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梅;张英
目的 探讨股骨颈干加压锁定骨板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指导的时间及效果.方法 80例股骨转子区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流程有计划的进行康复护理指导.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下地行走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内科合并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7.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 正确及时的康复护理指导流程应用于股骨颈干加压锁定骨板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术后患者,能尽快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崔梅;张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护理本科新生的焦虑状况及探讨产生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海南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护理学院三所高等医学院校中160名护理本科生(实验组)及160名临床本科生(对照组),采用新生基本资料调查表、其它相关因素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实验组158名新生中,平均得分为X1=45.3+8.84.对照组154名新生中,平均得分为X1=44.9+10.57.自己对本专业的态度好坏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新生的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自己对护理专业态度、社会对护理专业评价、家庭收入、学习方式方法是否适应、父母对专业的态度等.
作者:曾冬阳;袁爱华;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开展个性化产前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选取待检、分娩的孕中晚期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218例)施行产前健康教育,即母乳喂养及出院后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培训,对照组(1 782例)给予常规围产期保健.比较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12 h母乳喂养率、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和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母乳喂养和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能有效地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技能,预防红臀及脐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越如;郑雪芳;陈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骨折的观察.方法 对接受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折患者,术后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及腰部疼痛情况,行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38例,均对新鲜骨折的椎体顺利完成穿刺及骨水泥注射填充,手术椎体数2~3个,手术时间42~86 min.术后即刻疼痛明显缓解者27例,术后48~72 h内疼痛明显缓解9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2例.患者出院时均能自行行走,接受随访36例,随访时间为9.5个月(3~12月),32例未再出现疼痛,占88.89%,4例在术后6~12个月出现轻度疼痛,占11.11%,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物理治疗后好转.本组病例没出现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和刺激症状,无骨水泥反应、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骨折,效果较好,加强护理配合,可提高疗效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一萍;卢永辉;杨春英;钱雪梅;刘素霞;谢燕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教学改革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护理本科生2006级80人设为对照组,2007级65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教学;实验组从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进行改革,并于实验前后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教学改革能激发护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莉莉;潘虹;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流感高发期孕妇焦虑情绪的影响,为新发流感易感人群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50名孕妇,自行设计问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孕妇焦虑的因素及知识需求点进行测评,然后采用心理辅导、放松训练、集体健康宣教,观察孕妇干预前后血压、睡眠、情绪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孕妇的血压、睡眠、情绪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流感高发期孕妇的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使孕妇的自我效能感增加.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婚前保健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搜集2007到2009年济宁市市中区婚前保健和不良妊娠结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婚前医学检查率2007年为10.40%,2008年为31.28%,2009年为91.50%,婚检率呈逐渐年上升趋势,2009年婚前检查率与2007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妊娠发生率2007年为40.78%,2008年为37.77%,2009年为33.57%,2009年不良妊娠发生率与2007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与婚检质量呈负相关,提高婚前保健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的快速准确的评估和分诊方式,避免延误创伤患者的救治.方法 自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采用修正创伤评分法(RTS)和创伤评估程序相结合,应用于对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创伤患者的评估.结果 修正创伤评分<5分(重伤)314例,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修正创伤评分>5分(轻伤) 1021例创伤患者中,再次进行创伤评估程序仍存在危及生命伤21例.结论 采用修正创伤评分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分诊,联合创伤评估程序防止漏诊可能存在的危及生命伤.
作者:蒋蓓蓓;李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中期引产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引产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测试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人性化护理后其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的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
作者:吴婉如;黄柳华;林丹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前,在消化内镜下开展了很多治疗,内镜设备以及附件的发展亦日新月异,因此,对于各种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夹在内镜治疗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从原来的单纯止血作用发展为多种用途,如预防性止血、缝合、标记等.内镜护士必须熟悉各种型号金属夹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金属夹的安装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助手要完全领会术者的意图,保持与术者心手一致.我们在应用两种不同装置的金属夹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们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勤;王秀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产前宣教、心理护理、指压穴位法、诱导排尿法、肛门注射开塞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没有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均及时排出尿液,痊愈出院,有效率100%.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有效22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发生.结论 对产妇采取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抚触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厌食小儿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进行抚触,同时配合刮痧;对照组29例,给予儿宝颗粒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食欲、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5.5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海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体系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超过48 h的病人,将病人完全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按基础护理课本要求对上呼吸机的病人进行护理;研究组按制订的护理干预体系进行VAP的预防护理,将收集的各种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常规组VAP的发病率为29.51%,而研究组VAP的发病率为18.03%.结论 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照集束化护理干预体系实施专项护理,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徐明明;李芸;向素英;刘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自2003年4月至2010年8月,我院妇产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共15例,发生时间为术后2~6 d,发病年龄为26~74岁,现回顾性分析这55例并发DVT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55例并发DVT患者在早期干预及有效的护理之后,54例好转痊愈出院,1例因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予转院治疗.结论 妇科术后发生DVT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其危险因素及手术大小,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及加强护理能提高DVT的治愈率.
作者:何小倩;温秀兰;邓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奥曲肽加生理盐水加入注液泵内持续静脉泵入,结合静脉高营养,输血,补液,使用止血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正确操作,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26例病人通过细心护理药液能顺利泵入,达到了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 奥曲肽止血效果快,在常规止血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早使用.
作者:郭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差别.方法 将156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两组,对比观察其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桡动脉组在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低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 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并发症少、卧床时间短、舒适度高、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谢金莲;陈书盈;郑文玲;李若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先天性泪囊炎的病源学及影响因素,以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3月至12月眼科门诊60例(68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进行信息登记和统计分析,并提取泪囊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合理地运用按摩法,泪道冲洗法及泪道探通术.结果 先天性泪囊炎发病年龄在新生儿出生后1~7 d,且先天性泪囊炎的分泌物中可培养出多种致病菌.通过早期采取按摩法治愈3眼(4.41%),加压泪道冲洗法治愈7眼(10.77%),泪道探通法治愈54眼(93.10%),未愈4眼(5.88%).结论 先天性泪囊炎的发现早于以往记录,而早期通过采取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琦;乔芳;陈宏杰;王豫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关系.方法 以整体护理为基础,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24例患者进行测试.采用相关分析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的治疗护理相比较,其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有明显优势.结论 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
作者:曹恒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人文关怀理念的发展,以及在骨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思考和应用.在护理带教中,要树立以护生为中心的带教观念,以典型病例作为纽带,将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功能锻炼与人文关怀教育,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教学体系.
作者:杨保燕;徐建平;杨保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12 h内进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护理经验.对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0例需紧急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并做相应护理.本组患者溶栓后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26例,血管未通4例,溶栓后症状即刻改善18例,5周内较快恢复7例,无效或恶化2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穿刺伤口出血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作者:叶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