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方法介绍

张持晨;李霞;倪彦佩;郭丹;马晨光

关键词:信息服务, 组织和管理, 学生
摘要:依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健康管理已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医学服务,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缓解就医压力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对属于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健康管理却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学生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各类身心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频发的现状,实施高校健康管理势在必行[1].作为健康管理的基础,相关数据的采集是重中之重.诸多国际IT厂商已涉足健康管理信息服务领域,如Google开发的Google health[2-4]和微软开发的Health vault[5-6],均为健康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针对大学生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不仅可协助各高校统一而规范的开展大学生健康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7-9],还可辅助教育主管部门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实时健康状况并进行趋势预测,为完善有关应急体系和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青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自我意识分析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亦被称为儿童多动症,主要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患儿年龄不相称的过度活动、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综合征[1].该病呈慢性过程,主要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调控、社会适应和自尊[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一个人在社会及环境中存在的全面反映,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2].学龄前和学龄早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早期阶段,若自我意识水平异常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社会交往等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ADHD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为ADHD儿童的全面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邹华;陈娟;衡中玉;匡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少年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少年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对两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儿童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儿童孤独量表同伴提名法,对郑州市901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权谋倾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262,P<0.01),亲社会行为与权谋倾向、孤独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1,-0.288,P值均<0.01).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部分经由亲社会行为所中介.社会地位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联强度有影响,在中、低社会影响水平条件下,亲社会行为可部分中介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消极影响(P<0.01);高社会影响水平条件下,亲社会行为不能中介权谋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结论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在权谋倾向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地位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社会影响对于亲社会行为对权谋倾向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存在调节效应.

    作者:常国胜;耿耀国;蔡文娟;李丽;朱重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西7~15岁仫佬族学生肺活量发育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仫佬族7~15岁学生肺功能状况,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1 419名学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统计,并与全国汉族及26个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肺活量指标汉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男生高于仫佬族男生,仫佬族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高于汉族及26个少数民族男生;汉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彝族女生肺活量指标均高于仫佬族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彝族女生群体高于仫佬族女生,其他22个少数民族两项指标均低于仫佬族女生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广西仫佬族学生肺功能状况在全国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处于较好的水平,与群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联.

    作者:潘聚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高校10名学生膳食铅摄入与膳食摄入状况的关系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状况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铅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双份饭法,收集广东省某高校某班10名学生(男女各半)连续7d摄入的全部食物作为样品,共70份.经匀浆处理后得到36个实验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的铅含量.结果 男生膳食铅摄入量为568.64 μg/d,女生为455.51 μg/d;学生膳食摄入状况与膳食铅摄入量之间的关联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摄入鱼肉的量(R=0.844 9),摄入鸡肉的量(R=0.818 9),摄入瘦肉的量(R=0.617 0),膳食总量(R=0.574 3),摄入豆制品量(R=0.569 8),摄入鸡蛋的量(R=0.480 3).结论 学生膳食铅摄入量均超出了相应的允许摄入限量,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总量、性别和摄入食品种类有关.

    作者:黄莹偲;杨洋;吴小勇;高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安徽省贫困地区7~14岁儿童营养状况

    目的 分析安徽省贫困地区7~14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提高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应用现场体检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从安徽省临泉县、灵璧县2个贫困县分层随机抽取的7 ~ 14岁儿童共6 376名进行调查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6 376名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明显落后;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9.0%(轻度营养不良为27.3%,中度营养不良为8.7%,重度营养不良为3.0%),4.9%,5.7%;营养不良与超重检出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营养不良率女生(41.1%)高于男生(37.2%) (x2=9.753,P<0.05),农村学生(42.9%)高于城镇学生(19.4%) (x2 =206.415,P<0.05);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x2=26.226,P<0.05),城镇学生超重与肥胖率均高于农村(x2值分别为52.33,61.53,P<0.05).结论 安徽省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仍不乐观,营养不良问题较为突出.应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

    作者:张现格;王光辉;何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高校2000-2008年本科生入学与毕业体检X线胸透结果比较

    高校学生体检对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公共卫生及疾病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3].为更好的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笔者对合肥工业大学2000-2008年本科生入学与毕业体检的X线胸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校入学体检中X线胸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高校大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志华;李才华;翟应华;章建国;侯德仁;刘平;杨卉林;李华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考试应激对医学生心身反应唾液免疫球蛋白及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考试应激对医学生心身反应、唾液免疫球蛋白(SIgA)及皮质醇(Cor)的影响,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山西医科大学三年级临床专业医学生307名,运用考试焦虑量表进行测试,并采集考试期间与平时学习期间有效唾液样本进行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 医学生考试期间轻度焦虑者占43.3%,中度焦虑者占43.0%,较高水平焦虑者占13.7%;有躯体不适感者占51.5%.考试期间与正常学习期间相比,医学生SIgA水平有所降低,Cor水平有所升高(P值均<0.05).考试焦虑与身体不适感呈正相关(P<0.05).SIgA-c、Cor-c及身体不适感有随考试焦虑程度的加重呈升高的趋势.女生考试焦虑、Cor-c及身体不适感得分均高于男生.结论 考试应激对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在高校的心理卫生工作中,应以心理干预为切入点,同时辅以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或治疗.

    作者:闫慧;卢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家庭成员钠盐摄入量与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和郊区中小学生家庭钠盐摄人量与相关知识行为情况,为制定相关的减盐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择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小学、初中各2所,整群抽取其中三~五年级小学生和七~八年级初中生,对愿意配合的903户学生家庭采用“家庭1周钠盐摄入估算法”测定钠盐摄人量,同时调查学生家长(常做饭的)钠盐相关知识和行为.结果 北京市城区和郊区中小学生家庭的钠盐摄入量为(12.5±7.8)g/标准入日,在外就餐的摄入量高达(16.5±11.1)g/标准人日.家长(常做饭的)钠盐摄入相关知识行为总得分平均为(30.0±19.0)分.控制了地区、家长文化程度、2010年家庭年均总收入因素后,在家钠盐摄入量与知识行为总得分、行为得分和使用低钠盐得分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030,-0.017,-0.017.结论 北京市城区和郊区中小学生家庭的钠盐摄人量仍很高.普及减盐相关知识和技能、推广低钠盐、控制餐饮行业钠盐使用的社会活动或政策将是解决居民钠盐摄入过多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芳;张普洪;钮文异;张璐;高建梅;卢立新;刘彩霞;高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其后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伤害对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学生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于2012年9月在北京市16个区县抽取104所中小学校16 680名在校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2011-2012学年度中小学生各类型伤害发生率及其特点.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各伤害类型中,发生率高的是跌伤(7.36%),致残率高的是窒息(4.00%),就诊率高的是电击伤(100.00%),住院治疗率高的是中毒(26.92%),次均休息天数和缺课天数均高的是机械伤(7.95 d/人次,3.15 d/人次).结论 跌伤应作为学生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多部门联动的伤害防控机制以及健康教育、环境设施安全排查等伤害防控措施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段佳丽;符筠;律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网络成瘾肥胖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健身运动处方对网络成瘾肥胖大学生体成分和网络成瘾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肥胖和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体成分测试仪对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终选取22名男生和26名女生肥胖网络成瘾者进行为期10周的健身运动处方干预.结果 干预后,肥胖网络成瘾者在强迫性上网行为、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及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等5个方面得分比干预前均有所降低(P值均<0.01).有37人脱瘾,脱瘾率为77.08%.体成分各指标也均有所变化,其中体重、脂肪量、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各指标下降,肌肉量、肌肉率、骨量、水分量上升;除女生肌肉量和水分量之外,其余各项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健身运动处方对肥胖网络成瘾大学生戒除网瘾,获得合理体成分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立;陈玉娟;胡艳华;贾富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重正常及消瘦高职护理女生节食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高职护理专业体重正常及消瘦女生节食行为状况,为探讨导致节食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980名高职护理女生进行节食行为问卷调查,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有17.3%的低体重学生和29.9%的正常体重学生采取了不健康的节食行为,有40.0%的超重和肥胖学生通过饮食控制以降低体重.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家庭收入、同伴节食、自我对体重的感觉、比同龄人更担心体重体型与节食行为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职校女生普遍崇尚偏瘦的体型,家庭经济条件好、同伴节食、瘦身态度是导致节食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乜金茹;唐立健;黄宁;候永祥;陈梅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安义县2004-2012年儿童伤害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安义县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特征,为降低儿童伤害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安义县2004-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中14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安义县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41.91/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46.77/10万)高于女童(35.8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伤害死亡原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溺水(55.25%)、交通伤害(17.51%)和窒息(16.34%).结论 安义县14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较高.需加强综合防治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伤害干预.

    作者:袁玫;段克姿;王琪;袁昆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白银市农村学生肺结核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学生肺结核患病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疫情提供基础支持.方法 选取靖远县和会宁县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或治疗结束1个月内的农村患病学生40名为病例组,以年龄接近、非结核病患者学习压力相当为非筛选条件,选取市区某高中高三某班学生60名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分别进行电话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 病例组有45%的学生BMI<18.5 kg/m2,对照组仅有15%;病例组每学期平均生活费为(1 365±559)元,对照组为(2 630±1 018)元;对照组营养状况明显好于病例组;病例组锻炼人数占45%,远低于对照组的90%,两组晚上睡眠时间分别为(7.225±0.891)和(6.192±0.479)h;对照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54%)明显高于病例组(2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学期生活费不足者患病风险是充足者的32.40倍.病人发现与就诊延迟较为严重.结论 学生免疫力降低,肺结核知识缺乏,发生肺结核时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传染源长期在校内、教室内、宿舍内排菌,长期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是白银市农村学生肺结核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景辉;陶瑞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连市西岗区幼儿园卫生设施与传染病管理工作现况

    目的 了解幼儿园卫生设施条件与传染病防控开展情况,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大连市西岗区12所公立幼儿园、8所私立幼儿园,调查教职工数、保健室面积、保健教师数、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以及食堂卫生等级、生活饮用水、传染病管理情况.结果 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保健室面积合格率分别为83.33%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19);保健教师配置合格率分别为66.67%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0,P=0.019).20家幼儿园均有自建食堂,均为B级;均使用市政管网水,无二次供水和自备井水源;健康检查、疫情报告、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监测、入园接种证查验、伤害防控、控烟、健康教育等13个方面的健康管理开展较好.结论 大连市西岗区幼儿园在食堂、饮用水、健康管理方面做得较好,在保健设施和保健人员配置上存在问题,尤其是私立园.

    作者:赵志杰;王盛;李瑞;王智勇;梁生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衢州市2005-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及就诊情况

    目的 了解衢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2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衢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衢州市学生年平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9.59/10万,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P<0.05).学生肺结核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1∶1;15~19岁病例占发病总数的66.93%;涂阴患者占66.69%;第2季度是发病的高峰季节(38.94%).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占67.91%;就诊延误率为40.51%.结论 衢州市2005-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率较高,呈逐年下降趋势.需高度重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特别是15 ~ 19岁年龄组学生.

    作者:王炜;连虹;郝晓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濉溪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濉溪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原则,按地域分布及经济状况的不同进行抽样,参照“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筛查标准”对6 535名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分析.结果 学生中营养失调者占43.58%,不同学段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P<0.01),高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初中生(P<0.01),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P<0.01);乡村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城镇学生(P<0.01).男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女生(P<0.01).城镇学生的营养过剩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P<0.01).结论 濉溪县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

    作者:周东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哈萨克族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家庭支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阿勒泰地区的1 268名16~18岁哈萨克族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为(2.28±0.51)分.心理健康状况与消极应对、生活事件存在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家庭支持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均是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P值均<0.01),可解释因变量总变异的43.2%.结论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轻度心理问题水平.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生活事件和家庭支持对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影响.应在学校、社会、家庭和自身方面开展相关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作者:陈志强;葩俪泽;李卫民;杨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河南省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健康状况

    目的 了解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格发育和营养健康状况,为制定营养改善和干预等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河南省3个贫困县中,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44 879名,对其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SPSS 12.0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除男、女生10岁身高和12岁体重外,其余各年龄组男生身高、体重均显著高于女生(P值均<0.05).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0%,超重检出率为7.5%,肥胖检出率为2.2%.整体上,男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主要表现在6~12岁年龄组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11 ~ 16岁年龄组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结论 贫困农村地区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整体较差,应警惕超重和肥胖的增长,同时需重点关注男生随年龄增长营养状况的变化.

    作者:彭玉林;李彬彬;孙经;何健;杨汴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东省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现状及社会心理因素,为预防和干预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阳江市、阳春市2 907名10~18岁的中学生,调查其自伤行为发生情况及社会心理因素.结果 调查近1 a内有1次以上自伤行为者占31.2%.其中有5次及以上自伤行为(经常自伤行为)者占14.6%,男女经常自伤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4.1%和15.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1,P=0.466);自伤方式以拽头发、掐自己、打自己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常自伤行为者(≥5次以上)及偶有自伤行为者(1~4次)人际关系归因得分(内控性、外控性)高于无自伤行为者(F值分别为14.813,40.456,P值均<0.01),而自尊得分低于无自伤行为者(F=30.364,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偶有自伤行为与内控性、自尊、独生子女、性别有关;而经常自伤行为与外控性、自尊和独生子女有关(P值均<0.05).结论 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较高,受人际关系归因、自尊、性别及独生子女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作者:唐杰;马颖;郭勇;刘慧燕;邢燕菲;陈艳琳;余毅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1].大学生从相对封闭的中学生活过渡到相对开放的大学生活,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都需要他们不断地进行自身调整来适应.有学者认为,个体良好的学校适应表现在能够基本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顺利完成学业,学会和人进行沟通交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格等[2].近年来,大学生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各种心理问题日益突显[3],甚至出现校园暴力及自伤事件.百色是少数民族壮族聚集地,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许多大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研究该地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及两者的关系,可为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廖建英;许建国;马迎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