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持晨;李霞;倪彦佩;郭丹;马晨光
目的 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哈萨克族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家庭支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阿勒泰地区的1 268名16~18岁哈萨克族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为(2.28±0.51)分.心理健康状况与消极应对、生活事件存在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家庭支持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均是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P值均<0.01),可解释因变量总变异的43.2%.结论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轻度心理问题水平.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生活事件和家庭支持对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影响.应在学校、社会、家庭和自身方面开展相关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作者:陈志强;葩俪泽;李卫民;杨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体像或称躯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身体的主观感受[1],体像烦恼是一种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或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是介于正常体像心理和体像障碍之间的不正常的体像心理[2].自尊是人格中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自我喜爱、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有意识体验[3].高亚兵等[4]的研究表明,体像烦恼与自尊呈负相关,即体像烦恼高的个体自尊水平较低.有研究表明,当面临被评价的威胁时,不管自尊水平高低,个体都会预先采取一些措施阻碍自己取得成功,以达到保护或提高自尊的目的,Berglas等将这种策略叫做“自我妨碍”,且低自尊水平的个体更倾向于运用自我妨碍策略[5].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体像烦恼、自尊、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作者:杨新国;陈荣;黄霞妮;段修云;徐明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女生心肺功能发育水平,为青春期女生生长发育测评与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 在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女生中,依照儿童青少年BMI分类标准和WHO年龄别BMI筛查体重不足界值点,筛选出肥胖学生25名,超重学生29名,体重不足学生15名,随机抽取正常学生64名.通过在功率车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评价心肺功能水平.结果 肥胖组安静收缩压(SBP)高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和体重不足组运动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大摄氧量相对值(Vo2 max,大摄氧量/体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控制年龄后,女生的Vo2 max/BW与体重、体表面积和BMI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9,-0.357,-0.343,P值均<0.05).结论 初一年级超重、肥胖女生心肺功能显著低于体重正常者.体重不足女生的有氧耐力较弱,有氧运动耐受时间短,心脏功能较弱.
作者:李红娟;高宇;王艳;李新;张雪婷;薛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幸福感的关系,为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人文素质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整群抽取的广州市6所高校的1 0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人文素质得分为(78.64±6.95)分,幸福感指数得分为(10.41±2.24)分,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上.在人文素质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t=-2.937,P<0.05),少数民族大学生高于汉族学生(t=-10.851,P<0.01),医学生低于其他专业学生(F=18.52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幸福感得分上,少数民族大学生高于汉族学生(t=-5.980,P<0.01),医学和文科大学生低于农学和理工科大学生(F=4.98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331,P<0.01).结论 人文素质高的大学生可能会有较高的幸福感,幸福感的提升也会提升人文素质水平.
作者:叶稳安;梁挺;王喆;吴佳林;罗佳祺;张琼予;郑丽莉;林伊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依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健康管理已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医学服务,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缓解就医压力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对属于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健康管理却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学生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各类身心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频发的现状,实施高校健康管理势在必行[1].作为健康管理的基础,相关数据的采集是重中之重.诸多国际IT厂商已涉足健康管理信息服务领域,如Google开发的Google health[2-4]和微软开发的Health vault[5-6],均为健康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针对大学生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不仅可协助各高校统一而规范的开展大学生健康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7-9],还可辅助教育主管部门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实时健康状况并进行趋势预测,为完善有关应急体系和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作者:张持晨;李霞;倪彦佩;郭丹;马晨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状况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铅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双份饭法,收集广东省某高校某班10名学生(男女各半)连续7d摄入的全部食物作为样品,共70份.经匀浆处理后得到36个实验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的铅含量.结果 男生膳食铅摄入量为568.64 μg/d,女生为455.51 μg/d;学生膳食摄入状况与膳食铅摄入量之间的关联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摄入鱼肉的量(R=0.844 9),摄入鸡肉的量(R=0.818 9),摄入瘦肉的量(R=0.617 0),膳食总量(R=0.574 3),摄入豆制品量(R=0.569 8),摄入鸡蛋的量(R=0.480 3).结论 学生膳食铅摄入量均超出了相应的允许摄入限量,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总量、性别和摄入食品种类有关.
作者:黄莹偲;杨洋;吴小勇;高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10年浙江省城乡学生常见病现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制定学生健康干预政策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宁波和金华3个地区7~22岁学生的健康调研数据,分析城乡学生的常见病发病情况.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居高不下,7~22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74.35%,74.82%,77.36%和78.75%,近视率分别为73.44%,73.55%,73.92%和77.01%,且随着年龄增加,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均逐渐升高.16岁以上年龄组为城市低于农村(P值均<0.05).龋齿患病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乳龋检出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为23.33%,25.11%,30.67%和34.00%,恒龋检出率分别为6.93%,4.67%,8.80%和9.87%,农村学生龋患率高于城市(x2=13.39,P<0.01).血红蛋白水平低下城男、乡男、城女、乡女检出率分别为11.66%,30.76%,12.61%和32.63%,农村学生的血红蛋白低下率高于城市学生(x2=152.41,P<O.01).蛔虫、钩虫、鞭虫等“三虫”感染率离WHO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中7岁农村男生和女生的感染率分别为1.47%,9.15%.结论 浙江省学生龋齿患病率等得到了一定控制,近视、血红蛋白低下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地区;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投入.
作者:李娜;章荣华;顾防;陈卫平;胡海峰;丁钢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体能干预训练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为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1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体能干预训练,训练前后均采用自我描述(PSDQ)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3个月的体能干预训练后,实验组大学生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能干预训练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实验组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体能干预训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剑峰;张丰庆;毕存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可度与HIV恐惧歧视态度的关系,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某医学院1 63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HIV职业暴露防护支持态度、HIV相关社会歧视态度、医疗歧视态度及是否害怕感染HIV.数据处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医学生对职业暴露防护支持态度、社会歧视态度和医疗歧视态度得分分别为(16.0±3.3),(55.8±8.2),(33.5±5.1)分,水平中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医学生社会歧视对职业暴露防护支持产生抑制作用,而感染HIV恐惧则为促进作用;从标化参数来看,社会歧视(β=-0.347)的影响大于感染HIV恐惧(β=0.099).结论 在通过HIV职业暴露防护保护医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消除社会对HIV的歧视和偏见将有助于改善医学生对职业暴露防护的认可程度.
作者:孙磊;郭剑;高洪艳;王媛;孙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亦被称为儿童多动症,主要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患儿年龄不相称的过度活动、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综合征[1].该病呈慢性过程,主要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调控、社会适应和自尊[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一个人在社会及环境中存在的全面反映,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2].学龄前和学龄早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早期阶段,若自我意识水平异常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社会交往等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ADHD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为ADHD儿童的全面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邹华;陈娟;衡中玉;匡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上海市高中生自行车骑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环境卫生干预措施及城市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以社会生态模型为理论框架,以上海市694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自行车骑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社会环境变量中,骑车氛围(好OR=1.513,差OR=2.957)、家长支持度(OR=2.765)是影响骑车行为的重要因素(P值均<0.05).个人因素中骑车健康认识(有利OR=1.791,不利OR=0.128)、便捷感受度(便捷OR=O.761,不便捷OR=5.762)和骑车技能(OR=2.775)对骑车行为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然环境变量中的骑车环境吸引力(舒适OR=3.091,不舒适OR=O.744)、物理环境变量中骑车距离(适中OR=2.104,不适中OR=0.581)和路面情况好(OR=2.108)均是骑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社会人口特征、社会环境、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高中生自行车骑行行为都产生影响.
作者:刘东宁;李建国;刘欣;张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2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衢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衢州市学生年平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9.59/10万,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P<0.05).学生肺结核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1∶1;15~19岁病例占发病总数的66.93%;涂阴患者占66.69%;第2季度是发病的高峰季节(38.94%).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占67.91%;就诊延误率为40.51%.结论 衢州市2005-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率较高,呈逐年下降趋势.需高度重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特别是15 ~ 19岁年龄组学生.
作者:王炜;连虹;郝晓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犯罪青少年、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与正常青少年之间防御机制的差异,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男性青少年177人、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和合肥、安庆市3所中学的正常男生161人,使用防御方式量表测量,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和正常组在不成熟型防御、成熟型防御和掩饰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323,7.436,8.330,P值均<0.01).犯罪青少年组与情绪障碍组相比,幻想、退缩、躯体化、升华、压抑因子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差分别为-0.954,-0.695,-0.723,-0.420,-0.530,P值均<0.05);解除、制止、理想化、假性利他、隔离、交往倾向因子得分明显较低(均值差分别为-0.870,-0.594,-0.480,-0.675,-0.488,0.577,P值均<0.05),而统一化和消耗倾向因子分高于情绪障碍组(均值差分别为0.727,0.801,P值均<0.05).结论 犯罪青少年和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方面总体相似,但在部分防御机制的运用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周晓琴;岳云玲;刘寰忠;刘丽军;杜晓伟;朱丽;钟慧;李泽俊;李晓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现状及社会心理因素,为预防和干预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阳江市、阳春市2 907名10~18岁的中学生,调查其自伤行为发生情况及社会心理因素.结果 调查近1 a内有1次以上自伤行为者占31.2%.其中有5次及以上自伤行为(经常自伤行为)者占14.6%,男女经常自伤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4.1%和15.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1,P=0.466);自伤方式以拽头发、掐自己、打自己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常自伤行为者(≥5次以上)及偶有自伤行为者(1~4次)人际关系归因得分(内控性、外控性)高于无自伤行为者(F值分别为14.813,40.456,P值均<0.01),而自尊得分低于无自伤行为者(F=30.364,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偶有自伤行为与内控性、自尊、独生子女、性别有关;而经常自伤行为与外控性、自尊和独生子女有关(P值均<0.05).结论 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较高,受人际关系归因、自尊、性别及独生子女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作者:唐杰;马颖;郭勇;刘慧燕;邢燕菲;陈艳琳;余毅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发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亚健康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制亚健康调查表,在泰安市4所大学中随机抽取一~四年级在校学生共1 39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泰安市大学生亚健康现患率为54.1%,其中男生为53.7%,女生为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四年级学生亚健康的现患率分别为46.1%,54.5%,60.6%和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科学生亚健康现患率为49.4%,农科学生为64.9%,文科学生为57.8%,工科学生为51.4%,理科学生为60.8%,不同专业类型学生亚健康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级是影响学生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学生的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学科学生,以躯体健康状况为明显;大学生的亚健康现患率随年级增高而增高;目前高校大学生总体亚健康状况好于其他职业人群.
作者:王伟伟;李英超;周翠萍;宋华翠;董均明;张弛;赵倩倩;傅泳;侯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后无应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免疫的合理接种与补种提供依据.方法 对检测发现HBsAg和抗-HBs两项指标均为阴性的乌鲁木齐县469名中小学生进行0,1两针剂乙肝疫苗接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Bs.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抗-HBs无应答组(病例组)和应答组(对照组),并调查相关暴露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1∶2病例对照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无应答率为11.94%.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应答相关的因素为拔牙(OR=4.932,95% CI=1.091~ 22.295)、分娩地点(OR=0.361,95%CI=0.165 ~0.790)、新生儿出生体重(OR=0.255,95%CI=0.116~0.560)、喂养方式(OR=0.423,95% CI=0.179~0.999)、新生儿24h内接种乙肝疫苗(OR=0.453,95% CI=0.209~0.980);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拔牙(OR=5.416,95%CI=1.197 ~24.506)、新生儿出生体重(OR=0.410,95%CI=0.172~0.979)、分娩地点(OR=0.445,95% CI=0.213~0.929)、新生儿24h内接种疫苗(OR=0.399,95%CI=0.184~0.863).结论 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无应答与多种因素有关,拔牙是无免疫应答的危险因素,而医院分娩、母乳喂养、新生儿24h内接种乙肝疫苗则是保护因素.
作者:王立杰;戴江红;王莹;吴军;郑英杰;朱常忠;李朝霞;王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体育院校等公共训练器材的消毒方法和监督管理处于空白,国内对运动训练器材的污染性缺乏研究,并且在消毒方面投入不够.为保障运动人群的身体健康,加强公众意识,笔者于2012年3-4月对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竞技体校的训练队伍、公共力量训练馆中的运动训练器材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志兵;范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幼儿园卫生设施条件与传染病防控开展情况,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大连市西岗区12所公立幼儿园、8所私立幼儿园,调查教职工数、保健室面积、保健教师数、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以及食堂卫生等级、生活饮用水、传染病管理情况.结果 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保健室面积合格率分别为83.33%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19);保健教师配置合格率分别为66.67%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0,P=0.019).20家幼儿园均有自建食堂,均为B级;均使用市政管网水,无二次供水和自备井水源;健康检查、疫情报告、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监测、入园接种证查验、伤害防控、控烟、健康教育等13个方面的健康管理开展较好.结论 大连市西岗区幼儿园在食堂、饮用水、健康管理方面做得较好,在保健设施和保健人员配置上存在问题,尤其是私立园.
作者:赵志杰;王盛;李瑞;王智勇;梁生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考试应激对医学生心身反应、唾液免疫球蛋白(SIgA)及皮质醇(Cor)的影响,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山西医科大学三年级临床专业医学生307名,运用考试焦虑量表进行测试,并采集考试期间与平时学习期间有效唾液样本进行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 医学生考试期间轻度焦虑者占43.3%,中度焦虑者占43.0%,较高水平焦虑者占13.7%;有躯体不适感者占51.5%.考试期间与正常学习期间相比,医学生SIgA水平有所降低,Cor水平有所升高(P值均<0.05).考试焦虑与身体不适感呈正相关(P<0.05).SIgA-c、Cor-c及身体不适感有随考试焦虑程度的加重呈升高的趋势.女生考试焦虑、Cor-c及身体不适感得分均高于男生.结论 考试应激对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在高校的心理卫生工作中,应以心理干预为切入点,同时辅以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或治疗.
作者:闫慧;卢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成人依恋、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关系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同一性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随机抽样调查珠海市4所大学一至四年级大学生2 161名,筛选网络成瘾大学生259名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学校、专业、年级和性别匹配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259名作为对照组.结果 网络成瘾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组,过去的危机、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社会支持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依恋焦虑、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和社会总支持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F=49.51,P<0.01).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依恋焦虑对网络成瘾有直接正向影响(β=0.35,P<0.01),并通过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β=0.05,P<0.01);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12,P<0.05),并通过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和社会总支持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β=-0.17,P<0.01).社会总支持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15,P<0.01).结论 成人依恋和同一性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自我评价是网络成瘾的深层次原因.
作者:邓伟;丁璇;杨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