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泰州市5所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督结果评价

陈东周;陈建军

关键词:环境卫生, 组织和管理, 环境监测
摘要: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质量事关学生身心健康,不少学者指出教室照度、课桌椅配置状况、教室人均面积等教学环境因素对学生健康,尤其对视力的影响不容忽视[1-3].为了解泰州市属学校教学环境的卫生监督现状,确保在校学生舒适卫生安全的教学环境,笔者分别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对市属5所学校的教学环境卫生现状进行了执法监测,并就整改前后教学环境改善情况作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市窝沟封闭项目对城乡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

    目的 评估重庆市窝沟封闭项目的干预效果,为有效预防儿童龋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干预组(2 321人)与对照组(2 025人)的12岁儿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与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检查由经统一培训的牙科医生采用一次性CPI探针进行,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龋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确刷牙率、龋患率、牙龈出血率与牙结石检出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儿童正确刷牙率城市干预组(38.40%)略高于对照组(36.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P>0.05);而农村为干预组(12.76%)高于对照组(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城市干预组第一恒牙龋患率(14.23%)、恒牙龋患率(21.35%)均高于对照组(10.27%,1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儿童第一恒牙龋患率、恒牙龋患率均为对照组(37.69%,53.04%)高于干预组(22.08%,33.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干预组与对照组恒牙龋均分别为0.43与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P<0.01);农村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83与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3,P<0.01).结论 儿童窝沟封闭项目对于预防龋病是有效的,但重点应关注农村儿童.

    作者:丁贤彬;吕晓燕;毛德强;王金华;林居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大学在校生参与救援培训活动认知情况分析

    精神救援(mental health first aid,MHFA)是指当发生与精神健康相关的突发事件而又无法及时获得专业治疗时,由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向相关个体提供及时帮助的计划.精神救援项目源自澳洲,由墨尔本大学精神科学系研究中心的资深精神健康研究与教育专家Jorm等于2001年创建.

    作者:王定玺;罗稀;伊敏;李小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起农村学校水源污染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2014年6月19-20日,兴国县某小学学生出现群体性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得到报告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市、县专家组共同研究,确认此起疫情为一起生活饮用水(自备井水)被污染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现将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林玉冬;方绪璇;钟让佳;黎功胜;郭福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超重肥胖中学生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超重、肥胖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情况及其潜在影响因素,为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抽取5所中学,共对45个班级2 540名学生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正常体重学生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值为(91.93±4.02)分,总分及自我、社会、环境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超重和肥胖学生(F值分别为33.94,28.33,31.78,36.62,P值均<0.0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生、高中生及外地户籍是潜在的影响超重/肥胖中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β值分别为12.27,7.89,4.26,P值均<0.05).结论 深圳光明新区超重和肥胖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应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肥胖者参加集体活动,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保证身体健康发展.

    作者:管新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各种欺凌行为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3个城市3所普通初级中学的2 704名15岁以下中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发生情况,并自我评价青春期发育状况.结果 初中生各种欺凌行为中被他人言语欺凌报告率高(53.8%),对他人网络欺凌报告率低(4.5%);除被他人关系欺凌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类型欺凌与被欺凌行为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男生,欺凌他人行为中的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被他人欺凌行为中的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043,27.015,10.602,8.398,8.118,P<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女生,仅言语欺凌他人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5,P<0.05);男、女生均表现为发育中晚期的同伴欺凌行为报告率高于发育早期.结论 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生随着发育阶段的上升,多种欺凌行为的报告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应加强对青春发育期男生欺凌行为的预防控制.

    作者:杨海;汪耿夫;肖勇;胡国云;王路晗;徐耿;苏普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广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 了解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州市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132名,进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43.9%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处于及格水平,46.2%处于良好水平.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15,0.302,0.213,P值均<0.05),性别、年龄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总分的影响因素,女性得分高于男性(OR=0.165,95% CI=0.056 ~0.481),40岁以上年龄组得分高于20~30岁年龄组(OR=0.062,95% CI=0.011 ~0.354).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尚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卢玲玲;黄琼;李世聪;陈静仪;付敏杰;陈建芳;梁骏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及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及幸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改善宿舍人际关系、增加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交往问卷、宿舍人际关系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问卷,对分层抽取的某大学1 215名本科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02,0.07,P值均>0.05);冲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及自我表露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29,0.47,-0.18,P值均<0.05).人际交往能力中的自我表露能力、冲突控制能力通过宿舍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15,0.31,P值均<0.05);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直接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16,P值均<0.05);情感支持能力对幸福感的影响,完全通过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起作用(路径系数为0.45,P<0.05).宿舍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为0.44,P<0.05).结论 部分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人际交往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又可以间接影响幸福感.

    作者:杨雪花;陈万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为从父母因素方面入手预防儿童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昌平区小学二~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的749名7~ 15岁学生.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父母的身高与体重.分别按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界限,将学生和父母划分为非超重、超重/肥胖.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749名儿童青少年中,超重肥胖者占36.7%(275/749).父亲的超重肥胖率为65.6% (491/749),母亲为33.6% (252/749).父母均超重肥胖、仅父亲超重肥胖、仅母亲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父母均非超重者的3.95倍(95% CI=2.41 ~6.48)、3.11倍(95% CI=1.97 ~4.93)和2.74倍(95% CI=1.45~5.18).男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的为双亲均超重肥胖者,其次为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女生父母均超重肥胖者、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和仅母亲超重肥胖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父母超重肥胖是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存在子女性别差异;仅父亲超重肥胖对于男生的影响大于母亲,应作为今后儿童肥胖防控的重点方面.

    作者:李晓卉;郭红侠;黄艳丽;马军;王海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校学生肌电生物反馈指标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校学生生物反馈指标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更好提升生物反馈训练效果积累资料.方法 对招募的重庆科技学院76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志愿者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测试和人格及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肌电生物反馈(EMG)平均值与EPQ中的N因子,SCL-90中的敌对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36~0.300,P值均<0.05),EMG标准差与EPQ中的P因子、N因子,SCL-90中的总分、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7 ~0.325,P值均<0.05),与EPQ中的E因子呈负相关(r=-0.252,P<0.05).EPQ中的N因子对EMG平均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 =0.300,P<0.01),SCL-90中的恐怖因子和EPQ中的P因子对EMG标准差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分别为0.293,0.271,P值均<0.01).EMG标准差的高分组在EPQ中的P分、N分和SCL-90量表中除了强迫因子以外的其他所有因子和总分上均高于低分组(t=2.105 ~2.988,P<0.05).结论 肌电平均值与标准差同诸多心理健康指标和人格特征关系密切,肌电标准差比肌电平均值更能判断个体由SCL-90测评出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作者:蒋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控烟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在南京市43所中小学教职工中开展控烟工作的效果,为中小学校有效开展校园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中小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基线调查后实行无烟学校创建和倡导教职工支持无烟政策等一系列控烟干预措施.1 a后采用与基线调查同样的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吸烟率、控烟知识掌握和吸烟相关信念持有情况.结果 教职工干预前吸烟率为14.1%,干预后为13.6%,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1,P>0.05).教职工重度吸烟者的比例干预前、后分别为6.3%和2.5%,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x2 =5.634,P<0.05).干预后教职工(46.1%)在学校吸过烟的比例远低于干预前(58.7%),干预后教职工(82.9%)不会在室内工作场所或公共场所吸烟者比例高于干预前(69.6%)(x2值分别为10.905,16.517,P值均<0.05).控烟知识掌握和吸烟相关信念持有情况,干预后的知晓或持有率高于干预前;教职工在学校参加过控烟政策培训的参与率干预后(66.9%)高于干预前(48.8%)(x2=167.778,P<0.01).结论 控烟干预工作可以提高教职工知识知晓率,吸烟态度以及吸烟场所也有所改变,但对吸烟率的影响效果不明显.需加大对具体控烟措施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以达到控烟的目的.

    作者:杨华凤;陈旭鹏;戚圣香;王志勇;洪忻;徐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广州市5~17岁儿童视力不良筛查与屈光检查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广州市5 ~17岁儿童近视流行的客观状况,为评价标准对数视力表筛查视力不良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并经家长知情同意,对广州市6 580名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进行远视力表筛查,对其中视力<5.0的3 712名学生进行散瞳验光检查.结果 散瞳前儿童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6.5%,视力不良的轻度、中度和重度构成比分别为14.9%,27.7%和57.4%;散瞳后的近视检出率为34.6%,远低于散瞳前的视力不良检出率(x2=633.549,P<0.01).近视的轻度、中度和高度的构成比分别为65.6%,31.0%和3.4%;低年龄组视力不良学生主要以远视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近视居多,而屈光正常属功能性近视的比例为11.4%.结论 5~17岁儿童近视患病率符合传统的年龄规律,远视力表筛查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近视流行的真实状况,应修订现行的学生视力筛查方法和标准.

    作者:麦锦城;曾阳发;郭仰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生活满意度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天津地区3所高校整群抽取的5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男生,学业倦怠水平低于男生;城市大学生心理资本和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农村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与学业倦怠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0.40,-0.50,P值均<0.01),韧性与学业倦怠呈正相关(r=0.11,P<0.01);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与心理资本均呈正相关,与学业倦怠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与心理资本的交互项对学业倦怠均有负向预测性(β值分别为-1.250,-1.581,-1.458,-0.949,P值均<0.05).结论 生活满意度对心理资本和学业倦怠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有助于缓解学业倦怠.

    作者:安蓉;仉朝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河北省大学生亲子沟通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亲子沟通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为有效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亲子沟通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河北省5所大学2 4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和亲子沟通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9.55%,网络成瘾倾向率为12.48%,男生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41.853,33.973,P值均<0.01);网络成瘾组与网络成瘾倾向组大学生的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均差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F值分别为29.83,25.64,P值均<0.0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各因素与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亲子沟通的效果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密切相关,父母应该掌握沟通技巧,积极与子女沟通,有助于防止子女网络成瘾的发生.

    作者:陈玉娟;李立;胡艳华;郭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庆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饮食行为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饮食行为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抽取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共8 390名,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重庆市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1.8%,男生(15.0%)明显高于女生(8.5%),小学生(13.4%)高于中学生(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556,23.864,P值均<0.01);肥胖检出率为7.5%,男生(9.5%)明显高于女生(5.3%),小学生(10.4%)明显高于中学生(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314,123.539,P值均<0.01).学生在家吃饭用碗大小与成人的一样大(OR=0.781,95% CI=0.635~0.961)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吃饭速度快(OR=1.46,95% CI=1.254~1.700)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形势严峻.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与饮食行为因素有关,学校应开展营养膳食教育,提倡健康饮食行为和科学减肥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作者:王翎懿;王宏;田尧;管佩钰;袁保诚;郭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安市大学新生结核病筛查结果分析

    高校是典型的群居环境,如果存在传染源,极易引起校内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大学生学习生活接触密切,加之学业压力大等原因,高校学生已成为肺结核发病的高危人群,有报道显示,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1-3].目前高校肺结核防控的重要手段就是尽早发现、隔离并治疗肺结核病人.

    作者:柳巍;曾令城;张慧;李于于;王艳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教师代谢综合征患病现状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为教育系统开展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海淀区49所中小学4 296名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小学教师代谢综合征及组成成分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心性肥胖(1 503例,35.0%)、空腹血糖升高(1 232例,28.7%)、血压偏高(1 128例,26.3%)、代谢综合征(511例,11.9%)、三酰甘油升高(472例,11.0%)、高密度胆固醇降低(273例,6.4%),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男教师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教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中小学教师中的老年男性及中青年教师是健康管理的重点.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与治疗,并加强教育部门的健康管理工作.

    作者:王昱静;史景红;周缨;易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广州医学生埃博拉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野生动物传播并在人群中流行的一种严重致命的急性传染病[1].2014年3月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波及非洲、欧洲及北美洲,死亡数达10 587人,是自1976年首次发生以来的严重埃博拉疫情[1-4].广州是非洲人口多的亚洲城市,且人口流动性大,使其存在发生输入性疫情的风险[5].埃博拉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人类,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1].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埃博拉病人的过程中易受到感染[6-8],因此医学生应掌握埃博拉知识以保护自身及公众安全.本研究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对广州医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埃博拉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埃博拉教育活动提供科学建议.

    作者:肖扬;简敏婷;李晓宁;许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泰州市5所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督结果评价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质量事关学生身心健康,不少学者指出教室照度、课桌椅配置状况、教室人均面积等教学环境因素对学生健康,尤其对视力的影响不容忽视[1-3].为了解泰州市属学校教学环境的卫生监督现状,确保在校学生舒适卫生安全的教学环境,笔者分别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对市属5所学校的教学环境卫生现状进行了执法监测,并就整改前后教学环境改善情况作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东周;陈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深圳市某街道公立与私立小学学生主要健康指标比较

    目的 了解辖区内公、私立小学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特点.方法 使用2014年辖区内上报某管理系统的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身高、体重)和常见疾病(视力不良、龋齿、肥胖和营养不良)检出率等数据,包括6所公立小学,受检学生8 258名;5所私立小学,受检学生8 974名.结果 私立小学男、女生身高和体重下等率均高于公立小学,公立小学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私立小学,公立小学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私立小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类学校的女生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私立小学全体参检学生龋齿检出率(56.66%)高于公立小学(48.01%),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学生龋齿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私立小学男、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高于公立小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公立小学学生营养、体格发育状况及口腔保健较私立小学好,但视力不良、肥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私立小学.应结合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具体状况开展切实有效的卫生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郑世杰;胡正兴;陈少清;赖建兴;宋建军;周继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卫生标准研制与应用

    《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卫生标准(GB/T 31178-2014)(以下简称《标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协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南省湘潭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站和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哈尔滨医科大学、湖南省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家合作承担研制任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吴汉荣教授、蒙衡教授和湘潭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站站长许东华、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萧福元主任医师为主要研究人员.项目研究从2007年正式开始,2009年结题送审,历经3 a.在评审过程中,学校卫生卫生标准委员会全方位审视,广泛地征求专家和基层意见,从理念到操作,在多个层面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2014年9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2015年1月1日实施.

    作者:李无为;邓书读;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