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沈俊斌;吕振发;张伟塘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了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 选择住院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的各项指标和术后各项指标.结果 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第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好于传统手术方法的第一组,并且第二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镇痛药的使用、发烧、尿潴留和复发率方面明显好于第一组.结论 相对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相对较好,这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呋塞咪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前后的降压观察

    目的 观察呋塞咪在全麻拔管前后的降压效果.方法 观察全麻拔管前后60~76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静脉给予呋塞咪10~20mg降压治疗,B组(对照组)静脉给予尼卡地平(0.25~0.5mg/次)降压治疗.记录全麻拔管前后的HR、SBP、记录给药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拔管前降压治疗分别是A组15例、B组17例,其余病例拔管后降压治疗;A组40~60 min血压逐渐下降至麻醉前水平,甚至达正常范围,从气管拔管后观察1hour到回病房15 min内血压下降无反弹,HR相对平稳;B组降压快,维持时间短,反弹迅速,几乎伴有心率增快.结论 呋塞咪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前后的降压治疗,同时应该注意电解质状况;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状况,有时需要联合其他降压药物应用.

    作者:崔茂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对消毒产品监管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分析新时期的政策调整、深圳市消毒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切实做好消毒产品的监管提出建议.

    作者:朱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嵌体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嵌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2例患者共108颗病变牙齿进行嵌体修复,应用美国加州牙科协会制定的标准,对治疗后的第1天、6个月、1年、3年四个时间段各项标准数据进行观察.结果 108颗经过嵌体治疗后的牙齿后第1日到第6个月四项标准均达到了A级,成功率达到了100%;1年后观察有4例达到了B级标准,成功率达到了96.3%;3年后观察后有6例达到了C级,成功率达到了94.4%.结论 以聚合瓷材料作为嵌体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进行牙齿修复.

    作者:龚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3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期间采用的不同麻醉措施,将其中21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105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1分钟阿氏评分、血压变化,以及麻醉诱导起效时间、大感觉阻滞时间、大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要硬联合麻醉方式治疗具有用药剂量少、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等优势,麻醉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杨继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应用Orem自理模式的临床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名剖宫产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0年1月-2011年6月的产妇.共100例,治疗期间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为201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的产妇,共100例,治疗期间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行Orem自理模式使之实现自我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措施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应用Orem自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发掘产妇自我护理的能力,体现护士的临床价值,提高临床疗效和融洽护患关系,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传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产休区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产科病房的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母婴和家属提供个性化服务,整体提高产科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方法 实施24 h床边责任制护理,转变以往的服务理念,改变陈旧的工作模式,对产休区住院的母婴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责任小组制的优质护理服务.统计在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后在纯母乳喂养率、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3d子宫收缩情况、住院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运用SPSS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1或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后,纯母乳喂养率提升到96.94%;产后24 h出平均血量明显优于实施前;住院满意度调查显示上升至94.90%;患者和家属对实施优质护理的评价情况比实施前具备明显的优势.结论 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大大提升纯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子宫的收缩;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同时还提升了产科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减少护患纠纷,产休区实施优质护理是起到正能量的作用.

    作者:黄彩玲;陈瑞珍;朱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 研究对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2009年1月-2013年6月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19~81岁不等,将其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为对照组患者静脉使用利多卡因、阿托品,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静脉注射硫酸镁,对比两组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从平均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时间角度看,实验组为(1.1±0.5)h,对照组为(2.3±0.7)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硫酸镁注射液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该治疗方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妈富隆用于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妇女24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120例,于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抗生素及益母草冲剂;对照组120例,仅在人工流产术后服用抗生素和益母草冲剂,并采取其他避孕方法.观察两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避孕效果、生殖道感染等.结果 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避孕效果、生殖道感染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使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既可做到有效避孕,降低反复人工流产率,又能明显缩短术后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月经周期的恢复,有效减少术后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丽光;尤珍霞;刘江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中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在护理前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的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都有所改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ADL)和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发现,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法有利于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孙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下尿路尿动力学研究

    目的 应用尿动力学检查方法探讨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术后进行排尿情况的记录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15例患者均可自主控制排尿,5例患者大尿流率<10 mL/s,1例夜间轻微尿失禁,排尿困难组大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大潴尿压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患者排尿良好,是较为适宜的膀胱替代方法.

    作者:林圩;梁勇;曾翔;付光庆;罗丽萍;杨镒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颈、肩、背痛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推拿在治疗颈、肩、背痛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 择我院自2013年1-6月收治的47例肩周炎及其他颈、肩、背部引起疼痛使活动受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观察组患者颈肩推拿法、肩部牵引等手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敷于压痛点处.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医推拿配合精油手法治疗肩、颈、背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明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对抑郁症患者恢复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抑郁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后,实验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9.23±2.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1±1.95)分;实验组的总依从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依从率(56.67%),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有抑郁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疗效明显,康复快,可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崔永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瞻性研究微生态制剂用于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和分析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16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上给予常规止泻、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止泻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对比研究发生,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65.0%),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腹泻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卢俞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磷霉素治疗急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膀胱炎采用磷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共选取80例急性膀胱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急诊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头孢呋辛治疗(对照组)与磷霉素治疗(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膀胱炎采用磷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较高安全性,促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除,使患者预后获得理想改善,为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作者:段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治疗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法的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90例进行分析,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肿瘤切除效果,随访时间为2年.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和肝肾功能损伤;观察组术后血尿、尿痛和尿频病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两年内肿瘤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预后效果好,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肿瘤复发率较低,因而可以在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庄其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CABG术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总结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2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CABG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22例患者死亡1例,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高危CABG患者预防性应用IABP能够降低围术期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乔友进;侯文明;牛兆倬;孙龙;生伟;林明山;池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采集的240例尿液样本进行分析,采用显微镜检测法进行尿沉渣检查(尿沉渣组),采用Uritest-200B型尿11项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组),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有216例(90.0%),两组检查结果不相符有24例(10.0%).结论 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对尿液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尿液检验中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要有机结合,不能够用尿常规检查取代传统的尿沉渣检查,这样才能够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王枝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疝气患儿6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实验组患儿采用微创手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自由活动时间角度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由活动时间角度看,实验组患儿短于对照组,从并发症角度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疝气患儿,采用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小,安全性高,能以短的时间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文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联合尿多酸肽治疗血液肿瘤疾病作用机制浅析

    目的 分析中药联合尿多酸肽治疗血液肿瘤疾病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名经中药联合尿多酸肽治疗的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尿多酸肽是一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在血液肿瘤疾病的治疗中通过联合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中药联合尿多酸肽治疗血液肿瘤疾病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逆转耐药等机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凤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舌系带附着异常矫正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舌系,带附着异常矫正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舌系带过短患儿290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进行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舌系,带附着异常矫正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舌尖形态有改善183例,有效率为96.3%,所有患儿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仅有2例出现术后感染,表现为舌下区红、肿、疼痛、流液,经局部及全身用药后2周创口愈合.结论 舌系,带附着异常矫正术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作者:何文波;江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