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性

杨海;汪耿夫;肖勇;胡国云;王路晗;徐耿;苏普玉

关键词:青春期发育, 行为,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各种欺凌行为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3个城市3所普通初级中学的2 704名15岁以下中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发生情况,并自我评价青春期发育状况.结果 初中生各种欺凌行为中被他人言语欺凌报告率高(53.8%),对他人网络欺凌报告率低(4.5%);除被他人关系欺凌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类型欺凌与被欺凌行为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男生,欺凌他人行为中的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被他人欺凌行为中的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043,27.015,10.602,8.398,8.118,P<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女生,仅言语欺凌他人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5,P<0.05);男、女生均表现为发育中晚期的同伴欺凌行为报告率高于发育早期.结论 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生随着发育阶段的上升,多种欺凌行为的报告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应加强对青春发育期男生欺凌行为的预防控制.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农村学校水源污染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2014年6月19-20日,兴国县某小学学生出现群体性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得到报告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市、县专家组共同研究,确认此起疫情为一起生活饮用水(自备井水)被污染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现将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林玉冬;方绪璇;钟让佳;黎功胜;郭福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活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新疆某高校1 486名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其进行身体活动量表长卷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大学男女生在家务性身体活动、闲暇性身体活动和总身体活动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99,-4.199,-2.423,P值均<0.05).71.5%的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于30 min,81.4%的学生每周参加2次以下体育活动.身体活跃程度与身体状况、对生活的满意度、性别、充实感、幸福感、运动场地及运动主动程度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08,0.23,0.15,0.26,0.31,0.29,P值均<0.0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健康教育和引导.

    作者:武国保;杜文革;杨镇江;米热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四川省2013-2014年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为行政部门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2014年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四川省7座城市,28所学校的140间教室,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卫生检测和评价.结果 教室人均面积总合格率为26.4%(37/140);无教室课桌椅分配符合率≥80%;教室黑板均无破损,黑板尺寸合格率为92.1% (129/140),黑板反射比总合格率为82.9%(116/140);教室采光系数合格率为62.1%(87/140);后墙反射比合格率为16.4%(23/140);教室课桌面照度合格率为41.4% (58/140);教室微小气候合格率为80.7%(113/140);噪声合格率为20.7%(29/140).结论 四川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存在教室拥挤、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不符、教室采光照明差等问题.

    作者:刘睿聪;曾婕;程炼;张丽;张遵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郑州市2010与2014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变化分析

    目的 比较2014年与2010年郑州市7~18岁汉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其身体素质动态变化趋势,为郑州市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4年和2010年全国体质调研郑州市中小学生数据,选取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与2010年相比,7 ~18岁男生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仅有1~2个年龄组有所提高,其余年龄组均下降.7~12岁(小学阶段)男生速度、耐力、力量水平均有所提高,13 ~18岁(初、高中阶段)男生速度、耐力、力量均有所下降.7~18岁女生各年龄组仰卧起坐水平均有所提高,握力均有所下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水平大多年龄组均下降.7~12岁(小学阶段)50 m跑及800 m跑水平各年龄组均有所升高,13~18岁(初、高中阶段)部分年龄组有所下降.结论 2014年郑州市中小学生部分素质指标较2010年升降趋势有明显学段分化现象,但大部分素质指标依然呈现整体下滑趋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依然严峻.

    作者:孙永庆;孙春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情景剧对提升大学贫困新生心理资本成效分析

    目的 了解心理情景剧的团体辅导促进大学贫困新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效果,为大学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通过访谈、自愿报名的方式,以贫困生为标准,选取某校“筑梦计划”“贫困专项计划”33名贫困新生,采用整合式心理情景剧,包括暖身、音乐、绘画、演出、讨论分享、总体提升等具体方法,同时采用问卷前后测的评估方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辅导前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对照组在心理资本总分(F=34.09,P<0.01)及自我效能(F=6.65,P<0.05)、希望(F=14.57,P<0.01)、乐观(F=37.92,P<0.01)、韧性(F=4.13,P=0.0508)4个维度上前后测的得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通过单元均数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得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情景剧对提升大学贫困新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效果显著.

    作者:邓旭阳;张硕;曲晓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饮食行为,探讨改善ASD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方法,为指导ASD儿童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组为来自青岛某医院和某孤独症康复训练学校的2~6岁ASD儿童128例,对照组为青岛市数家幼儿园正常儿童133名,采用自编的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儿童的10种饮食行为与10类食物的选择情况.结果 病例组每位ASD儿童出现饮食行为问题的总数是(5.9±1.9)个,高于对照组每位儿童的(4.7±2.4)个(Z=-4.068,P<0.05);ASD儿童进餐时离开饭桌的发生率为93.0%,需喂食的发生率为88.3%,吐食物的发生率为71.1%,扔食物的发生率为47.7%,尖叫的发生率为36.7%,而对照组儿童分别为73.7%,71.4%,58.6%,23.3%和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食物选择方面,病例组ASD儿童拒绝食用杂粮、豆类和鱼虾贝类的报告率均超过了30%,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不足20%);病例组儿童食用水果的报告率为89.8%,而对照组儿童均食用水果,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SD儿童普遍存在多种饮食行为问题,建议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矫正.

    作者:赵永生;匡桂芳;韩秀霞;马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中医院校大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观察

    艾滋病同伴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1].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培训方法,较之老师授课,同伴教育的效果更佳,更适合在高等学校开展[2].全国众多高校已将其引入并应用[3],由于各高校的校园氛围、学生特点有差异,艾滋病同伴教育在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相同.中医院校的教学内容多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校园文化氛围传统、封闭.医学院校的学生学制长,学习任务重,心理问题较多[4],社交活动少,思想观念保守,同伴教育能否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中医院校取得良好效果仍需实验.现评价某中医院校大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潇勇;赵骁;董震;顾子皓;王泽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上海市长宁区小学三~五年级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现况

    目的 了解三~五年级小学生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现况,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2所小学1 025名三~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智能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结果 三~五年级小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率为87.71%.设备类型以平板计算机(79.42%)和智能手机(55.28%)为主,使用场所以家里为主(94.66%),平均使用年限为(2.60±0.05)a.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使用时间以0.5h以内为主(66.30%),周六、周日以0.5~2h为主(63.74%),休息间隔以不定时经常小休(42.16%)和1h以内休息1次为主(37.82%).使用目的以查阅资料和玩游戏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户籍学生使用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482,34.805,26.851,P值均<0.01).使用安排方式以与家长灵活协商或固定时间内使用为主,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结构学生使用安排方式不同(x2值分别为26.065,29.085,P值均<0.01).智能移动设备成瘾倾向率为3.71%,男生高于女生(x2 =5.914,P=0.015).结论 小学三~五年级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相当普遍,应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作者:李玉华;胡嘉;夏庆华;姜玉;周鹏;钮春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枣庄市亚健康状态高中生学校适应及人格特征

    目的 了解枣庄市亚健康状态高中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和人格特征,为高中生心理行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枣庄市1 288名高中生,利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大五人格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7.8%,其中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7.7%,10.2%和9.9%.亚健康者的学校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健康者,且人格特征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躯体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学校态度、集体适应、同伴关系和神经质,影响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师生亲密、同伴关系、神经质和宜人性,影响身心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情绪适应、同伴关系、神经质和开放性(P值均<0.05).结论 高中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亚健康状态与学校适应及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苏现彪;刘金同;王旸;张燕;殷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河北省大学生亲子沟通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亲子沟通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为有效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亲子沟通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河北省5所大学2 4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和亲子沟通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9.55%,网络成瘾倾向率为12.48%,男生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41.853,33.973,P值均<0.01);网络成瘾组与网络成瘾倾向组大学生的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均差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F值分别为29.83,25.64,P值均<0.0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各因素与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亲子沟通的效果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密切相关,父母应该掌握沟通技巧,积极与子女沟通,有助于防止子女网络成瘾的发生.

    作者:陈玉娟;李立;胡艳华;郭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成都市乡镇中小学周边包装零食食品安全现状

    目的 了解成都市乡镇中小学校周边包装零食食品安全现状,为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包装零食食品进行有效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温江区、龙泉、大邑县3个地区的乡镇中小学校周边114户包装零食食品店进行访查;随机抽取180名中小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地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114户零食店有效许可证的持证率为64.91%,存在“三无”或过期食品的占83.33%,采购食品未索证的达91.23%.中小学生认为周边小卖部达标的占10.56%,购买零食率为55.56%,认为小零食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占63.89%,认为一定会引起疾病的占15.00%.中小学生购买零食时会确认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占51.11%,会确认QS占19.44%,会看配料表的占47.22%,认同家长老师对其食品安全教育的占60.56%与71.67%.访谈结果显示,执法人员对学校周边包装零食查出问题后处罚力度不够,且执法人员少有接到有关问题食品的举报电话.结论 学校周边包装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监管人员监管和处罚力度不够.需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并改变其行为模式,同时提高监管和处罚力度.

    作者:王琼;任泽娟;黎志敏;肖丹;张俊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广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 了解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州市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132名,进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43.9%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处于及格水平,46.2%处于良好水平.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15,0.302,0.213,P值均<0.05),性别、年龄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总分的影响因素,女性得分高于男性(OR=0.165,95% CI=0.056 ~0.481),40岁以上年龄组得分高于20~30岁年龄组(OR=0.062,95% CI=0.011 ~0.354).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尚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卢玲玲;黄琼;李世聪;陈静仪;付敏杰;陈建芳;梁骏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卫生标准研制与应用

    《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卫生标准(GB/T 31178-2014)(以下简称《标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协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南省湘潭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站和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哈尔滨医科大学、湖南省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家合作承担研制任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吴汉荣教授、蒙衡教授和湘潭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站站长许东华、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萧福元主任医师为主要研究人员.项目研究从2007年正式开始,2009年结题送审,历经3 a.在评审过程中,学校卫生卫生标准委员会全方位审视,广泛地征求专家和基层意见,从理念到操作,在多个层面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2014年9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2015年1月1日实施.

    作者:李无为;邓书读;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安徽省2010-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安徽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2010-2014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安徽省共报告340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波及289 548人,发病10 192例,死亡1人.全省16个市的76个县区均有报告,马鞍山市、宣城市、黄山市是报告事件数较多的地区.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91.76%,312/340),发生高峰期为3-6月和11-12月.结论 安徽省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较平稳,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应加强学校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以减少中毒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邓舒;刘永孝;赵玉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超重肥胖中学生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超重、肥胖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情况及其潜在影响因素,为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抽取5所中学,共对45个班级2 540名学生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正常体重学生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值为(91.93±4.02)分,总分及自我、社会、环境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超重和肥胖学生(F值分别为33.94,28.33,31.78,36.62,P值均<0.0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生、高中生及外地户籍是潜在的影响超重/肥胖中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β值分别为12.27,7.89,4.26,P值均<0.05).结论 深圳光明新区超重和肥胖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应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肥胖者参加集体活动,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保证身体健康发展.

    作者:管新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各种欺凌行为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3个城市3所普通初级中学的2 704名15岁以下中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发生情况,并自我评价青春期发育状况.结果 初中生各种欺凌行为中被他人言语欺凌报告率高(53.8%),对他人网络欺凌报告率低(4.5%);除被他人关系欺凌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类型欺凌与被欺凌行为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男生,欺凌他人行为中的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被他人欺凌行为中的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043,27.015,10.602,8.398,8.118,P<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女生,仅言语欺凌他人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5,P<0.05);男、女生均表现为发育中晚期的同伴欺凌行为报告率高于发育早期.结论 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生随着发育阶段的上升,多种欺凌行为的报告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应加强对青春发育期男生欺凌行为的预防控制.

    作者:杨海;汪耿夫;肖勇;胡国云;王路晗;徐耿;苏普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哈尔滨市城区10~18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及危险组分分析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城区10 ~ 18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危险组分异常率及聚集情况,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市城区的6所学校选取1640名10~18岁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代谢生化检测.结果 中小学生代谢综合征总患病率为5.4%,其中男生为6.9%,女生为3.9%.男女生中心性肥胖、高血糖、低HDL-C、高non-HDL-C的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91,10.10,7.89,3.45,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高血压、高血糖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94,21.30,P值均<0.05),10 ~ 15岁组中心性肥胖异常率高(25.6%),16 ~ 18岁组高血压异常率高(27.0%);不同BMI分组间除血糖外,其他代谢综合征危险组分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肥胖组高,超重组、体重正常组、消瘦组依次下降.不同危险组分聚集下,男女生间在>2个聚集个数后,危险组分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 18岁组与10 ~ 15岁组在>3个聚集个数后,危险组分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分组下危险组分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哈尔滨市城区10~ 18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在不考虑中心性肥胖为判定代谢综合征的必需条件下,5个危险组分中聚集数超过2个就可能存在代谢风险.

    作者:崔岳崇;段滨红;徐滨华;庄婧誉;刘永昆;陈素芬;王瑞凤;周勇;孙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控烟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在南京市43所中小学教职工中开展控烟工作的效果,为中小学校有效开展校园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中小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基线调查后实行无烟学校创建和倡导教职工支持无烟政策等一系列控烟干预措施.1 a后采用与基线调查同样的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吸烟率、控烟知识掌握和吸烟相关信念持有情况.结果 教职工干预前吸烟率为14.1%,干预后为13.6%,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1,P>0.05).教职工重度吸烟者的比例干预前、后分别为6.3%和2.5%,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x2 =5.634,P<0.05).干预后教职工(46.1%)在学校吸过烟的比例远低于干预前(58.7%),干预后教职工(82.9%)不会在室内工作场所或公共场所吸烟者比例高于干预前(69.6%)(x2值分别为10.905,16.517,P值均<0.05).控烟知识掌握和吸烟相关信念持有情况,干预后的知晓或持有率高于干预前;教职工在学校参加过控烟政策培训的参与率干预后(66.9%)高于干预前(48.8%)(x2=167.778,P<0.01).结论 控烟干预工作可以提高教职工知识知晓率,吸烟态度以及吸烟场所也有所改变,但对吸烟率的影响效果不明显.需加大对具体控烟措施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以达到控烟的目的.

    作者:杨华凤;陈旭鹏;戚圣香;王志勇;洪忻;徐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恋爱大学生情感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恋爱中大学生群体的情感倦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增强大学生恋爱心理咨询及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方法 采用情感倦怠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恋爱效能感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哈尔滨、沈阳、杭州等地8所高校的438名正在恋爱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恋爱次数大学生的情感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P<0.05),恋爱次数在4次及以上的大学生低于恋爱次数1~3次的大学生;不同恋爱持续时间大学生的情感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P<0.05),恋爱2~3a的大学生情感倦怠得分高;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情感倦怠水平低于其他3种依恋类型(F=15.94,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恋爱效能中的“乐观坚定”“自卑怀疑”“矛盾化解”维度,依恋的“焦虑”维度均能显著预测情感倦怠,共同解释39.1%的变异量.结论 依恋类型、恋爱效能、恋爱次数、恋爱持续时间是影响大学生情感倦怠的重要因素;恋爱低自我评价是情感倦怠的核心评估维度.

    作者:童辉杰;黄成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柳州市看护者教育水平与饮食方式对学前儿童缺铁的影响

    缺铁是世界上营养失调的常见原因,且是唯一在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都十分流行的营养缺乏现象[1].当一个人的铁储量被耗尽且血红素形成减缓,就会出现缺铁.缺铁性贫血是铁耗尽的严重阶段,如果没有尽早治疗,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儿童出现许多临床并发症,包括不可逆的认知功能障碍[2]和教育成效不佳[3].

    作者:Magvanjav O;Perkins DD;Lilienthal GM;Kopsombut UG;周丽芳;白娟;张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