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桃;张相云;曹阳慧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本院35名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达68.6%;伤后主动上报率为66.7%.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是锐器伤危险高发人群;初级人员是安全防范的重点人群,完善操作规程,规范职业防护管理是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保证.
作者:柴春英;刘永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癫痫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率调查,半年后采用美国癫痫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及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社区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及社会支持程度、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美芳;楚平华;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头皮输液时经常需要头部备皮,而备皮时由于小儿不合作及碎小头发多,造成头发散落各处,即影响操作又给患儿带来不适.我们在改进后的备皮包内加了头巾和湿巾,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孙铭晓;董崇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汗症患者经电视胸腔行镜胸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85例手汗症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胸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前予以充分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予以作好交接工作,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双手、面部多汗症消失,有效率100%,腋窝和足底多汗症状的缓解率达72.97%(27/37)和84.62%(22/26),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能理解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积极配合治疗,均顺利出院.结论 手汗症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行胸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沟通工作,术后做好交接班、加强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有利于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郑红;陈梅贞;赵玉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阴道冲洗法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阴道炎患者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阴道炎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冲洗方法加阴道放药,7 d为1疗程;干预组采用臭氧水改良冲洗法,5 d为1疗程,同时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遵医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疗效明显提高(P<0.01).结论 对阴道炎患者采用改良冲洗法及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遵医行为,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梁玉连;诸蕊玉;陈淑葵;李少琴;邱锡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初产妇抑郁与压力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初产妇的心身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eck抑郁问卷、领悟压力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0例初产妇进行评定,并对抑郁与压力及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初产妇抑郁得分均值为(7.93±3.48)分,抑郁发生率为23.6%;初产妇抑郁与压力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694.,P<0.01),而与社会支持评分则呈显著性负相关(r=-0.681,P<0.01);抑郁组压力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t=14.95,P<0.01),而社会支持总分及3维度评分则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t=18.57、7.57、12.54、4.8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社会支持、产后恶露异常与否、夫妻感情、头痛、公婆对婴儿性别期望、与丈夫家人关系等7项是影响初产妇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对初产妇抑郁情绪的科学认识,给予相关方面的指导和有效的支持,才能有效地缓解其压力,防止抑郁情绪的发生,从而提高其心身健康.
作者:张凡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寻找一种安全、简单、舒适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 采取半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12例气管插管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无牙垫,直接寸带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胶布加牙垫外系寸带固定气管插管.观察两种方法在气管插管固定程度的指标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固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无牙垫直接采用寸带固定的方法安全、简单,病人舒适、耐受.
作者:陈奕娜;黄海星;刘玉珍;韩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和理解晚期癌症患者面l临死亡时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方法 用立意取样法取13例晚期癌症患者,运用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用Colaizzi法对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找出与本研究相关的3个主题: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感受:癌痛无法控制的感受;对治疗护理丧失信心、缺乏舒适的感受.②对死亡态度的体验与感受:对死亡恐惧的感受;对死亡迫近的感受;心理落差的感受;心理负担的感受;被迫接受的感受.③情感支持的需求:情感支持的感受;寻找一种解脱的方式.结论 应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用爱心去倾听,以共情去感受;临终患者需要临终关怀和有效的情感支持;临终患者需要对癌痛及癌痛控制方法的认知.帮助其提高舒适度,适时进行死亡教育.
作者:向克兰;王青丽;赵凤;彭翠香;吕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抑郁焦虑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AMI焦虑抑郁病人的情绪状态,将符合AMI诊断标准的5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上述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肌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性死亡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D、HAMA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HAMD、HAMA的评分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焦虑抑郁病人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魏月玲;周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市传染病院住院的4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重点是常见并发症及危重先兆征象的观察.40例重症患儿除2例因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均经住院7~21 d安全转出监护室.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护士掌握手足口病发生发展规律,加强常见并发症及危重先兆征象的观察、预防及护理,及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重症手足口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巧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前的模拟技术随着模拟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使用这一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因此模拟训练应运而生.在医疗领域模拟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在过去的十年里护理教育工作者和护理研究人员亦因此受到了鼓舞.
作者:商临萍;王彦云;李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文描述了一门由多学科团队(护理学专家、教育学工作者以及软件工程师)合作完成的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及其实施效果.
作者:王斌全;李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中转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寻求对应措施,以降低导乐中转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的痛苦.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具备自然分娩或试产条件的、无内外科综合征的临产孕妇,在实施导乐陪伴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病历98例作为病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中转剖宫产的各种因素.结果 与剖宫产指征因素相关的前3位分别为:相对头盆不称、胎窘、产妇强烈要求,除此之外,还与产妇痛疼程度、宫口开全、临产时间、孕妇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 导乐陪伴中转剖宫产因素有技术因素:临床医护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注重医患沟通;有社会因素:产妇及家属配合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降低中转剖宫产率.
作者:安莉;程明清;李宗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探讨肠道内支架置人术治疗结直肠癌引起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要点.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肠道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7例患者支架放置成功,肠梗阻即刻解除,10例转外科择期行肿瘤切除术,未发生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6例姑息性治疗,4例健在,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肠道内支架置入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解除梗阻或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强护理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雪华;刘碧兰;赖明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提高高压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非手术方法治疗,常规护理.治疗组除行常规非手术治疗外,并联合高压氧治疗,常规护理外加特殊护理.2个疗程20次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及护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优15例,良13例,中9例,差3例,优良率70%;治疗组:优34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90%.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9.333,P<0.05);平均治愈时间对照组为(22.15±7.76)d,治疗组为(15.58±7.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2,P<0.01),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特殊护理是提高高压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康复手段,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梁玉梅;杜纪伟;侯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要点.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迅速进行术前准备及救治,术中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迅速地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强术后护理,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2例AMI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救治成功率为100%.对AMI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诊PCI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汤琪春;徐秀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应用于危重病人大便失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进行大便引流,对照组采用棉条引流大便,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肛周皮肤改变情况比较,实验组Ⅰ度2例,对照组Ⅰ度6例、Ⅱ度3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引流能有效控制皮肤湿疹及压疮的发生.
作者:胡梅荣;毛秀莲;张宗雪;劳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黄蛇药散外敷治疗毒蛇咬伤致局部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毒蛇咬伤患者1 16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毒蛇咬伤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外敷双黄蛇药散.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组织肿痛消退时间、伤口坏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局部组织肿痛消退时间、伤口坏死率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黄蛇药散治疗毒蛇咬伤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疗效.
作者:陈肖君;蔡芬芳;蓝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年乙型肝类(乙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MCMQ)与心理防御方式(DSQ)的相关性,提供临床心理护理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CMQ及DSQ问卷,对76例青年乙肝患者调查、分析.结果 MCMQ均值:面对3.13±0.65,回避2.66±0.50,屈服2.46±0.57;防御机制应对后均值:不成熟型5.58±1.38,成熟型4.78±2.03、中间型4.40±1.34,掩饰型6.56±1.24.结论 心理防御和应对都属于人们为满足内外环境需求,属自我心理调节,良好的防御和应对方式,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缓解不良情绪和心理社会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疾病复发.
作者:陈文娜;陈纯柳;彭碧文;陈肖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课题以世界各国急需护理人才为研究背景,针对医学院校护理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构建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和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护理人才.
作者:张淑玲;闫秀静;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