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丁璇;杨小勇
高校学生体检对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公共卫生及疾病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3].为更好的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笔者对合肥工业大学2000-2008年本科生入学与毕业体检的X线胸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校入学体检中X线胸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高校大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志华;李才华;翟应华;章建国;侯德仁;刘平;杨卉林;李华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体育院校等公共训练器材的消毒方法和监督管理处于空白,国内对运动训练器材的污染性缺乏研究,并且在消毒方面投入不够.为保障运动人群的身体健康,加强公众意识,笔者于2012年3-4月对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竞技体校的训练队伍、公共力量训练馆中的运动训练器材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志兵;范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为改善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选择丹东市辽东学院医学部大一至大三本、专科在校生共1 85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校有93.1%的大学生属于运动缺乏人群,每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高达46.4%,其中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女生(53.2%)较男生(34.3%)严重(P<0.01).随着年级的增加,运动缺乏现象越加严重(P<0.01).除仰卧起坐值和跑步外,其余各运动项目男女生喜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娱乐休闲类体育项目较受喜欢,竞技类项目仅有形体训练项目较受喜欢.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主要因素有缺少运动场地(29.2%),学习任务重(27.4%)和缺少适宜项目(26.8%).结论 学校应重视学生体育运动,加大宣传力度,健全体育设施.
作者:刘杨;秦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校学生不同结核病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淮南师范学院一~三年级理科2个系大学生,分为传统组和电子信息组.在干预前及干预1 a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肺结核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免费政策等.结果 干预前两组学生各知识知晓率及结核病防治态度与行为持有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电子信息组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5.1%;传统组为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信息组与传统组的态度与行为正确持有率分别为58.2%,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信息组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知晓结核病防治日、传播途径、服药治疗时间及减免政策方面的知晓率分别为92.1%,86.5%,85.4%,60.7%,76.4%;传统组分别为57.3%,47.2%,36.0%,37.1%,5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互联网传播手段对提高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效果是显著的、可行的.
作者:曹宏;陈姣;方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肥胖型大学生脂肪肝患者在药物和运动干预下的影响,为通过运动康复,终脱离药物治疗脂肪肝的康复治疗途径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2年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西安医学院校医院随诊的94例肥胖型大学生脂肪肝患者被随机分为运动组1(32名)、运动组2(32名)和对照组(30名),对照组仅服用少量常规脂肪肝药物治疗外,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运动组1在每日服用相同的药物康复基础上增加运动干预,进行28周的运动疗法;运动组2不服用药物治疗仅采用相同于运动组1的运动干预.28周后分别通过观察指标来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后运动组1、2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患者血液和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明显改善.运动组1治疗有效率为96.91%,运动组2治疗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药物仅有运动组2与运动组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长时间的体育运动疗法对肥胖型大学生脂肪肝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可为脱离药物治疗的脂肪肝康复治疗途径提供参考.
作者:杨建全;卢红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西仫佬族7~15岁学生肺功能状况,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1 419名学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统计,并与全国汉族及26个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肺活量指标汉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男生高于仫佬族男生,仫佬族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高于汉族及26个少数民族男生;汉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彝族女生肺活量指标均高于仫佬族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彝族女生群体高于仫佬族女生,其他22个少数民族两项指标均低于仫佬族女生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广西仫佬族学生肺功能状况在全国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处于较好的水平,与群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联.
作者:潘聚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我国大学生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大学生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2001-2013年10月公开发表的大学生乙肝患者SCL-90研究的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用STATA 11.0软件对结果进一步的验证.用标准均数差作为效应合并指标.结果 终纳入本研究的文献为4篇.除强迫症外,大学生乙肝患者及对照组其他8项因子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大学生乙肝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6项因子得分不同性别患者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男生更为明显.
作者:田甜;何书;陆益花;庄勋;沈毅;肖静;姜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2007与2012年上海市小学低年级学生视力状况,为学生防近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6个区36所学校一至三年级小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年上海市低年级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30.2%)低于2007年(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学生用眼相关的行为和环境等13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每晚做作业时间>1 h、一次看电视持续时间超过40 min、眼睛酸累和喜欢咸味等5个因素是2007年和2012年学生近视发生共同的相关因素;2007年“在车上看书”进入回归模型,2012年新增“一次看书写作业持续时间>40 min”和“一次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持续时间>40 min”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在继续加强对学生读写姿势教育的同时,应尽量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和适当控制每天看电视、玩计算机或电子游戏等屏前用眼时间.
作者:郑文娟;王向军;徐嘉清;曹志娟;郭家宁;王书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许多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不良表现,如体能下降、心理抗挫折能力差、人际关系差、行为不当、与社会的融合力差等.因大学生生命有其特殊性[1],采用生命质量普适性量表评价的敏感性较差[2],因此有必要研制评价大学生生命质量的专用量表.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专用量表的研制旨在通过测评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存在的薄弱环节,经过针对性的干预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
作者:苗春霞;刘慎军;黄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10年浙江省城乡学生常见病现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制定学生健康干预政策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宁波和金华3个地区7~22岁学生的健康调研数据,分析城乡学生的常见病发病情况.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居高不下,7~22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74.35%,74.82%,77.36%和78.75%,近视率分别为73.44%,73.55%,73.92%和77.01%,且随着年龄增加,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均逐渐升高.16岁以上年龄组为城市低于农村(P值均<0.05).龋齿患病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乳龋检出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为23.33%,25.11%,30.67%和34.00%,恒龋检出率分别为6.93%,4.67%,8.80%和9.87%,农村学生龋患率高于城市(x2=13.39,P<0.01).血红蛋白水平低下城男、乡男、城女、乡女检出率分别为11.66%,30.76%,12.61%和32.63%,农村学生的血红蛋白低下率高于城市学生(x2=152.41,P<O.01).蛔虫、钩虫、鞭虫等“三虫”感染率离WHO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中7岁农村男生和女生的感染率分别为1.47%,9.15%.结论 浙江省学生龋齿患病率等得到了一定控制,近视、血红蛋白低下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地区;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投入.
作者:李娜;章荣华;顾防;陈卫平;胡海峰;丁钢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安徽省贫困地区7~14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提高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应用现场体检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从安徽省临泉县、灵璧县2个贫困县分层随机抽取的7 ~ 14岁儿童共6 376名进行调查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6 376名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明显落后;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9.0%(轻度营养不良为27.3%,中度营养不良为8.7%,重度营养不良为3.0%),4.9%,5.7%;营养不良与超重检出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营养不良率女生(41.1%)高于男生(37.2%) (x2=9.753,P<0.05),农村学生(42.9%)高于城镇学生(19.4%) (x2 =206.415,P<0.05);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x2=26.226,P<0.05),城镇学生超重与肥胖率均高于农村(x2值分别为52.33,61.53,P<0.05).结论 安徽省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仍不乐观,营养不良问题较为突出.应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
作者:张现格;王光辉;何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辅导员参与模式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促进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提供有效干预方式.方法 运用类实验设计方法,选取20名大同大学医学院大二、大三辅导员,每位辅导员从所带班级中选取1个班,共627名女大学生作为实验组;选取同年级同专业共635名女大学生作为对照组.由培训合格的辅导员对实验组学生实施为期5个月的生殖健康教育,对照组学生未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和高危行为发生率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29.6±4.1)、态度得分(25.3±4.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9±6.2,21.9±7.3),实验组近3个月有性行为、拥有2个以上性伴侣、有性行为时从不用安全套的高危行为发生率(4.3%,0.2%,6.1%)明显低于对照组(7.1%,2.1%,11.5%)(P值均<0.05);而定期清洗外阴、曾经参加过性病/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的行为发生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辅导员参与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可以积极促进全校联动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是一种值得在各专业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段爱旭;范利国;冯玉荣;刘斌焰;康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状况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铅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双份饭法,收集广东省某高校某班10名学生(男女各半)连续7d摄入的全部食物作为样品,共70份.经匀浆处理后得到36个实验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的铅含量.结果 男生膳食铅摄入量为568.64 μg/d,女生为455.51 μg/d;学生膳食摄入状况与膳食铅摄入量之间的关联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摄入鱼肉的量(R=0.844 9),摄入鸡肉的量(R=0.818 9),摄入瘦肉的量(R=0.617 0),膳食总量(R=0.574 3),摄入豆制品量(R=0.569 8),摄入鸡蛋的量(R=0.480 3).结论 学生膳食铅摄入量均超出了相应的允许摄入限量,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总量、性别和摄入食品种类有关.
作者:黄莹偲;杨洋;吴小勇;高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依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健康管理已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医学服务,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缓解就医压力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对属于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健康管理却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学生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各类身心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频发的现状,实施高校健康管理势在必行[1].作为健康管理的基础,相关数据的采集是重中之重.诸多国际IT厂商已涉足健康管理信息服务领域,如Google开发的Google health[2-4]和微软开发的Health vault[5-6],均为健康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针对大学生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不仅可协助各高校统一而规范的开展大学生健康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7-9],还可辅助教育主管部门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实时健康状况并进行趋势预测,为完善有关应急体系和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作者:张持晨;李霞;倪彦佩;郭丹;马晨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濉溪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原则,按地域分布及经济状况的不同进行抽样,参照“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筛查标准”对6 535名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分析.结果 学生中营养失调者占43.58%,不同学段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P<0.01),高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初中生(P<0.01),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P<0.01);乡村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城镇学生(P<0.01).男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女生(P<0.01).城镇学生的营养过剩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P<0.01).结论 濉溪县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
作者:周东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亦被称为儿童多动症,主要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患儿年龄不相称的过度活动、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综合征[1].该病呈慢性过程,主要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调控、社会适应和自尊[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一个人在社会及环境中存在的全面反映,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2].学龄前和学龄早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早期阶段,若自我意识水平异常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社会交往等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ADHD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为ADHD儿童的全面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邹华;陈娟;衡中玉;匡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伤害对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学生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于2012年9月在北京市16个区县抽取104所中小学校16 680名在校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2011-2012学年度中小学生各类型伤害发生率及其特点.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各伤害类型中,发生率高的是跌伤(7.36%),致残率高的是窒息(4.00%),就诊率高的是电击伤(100.00%),住院治疗率高的是中毒(26.92%),次均休息天数和缺课天数均高的是机械伤(7.95 d/人次,3.15 d/人次).结论 跌伤应作为学生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多部门联动的伤害防控机制以及健康教育、环境设施安全排查等伤害防控措施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段佳丽;符筠;律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留守初中生亲子沟通的特征及其对个体性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改善亲子关系和提高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从黔北3个不同经济水平的乡镇随机抽取3所中学,共20个班级1113名初中生(留守初中生593名,非留守初中生520名)进行亲子沟通量表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结果 黔北留守初中生亲子沟通质量与该地区非留守初中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与父亲的沟通开放性及沟通总质量得分均低于与母亲的沟通情况(P值均<0.05).女生与母亲的沟通开放性和沟通总质量方面得分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父母外出情况对母子沟通情况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父子沟通情况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与亲子沟通的开放性程度和沟通的总水平呈正相关,与亲子沟通问题呈负相关.结论 沟通对象、性别、父母外出情况均对留守初中生亲子沟通的质量有影响,留守初中生的亲子沟通质量与其性心理健康水平间存在相关.
作者:谢琴红;杨映萍;欧薇;何静;王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后无应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免疫的合理接种与补种提供依据.方法 对检测发现HBsAg和抗-HBs两项指标均为阴性的乌鲁木齐县469名中小学生进行0,1两针剂乙肝疫苗接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Bs.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抗-HBs无应答组(病例组)和应答组(对照组),并调查相关暴露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1∶2病例对照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无应答率为11.94%.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应答相关的因素为拔牙(OR=4.932,95% CI=1.091~ 22.295)、分娩地点(OR=0.361,95%CI=0.165 ~0.790)、新生儿出生体重(OR=0.255,95%CI=0.116~0.560)、喂养方式(OR=0.423,95% CI=0.179~0.999)、新生儿24h内接种乙肝疫苗(OR=0.453,95% CI=0.209~0.980);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拔牙(OR=5.416,95%CI=1.197 ~24.506)、新生儿出生体重(OR=0.410,95%CI=0.172~0.979)、分娩地点(OR=0.445,95% CI=0.213~0.929)、新生儿24h内接种疫苗(OR=0.399,95%CI=0.184~0.863).结论 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无应答与多种因素有关,拔牙是无免疫应答的危险因素,而医院分娩、母乳喂养、新生儿24h内接种乙肝疫苗则是保护因素.
作者:王立杰;戴江红;王莹;吴军;郑英杰;朱常忠;李朝霞;王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哈萨克族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家庭支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阿勒泰地区的1 268名16~18岁哈萨克族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为(2.28±0.51)分.心理健康状况与消极应对、生活事件存在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家庭支持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均是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P值均<0.01),可解释因变量总变异的43.2%.结论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轻度心理问题水平.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生活事件和家庭支持对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影响.应在学校、社会、家庭和自身方面开展相关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作者:陈志强;葩俪泽;李卫民;杨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