0±5.4)nmoL/L.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小、女性、非独生子女、经常晒太阳、近l周每天11:00-14:59户外活动时间≥30min的青少年有较高的25(OH)D水平.食用含维生素D相对较多食物的频率与25(OH)D水平间无统计学意义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25(OH)D水平越低(β=-0.62,95% CI=-1.04-0.20);女生25(OH)D水平较男生更高(β=2.31,95%CI=0.96~3.66);晒太阳频率越高(β=0.99,95% CI=0.13 ~ 1.85)和11:00-12:59户外活动时间越长(β=0.93,95%CI=0.27~1.58),25(OH)D水平越高.结论 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十分普遍,食用含维生素D相对高的食物不能有效提高25(OH)D水平,而经常晒太阳和增加有效户外活动时间可有效提高维生素D水平.
作者:罗欢;吴婷;王锐烽;汝燕峰;贾乐元;袁姗姗;朱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学生水痘患者家长居家隔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隔离执行的因素,为学校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番禺区政府为中心随机抽取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的镇街所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796例水痘患者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电话调查.结果 796例3~16岁学生水痘患者中,82.04%的受访者为患者父母,95.35%的患者作居家隔离治疗.被访者对“水痘患者需要执行居家隔离”的知晓率为89.07%,对居家隔离执行天数15~21 d的知晓率为20.23%.托幼组、小学组和中学组被访者对需要凭康复证明回校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84,P<0.05).75.13%的受访者首要从医生获得水痘居家隔离知识.87.69%的受访者知晓居家隔离的作用是能有效预防水痘疾病的传播.52.64%的患者在隔离期间曾外出,其中79.71%是因为复诊,以学业的需要外出在各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学生水痘患者居家隔离效果较好.应重视首诊医生对水痘患者居家隔离的首次宣教,强化疾病防控、学校卫生监督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水痘居家隔离的宣传和监督.
作者:杜艳艳;陈俊虎;孔敏玲;陈光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长春市在校大学生的减肥意向以及与身体满意度、从众程度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减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减肥意向量表、身体满意度量表、从众程度量表对长春市某高校8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的减肥意向(3.09±1.14)较男生(2.49±1.30)高(t=-7.16,P=0.00);文科生的减肥意向高于其余专业学生(F=5.13,P=0.00),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大三学生(F=3.14,P=0.01);农村学生低于城市学生(t=-2.45,P=0.0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减肥意向与四肢满意度、躯干满意度和整体外观满意度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0.23,-0.19,P值均<0.01);减肥意向与五官满意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3,P=0.26);减肥意向与从众程度存在正相关(r=0.51,P=0.02).结论 大学生身体满意度越高,减肥意向越低;从众程度越高,减肥意向越高.家庭、学校、社会应对学生进行健康减肥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减肥.
作者:孙丽萍;孙旭;马令怡;张佳惠;柴晶鑫;梅松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中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开展不同民族中学生健康教育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延吉市2所中学7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评估.结果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在学习成绩、监护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25.2%)高于朝鲜族(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朝鲜族、汉族学生在“知道服药要遵从医嘱”(37.7%,44.8%),“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36.6%,43.3%),朝鲜族学生在“火灾与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求助”(43.8%),汉族学生在“发生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46.0%)等问题上回答正确率高.健康素养各维度之间、各维度与总健康素养得分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均>0.4,P值均<0.05).结论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在实施健康素养干预时应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切实提高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郭玲茹;许丽娟;邱艳;朱文娟;李春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沈阳、武汉、成都、广州4座城市中小学教师高盐食品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减盐干预策略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沈阳、广州、武汉、成都4座城市抽取2 51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高盐食品消费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过去3个月,教师食用薯条/薯片、方便面、加工肉制品、盐焗坚果、果脯≥1次/周的比例分别为11.2%,9.5%,18.0%,26.8%,1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对照组(40岁以下、家庭经济水平低、不知道盐的推荐摄人量、不使用营养标签、沈阳),40岁及以上、家庭经济水平高、知道盐的推荐摄入量、使用营养标签、广州/成都/武汉的教师消费高盐食品的OR(95%CI)值分别为0.687(0.577~0.819),2.988(1.786~4.999),0.760(0.635~ 0.910),0.720(0.578~ 0.896),0.500(0.393~0.636),0.689(0.538~ 0.883),0.561(0.442~0.711),均是影响教师消费高盐食品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四城市中小学教师存在消费高盐食品频次较高的现象.应加强中小学教师盐与健康相关知识的营养教育,引导其减少盐的摄入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宋超;宫伟彦;张妍;郭海军;吴晓旻;刘伟佳;栾德春;李晓辉;刘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学校落实体育锻炼制度、加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4个区县中选取16所学校,对小学三~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共6 421名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53.55%,初中(58.36%)高于小学(50.62%),郊区(56.98%)高于城区(47.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5.520,603.140,P值均<0.05);中小学生愿意每天进行lh体育锻炼活动的报告率为49.49%,喜欢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的报告率为75.11%,喜欢上课间操的报告率为60.36%;中小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lh的报告率为58.78%,课间10min能够到户外进行活动的报告率为8.72%,家庭体育锻炼能够达到≥5次/周的报告率为32.38%.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意愿欠佳,自主体育锻炼行为及家庭体育锻炼情况严重不足,体育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作者:段佳丽;王观;高爱钰;林宁翔;杨春雷;张丛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初中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学校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城区、郊区各1所初中学校,以全部初一、初二年级共4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对象健康体检和学习成绩资料,分析学生常见病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 学生近视、超重/肥胖、龋齿、贫血及营养不良5种常见病的检出率分别为74.6%,38.3%,19.2%,2.5%和3.3%,常见病总检出率达90.6%,总评成绩及格率为77.9%.单因素分析显示,常见病指标中近视和超重肥胖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近视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OR=1.823,P=0.012),超重肥胖与成绩合格率呈负相关(OR=0.675,P=0.002).多因素分析控制其他因素后,超重肥胖是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不利因素(OR=0.718,P=0.025),而近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OR=1.506,P=0.141).结论 初中生近视与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无论从提高健康还是学业成就角度,都应重视学生常见病防控.
作者:仇元营;余小鸣;王璐;高爱钰;贾福岐;石晓燕;于金龙;刘斌;裴连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的应对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对从南通大学随机抽取的277名大学新生心理应激、适应和应对效能进行评估,同时采用被试者纵向研究设计,每间隔8周测量1次,共施测3次,数据分析评估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追踪期间,大学新生心理应激、适应状况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80,3.13,P值均<0.01),应对效能时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09,P>0.05);大学新生心理应激水平不断提升,学期中段时达到峰值并持续到学期末(P值均<0.01);大学新生适应呈“V”型趋势,首测、中测、后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新生应对效能3次施测均低于中国大学生常模(t值分别为-11.86,-11.90,-12.26,P值均<0.01).首测、中测、后测心理应激与适应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31,-0.32,P值均<0.05);应对效能与适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41,0.45,P值均<0.01);心理应激与应对效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31,-0.33,P值均<0.05).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应对效能在心理应激和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或抵消心理应激对适应产生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爱民;陈华利;颜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状况,为探讨学生传染病相关症状监测网上直报工作对传染病早期预警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参加西安市学生传染病相关症状监测网上直报工作的70所试点学校,对网报的学生因病缺课症状和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3-12月网络直报系统共监测因病缺课信息9 396人次,报告症状预警信息75条,其中8条为学校传染病早期预警信息.缺课症状以发热多(41.2%),其次为咳嗽(15.5%),发热和咳嗽症状均在12月下旬出现高峰.缺课时间以1d多,占33.9%.缺课主要疾病为其他非传染性疾病(47.3%)、上呼吸道感染(38.9%)和传染病(6.9%);在传染性疾病中以水痘居多,占49.5%.75条症状预警信息中发热症状预警信息多,占78.7%;其次是出疹,占12.0%.结论 西安市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运行良好,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作者:张松杰;李骏;马倩倩;毋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包头市蒙古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毛发中不同元素的关系,为预防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分别选择包头市市区及旗县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纯蒙古族小学1 000名二至六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的教师问卷(简化版)对被试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再采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版(DSM-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同时选取同校、同年级、同性别、相互间无血缘关系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不同组儿童毛发中铜、锌、锰、铅、镉、砷、汞、硒8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1 000名蒙古族儿童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人数共38例,发生率为3.8%,其中男生30例,发生率为3.0%;女生8例,发生率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31,P<0.05);二至六年级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生率分别为0.2%,0.3%,0.8%,1.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4,P<0.05).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发样中铜、铅、镉、铜锌比值均高于健康组,锌元素含量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14,-4.785,-3.627,-4.117,2.105,P值均<0.05).结论 包头市蒙古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生发生率高于女生且主要集中在小学高年级,蒙古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毛发中元素含量异常.预防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应关注平时的元素摄入.
作者:高磊;包艳;马浩然;李媛媛;秦有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某学校一起突破性水痘暴发情况,为探讨水痘减毒活疫苗保护效率和控制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暴发疫情全部病例,对疫苗接种史和患病史进行回顾,计算罹患率并分析疫苗有效率.结果 全部184名学生中,累计发生水痘11例(突破病例10例),无并发症及死亡,总体罹患率6.3%,水痘疫苗总覆盖率95.4%;1剂次和2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者罹患率分别为9.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7,P=0.012);免疫史≥3年儿童出现突破病例是<3年儿童的7.62倍(95%CI=0.943~61.617).结论 水痘减毒活疫苗高覆盖率可降低发病率并防止重症水痘,但接种时间≥3年后保护性降低,可能出现突破性病例.应提高2剂次接种率,并适当扩大应急接种范围.
作者:尉雨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