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塔城寄宿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刘恒;马歆乐

关键词:体育和训练,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塔城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状况,为该地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根据塔城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分布情况,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塔城农牧区寄宿制学校中共抽取15所中学60个班级的哈萨克族中学生1 646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相关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塔城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育活动有59.60%为小锻炼量,27.83%为中锻炼量,12.58%为大锻炼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2.62,P<0.01).哈萨克族中学生小锻炼量报告率女生(79.97%)高于男生(44.37%),中等锻炼量和大锻炼量男生报告率(34.19%,21.44%)均高于女生(19.32%,0.71%);高中生大、中锻炼量报告率(17.65%,34.07%)高于初中生(7.66%,21.77%).哈萨克族中学生自尊得分为(4.40±0.75)分,主观幸福感为(4.51±1.12)分,情感平衡为(5.92±1.64)分,自我效能感为(2.76±0.48)分;大、中锻炼量组学生自尊、主观幸福感、情感平衡、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小锻炼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19,5.58,31.73,61.57,P值均<0.01).学生体育锻炼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情感平衡、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7,0.19,0.14,0.24,P值均<0.01).结论 新疆塔城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育锻炼量不足,体育锻炼量对哈萨克族中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性早熟与生活方式及家族因素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性早熟与生活方式及家族因素的相关性,为防控儿童性早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金华市各医院儿科或内分泌科确诊为性早熟的126名儿童纳入病例组,对照组为按性别、年龄匹配的126名正常儿童,对出生状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家庭环境、遗传因素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平均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肥胖率[(136.34±11.54)cm,(33.65±11.14) kg,(117.76±3.82)kg/m2,26.2%]均高于对照组[(132.39± 14.61) cm,(29.73±9.74) kg,(16.61 ±3.26) kg/m2,14.3%](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午睡(OR=3.135,P=0.000)、食量(OR=1.944,P=0.002)与性早熟呈正相关,母亲学历(OR=0.576,P=0.004)、母亲初潮年龄(OR=0.645,P=0.000)、父亲陪伴(OR=0.763,P=0.038)与性早熟呈负相关.结论 应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儿童性早熟的发生.

    作者:徐璟;陈亚楠;楼正渊;李文幸;胡咏菡;施长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国汉族中学生2014年与2010年体质健康比较

    目的 探讨中国13~18岁学生2014年体质健康水平和2010-2014年变化情况,为制定中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2010年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的13~18岁汉族中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计算综合得分和及格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为83.9%,随年龄增加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初中组及格率(86.5%)高于高中组(81.3%)(x2=531.03,P<0.05);男生体质健康及格率(83.5%)低于女生(84.3%)(x2=12.86,P<0.05).男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从2010年的85.8%降低至2014年的83.5%(x2=110.25,P<0.05);女生从2010年的83.4%上升至2014年的84.3%(x2=15.86,P<0.05);城市男生、女生及格率变化幅度分别高于乡村男生、女生.结论 2014年全国13~18岁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素质发育呈现下降趋势.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作者:杨忠平;董彦会;王政和;马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宁波市学生2004-2016年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青少年作为性活跃人群,使AIDS成为目前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这一现状受到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全球约有3 860万HIV感染者,15 ~ 24岁的青少年占50%以上,每天有6 000名15~24岁的青少年感染HIV[1].为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学生人群AIDS感染状况,制定精准的防治策略,笔者现对2004-2016年AIDS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顾晓敏;姜海波;史宏博;许国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广州市7~12岁流动儿童口腔健康状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7~12岁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口腔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4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选取广州市流动儿童学校和户籍儿童学校各2所,每所学校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对1 034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乳、恒牙患龋率分别为67.28% (366/544),34.93% (190/544),均高于户籍儿童的25.9% (127/490)和2.4% (12/490)(x2值分别为176.789,172.984,P值均<0.01).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儿童口腔保健形成率户籍组均高于流动组(P值均<0.01).儿童不同进食甜食习惯和刷牙习惯组间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881,22.244,P值均<0.01).结论 广州市流动儿童患龋率较高,儿童与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及保健行为均较差.应加强小学生及家长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流动儿童家庭是重点人群.

    作者:刘菊华;杨杰文;郭仰峰;曾素娟;郭丽玲;吴晓燕;章小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南阳市农村不同体质量指数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日常饮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零食消费行为.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对于零食的定义是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饮料(不包括水)和食物[1].儿童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快速发育阶段,体力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较多,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也较大,三餐之外通过零食来补充营养是非常有必要的[2].不同零食的营养成分及能量是不同的[3],健康合理的零食消费行为可以作为正餐的有益补充,而不健康的零食消费行为则可能引起超重、肥胖和消瘦等诸多问题[4].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有效衡量人体营养状况、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5].目前关于零食的研究大多是零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6],且以城市儿童居多.因此,笔者于2016年5-6月探讨南阳市农村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以及零食消费行为对BMI的影响,为指导农村小学生合理、正确地选择零食,制定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尹金鹏;杨显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疆伊宁市汉族中学生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对提高汉族中学生健康素养的效果,为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伊宁市2所初中学校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对照组不进行健康素养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经干预后,学生总健康素养具备率从干预前的9.5%提高到85.6% (x2=158.41,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具备率也分别从11.9%,7.0%,12.4%提高到88.5%,84.2%和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1.46,104.91,65.31,P值均<0.05).干预组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个维度上的素养水平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值均<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5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无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 采取有计划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快速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程伊;海滩;杨盛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流行及干预现状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的出现,传统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欺凌行为开始从实体走向虚拟,呈现出一种新的欺凌形式——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不仅面临身体的快速增长,还面临着学习压力增加、性发育、心理从依赖到独立等诸多挑战.网络欺凌近几年的报告率不断升高,同时还会引起青少年内心的恐惧,出现课上精力不集中、逃学,罹患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比传统欺凌更严重[1].因此,应该对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郑茹;星一;段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成都市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现状及其与青春期发动的关系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少年吸烟、饮酒现状及与青春期发动的关系,为学校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成都市10所中学11~16岁青少年2 484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调查问卷了解青少年吸烟、饮酒现状,通过测量男生睾丸体积和阴毛生长情况,女生乳房和初潮年龄分析青春期提前和延后的情况,以及对对青少年吸烟饮酒产生的影响.结果 青少年吸烟、饮酒行为检出率分别为19.89%,32.93%,其中男生分别为25.15%,41.10%,女生分别为14.07%,23.89%.性别及年龄是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OR吸烟值分别为1.152,1.135;OR饮酒值分别为1.068,1.142,P值均<0.05).青春期提前的男、女生吸烟、饮酒比例均高于适时组和延后组(x2男生值分别为14.311,9.699x2女生生值分别为26.640,7.796,P值均<0.01).结论 成都市青少年吸烟和饮酒比例仍较高,并且青春期提前的学生更容易养成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作者:梁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石河子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石河子地区在校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青少年血脂异常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石河子市12所学校l 764名在校中小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石河子地区在校学生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13.04%;高三酰甘油(TG)血症、高总胆固醇(T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患病率分另为5.67%,8.73%,5.78%,10.32%.男生血脂异常患病率(14.29%)高于女生(11.75%)(x2=2.498,P=0.1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04,95%CI=1.011~ 1.433,P=0.037)、肥胖(OR=1.723,95%CI=1.205~2.465,P=0.003)和高脂饮食(OR=1.535,95%CI=1.073~ 2.196,P=0.019)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石河子在校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且以低HDL-C血症为主,年龄、肥胖和高脂饮食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作者:曹红;牛红;许新玲;李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学生健康知识行为不同干预方法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不同健康干预模式对医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医学生健康素养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整群抽取天津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大一新生127名,按班级随机分为传统干预组(32名)、同伴教育组(31名)、混合干预组(31名)和对照组(33名),开展为期6个月的健康干预,应用自行设计的《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表》评估健康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4组医学生健康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50,P<0.01),混合组总得分>传统组/同伴教育组>对照组.3个干预组干预后健康知识得分均提高(P值均<0.05),但仅混合干预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得分高于干预前(t=3.703,P<0.01).干预后3个干预组饮食与营养、生活习惯、故意/非故意伤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13.83,11.72,9.05,P值均<0.01),但均为混合干预组得分高.结论 结合不同年级的健康需求是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娅燕;杨旭;王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杭州市余杭区初一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进入初中阶段,伴随着身体迅猛发育和性生理的逐渐成熟,中学生的性意识也迅速发展[1].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不安全性行为已成为青少年面临的重要危险因素[2].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越来越高[3].笔者于2016年5月,通过了解杭州市余杭区初一学生性健康教育现况,为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沈旭娟;胡玲;张宝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上海市闵行区中学生营养标签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效果,为探讨中学生营养标签认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学校中抽取2所初中和2所高中,随机均分为干预组(428人)和对照组(562人).对干预组开展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对食品营养标签知一信一行水平与对照组及干预前相比均有提高(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对食品营养标签的总体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2.9%上升到96.6%(x2=45.730,P=0.000);认为营养标签有必要标示的比例从干预前的81.9%上升到95.7%(x2=19.938,P<0.01);购物时经常阅读和参考营养标签的比例从干预前的41.6%和32.1%分别上升到59.9%,42.5%(x2值分别为14.279,4.937,P值均<0.05).结论 学校开展多形式的营养标签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营养标签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积极有效.

    作者:汤红梅;赵黎芳;田秀红;陈迪迪;方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沧州市部分小学生家长健康饮食知信行干预效果

    目的 了解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学生家长健康饮食知信行干预的效果,为探讨学生家长营养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沧州市8所小学二到四年级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利用校讯通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介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高互动性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问卷评估研究对象健康饮食知信行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健康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由(9.23±3.16)(4.02±1.44)(22.67±3.97)分上升至(9.72±2.86) (4.21±.1.30) (23.23±3.37)分(P值均<0.05).干预组每天及经常不吃早餐、吃零食、吃煎炸食品、吃腌制食品等不健康饮食的频率由于预前的20.74%,39.96%,39.30%,51.53%下降至干预后的15.52%,32.82%,29.71%,43.90%(P值均<0.05).结论 学生家长健康饮食知识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健康的饮食态度及行为有待提高和形成.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家长的健康饮食知信行得分效果显著.

    作者:朱迎春;徐志钦;于红霞;尚娟娟;贵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青少年社会资本与健康行为间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国西南地区青少年社会资本与其健康行为间的关系,为推进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在重庆市主城区及周边区县学校,根据年级及学校地理位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共抽10所学校1 885名学生,采用“社会资本量表”和“健康行为量表”收集资料,并对获得的数据运用探索性及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青少年的社会资本越多,则越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第1典型相关系数R=0.78,P<0.05),表现为家庭氛围越好、亲子关系越好、手足互动越好、亲友互动越好、社区参与越多、代间沟通越多、亲师关系越好、同伴关系越好、师生关系越好、社团参与越多的青少年,其健康行为越好(负荷量分别为-0.705,-0.687,-0.567,-0.705,-0.536,-0.521,-0.542,-0.711,-0.612,-0.688);社区参与越多、亲师关系越好、同伴关系越差、社团参与越多的青少年(负荷量分别为0.475,0.411,-0.504,0.426),则越能落实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及运动行为(第2典型相关系数R=0.45,P<0.05);家庭氛围越好、亲子关系越好、同伴关系越差、社团参与越少(负荷量分别为0.547,0.431,-0.415,-0.362),则越能履行营养行为(第3典型相关系数R=0.31,P<0.05).结论 青少年的社会资本与健康行为密切相关,家庭内、外社会资本及学校社会资本对其健康行为养成具有正向效应.

    作者:姬玉;罗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河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学校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外环境,是保证广大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先决条件,且直接关系着师生身心健康和安全.为全面掌握河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学校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本研究于2014年6月2日-11月1日,对全省18个省辖市统一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督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潘晔;孙经;何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社会支持在高中生交往控制与亲子冲突应对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高中生交往控制感与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关系,为减少亲子冲突发生及降低其对青少年的负面作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学生交往控制感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昆明市93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高中生交往控制感的情绪行为调控力与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合作、回避和竞争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0,0.149,0.172,P值均<0.05);交往控制感的角色认知能力与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合作、迁就、回避、妥协和竞争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8,0.192,0.449,0.369,0.238,P值均<0.05);交往控制感的交往欲求与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合作、迁就、回避和妥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5,0.107,0.099,0.092,P值均<0.05).积极支持在情绪行为调控力和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迁就、妥协间有中介作用,妨碍支持在情绪行为调控力和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妥协间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32,0.132,0.036;积极支持在角色认知功能和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合作、回避、妥协间有中介作用,妨碍支持在角色认知功能和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回避、妥协间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43,0.096,0.088,0.029,0.028;积极支持在交往欲求和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回避间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30.结论 在高中生交往控制感与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关系中,社会支持系统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李田伟;和彦芬;汪飞;刘倩;周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凉山州彝族小学生洗手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凉山州彝族儿童手卫生知识和洗手行为现况,分析影响洗手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为探索针对彝族儿童的不良洗手行为习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地区357名在校小学生进行自填式和报告式问卷调查.结果 彝族小学生洗手行为习惯形成率为55.20%,手卫生知识得分为(70.9±16.7)分.城乡间比较,农村学生洗手习惯形成率(53.1%)、餐前洗手率(74.7%)均较城镇学生(73.3%,93.3%)低(x2值分别为4.484,4.363,P值均<0.05).手卫生相关知识是促进洗手习惯的因素(OR=1.301),农村户籍、三年级是学生形成洗手习惯的不利因素(OR值分别为0.365,0.465).不良的洗手行为习惯能够增加学生腹泻发病率(x2=8.995,P<0.01).结论 凉山州彝族小学生洗手行为习惯不容乐观.应重点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加大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教育,特别是洗手时机、方法的宣教.

    作者:姚永娜;张素华;翟雯雯;赵庆革;苗泓丽;杨文婷;张建新;王立娟;马吉阿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在校加餐状况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课间加餐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态和学习效率都有重要的影响[1].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在北京市18个区县(片)开展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饮食行为状况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中学生加餐状况报道如下.

    作者:刘峥;郭欣;花晨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学龄儿童亲子视力保护知识态度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亲子视力保护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开展学龄儿童视力保护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区6所小学的学生及家长,采用视力保护KAP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家长有效问卷1 083份,学生有效问卷987份.结果 家长视力保护知识掌握较好的占71.28%,正确态度持有率为87.53%,良好行为形成率为73.13%.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年收入对家长视力保护知识、态度、行为均有影响(F年龄值分别为767.85,962.49,523.71;F化程度值分别为1 506.13,363.21,1 104.61;F职业值分别为364.14,234.07,563.12;F年收入值分别为273.56,76.21,563.79;P值均<0.05).家长的视力保护态度与学生的态度及行为之间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78,0.82,P值均<0.05),家长的视力保护行为与学生的态度及行为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0.55,P值均<0.05).结论 应根据家长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年收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视力保护保健知识宣传,并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参与其中,是科学开展学龄儿童视力保护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佳丽;高玉;葛茸茸;景明;周哲;孙琰;郑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泰安市男男性行为大学生艾滋病感染及相关行为状况

    目的 了解泰安市大中专院校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s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危险行为,为制定适宜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泰安市大中专院校在校MSM人群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方式获得方便样本,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和行为学信息,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HIV、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有127例男男性行为者参与研究.性行为角色以“肛交性行为的被插入方”为主的占42.5%.常用的寻找性伴的方式是网络(89.0%),其中69人通过男同交友软件Blued,占54.3%.有79.4%的被试存在多性伴,近6个月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的比例分别为60.4%(55/91),50.7%(37/73).近一次肛交的安全套使用率仅为61.4%,未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和性伴彼此忠诚(18.4%)、身边没有(18.4%)、认为自己不会感染HIV(16.3%).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6.1%,但8题全部答对的比例仅为58.3%.大学生HIV感染率为3.1%,4.7%曾感染过梅毒,HSV-Ⅱ血清阳性率为3.1%.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要性行为方式以“肛交性行为的插入方”角色为主、使用Blued软件作为寻找性伴的主要方式、与固定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但Logistic回归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泰安市大中专院校学生MSM艾滋病流行已经显现.急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感染风险意识,改变普遍存在的高危性行为.

    作者:樊爱平;成玲;杨冬芳;孙涛;张荣强;侯佩强;雷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