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设新型护理文化解决护士工作倦怠

何婷

关键词:护理, 护理文化, 工作倦怠
摘要: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情绪表现,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辞职的倾向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国外众多学者研究和讨论,并产生了许多种理论和模型.本文从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础出发,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护理文化来降低护士工作倦怠的问题.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情感体验的研究

    目的 探索和理解晚期癌症患者面l临死亡时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方法 用立意取样法取13例晚期癌症患者,运用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用Colaizzi法对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找出与本研究相关的3个主题: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感受:癌痛无法控制的感受;对治疗护理丧失信心、缺乏舒适的感受.②对死亡态度的体验与感受:对死亡恐惧的感受;对死亡迫近的感受;心理落差的感受;心理负担的感受;被迫接受的感受.③情感支持的需求:情感支持的感受;寻找一种解脱的方式.结论 应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用爱心去倾听,以共情去感受;临终患者需要临终关怀和有效的情感支持;临终患者需要对癌痛及癌痛控制方法的认知.帮助其提高舒适度,适时进行死亡教育.

    作者:向克兰;王青丽;赵凤;彭翠香;吕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程健康教育在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白血病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白血病患者从入院开始至出院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32例白血病患者顺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使患者能掌握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结论 通过系统化的全程教育,优化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预防疾病的健康行为.

    作者:王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在化疗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法,将120例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顺行静脉穿刺,观察组60例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血管通畅情况、病人疼痛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的成功率及输液通畅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穿刺时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肿瘤病人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病人穿刺时疼痛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琼;卓少君;肖莹;杨郁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一次性备皮包的改进及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头皮输液时经常需要头部备皮,而备皮时由于小儿不合作及碎小头发多,造成头发散落各处,即影响操作又给患儿带来不适.我们在改进后的备皮包内加了头巾和湿巾,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孙铭晓;董崇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损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本院35名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达68.6%;伤后主动上报率为66.7%.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是锐器伤危险高发人群;初级人员是安全防范的重点人群,完善操作规程,规范职业防护管理是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保证.

    作者:柴春英;刘永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法对148例门诊慢性胃炎患者在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饮食、生活、情绪方面的行为情况,并对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个性化健康教育后门诊慢性胃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明显提高,饮食、生活、情绪方面的不良行为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是能有效地提高门诊慢性胃炎患者健康意识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真;杨美媛;梁刚;陈小花;陈平湖;卢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寻找一种安全、简单、舒适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 采取半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12例气管插管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无牙垫,直接寸带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胶布加牙垫外系寸带固定气管插管.观察两种方法在气管插管固定程度的指标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固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无牙垫直接采用寸带固定的方法安全、简单,病人舒适、耐受.

    作者:陈奕娜;黄海星;刘玉珍;韩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自制简易留置针保护套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非常普遍,为患者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了方便安全的外周静脉通路,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

    作者:姜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自发性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术50例的护理

    目的 总结50例自发性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自发性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例并发颅内感染,2例并发再出血致脑疝而死亡,1例引流管脱落,其余均顺利拔管.结论 做好严密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进一步防治并发症,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宋香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探讨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1.4%,统计学分析显示,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年龄、患病种数有关.年龄在60岁及以下的患者,其抑郁发生率高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的脑卒中患者,其抑郁发生率高于患病种数为一种及以上的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和总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脑卒中后抑郁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未见社会支持与脑卒中后抑郁存在相关性.

    作者:靳玲;陈鹏莉;马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构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和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课题以世界各国急需护理人才为研究背景,针对医学院校护理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构建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和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护理人才.

    作者:张淑玲;闫秀静;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汗症患者电视胸腔镜胸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手汗症患者经电视胸腔行镜胸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85例手汗症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胸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前予以充分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予以作好交接工作,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双手、面部多汗症消失,有效率100%,腋窝和足底多汗症状的缓解率达72.97%(27/37)和84.62%(22/26),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能理解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积极配合治疗,均顺利出院.结论 手汗症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行胸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沟通工作,术后做好交接班、加强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有利于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郑红;陈梅贞;赵玉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162例毒蛇咬伤患者救治的护理

    目的 观察双黄蛇药散外敷治疗毒蛇咬伤致局部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毒蛇咬伤患者1 16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毒蛇咬伤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外敷双黄蛇药散.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组织肿痛消退时间、伤口坏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局部组织肿痛消退时间、伤口坏死率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黄蛇药散治疗毒蛇咬伤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疗效.

    作者:陈肖君;蔡芬芳;蓝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肺癌的支持护理

    对于肺癌患者,疾病和治疗相关的症状的早期评估和综合性处理是提高病患生活质量与功能状态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07年美国有160390人死于肺癌,肺癌在美国癌症死因中占首位.由于缺少肺癌的常规筛查,以至于许多肿瘤患者发现时已是疾病的晚期.

    作者:王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病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抑郁焦虑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AMI焦虑抑郁病人的情绪状态,将符合AMI诊断标准的5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上述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肌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性死亡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D、HAMA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HAMD、HAMA的评分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焦虑抑郁病人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魏月玲;周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建设新型护理文化解决护士工作倦怠

    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情绪表现,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辞职的倾向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国外众多学者研究和讨论,并产生了许多种理论和模型.本文从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础出发,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护理文化来降低护士工作倦怠的问题.

    作者:何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对手术室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前,我国临床带教老师存在学历层次低、带教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等主观因素[1].同时存在对带教成绩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也没有和个人利益如职称、工资、奖金等直接联系的客观因素[2],导致教学水平与快速发展的护理教学存在差距,尤其是手术室这一特殊的团体.加强对带教老师的选拔、培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院为武汉同济附属教学医院之一,每年需完成一定的护理带教任务.

    作者:胡学华;王华静;曹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态度、服药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9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健康教育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运动疗法、疾病知识宣教).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和运动疗法.在患者入选时,病程3~6个月进行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ADL指数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健康教育组患者入选时ITAQ、服药依从性、ADL指数评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病程3个月、6个月后,健康教育组ITAQ、服药依从性、AD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态度和遵医服药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罗晓华;胡慧华;马宇;张红娟;王亚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护理配合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状况,为指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配合医生对已确诊的3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部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对筛查出的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进一步确诊,收集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个人资料.结果 38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26例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33.16%.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高血压、高血脂显著相关.应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和护理干预,延缓病情发展,是糖尿病患者防盲的关键.

    作者:周美英;赵桂玲;庞燕华;姜萍;温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护理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要点.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迅速进行术前准备及救治,术中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迅速地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强术后护理,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2例AMI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救治成功率为100%.对AMI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诊PCI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汤琪春;徐秀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