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宁市2010-2015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及高危行为特征

农全兴;岑平;邓小芳;徐红;林倩;李斯斯;姚敏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危险行为, 健康教育,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南宁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及高危行为情况,为针对学校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资料和哨点监测资料,分析2010-2015年南宁市15岁以上学生艾滋病疫情特征及青年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结果 2010-2015年南宁市共报告感染艾滋病的15岁以上学生126例,男生120例,女生6例.传播途径均为性传播,其中同性性传播占68.25%,异性传播占31.75%.2010-2015年青年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x2=51.91,P<0.01);近1年有配偶或同居的异性性伴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x2=19.37,P<0.01).2010-2015年青年学生近1年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女生有增高趋势(x2=5.81,P<0.05),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2015年男生中约有1.2%有过同性肛交性行为,2015年男生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比例高于2010-2014年(x2=11.14,P<0.01).商业性行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x2=6.51,P<0.05).近1年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2014-2015年青年学生明显高于2010-2013年(x2=380.05,P<0.01).2010-2015年青年学生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8,P>0.05).结论 南宁市学生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增加,同性性行为是学生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临时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普遍存在,HIV检测率低.建议加强宣传干预,提高高危人群的检测意识.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包头市大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口腔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并密切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口腔健康状况一直倍受关注,但目前大量调查资料表明,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仍严重损害大学生的口腔健康[1-5].本研究通过调查包头市大学生的口腔卫生知识、保健态度及日常行为习惯,发现其口腔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大学生口腔保护、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有力改善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刘文颖;何金鑫;陈青宇;齐敖娜;于海良;汪煜;许多;刘铮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陕西省青少年暴力游戏接触与攻击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青少年暴力游戏接触与攻击性的相关性,为降低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整群抽取陕西省少管所200名犯罪少年及西安市某中学182名在校少年,采用自陈问卷调查青少年游戏接触的暴力程度、偏好与动机,并使用Buss-Perry攻击量表测量攻击性水平.此后,选取典型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包括6名犯罪少年和4名在校少年.结果 游戏偏好的暴力程度与青少年攻击性呈正相关(r=0.20,P<0.01).犯罪少年游戏时长更长、频率更高,以及寻求刺激和交友的游戏动机更强(x2值分别为105.14,146.70,11.02,17.05,P值均<0.01);在校男生更偏好益智类游戏,如“策略战棋类”和“冒险解谜类”(x2值分别为19.01,11.04,P值均<0.01).然而,两组少年游戏接触的暴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5,P=0.61).结论 两组少年在游戏使用行为上存在差异,尽管暴力游戏偏好与攻击性呈正相关,但其无法被视为触发犯罪的原因.

    作者:缑赫;李景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湖南省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湖南省实施营养改善地区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6年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数据,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3县各2所学校共1 023名学生的血清维生素A、血清维生素D、血红蛋白、身高和体重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32.2±7.4)μg/dL,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24.8±5.5) ng/mL.学生血清维生素A缺乏检出率为2.4%,亚临床缺乏检出率为35.9%,维生素D不足检出率为18.8%,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3%,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1.1%,贫血检出率为4.4%.结论 湖南省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维生素A和维生素D均存在一定程度缺乏或不足;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现象并存.学校应该改善供餐膳食结构或采用微量元素补充剂改善学生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并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付中喜;陈碧云;刘加吾;金东辉;刘慧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偏执敌对与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目的 探讨偏执敌对与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为制定非自杀性自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昌大学为现场进行现况调查,通过自制调查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3 854名大学生进行信息收集,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过去12个月大学生NSSI检出率为10.2%(393/3 85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SI组偏执敌对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得分均高于无NSSI组(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执敌对和负性生活事件是N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对于大学生而言,偏执敌对与负性生活事件的乘积交互项OR值(95%CI)为0.999(0.998~ 1.000),相加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005,0.428%,1.031.结论 大学生偏执敌对和负性生活事件是非自杀性自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两者的交互作用较小.

    作者:傅燕艳;唐寒梅;陈小龙;胡旺;何恒;李欢欢;顾婧瑶;刘文娟;黄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南宁市2010-2015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及高危行为特征

    目的 了解南宁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及高危行为情况,为针对学校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资料和哨点监测资料,分析2010-2015年南宁市15岁以上学生艾滋病疫情特征及青年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结果 2010-2015年南宁市共报告感染艾滋病的15岁以上学生126例,男生120例,女生6例.传播途径均为性传播,其中同性性传播占68.25%,异性传播占31.75%.2010-2015年青年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x2=51.91,P<0.01);近1年有配偶或同居的异性性伴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x2=19.37,P<0.01).2010-2015年青年学生近1年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女生有增高趋势(x2=5.81,P<0.05),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2015年男生中约有1.2%有过同性肛交性行为,2015年男生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比例高于2010-2014年(x2=11.14,P<0.01).商业性行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x2=6.51,P<0.05).近1年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2014-2015年青年学生明显高于2010-2013年(x2=380.05,P<0.01).2010-2015年青年学生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8,P>0.05).结论 南宁市学生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增加,同性性行为是学生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临时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普遍存在,HIV检测率低.建议加强宣传干预,提高高危人群的检测意识.

    作者:农全兴;岑平;邓小芳;徐红;林倩;李斯斯;姚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海南省贫困地区2016-2017学年汉族黎族学生贫血及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2016-2017年汉族黎族学生的贫血现况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联,为进一步制定中小学生贫血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抽取2016年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的初中和小学各4所,汉族黎族学生1 324人,收集基本信息,并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分别采用氰化高铁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血红蛋白含量、维生素A(视黄醇)水平和血清25-(OH)D水平.结果 贫血检出率为6.6%(87人),黎族(9.6%)高于汉族(3.1%)(x2=22.810,P<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3,P=0.438).汉族男生、汉族女生、黎族男生、黎族女生4类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3.7%,2.5%,8.0%,11.3%.小学生与初中生贫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瘦组和维生素A缺乏组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更高的罹患贫血的风险(OR值分别为1.847,1.701).结论 海南省贫困地区汉族黎族中小学生的贫血检出率较低,BMI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发生存在关联性,未来贫血防治重点应向黎族学生倾斜.

    作者:赵婵娟;易聪;张帆;周静;刘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兰州市在校大学生视频时间及对相关健康问题的影响

    目的 了解兰州市在校大学生视频使用总时间对视频相关健康问题的影响,同时从使用视频总时间的角度,为视频终端综合征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于2015年3月25日至6月1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9所高校大一至大三年级在校生各1个班,共对1 201名学生进行视频终端相关健康问题现状及使用视频总时间的调查.结果 兰州市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使用视频后产生的问题中,眼部不适感为突出(86.68%),其次为作息时间(81.67%)、社交能力(71.08%)、除眼睛外的不适感(70.44%),且经过趋势性x2检验得出,视力模糊、眼花、异物感、头痛、手腕酸痛、腰痛、失眠、视频依赖、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降低、不能建立深厚稳定的人际关系的检出率均随视频使用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趋势性x2值分别为7.968,5.171,8.476,9.334,5.805,6.609,8.649,16.868,24.065,7.555,3.954,P值均<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使用视频终端的总时间较多,且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视频健康相关问题的健康教育中应将减少使用视频终端的总时间作为主要内容.

    作者:李倩倩;郭怡琼;靳利梅;胡继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跑台训练对低心肺水平大学生心肺耐力的影响

    心肺耐力水平(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作为人群体力活动水平的一个客观生理指标,与全死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度相关[1-2].同时低心肺耐力水平和肥胖是空腹血糖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3].美国有氧中心纵向研究(Aerobics Center Longitudinal Study,ACLS)机构发现,CRF提高至中等水平,人群全因死亡率降低17%[1].《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中国19~22周岁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继续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心肺耐力水平下降尤为明显[4].实验类研究亦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5-7],同时发现耐力、速度和柔韧性等素质都呈现下降趋势[8-9].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美国大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和体力活动下降[10].

    作者:沈文清;孙景权;严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海口市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抑郁的关系

    目的 了解海口市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为制定青少年抑郁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城乡地区4 995名学生,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进行调查.结果 有抑郁症状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得分(60.64±10.30,39.69±8.70)均低于元抑郁症状的学生(69.40±10.84,45.70±8.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49,22.276,P值均<0.05).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家庭类型为极端型的比例(35.7%)高于无抑郁症状的学生(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75,P<0.05).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分别与学生负面情绪(r=-0.49,-0.42)、自我效能低下(r=-0.53,-0.49)、人际问题(r=-0.42,-0.38)、缺乏快感与兴趣(r=-0.60,-0.59)及抑郁总分(r=-0.46,-0.41)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青少年抑郁问题密切相关,特别是极端型家庭的青少年更易产生抑郁.保持家庭环境良好和谐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王丽卿;李巧;顾晨;朱慧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人际交往困扰大学生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grative Diagnostic Scale,IRIDS)进行测评和现场访谈,从某高校大学生中选取32名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每周1次连续6周的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在实验期不给予任何实验处理.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及团体心理辅导结束4周后对2组进行IRID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S)测评.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关系状况及各因子、社交回避及苦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异性交往、人际总分、社交回避、社会苦恼及社交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结束4周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交谈、交际与交友、人际总分、社交回避、社会苦恼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改善大学生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且具有持续效果.

    作者:王欣;李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应对倾向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状态下的注意特点

    目的 考察不同应对倾向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状态下的注意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引导个体改善应对倾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将湖北某师范大学86名被试分为积极应对倾向组(37名)与消极应对倾向组(49名),并将被试随机分为正负性情绪组,利用点探测范式获取其注意偏向.结果 有效被试61名,积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的注意偏向得分(19.44±25.91)高于负性图片(2.26±25.27)(F=5.70,P<0.05),消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的注意偏向得分(9.96±24.67)高于负性图片(7.88±25.12) (F=4.53,P<0.05).积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表现出显著注意偏向(19.44±25.91)(t=3.093,P<0.01)和注意脱离困难(12.57±19.12)(t=2.71,P<0.05);消极应对倾向组被试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图片表现出显著注意脱离困难(12.93±17.33)(t=3.34,P<0.01).结论 积极应对倾向个体在正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刺激不仅存在注意偏向而且伴有深度的注意加工,消极应对倾向个体在负性情绪状态下对正性刺激比负性刺激注意更多且存在深度的注意加工.

    作者:贾晓督;李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冬季雾霾天气对某市小学生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冬季雾霾天气对某市小学生肺功能影响,为防治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2016年数据,在某市选取PM2.5污染相对较轻和污染相对较重监测点,在监测点附近2 km范围内各选择1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取三~五年级各1个班,于供暖期前非雾霾天气和供暖期间雾霾天气分别进行1次肺功能测试.第1次肺功能测试调查362名学生,第2次359名,其中完成2次肺功能测试者338名.结果 2所学校学生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雾霾日,轻污染区小学男生FVC低于重污染区小学男生(P<0.05),轻污染区小学女生PEF高于重污染区小学女生(P<0.05),轻污染区小学总体FEF75高于重污染区小学(P<0.05).轻污染区小学男生的FVC非雾霾日高于雾霾日(P<0.05),女生FEVI,PEF,FEF25,FEF75在非雾霾日均高于雾霾日(P值均<0.05);重污染区小学男生和总体FVC非雾霾日高于雾霾日,FEF75非雾霾日低于雾霾日(P值均<0.05).结论 雾霾天气对小学生肺功能有一定影响.应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王丽茹;高利华;阙菡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银川市中小学体育馆空气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银川市中小学体育馆空气卫生质量现况,为更好地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银川市中小学体育馆12所,对馆内CO2、甲醛、可吸入颗粒物(PM2.5)、温度、相对湿度进行调查,参考《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以下简称《标准》)中标准值进行判断.结果 银川市中小学体育馆CO2体积百分比浓度在开馆前均小于国家标准值高限(0.15%),符合《标准》规定;但在运动1h后CO2体积百分比浓度均大于0.15%,16.7%的中学CO2体积百分比浓度高达0.25%,超出《标准》高值66.7%;24 h CO2体积百分比浓度均值均大于0.15%,不符合《标准》规定.甲醛质量体积浓度开馆后1h均值均大于国家标准值高限(0.12 mg/m3),不符合《标准》规定;16.7%的小学高达0.21 mg/m3,超出《标准》高值75%.可吸人颗粒物(PM2.5)在开馆前均小于国家标准值高限(0.25 mg/m3),符合《标准》规定;但运动1h后普遍升高并超过规定值,16.7%的中学高达0.62 mg/m3,超出《标准》高值148%;24 h均值也均>0.25 mg/m3,不符合《标准》规定.温度在开馆前和运动1h后均≥16℃的国家低限,符合《标准》标准;相对湿度开馆前均低于《标准》限值,开馆1h后虽略有提升,但仍不符合《标准》规定.结论 银川市中小学体育馆空气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作者:殷鼎;史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广州市中小学生乳牙龋及龋补与恒牙龋的关联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乳牙龋牙数及龋补与恒牙龋的关联性,为预防学生恒牙龋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12月,对广州市7,9,12和14岁的5 272名中小学生进行口腔检查,记录乳、恒牙患龋及龋补情况,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乳牙龋牙数和龋补数对恒龋牙数的影响.结果 广州市7,9和12岁学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8.24%,45.21%,6.10%.7,9,12和14岁学生恒牙患龋率分别为0.61%,2.85%,10.14%,14.28%.男、女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35.04%和34.08%,恒牙龋患率分别为4.88%和8.82%.以恒龋数为结局变量,分析乳龋对恒龋的影响,调整学生年龄、性别和城乡后,负二项回归模型中离散参数的估计值为16.37 (95%CI=9.27~28.90),女生较男生更易患恒牙龋,越年长的学生患恒牙龋的强度越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09,13.32,19.40,P值均<0.01).乳牙龋拟合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和城乡后,有乳牙龋补和恒牙龋补的学生与恒牙龋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1.00,2.76,P值均<0.05).将乳牙龋补和恒牙龋补同时纳入模型后,乳牙龋补对恒牙龋有保护效应(β=-1.09,95% CI=-1.72~-0.46,P<0.01),而恒牙龋补和恒牙龋的正关联也仍有统计学意义(β=3.02,95%CI=2.65~3.39,P<0.01).结论 乳牙龋越严重的中小学生恒牙龋也越严重,对乳牙龋进行龋补修复有助于降低恒牙龋牙数.

    作者:刘菊华;谭妙瑜;陈舸;杨杰文;王琦;郭仰峰;郜艳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忽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儿童忽视(child neglect)是儿童虐待中常见的同时也是具有严重危害的类型之一[1-2].儿童忽视不仅在各国和地区一直存在,同时也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忽视会对儿童的行为、情感、认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造成深远影响和损害,包括智商下降、情绪调节障碍、低自尊、抑郁、学习成绩不佳[3].有研究者认为,儿童忽视是一个慢性且不容易被识别的事件[4],应该引起研究者、决策者和照顾者的更多关注.本文将从儿童忽视的概念、测量工具、检出情况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凤;李一峰;孙业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成都市不同生殖健康教育状况大学生生殖健康KAP比较

    目的 了解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接受生殖健康教育对生殖健康知信行(KAP)的影响,为高校制定切实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抽样原则抽取成都市4所不同类型高校的826名大学生,对其进行匿名问卷现况调查.结果 大学生普遍对生殖健康知识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两性生理知识、避孕知识和性传播疾病方面的知识.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的学生对女性月经期间正确生活方式、正确避孕方式的知晓率均高于未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的学生(x2值分别为19.26,24.94,P值均<0.05).关于艾滋病传播方式,仅321人(38.9%)有清晰认识,且与对生殖健康的需求与接受教育程度不匹配.对于在大学里系统开设生殖健康知识教育课程,59.4%的人认为有必要,并应设为必修课.结论 大学生缺乏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认知,应在成都市各大高校全面普及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王珺;邓晓杨;王紫燕;邱冬;樊韵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棒垒球运动和沙盘游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效果比较

    目的 了解棒垒球、沙盘游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为寻求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交往焦虑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筛选出8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棒垒球运动或沙盘游戏干预,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干预前后综合运用社交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被试主观评价表,比较两组对象各得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的干预后社交焦虑总分低于干预前(t=5.093,P<0.01),自尊总分和应对方式分量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均分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32,-3.911,3.502,P值均<0.01).其中棒垒球干预组和沙盘干预组的社交焦虑总分在干预后均降低(t值分别为2.934,4.272,P值均<0.01),两组的自尊总分和应对方式分量表均分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棒垒球和沙盘游戏均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升自尊,改进应对方式.

    作者:孙巍;孟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流行特征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干预和控制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库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文献.使用R软件及其Meta程序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按照性别、学段、城乡、独生子女、地区以及调查年限进行亚组分析,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 终共纳入文献22篇,累计纳入总样本量146 936人,非自杀性自伤总检出率为27.4% (95% CI=24.5%~3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男生(27.2%)高于女生(25.6%),非独生子女(28.8%)高于独生子女(28.0%),农村(32.2%)高于城市(27.7%),中部地区(32.3%)高于西部(30.1%)、东部(25.4%)、东北部(5.5%)地区,2012年及之后调查的检出率(31.4%)高于2012年之前的检出率(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7.03,9.85,30.28,531.58,120.95,P值均<0.05).本次所纳入研究文献无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稳健.结论 我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总体检出率较高,且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城乡、地区以及调查年限间存在差异.

    作者:韩阿珠;徐耿;苏普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理论阐释青少年肥胖的病机与防治

    目前我国青少年肥胖患病率呈日益增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1].青少年肥胖是指13~25岁青少年的体质量指数(BMI》 ≥28 kg/m2[2].防止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和继续发展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中医角度阐释青少年肥胖的病机,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初步论述.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湖南省2005-2014年城乡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分析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体质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昌盛的百年大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飞速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湖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对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以湖南省2005-2014年共3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依据,对7~18岁城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特征及性发育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湖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体质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李庆辉;彭再如;刘存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