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李才华;翟应华;章建国;侯德仁;刘平;杨卉林;李华明
高校学生体检对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公共卫生及疾病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3].为更好的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笔者对合肥工业大学2000-2008年本科生入学与毕业体检的X线胸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校入学体检中X线胸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高校大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志华;李才华;翟应华;章建国;侯德仁;刘平;杨卉林;李华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2007与2012年上海市小学低年级学生视力状况,为学生防近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6个区36所学校一至三年级小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年上海市低年级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30.2%)低于2007年(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学生用眼相关的行为和环境等13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每晚做作业时间>1 h、一次看电视持续时间超过40 min、眼睛酸累和喜欢咸味等5个因素是2007年和2012年学生近视发生共同的相关因素;2007年“在车上看书”进入回归模型,2012年新增“一次看书写作业持续时间>40 min”和“一次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持续时间>40 min”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在继续加强对学生读写姿势教育的同时,应尽量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和适当控制每天看电视、玩计算机或电子游戏等屏前用眼时间.
作者:郑文娟;王向军;徐嘉清;曹志娟;郭家宁;王书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岛农业大学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及体检异常情况,为高校有效地开展卫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青岛农业大学2009-2012年共34 479名入学新生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a体检异常情况检出率由高到底依次是视力不良、HBsAg阳性、五官疾病、内外科疾病、高血压、乙肝、肺结核、色觉异常.其中视力不良的检出率为78.49%,女生高于男生(x2=98.90,P<0.01),城市高于农村(x2=14.78,P<0.01);HBsAg阳性的检出率为1.74%,乙肝检出率为0.09%,肺结核检出率为0.05%,不同性别及城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五官疾病检出率为1.35%,高血压检出率为0.67%,男生高于女生(P<0.05).结论 应对大学新生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及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宣传健康教育,并建立新生体检档案及异常情况追踪调查记录.
作者:于彩云;刘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而目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如何完善大学生医保体系,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国家在2009年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范围[1].这是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重大改革,给大学生医疗保障带来了显著的变化.然而大学生医疗保障改革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效,运行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医保待遇和水平,是目前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邓强宇;熊林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低龄儿童龋病(ECC)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ECC防治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3所幼儿园783名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3名儿童患龋率为39.59% (310/783),其中男童患病率为40.62%,女童为38.58%.310名ECC儿童共检出龋齿1 454个,龋失补牙数(dmft)为4.69,其中男童为4.56,女童为4.83.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分布、父母监督孩子刷牙、每天饮用碳酸饮料次数、父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年龄组、睡前刷牙、饭后漱口、开始刷牙时间等10个因素均入选方程,均为ECC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1).结论 儿童ECC的发生率较高;ECC发生与生活环境、父母对儿童口腔健康重视程度、饮食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曾素娟;杨岚;徐冬雪;王莉萍;葛立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发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亚健康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制亚健康调查表,在泰安市4所大学中随机抽取一~四年级在校学生共1 39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泰安市大学生亚健康现患率为54.1%,其中男生为53.7%,女生为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四年级学生亚健康的现患率分别为46.1%,54.5%,60.6%和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科学生亚健康现患率为49.4%,农科学生为64.9%,文科学生为57.8%,工科学生为51.4%,理科学生为60.8%,不同专业类型学生亚健康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级是影响学生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学生的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学科学生,以躯体健康状况为明显;大学生的亚健康现患率随年级增高而增高;目前高校大学生总体亚健康状况好于其他职业人群.
作者:王伟伟;李英超;周翠萍;宋华翠;董均明;张弛;赵倩倩;傅泳;侯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幸福感的关系,为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人文素质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整群抽取的广州市6所高校的1 0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人文素质得分为(78.64±6.95)分,幸福感指数得分为(10.41±2.24)分,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上.在人文素质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t=-2.937,P<0.05),少数民族大学生高于汉族学生(t=-10.851,P<0.01),医学生低于其他专业学生(F=18.52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幸福感得分上,少数民族大学生高于汉族学生(t=-5.980,P<0.01),医学和文科大学生低于农学和理工科大学生(F=4.98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331,P<0.01).结论 人文素质高的大学生可能会有较高的幸福感,幸福感的提升也会提升人文素质水平.
作者:叶稳安;梁挺;王喆;吴佳林;罗佳祺;张琼予;郑丽莉;林伊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伤害对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学生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于2012年9月在北京市16个区县抽取104所中小学校16 680名在校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2011-2012学年度中小学生各类型伤害发生率及其特点.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各伤害类型中,发生率高的是跌伤(7.36%),致残率高的是窒息(4.00%),就诊率高的是电击伤(100.00%),住院治疗率高的是中毒(26.92%),次均休息天数和缺课天数均高的是机械伤(7.95 d/人次,3.15 d/人次).结论 跌伤应作为学生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多部门联动的伤害防控机制以及健康教育、环境设施安全排查等伤害防控措施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段佳丽;符筠;律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后无应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免疫的合理接种与补种提供依据.方法 对检测发现HBsAg和抗-HBs两项指标均为阴性的乌鲁木齐县469名中小学生进行0,1两针剂乙肝疫苗接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Bs.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抗-HBs无应答组(病例组)和应答组(对照组),并调查相关暴露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1∶2病例对照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无应答率为11.94%.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应答相关的因素为拔牙(OR=4.932,95% CI=1.091~ 22.295)、分娩地点(OR=0.361,95%CI=0.165 ~0.790)、新生儿出生体重(OR=0.255,95%CI=0.116~0.560)、喂养方式(OR=0.423,95% CI=0.179~0.999)、新生儿24h内接种乙肝疫苗(OR=0.453,95% CI=0.209~0.980);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拔牙(OR=5.416,95%CI=1.197 ~24.506)、新生儿出生体重(OR=0.410,95%CI=0.172~0.979)、分娩地点(OR=0.445,95% CI=0.213~0.929)、新生儿24h内接种疫苗(OR=0.399,95%CI=0.184~0.863).结论 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无应答与多种因素有关,拔牙是无免疫应答的危险因素,而医院分娩、母乳喂养、新生儿24h内接种乙肝疫苗则是保护因素.
作者:王立杰;戴江红;王莹;吴军;郑英杰;朱常忠;李朝霞;王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成人依恋、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关系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同一性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随机抽样调查珠海市4所大学一至四年级大学生2 161名,筛选网络成瘾大学生259名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学校、专业、年级和性别匹配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259名作为对照组.结果 网络成瘾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组,过去的危机、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社会支持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依恋焦虑、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和社会总支持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F=49.51,P<0.01).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依恋焦虑对网络成瘾有直接正向影响(β=0.35,P<0.01),并通过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β=0.05,P<0.01);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12,P<0.05),并通过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和社会总支持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β=-0.17,P<0.01).社会总支持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15,P<0.01).结论 成人依恋和同一性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自我评价是网络成瘾的深层次原因.
作者:邓伟;丁璇;杨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伤害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探讨学生伤害的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模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初中生861名,高中生967名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8.38%,男生(24.40%)高于女生(12.93%)(P<0.01),初中生(20.67%)高于高中生(16.34%)(P<0.05).扭伤(91.4%)、跌坠伤(5.96%)、自伤(3.06%)是中学生常见的受伤原因;骨关节伤(10.07%)、割刺伤(7.44%)是常见的伤害症状;学校是伤害发生的主要地点,占67.25%.性别、年级、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是伤害的影响因素;男生伤害发生的风险是女生的2.01倍,初中生是高中生的1.36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中学生伤害发生风险分别是核心家庭的1.81,3.89倍,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伤害发生风险是差等生的0.52倍.结论 应根据中学生伤害发生类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发挥其作用,重点做好发生率较高的伤害的防范工作,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何朝;孙昕霙;赵瑞兰;张立敏;赵莹颖;张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农村学生肺结核患病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疫情提供基础支持.方法 选取靖远县和会宁县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或治疗结束1个月内的农村患病学生40名为病例组,以年龄接近、非结核病患者学习压力相当为非筛选条件,选取市区某高中高三某班学生60名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分别进行电话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 病例组有45%的学生BMI<18.5 kg/m2,对照组仅有15%;病例组每学期平均生活费为(1 365±559)元,对照组为(2 630±1 018)元;对照组营养状况明显好于病例组;病例组锻炼人数占45%,远低于对照组的90%,两组晚上睡眠时间分别为(7.225±0.891)和(6.192±0.479)h;对照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54%)明显高于病例组(2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学期生活费不足者患病风险是充足者的32.40倍.病人发现与就诊延迟较为严重.结论 学生免疫力降低,肺结核知识缺乏,发生肺结核时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传染源长期在校内、教室内、宿舍内排菌,长期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是白银市农村学生肺结核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景辉;陶瑞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和郊区中小学生家庭钠盐摄人量与相关知识行为情况,为制定相关的减盐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择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小学、初中各2所,整群抽取其中三~五年级小学生和七~八年级初中生,对愿意配合的903户学生家庭采用“家庭1周钠盐摄入估算法”测定钠盐摄人量,同时调查学生家长(常做饭的)钠盐相关知识和行为.结果 北京市城区和郊区中小学生家庭的钠盐摄入量为(12.5±7.8)g/标准入日,在外就餐的摄入量高达(16.5±11.1)g/标准人日.家长(常做饭的)钠盐摄入相关知识行为总得分平均为(30.0±19.0)分.控制了地区、家长文化程度、2010年家庭年均总收入因素后,在家钠盐摄入量与知识行为总得分、行为得分和使用低钠盐得分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030,-0.017,-0.017.结论 北京市城区和郊区中小学生家庭的钠盐摄人量仍很高.普及减盐相关知识和技能、推广低钠盐、控制餐饮行业钠盐使用的社会活动或政策将是解决居民钠盐摄入过多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芳;张普洪;钮文异;张璐;高建梅;卢立新;刘彩霞;高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体能干预训练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为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1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体能干预训练,训练前后均采用自我描述(PSDQ)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3个月的体能干预训练后,实验组大学生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能干预训练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实验组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体能干预训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剑峰;张丰庆;毕存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我国大学生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大学生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2001-2013年10月公开发表的大学生乙肝患者SCL-90研究的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用STATA 11.0软件对结果进一步的验证.用标准均数差作为效应合并指标.结果 终纳入本研究的文献为4篇.除强迫症外,大学生乙肝患者及对照组其他8项因子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大学生乙肝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6项因子得分不同性别患者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男生更为明显.
作者:田甜;何书;陆益花;庄勋;沈毅;肖静;姜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上海市高中生自行车骑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环境卫生干预措施及城市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以社会生态模型为理论框架,以上海市694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自行车骑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社会环境变量中,骑车氛围(好OR=1.513,差OR=2.957)、家长支持度(OR=2.765)是影响骑车行为的重要因素(P值均<0.05).个人因素中骑车健康认识(有利OR=1.791,不利OR=0.128)、便捷感受度(便捷OR=O.761,不便捷OR=5.762)和骑车技能(OR=2.775)对骑车行为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然环境变量中的骑车环境吸引力(舒适OR=3.091,不舒适OR=O.744)、物理环境变量中骑车距离(适中OR=2.104,不适中OR=0.581)和路面情况好(OR=2.108)均是骑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社会人口特征、社会环境、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高中生自行车骑行行为都产生影响.
作者:刘东宁;李建国;刘欣;张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2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衢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衢州市学生年平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9.59/10万,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P<0.05).学生肺结核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1∶1;15~19岁病例占发病总数的66.93%;涂阴患者占66.69%;第2季度是发病的高峰季节(38.94%).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占67.91%;就诊延误率为40.51%.结论 衢州市2005-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率较高,呈逐年下降趋势.需高度重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特别是15 ~ 19岁年龄组学生.
作者:王炜;连虹;郝晓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初中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初中生2 462名,进行视力检查和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在2462名学生中,近视学生1 367名,总近视率为55.50%.维吾尔族初中生患病率为45.75%,汉族学生为70.78%,维吾尔族学生近视率低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x2=138.04,P<0.01);汉族男生近视率为65.91%,女生为7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389,P<0.01).影响近视的因素分别为读写距离、是否喜欢眺望、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天玩计算机时间、一次性连续读写习惯时间、每天户外时间、不良用眼行为、做眼保健操、每周吃抓饭次数、喜欢吃的主食、每天睡眠时间(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民族(OR=1.334)、读写距离(OR=2.441)、不良用眼行为(OR=1.657)、做眼保健操(OR=1.221)、一次性连续读写时间(OR=1.164)、每天玩计算机时间(OR=1.158)、是否喜欢眺望(OR=1.657)、每周吃抓饭次数(OR=0.702)、每天户外时间(OR=1.17)是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初中生发生近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用眼习惯、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等有关.
作者:王婷婷;林艺;王晓婷;崔君;夏迪亚·夏尔甫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濉溪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原则,按地域分布及经济状况的不同进行抽样,参照“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筛查标准”对6 535名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分析.结果 学生中营养失调者占43.58%,不同学段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P<0.01),高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初中生(P<0.01),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P<0.01);乡村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城镇学生(P<0.01).男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女生(P<0.01).城镇学生的营养过剩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P<0.01).结论 濉溪县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
作者:周东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19所中小学校的6 085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厦门市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0.9%,高中男生尝试吸烟率(45.0%)明显高于其他学段男生(x2=12.6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父母文化程度低、控烟技巧掌握水平低、家庭被动吸烟、家长未明确禁止孩子吸烟、同伴吸烟的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度高(P值均<0.05);而对吸烟行为认同度低、学校禁烟措施严格、获取烟草途径难、接触媒体广告少的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度较低(P值均<0.05).结论 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无烟环境,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
作者:陈友兰;田丁;戴龙;荣飚;余红;危文坚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