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唇腭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属于多因素遗传性疾病,严重影响美观、吞咽、发音及患儿心理健康,手术治疗是其序列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婴幼儿应对能力有限,较成人更易发生应激反应,术后有可能经历较成人更剧烈的疼痛[2]及不适,甚至可能由于大哭大闹而引起术后伤口复裂.为探讨舒适护理在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中的作用,我们选取本科住院治疗的30名低龄唇腭裂患儿,分别应用舒适护理及传统护理,并对其术后疼痛进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使用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的急诊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纠纷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护患和谐程度,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艳娣;朱丽燕;李苹;李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足叶乙甙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注足叶乙甙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予穿刺成功后沿静脉走向预防性应用10 cm × 10 cm康惠尔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对照组使用6 cm×7 cm3 M透明贴覆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3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有15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对足叶乙甙引起的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费力娟;王秀云;李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双语访视资料对维族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手术的维族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依照常规汉语术前访视表进行访视;观察组依照双语访视资料(包括维汉两种版本宣传册、维汉两种版本宣传图片)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两组病人访视后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语访视资料,使维族手术患者较准确地接受访视内容,减轻了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术前访视质量,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康伟;刘丽;姚春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更好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及培养更好的护理人才.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302名.将2011年的护理实习生142人随机分为LBL组和PBL组,每组71人;将2012年的护理实习生160人随机分为PBL组和PBL结合情景模拟反思组,每组80人.LBL对照组实习生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PBL组带教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对实习生进行引导,将问题贯穿于整个实习教程当中;PBL结合情景模拟反思组在PBL组的基础上,通过情境模拟对实习生的学习加深印象,激励学生多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性的学习能力及提高实习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成绩测评、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结果 PBL教学与LBL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BL结合护理情景模拟反思教学方法教学与PBL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结合护理情景模拟反思教学方式一种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学习成绩及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该方法也易于被同学们接收,因此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作者:唐青;陈禧;陶剑芳;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低年级护理本科生学习热情及其影响因素,以构建针对性教育方案,提高学习热情.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9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学习热情及影响因素.结果 合格回收问卷94份,护生学习热情较高者71名,占75.53%;较差者23名,占24.47%.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现有的课程设置的评价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就是否改换专业以及就业态度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来源、专业的作用及意义、工作辛苦程度是影响护生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结论 低年级护生专业认同感较差;影响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来源、专业的作用及意义、工作辛苦程度.
作者:徐志芳;尹海鹰;农彩梅;黄曲云;韦雪丹;龙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床边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是指在患者身旁所进行的实时医学检验,例如临床常见的微量血糖、C-反应蛋白测定等即属于POCT.POCT具有快捷、灵敏、不受场所限制、可以明显缩短检验周转期(TAT)等特点,并且其结果与传统或参考方法所得结果具有可比性,作为具革命性的新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OCT在美国的年增长率约为12%,销量达10 ~ 70亿美元[1].目前国内临床医疗对POCT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在各大中型医院内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现状是临床上做血糖POCT检测的操作者主要为当班的护理人员和部分临床医师,均为非检验专业人员,未受到相关检验知识的培训[2].
作者:隋秀梅;张道强;于淑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柔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床管理、护理文件、护理操作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柔性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后,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群;于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出生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8例,男46例,女42例;胎龄25 ~ 34 w,平均(29.26 ±4.75);体重864~1 237 g,平均(1 036±205)g.随机将所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疾病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奶量摄入、出院时体重、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均P <0.05),而住院天数则明显缩短(P<0.05),营养不良、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黏膜感染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均P <0.05).结论 发育支持性护理模式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改善及其相关疾病的减少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黄美兴;李海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 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接诊的4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呼吸机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情况、紫绀等指标进行判定,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PH值、PaCO2、PaO2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呼吸机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丽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改善心血管疾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效果.方法 将120例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前后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恐怖、神经病症、人际关系及SCL-90总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及PSQI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主观症状评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季姗姗;王旭东;张莉;康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期护理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术配合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结果 两组患者访视前焦虑、抑郁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前,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全期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和紧张,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李富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核心内容、当前研究状况等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护士的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在国内外现阶段研究存在空白,在不同类型护士中开展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研究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核心的意义.
作者:张玲;张梦雨;张文静;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门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患者624例设为对照组,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631例设为风险管理组.对风险管理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风险管理组沟通能力、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责任心、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及应急能力评分均高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至医院的护理管理之中,既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又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郗尊青;陈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新生儿出生2~3d会出现皮肤、巩膜发黄,持续4~ 10d后自然消退,称生理性黄疸[1],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由于此期血脑屏障功能未发育成熟,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超过一定限度时可通过血脑屏障,造成新生儿脑损伤,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故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监测非常重要.传统的肉眼观察有其局限性,静脉采血因其创伤性在动态监测中难以实施.
作者:孙文莉;郭莲焕;李成林;张艳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留置针静脉穿刺时非营养性吸吮(NNS)对疼痛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胎龄>37 w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留置针穿刺时给予NNS,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估量表(NIPS)评估新生儿在留置针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留置针静脉穿刺时进行NNS可以减轻新生儿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忠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8月~ 2013年2月将接受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与指导,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生活质量QLQ-LC43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除了在气促和经济状况两个条目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他条目均有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由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0.24、0.58,P均>0.05),但是在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5、4.01,P均<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充分调动了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而增强患者抵御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晓珊;梁妙英;雷丽婵;陈明华;陈玉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经锁骨下静脉置入CV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一般情况,院内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ICC导管一般可以保留1年,但大部分患者移植术后要求不再留用.观察组患者院内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留置耐高压型双腔PICC导管安全性高,不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并在移植中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
作者:贾博军;莫叙;赵瑞青;范小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2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的程度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由75.94%上升到96.20%.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月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计划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康复指导.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087,P<0.01;=3.383,P<0.01).观察组轻度运动障碍患者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者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x2=1.223,P>0.05;x2=0.488,P>0.05).结论 个性化康复指导,对于提高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董杏薇;邓丽芳;朱艳;李穗鸥;黎文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