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淑燕;罗敏婵;梁连英
目的 探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在化疗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法,将120例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顺行静脉穿刺,观察组60例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血管通畅情况、病人疼痛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的成功率及输液通畅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穿刺时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肿瘤病人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病人穿刺时疼痛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琼;卓少君;肖莹;杨郁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态度、服药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9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健康教育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运动疗法、疾病知识宣教).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和运动疗法.在患者入选时,病程3~6个月进行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ADL指数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健康教育组患者入选时ITAQ、服药依从性、ADL指数评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病程3个月、6个月后,健康教育组ITAQ、服药依从性、AD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态度和遵医服药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罗晓华;胡慧华;马宇;张红娟;王亚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插胃管法对新生儿舒适度的影响,以降低患儿的不适感.方法 将130例小儿外科需胃管置入的新生儿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经鼻腔插入胃内,另一组采用经口腔插入胃内,对两种不同插入法的不舒适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胃管经口腔插入比经鼻腔插入的不适感低(P<0.01).结论 采用经口腔插入胃管能降低新生儿的不舒适感.
作者:梁镝敏;陈凤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抑郁焦虑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AMI焦虑抑郁病人的情绪状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情况明显改善:即心肌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性死亡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D、HAMA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HAMD、HAMA的评分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焦虑抑郁病人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作者:崔爱环;周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尿毒症行腹膜透析的出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病人治疗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进行循证护理,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作者:宋晓宇;钟海英;莫世秀;车小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课题以世界各国急需护理人才为研究背景,针对医学院校护理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构建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和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护理人才.
作者:张淑玲;闫秀静;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血脂、脂肪肝的相关性,指导饮食干预.方法 分别抽取肥胖儿童41例和健康儿童40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酶法测定血脂,比色法测定肝功能,B超检测脂肪肝,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确定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肥胖儿童SFA、C16:0、C16:1、C18:0、C18:3 n-6、C18:3 n-3、C20:0、C20:2n-6、C20:3n-6、C22:1、C16:1/C16:0、C20:3n-6/C18:2n-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UFA、n-6PUFA、PUFA/SFA、C14:0、C18:1 n-7、C18:2 n-6、C20:1、C20:4n-6、C20:4n-6/C20:3n-6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肥胖儿童C14:1、C20:0与TG呈负相关,C14:1、C18:1n-7与TC呈负相关,C20:3n-6、C22:4n-6、C22:5n-6、C24:0与TC呈正相关;C14:1与ALT、AST呈负相关,C20:3n-6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C、BMI、ALT、AST、SFA、C16:0与脂肪肝呈正相关;PUFA与脂肪肝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血清磷脂脂肪酸组成与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密切相关.应重视儿童膳食脂肪酸摄人种类,增加膳食中PUFA尤其是n-3PUFA的摄人,减少SFA摄入,预防儿童肥胖及脂肪肝的发生.
作者:陆旭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年乙型肝类(乙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MCMQ)与心理防御方式(DSQ)的相关性,提供临床心理护理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CMQ及DSQ问卷,对76例青年乙肝患者调查、分析.结果 MCMQ均值:面对3.13±0.65,回避2.66±0.50,屈服2.46±0.57;防御机制应对后均值:不成熟型5.58±1.38,成熟型4.78±2.03、中间型4.40±1.34,掩饰型6.56±1.24.结论 心理防御和应对都属于人们为满足内外环境需求,属自我心理调节,良好的防御和应对方式,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缓解不良情绪和心理社会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疾病复发.
作者:陈文娜;陈纯柳;彭碧文;陈肖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跌倒是住院病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作为跌倒的高危人群精神病人,有必要对他们的跌倒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和减少跌倒的发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作综合阐述.
作者:陶筱琴;陈恬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情绪表现,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辞职的倾向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国外众多学者研究和讨论,并产生了许多种理论和模型.本文从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础出发,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护理文化来降低护士工作倦怠的问题.
作者:何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抑郁焦虑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AMI焦虑抑郁病人的情绪状态,将符合AMI诊断标准的5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上述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肌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性死亡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D、HAMA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HAMD、HAMA的评分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焦虑抑郁病人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魏月玲;周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中、大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卫生宣教;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情况.术后加强下肢功能锻炼、防止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给予气压治疗等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时间1~3个月,182例患者中,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突发急性肺栓塞,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围手术期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阐述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手术患者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具有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解除焦虑,指导深呼吸咳嗽训练.术后应用肺部听诊并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结果 干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0.8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78%,两组对照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P<0.01).结论 对食道癌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及肺部功能评估,并实施护理干预,术后应用肺部听诊并加强呼吸道管理,能有效地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对手术成功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陈爱珠;吴兰琼;杨天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利于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100例患者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图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 1例患者心率控制不佳,2例患者呼吸配合不佳影响检查效果,余均获得满足的图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利于冠状动脉CTA检查的顺利进行,精心的护理操作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包肖娜;于忠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继发医院感染的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10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继发医院感染的情况.108例病人继发医院感染47例(占43.5%),其中腹腔感染30例(27.7%)、肺部感染6例(5.56%)、胆系感染5例(4.62%)、真菌感染2例(1.85%)、泌尿道感染4例(3.70%).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袭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饮食不当等.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给与饮食指导,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光美;禚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中转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寻求对应措施,以降低导乐中转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的痛苦.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具备自然分娩或试产条件的、无内外科综合征的临产孕妇,在实施导乐陪伴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病历98例作为病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中转剖宫产的各种因素.结果 与剖宫产指征因素相关的前3位分别为:相对头盆不称、胎窘、产妇强烈要求,除此之外,还与产妇痛疼程度、宫口开全、临产时间、孕妇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 导乐陪伴中转剖宫产因素有技术因素:临床医护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注重医患沟通;有社会因素:产妇及家属配合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降低中转剖宫产率.
作者:安莉;程明清;李宗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前,我国临床带教老师存在学历层次低、带教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等主观因素[1].同时存在对带教成绩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也没有和个人利益如职称、工资、奖金等直接联系的客观因素[2],导致教学水平与快速发展的护理教学存在差距,尤其是手术室这一特殊的团体.加强对带教老师的选拔、培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院为武汉同济附属教学医院之一,每年需完成一定的护理带教任务.
作者:胡学华;王华静;曹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癫痫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率调查,半年后采用美国癫痫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及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社区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及社会支持程度、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美芳;楚平华;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对70例拟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手术的患者,人院开始到术前1 d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观察比较锻炼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锻炼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大通气量(MVV)较锻炼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食管癌三野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余玉娇;邓燕萍;邱素英;黄林琴;郑雅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手术室是医院高风险科室,工作繁忙,技术操作项目多,护理工作内容广泛.近年来,新护士和聘用护士不断增加,实习进修人员大批来院,从不同方面增加了手术室的管理难度,使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隐患.现就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与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朱崇桃;张相云;曹阳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