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屹立;林嘉俊
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s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中有代表性的一种[1].目前孤独症病因未明,既往研究发现未经矫治干预不但会给患儿带来终生残疾,共患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反社会人格障碍等风险增加[2-3],同时会增加社会的经济和资源投入[4].荟萃分析提示,早期训练是孤独症的有效干预措施[5].
作者:顾莉萍;叶春红;何淑华;邓成;陈欣;廖艳;吴巧珍;高建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为了解西安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相关态度和行为持有情况以及获取结核病相关信息的诉求,笔者于2013年10月对西安市6所高校大学生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旨在发现该市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点,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更适合高校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依据.
作者:曾令城;柳巍;李于于;张慧;王艳飞;胡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校医和保健教师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建立一支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队伍是保证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1-2].本研究通过调查兰州市中小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和工作管理现状,分析并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为完善学校卫生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郭珂;刘玮;王燕;马晓光;王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泰州市高校公共卫生服务现状,为实现高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服务的可及性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泰州市7所高校抽取1 34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访谈高校公共卫生负责人与市卫生监督所相关领导.结果 大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培训、疫苗接种状况、健康档案、卫生防疫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54.7%,36.3%,55.2%,50.6%.高职院校卫生知识橱窗的更新频率(68.4%)高于本科院校(63.9%);本科院校教育与宣传活动开展的次数(72.4%)高于高职院校(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健康预防知识方面,学生对结核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0.41%,本科生(72.84%)高于高职生(6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23,P<0.05);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4.65%,本科生(85.27%)高于高职生(8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P<0.05).学校卫生日常监督总体满意度为54.5%,本科生满意度(56.3%)高于高职生(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P<0.05).学生对学校医疗机构服务总体满意度为26.99%,学校所属医疗机构的总体信任度(36.36%)高于社会托管(27.07%)(x2=12.17,P<0.05),学校所属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34.85%)高于社会托管(23.93%)(x2=15.54,P<0.05).结论 目前的高校公共卫生服务现状不能适应泰州市高校的发展,应从注重实效、创新高校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模式、强化监督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作者:张宏建;彭玉华;陈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肥胖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湖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整群抽取20所县/市城区中、小学校,对入选的4 164名学生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平均视屏时间为(108.1±84.6) min/d,工作日和休息日视屏时间分别为(65.9±87.0) min/d、(215.0±130.1) min/d;休息日视屏时间男生[(222.3±132.0) min/d]高于女生[(206.8±127.5) min/d]、中学生[(224.9±132.4)min/d]高于小学生[(194.7±122.8)min/d]、农村学生[(224.8± 134.7)min/d]高于城市学生[(211.8±128.4) min/d](t值分别为3.810,-6.830,-2.652,P值均<0.05);工作日视屏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控制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膳食情况、体力活动等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休息日每天视屏时间超过2h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95%CI=1.11~ 1.72;OR=1.25,95%CI=1.00~1.56).结论 视屏时间过长可能增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
作者:王楠;吴旭龙;丁子尧;李榴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营养教育干预对新疆农牧区生源维吾尔族大学新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干预效果,为农牧区生源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对整群选取的新疆农业大学1 684名农牧区生源维吾尔族大一新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2名.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多种形式营养教育、咨询和膳食指导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采用自行编制的营养KAP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KAP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3,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营养KAP总分除每月伙食支出500元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t=3.24,P<0.01),其他方面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营养KAP总分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不及格、一般、良好、优秀等级分布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18,0.03,0.06,0.02,P>0.05),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1,152.61,76.16,71.64,P值均<0.05).结论 对新疆农牧区生源维吾尔族大学新生开展多形式综合性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应在高校加强应用推广.
作者:李妍;李小东;石韬;马薇;帕尔哈提江·吐尔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西学校学生餐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从广西7个市和19个县的幼儿园和大中小学采集统一供应的早餐和午餐样品520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泻大肠埃希菌、沙门菌检验.结果 学生餐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5.5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0.19%,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0.76%,未检出沙门菌;市级和县级学生餐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13.51%和14.29%;早餐和午餐的检出率分别为10.12%和15.63%;第一季度无致病菌,第二、三季度的致病菌检出率(15.55%和18.55%)均高于第四季度(8.63%).结论 广西学生餐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在重点季度加强学生餐食品安全监管,防止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姚雪婷;刘展华;李秀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和比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同供餐模式学生餐的食物供应情况,为推广合理的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记账法对2012年度3 910所和2013年度5 523所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年后,食堂供餐学校的粮谷、鸡蛋、豆制品和植物油(Z值分别为-5.766,-2.942,-8.182,-2.950,P值均<0.01),企业供餐学校的鸡蛋和牛奶生均供应量均有显著增长(Z值分别为-7.604,-8.018,P值均<0.01).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食堂供餐模式学校的生均粮谷、蔬菜、禽畜、豆制品和植物油供应量高于企业供餐学校,企业供餐模式学校的生均鸡蛋和牛奶供应量高于食堂供餐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我国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年后,学校的食物供应量有普遍提高,不同供餐模式变化特点有所不同.
作者:张倩;张帆;潘慧;甘倩;李荔;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郑州地区3所大学195名大学生进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实验干预研究.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得分分别为(71.21±5.61)和(70.30±5.34)分,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93.87±7.37)和(92.19±5.6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05,1.759,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得分分别为(79.97±5.61)和(71.70±5.34)分,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99.87±5.38)和(93.65±9.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2,5.704,P值均<0.01).对照组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6,1.383,P值均>0.05),实验组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99,8.696,P值均<0.01).结论 持续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显著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亚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儿童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为儿童强迫障碍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37例首次发病的儿童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强迫症诊断标准,以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与强迫症组相匹配的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使用Yale.Brown强迫量表对强迫症状患者进行症状评定.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Stroop测验、连线测验、视觉空间记忆、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迷宫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强迫症组的木块(7.06±3.64)、排列(6.79±4.67)、拼凑(7.88±3.96)、单词(78.94±13.61)、颜色(69.41±25.25)、色词(32.12±15.28)、视觉空间3次测试[(5.98±5.65)(6.64±7.45) (7.74±4.48)]、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18.55±5.66)、词语流畅性(13.80±7.04)及迷宫测验(13.01±10.22)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木块(10.03±2.35)、排列(8.90±1.71)、拼凑(9.47±2.28)、单词(89.45±19.85)、颜色(80.34±16.56)、色词(45.69±6.34)、视觉空间3次测试[(8.24±2.82)(9.08±1.78) (9.08±1.78)]、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23.69±4.64)、词语流畅性(17.52±5.84)及迷宫测验(20.34±4.12)],连线测验评分(58.01±37.18)高于对照组(42.80±1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儿童强迫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涉及非语言能力、注意、记忆及执行能力方面.
作者:李玉玲;张海三;梁颖慧;郭素芹;邵荣荣;郭芳;郭敬华;张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务川自治县寄宿制中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现状,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对务川县11所寄宿制中学25 350名学生开展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普查,对检测结果阳性的学生全部由县人民医院进行临床与实验室诊断.结果 25 350名学生中检出PPD阳性1251例,阳性率为4.93%(1 251/25 350),确诊结核病99例,检出率为0.39% (99/25 350).高中学生中检出PPD阳性1 161例,阳性率7.00%(1 161/16 586),初中学生阳性90例,阳性率1.03%(90/8 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057,P<0.05);高中学生结核病检出率0.45%(75/16 586),初中学生检出率为0.28%(24/8 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6,P<0.05).男生PPD试验阳性率为4.38%(627/14 319),女生为5.66%(624/11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92,P<0.05);男生结核病检出率为0.31%(45/14 319),女生为0.49%(54/11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0,P<0.05).结论 定期对中学生开展PPD普查,能有效发现并控制结核病及其传染源,中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应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作者:杨晓林;洪一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招生规模不断加大,在校的研究生数量不断上升[1].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带来了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长的趋势,研究生因心理问题自杀或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2].相关研究显示,研究生因受到学业、日常生活和就业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与同龄人相比相对较差[3].目前研究者多数从学校、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探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4].本研究着重以家庭因素作为切入点研究对维吾尔族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今后有效的开展新疆维吾尔族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高刚;马忆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师生、学生之间日常接触频繁,一旦发生传染性肺结核病例,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容易造成传播蔓延.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地报道发生学校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不但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而且造成了社会恐慌1-7].为了解学校肺结核疫情严重程度、流行特点和发生原因,指导防控策略的制定,笔者对2005-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学校肺结核疫情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天池;于梅;车洋;陈同;林相;平国华;林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国高校医疗机构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为提高高校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及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全国22个省的102所高校进行远程问卷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其医疗机构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结果 高校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情况良好,常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体重秤等配备比例在90%以上,近50%的高校医疗机构配备有X光机、B型超声仪等医疗器械.但其开展健康教育和对在校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的频率偏低,每年有3次以上健康教育宣传的高校仅有18所,占17.6%;对在校学生的健康体检频率为仅入学时1次的有52所,占51.0%.结论 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疾病预防宣教力度,并探索高校医疗机构管理运行机制新模式,更好地为在校学生服务.
作者:宋纪松;贾晨露;龙进;张俊俊;黄娟娟;马丽;郑普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2000-2014年15年间云南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提出改善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的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随机抽取2个县15所中小学7~18岁傣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2006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WOGC标准),比较2000-2014年15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05,2010和2014年7~18岁男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44.16%,33.85%,24.60%和15.25%,消瘦率分别为14.26%,20.09%,17.06%和14.49%;7~18岁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3.87%,25.77%,20.19%和12.52%,消瘦率分别为11.09%,12.96%,12.63%和9.86%.2000,2005,2010和2014年傣族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03%,1.78%,8.10%和7.36%;女生为1.02%,1.15%,4.60%和5.84%.结论 傣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但超重肥胖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逐年增高.
作者:杨云娟;常利涛;陈露;魏熙晶;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对登革热知识知晓与健康促进现况,为相关地区高校普及登革热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制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广州地区21所本科院校共2 745名学生开展登革热卫生知识及健康促进现况调查.结果 广州地区大学生对登革热卫生知识总体知晓度为65.0%,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型学生对登革热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及获得知识的渠道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8.2%的受访者了解登革热卫生知识的主要渠道为媒体,94.1%的受访者了解登革热卫生知识后会加强预防工作.结论 广州地区大学生登革热卫生知晓情况不佳,获取知识渠道单一.应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宣传登革热预防知识和疫情实时报道,鼓励医学生向非医学生传播登革热卫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健康信念.
作者:张屹立;林嘉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同伴关系、情绪调节的情况及其之间的关系,为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同伴关系量表3个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山西省5所高中81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整体较好.同伴关系与自我和谐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有统计学意义相关(r值分别为0.359,0.386,P值均<0.01).自我和谐中的自我经验的不和谐、刻板性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对同伴关系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3个变量联合解释同伴关系的17.1%.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在自我和谐对同伴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高中生自我和谐、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关系密切,且受到年级、性别等影响,应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琦;王景芸;董阳;李会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小学营养午餐中各类食物及营养素实际摄入情况,为改善小学生营养午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宁区4所小学一~四年级所有学生共2 03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食物称重记账法调查1周内连续5d的营养午餐摄入情况.结果 小学生午餐中动物性食品实际摄入量为83.2 g/d,达到推荐量的138.7%,大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量为18.7 g/d,仅达到推荐量的74.6%;仅1所学校提供水果;所有学校均未提供奶类.学生午餐剩余多的食物是粮谷类和蔬菜,分别为供应量的22.0%和19.2%.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的供能比高于推荐值,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供能比低于推荐值.能量、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平均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分另为(456.1±136.1)kcal(1 kcal=4.18 kJ)、(134±63.3) mg、(0.22±0.07) mg、(0.27±0.08) mg;维生素C的平均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为(32.6± 14.8) mg.结论 长宁区小学营养午餐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增加奶类和大豆及豆制品的供给量,适当减少禽畜肉的供给.
作者:吴国莉;唐传喜;徐慧萍;金蓓;卢国良;吴金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中学生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7所中学2 013名初中生的健康素养及身体活动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比例为19.67%,城镇学校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初一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随着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而增高(P值均<0.05).具备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7.04%,22.65%和77.55%,且不同学校、性别、年级、民族所表现的比例特征基本相似.身体活动水平的平均值为(10.84±2.36)分,身体活动水平低级、中级、高级所具备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为7.92%,16.22%和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初中生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身体活动水平、学校、性别、年级是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加强学校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是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德力格尔;乌云格日勒;王海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及身心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相对于其他年级高职大学生,入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可能更多[2],不仅要在心理上去接纳自己高职生的社会角色定位,还面临着对新环境的诸多适应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仅关心某一时点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4],使用多的研究工具为SCL-90量表,由于受到样本的局限和SCL-90全国常模建立年代已久的影响,往往不能客观反映不同年份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总体趋势与特征.
作者:陈树;马娟;张瑾;陈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