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对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

陈莉

关键词:
摘要: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唇腭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属于多因素遗传性疾病,严重影响美观、吞咽、发音及患儿心理健康,手术治疗是其序列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婴幼儿应对能力有限,较成人更易发生应激反应,术后有可能经历较成人更剧烈的疼痛[2]及不适,甚至可能由于大哭大闹而引起术后伤口复裂.为探讨舒适护理在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中的作用,我们选取本科住院治疗的30名低龄唇腭裂患儿,分别应用舒适护理及传统护理,并对其术后疼痛进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8例实施LEEP治疗CIN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率100%.结论 规范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增进了患者生理及心理的舒适,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发育支持性护理模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出生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8例,男46例,女42例;胎龄25 ~ 34 w,平均(29.26 ±4.75);体重864~1 237 g,平均(1 036±205)g.随机将所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疾病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奶量摄入、出院时体重、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均P <0.05),而住院天数则明显缩短(P<0.05),营养不良、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黏膜感染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均P <0.05).结论 发育支持性护理模式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改善及其相关疾病的减少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黄美兴;李海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而观察组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健康教育前,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及防治两个方面的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一对一”的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立梅;郑秀芬;尹晓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对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唇腭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属于多因素遗传性疾病,严重影响美观、吞咽、发音及患儿心理健康,手术治疗是其序列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婴幼儿应对能力有限,较成人更易发生应激反应,术后有可能经历较成人更剧烈的疼痛[2]及不适,甚至可能由于大哭大闹而引起术后伤口复裂.为探讨舒适护理在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中的作用,我们选取本科住院治疗的30名低龄唇腭裂患儿,分别应用舒适护理及传统护理,并对其术后疼痛进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多卡因在神志清醒患者吸痰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清醒患者吸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需吸痰的清醒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吸引前沿气管内缓慢注入2%的利多卡因0.5~1 ml,2 ~3 min后行气道内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气道内吸引.结果 两组患者咳嗽、疼痛、躁动、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心律异常、恶心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吸痰过程中、吸痰后2 min、吸痰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检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多卡因能够减轻清醒患者吸痰中的机体反应,降低气管的敏感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月珍;林艺珍;高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和疼痛耐受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皮质醇和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6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异趋于平衡,减轻应激状态,提高疼痛耐受度.

    作者:叶群英;蓝惠兰;黎春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程度、心率变化、血压和满意度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普通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严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钟向萍;岑彩虹;李蝶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护理人员健康安全造成伤害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60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院实施职业安全防范对策后,护理人员自身防范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并有效的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率(P<0.05).结论 医院消毒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医护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目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提高职业安全管理的关键.

    作者:徐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进行分析,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等护理对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干预前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心理,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建明;唐良春;吕莹莹;黎月秋;谢小冰;彭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专职静脉输液护理团队在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在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立专职静脉输液护理团队前后在我院门急诊输液的患者2 0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患者对输液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输液并发症(静脉炎、液体渗出、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等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输液治疗,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提高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皮质醇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使白内障围术期成为一个衔接严密的、连续性的、一体化的无缝隙过程,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玲;孔冬;王晓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徐州市两所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

    目的 了解我市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为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徐州市三甲三级甲等医院73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评价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实践情况.结果 EBPQ问卷总分均分为3.28±0.82,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2.92±0.90、3.58±1.74;不同的年龄组别的研究对象在EBPQ问卷总分、实践行为、知识技能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态度得分在不同的年龄组别之间无差异(P>0.05).21 ~ 30岁年龄组在实践行为维度得分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P<0.05),而其他组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 ~30岁年龄组在知识技能维度得分低,显著低于31 ~40岁年龄组、41岁以上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 30岁年龄组在问卷总分低于31 ~40岁年龄组和41~ 50岁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学历在EBPQ问卷的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及问卷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学历护士在循证实践行为、循证知识技能的得分高,显著大专组(P<0.05);职称不同,循证护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和EBPQ问卷总分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职称的护士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中级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护士的得分(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要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措施对预防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跌倒风险评估及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跌倒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赵章华;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知-信-行教育模式对尿毒症患者透析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对尿毒症患者透析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57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实验组进行知-信-行教育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两组的知识达标、信念达标及行为达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2个月后的知识达标、信念达标及行为达标人数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知识达标和行为达标人数均高于人院2d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信念达标人数,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信念达标人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知-信-行教育模式制定的护理宣教措施可以提高尿毒症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我院在我院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实施细节管理工作2年后再次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2011年我院开始注重消毒供应室的细节管理.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后2年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在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上医护人员也较之以前有了提高,并且他们的护理质量和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启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接受雾化治疗的16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根据患儿病情采用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同时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痊愈疗程、舒适程度及患儿与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痊愈疗程较短,舒适程度较高,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 对患病儿童在接受治疗期间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舒适度,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潘连花;张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干预性护理对产妇心理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针对产妇进行干预性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以及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2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为2组,其中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记录产妇的心理情况以及产后出血的出现率和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产妇产后出血出现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治疗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产妇不良情绪出现率为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1%,治疗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干预性护理,对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并能有效减少产妇心理问题出现,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凌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个性化康复计划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计划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康复指导.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087,P<0.01;=3.383,P<0.01).观察组轻度运动障碍患者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者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x2=1.223,P>0.05;x2=0.488,P>0.05).结论 个性化康复指导,对于提高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董杏薇;邓丽芳;朱艳;李穗鸥;黎文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临床预防性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2012年1 ~12月住院早期无皮肤损伤、卧床、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对照组采用爽身粉联合一次性成人护理垫.比较两组病人肛周皮肤改变程度;24 h护理次数及费用;患者、家属及护士的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在预防皮肤损害,降低护理次数和费用,满意度四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大便失禁患者早期应用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护理,能有效预防肛周皮肤并发症,经济实惠,减轻护理工作量,病人、家属、护士三方面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骆传丽;黄开芳;郭梅;陈红;陈茁;郑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