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张丁;孙经;杨汴生;王旭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午餐膳食营养状况和对午餐的满意度,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改善学生午餐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10所中小学三~九年级学生3 978名,开展学校食堂供应午餐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食物称重法,对其中2所学校一~九年级1 154名中小学生开展调查.结果 小学生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和中学生粮食类、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摄人量均明显低于推荐值.小学生与中学生午餐中能量、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实际摄入量低于推荐值;中学生铁、硒、磷摄入也低于推荐值.三大营养素实际摄入能量来源比中,碳水化合物偏低,脂肪偏高,蛋白质适宜.50.7%的中小学生不喜欢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结论 中小学生午餐膳食结构和营养质量较推荐量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学校应加强营养教育并配备专职营养师,指导、督促学校食堂严格执行膳食营养标准,改善午餐质量.
作者:汤红梅;严玉洁;方红;刘奕男;曹莉莉;张芬;姚保栋;赵立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中学生药物滥用行为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中学生药物滥用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635例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中学生作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1:1配对原则,选取635例非药物滥用的中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OR=1.32,95%CI=1.02~1.71)、父母滥用药物(OR=3.43,95%CI=1.84~6.40)、亲戚朋友滥用药物(OR=2.08,95% CI=1.26~ 3.43)、同学滥用药物(OR=2.05,95% CI=1.38 ~3.06)、过去吸烟但现在不吸(0R=2.53,95%CI=1.43~4.47)、目前吸烟(OR=2.55,95%CI=1.32 ~4.96)、目前饮酒(OR=1.60,95%CI=1.17~2.17)均为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对中学生进行药物滥用宣传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对其周围人群的干预,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控制中学生药物滥用行为的发生.
作者:王倩;刘小瑜;吴斌;邹江勇;毛秋荣;朱天;胡东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近3 a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制定相应的监测、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昆明市某高校2010-2012年毕业生进行艾滋病普查、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结果 3 a共监测2 344名,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012年发现梅毒、HCV抗体阳性者各1例.2010-2012年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3%(26/791),12.7%(96/755),15.8%(125/792),经线性趋势检验呈增长趋势(x2 =26.13,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男性、年龄大者性行为发生率更高.危险性行为发生率2010-2012年分别为0.2%(2/797)、0.9% (7/755)和1.4% (11/792),经线性趋势检验呈增长趋势(x2=18.3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男性、少数民族、艾滋病知晓率低、第一次性行为年龄早者,近1 a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结论 艾滋病在高校人群中传播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性安全知识教育,提倡推迟第一次性行为年龄.
作者:石朝凯;李静;焦锋;杨黎;韩云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具有学生密集、接触密切、年龄集中的特点,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1].2004年我国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平台.为了解湖北省荆门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荆门市2007-2011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荆门市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所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详细信息资料,包括完整的初次、进程、结案报告以及具体的个案信息.所有事件均经过确认、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结案.
作者:张杰;谭莉;程丽薇;田祎;龙璐;费贤哲;严薇荣;聂绍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5-2011年合肥市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为制定环境铅污染控制措施、保护儿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合肥市城区采集0~6岁儿童末梢血7 788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儿童血铅值,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合肥市儿童血铅平均值为48.53 μg/L,血铅水平≥100μg/L的占2.8%.血铅均值及高血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童的血铅水平均值(51.03 μg/L)高于女童(44.7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职业、饭前是否洗手、喂养方式、经常食用膨化食品因素会影响儿童的血铅水平.结论 合肥市儿童血铅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有一定的危害;控制环境铅污染、降低儿童血铅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
作者:傅苏林;张黎明;李辉;汪小燕;朱梅;杨丙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居全球第2位,占全球年发病数的14.3%[1].2008-2010年,我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死亡数均居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2位,结核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2-4].大学生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5],近几年高校肺结核暴发疫情时有发生[6-7],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了解高校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水平,为高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某高校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团体箱庭和团体辅导2种方法对青少年述情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述情障碍量表少儿版筛选安徽省六安市金钥匙学校和阜阳市童庄学校五至八年级的学生759名,将选取的52名述情障碍者分为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团体辅导组(17人)、团体箱庭组(13人)和对照组(22人),团体辅导组和团体箱庭组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活动,为期2个月,每周1次,每次活动持续时间约为70 min,各组均进行8次;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活动.干预结束后应用述情障碍量表少儿版评定干预效果.结果 团体辅导组述情障碍总分、情感识别障碍得分和外向性思维得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箱庭组情感描述障碍得分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团体辅导和团体箱庭干预青少年述情障碍都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顾晨龙;朱春燕;章鸣明;汪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的归因风格特征,为相应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江西省小学至大学4 072名学生,采用“青少年归因风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学校性质、学段、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组别的青少年归因风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学校、大学、农村、父亲为文盲、母亲为研究生的学生内外在性得分高;重点学校、小学、独生子女、大城市、父亲为研究生、母亲为大学文化、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学生持久暂时性得分高;重点学校、初中、女性、独生子女、大城市、父亲为文盲、母亲为大学文化、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学生可控不可控性得分高;大学、女性、中小城市、家庭月收入<3000元的学生局部整体性得分高.结论 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尤其关注.家庭相关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归因风格.
作者:杨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成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是主要影响因素[1-3].大学生所处的学校教育环境有利于对其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4-5].笔者分析女大学生有关生殖健康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方式及影响因素,以便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殖护理习惯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整群抽取大同大学艺术学院、文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医学院女大学生各400名,平均年龄(20.0±1.7)岁.1.2 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当场核对收回.问卷内容为一般信息、生殖健康知识及生殖健康护理行为,包括日常护理、经期护理及性生活的护理[6],调查表内容经反复修订,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问卷调查后,随机抽取357名女大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以补充信息.
作者:薛志林;曹霞;冯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像烦恼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方便整群抽取的淮阴师范学院9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34.3%的大学生存在体像烦恼,且女生(42.21%)高于男生(2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体像烦恼与SCL-90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96,P<0.01);体像烦恼大学生SCL-90得分(0.84±0.48)高于无烦恼者(0.56±0.35)(P<0.01);体像烦恼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38.35 ±6.15)低于无烦恼者(39.47±6.03)(P <0.01).结论 大学生体像烦恼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可缓解大学生体像烦恼和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常逢锦;薛朝霞;李新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男性医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制定控烟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16所高校医学男生7 169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基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二手烟暴露情况、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对控烟的态度、学校与控烟相关的环境因素等.结果 16所院校男性医学生现在吸烟率为12.8%.影响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民族、专业、是否重点院校、吸烟危害认知、控烟角色自觉、是否同意吸烟能缓解压力和紧张及有利于人际交流、父母吸烟情况、同学和朋友对吸烟的态度和二手烟暴露(P值均<0.05).结论 学校要帮助医学生将所掌握的控烟知识内化为信念,并进一步影响行为.应综合采取行政管理政策、健康教育政策和社会支持政策,促进校园控烟工作的开展.
作者:刘俊阳;张菊英;廖加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的安全感与竞争态度、自尊的关系,分析自尊是否在安全感和竞争态度之间起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竞争态度量表”,对整群抽取的某医科大学806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医学生安全感与自尊、过度竞争态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和-0.371,P<0.01),与良性竞争态度呈正相关(r=0.199,P<0.01);自尊与良性竞争态度呈负相关(r=-0.387,P<0.01),与过度竞争态度呈正相关(r=0.377,P<0.01).自尊在安全感与良性竞争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安全感与过度竞争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自尊在医学生心理安全感与竞争态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感,塑造适度的自尊水平,是保持良性竞争态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姚海波;唐其红;吴伟;张容;贾辰;钱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1年北海市城区所有被调查托幼机构31 43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北海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5%,男、女童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P>0.05).2009年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为34.1%,2010年为26.1%,2011年为23.8%,近3 a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9,P<0.05).各年龄组轻度视力不良(0.6~0.8)者多(63.8%),其次为中度(0.2~0.5)(32.5%),高度视力不良(≤0.1)者(3.7%)较少.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问题不容乐观,应重视视力筛查,采取更科学的防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教.
作者:苏炳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校园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整群抽取的北京市某综合大学2 026名大一学生和按5%比例抽取的200名一年级研究生颈椎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和研一学生颈椎亚健康的发生率分别为45.5%和62.0%,大一文科生和研一男生颈椎亚健康发生率分别高于大一理科生和研一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质量差、持续操作计算机时间长、不了解和未实施缓解颈部疲劳方法、坐姿不良和每日操作计算机时间长”及“坐姿不良、每周锻炼时间少和睡眠质量差”分别是大一和研一学生颈椎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倡导大学生纠正不良坐姿,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并掌握颈椎保健的方法,改善颈椎亚健康现状.
作者:任园春;林湘明;谢欣;陈毓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赞皇县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病原学特征,为预测手足口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11年2,6,11月对石家庄市赞皇县5岁以下健康儿童及监护人开展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率调查.采集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肠道病毒携带存在混和感染和重复感染,长携带时间达0.5a;流行中期存在家庭中,儿童及监护人有感染同一型别肠道病毒的现象.肠道病毒流行携带率因手足口病流行不同时期而不同,早、中、后期分别为7.32%,24.81%和28.09%.结论 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率与手足口病发病变化趋势一致,开展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情况调查可作为当地手足口病发病强度预测的参考.
作者:刘立;韩江涛;陆辉;田会芳;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2].本研究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持续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3].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长期分离,亲情缺失,且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在身心方面发展较快,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4-8].也有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甚至某些方面可能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得更为出色[9],从而提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这一概念.心理弹性(resilience)指个体面临困难或处于逆境时成功应对并适应良好的能力[10],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蒋玉红;孙业桓;杨林胜;陈明春;吕晓玲;孙莹;吴振强;张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楚雄、大理的4所中学6个班级高三学生,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者分别开展以同伴教育、大型讲座2种形式为主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活动前、后用同一份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学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核心指标简称“国八条”的知晓率由83.5%提高到94.0%(P<0.01),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题目正答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1),更多学生选择远离毒品、避免性行为等正确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前汉族、白族、彝族学生“国八条”知晓率、问卷优秀率、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干预后,同伴教育组态度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大型讲座组(P<0.01).结论 对高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健康教育的形式对教育效果有一定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
作者:郑棒;金奥铭;马迎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视力不良患病状况和发展动态,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2-2011年组织镇江市京口区所有在校210 054名中小学生健康监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学生的裸眼视力.结果 2002-2011年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为49.81%,2011年高(61.01%),2003年低(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a间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从60.50%上升到82.63%,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从36.62%上升到58.15%.结论 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现状不容忽视.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刘璇;张建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血清叶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包头市某小学全体在校生进行筛查,以筛查出的78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为病例组,选择年龄、性别一致且没有血缘关系的87名儿童为对照组,统一进行专业采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叶酸的测定.结果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与正常儿童组间血清叶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评价Conners教师问卷及父母问卷各因子与血清叶酸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焦虑方面血清叶酸不足组儿童的得分明显高于血清叶酸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焦虑与血清叶酸值呈负相关(r=-0.166,P<0.05).结论 血清叶酸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没有直接影响,但与儿童焦虑情绪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高磊;关明杰;孙宇;曹瑞珍;王未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大学生体重分布情况及不同体重大学生身体功能、素质特点与差异,为制定大学生体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使用WGOC分类标准,计算江苏大学生正常体重、肥胖、超重及低体重检出率,探讨不同体重学生生理机能、素质特点与差异.结果 江苏省大学生正常体重、肥胖、超重与低体重的比率分别为71.4%,2.3%,10.6%,15.7%;大学女生低体重率高达21.3%,肥胖率为0.9%;大学男生超重率为15.3%.不同体重学生间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指数、心率、血压等指标及50 m跑、1 000(800)m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低体重学生的握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成绩均低于其他体重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江苏省大学生肥胖率较低,男生的超重率及女生的低体重率较高.多数身体功能及素质指标随体重增长而呈下降趋势,而低体重对大学生绝对力量、柔韧性等有一定负面影响.
作者:史曙生;邹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