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应用于危重病人大便失禁的临床观察

胡梅荣;毛秀莲;张宗雪;劳娅

关键词:气囊导尿管, 危重病人, 大便失禁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应用于危重病人大便失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进行大便引流,对照组采用棉条引流大便,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肛周皮肤改变情况比较,实验组Ⅰ度2例,对照组Ⅰ度6例、Ⅱ度3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引流能有效控制皮肤湿疹及压疮的发生.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护理配合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状况,为指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配合医生对已确诊的3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部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对筛查出的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进一步确诊,收集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个人资料.结果 38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26例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33.16%.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高血压、高血脂显著相关.应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和护理干预,延缓病情发展,是糖尿病患者防盲的关键.

    作者:周美英;赵桂玲;庞燕华;姜萍;温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在化疗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法,将120例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顺行静脉穿刺,观察组60例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血管通畅情况、病人疼痛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的成功率及输液通畅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穿刺时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肿瘤病人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病人穿刺时疼痛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琼;卓少君;肖莹;杨郁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52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2例,对实验组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患者在人院时、放疗中及出院时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护理.结果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及放疗反应,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干预后,病人的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乳腺癌放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采取全程临床护理路径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周梅林;张珲娉;亓芳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市传染病院住院的4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重点是常见并发症及危重先兆征象的观察.40例重症患儿除2例因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均经住院7~21 d安全转出监护室.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护士掌握手足口病发生发展规律,加强常见并发症及危重先兆征象的观察、预防及护理,及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重症手足口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巧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162例毒蛇咬伤患者救治的护理

    目的 观察双黄蛇药散外敷治疗毒蛇咬伤致局部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毒蛇咬伤患者1 16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毒蛇咬伤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外敷双黄蛇药散.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组织肿痛消退时间、伤口坏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局部组织肿痛消退时间、伤口坏死率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黄蛇药散治疗毒蛇咬伤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疗效.

    作者:陈肖君;蔡芬芳;蓝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法对148例门诊慢性胃炎患者在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饮食、生活、情绪方面的行为情况,并对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个性化健康教育后门诊慢性胃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明显提高,饮食、生活、情绪方面的不良行为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是能有效地提高门诊慢性胃炎患者健康意识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真;杨美媛;梁刚;陈小花;陈平湖;卢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青年乙肝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防御方式相关的研究

    目的 了解青年乙型肝类(乙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MCMQ)与心理防御方式(DSQ)的相关性,提供临床心理护理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CMQ及DSQ问卷,对76例青年乙肝患者调查、分析.结果 MCMQ均值:面对3.13±0.65,回避2.66±0.50,屈服2.46±0.57;防御机制应对后均值:不成熟型5.58±1.38,成熟型4.78±2.03、中间型4.40±1.34,掩饰型6.56±1.24.结论 心理防御和应对都属于人们为满足内外环境需求,属自我心理调节,良好的防御和应对方式,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缓解不良情绪和心理社会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疾病复发.

    作者:陈文娜;陈纯柳;彭碧文;陈肖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价值

    目的 探索提高高压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非手术方法治疗,常规护理.治疗组除行常规非手术治疗外,并联合高压氧治疗,常规护理外加特殊护理.2个疗程20次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及护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优15例,良13例,中9例,差3例,优良率70%;治疗组:优34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90%.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9.333,P<0.05);平均治愈时间对照组为(22.15±7.76)d,治疗组为(15.58±7.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2,P<0.01),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特殊护理是提高高压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康复手段,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梁玉梅;杜纪伟;侯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寻找一种安全、简单、舒适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 采取半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12例气管插管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无牙垫,直接寸带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胶布加牙垫外系寸带固定气管插管.观察两种方法在气管插管固定程度的指标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固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无牙垫直接采用寸带固定的方法安全、简单,病人舒适、耐受.

    作者:陈奕娜;黄海星;刘玉珍;韩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高风险科室,工作繁忙,技术操作项目多,护理工作内容广泛.近年来,新护士和聘用护士不断增加,实习进修人员大批来院,从不同方面增加了手术室的管理难度,使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隐患.现就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与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朱崇桃;张相云;曹阳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PDCA循环法在新聘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新聘用护士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06年38名聘用护士设为对照组,2007年36名聘用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 工作1年后,观察组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新聘用护士,提高了新聘用护士的工作能力,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为医院及护理队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者:孙小虹;柳晓芳;敖要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间断开放引流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间断开放引流对伤口引流量、输血需求及感染机会的影响.方法 选择TKA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D组和IOD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两组术后8 h伤口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含量,输血量,切口愈合情况(血肿形成、裂开、感染)进行比较,拔管时剪下切口引流管顶端的1 cm送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并采用HSS评分系统行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个月及3个月).结果 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CSD组术后8 h伤口引流量、总引流量分别为(389.7±12.6)ml、(603.7±19.4)ml;IOD组分别为(226.8±19.4)ml、(413.5±16.4)ml(P<0.05).术后24 h血红蛋白含量CSD组(80.7±6.3)g/L,IOD组为(107.5±4.9)g/L(P=0.000).术后第1、3个月随访时.HSS评分CSD组为(83.5±4.8)、(86.8±4.7);IOD组为(82.6±6.3)、(87.7±5.2).两组患者均未输血治疗,无切口感染.拔出胶管引流顶端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间断开放引流管的方法,既能减少切口引流量,又不会增加伤口感染率及输血需求、同时不会对切口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说明该方法效果好、简便易行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聂翠霞;郭璐瑜;冼梅芳;李妙玲;王凤鸣;黄谱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疾病知情权需求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知情权需求,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个人交谈、书面问卷调查的形式,对50例癌症住院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100%肝癌介入患者希望知道疾病诊断、治疗效果,80%~98%肝癌介入患者希望知道疾病治疗的全过程.结论 既要保障肝癌介入患者疾病知情权,又要避免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后果,是医务人员努力方向.

    作者:邓小清;黄伟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纽曼系统模式理论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模式理论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观察组同时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患者进行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情况调查表、自我管理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1年后,各量表评分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将纽曼系统模式理论运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有效提高遵医行为,可发掘其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洪荣;苏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精神病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早期干预

    跌倒是住院病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作为跌倒的高危人群精神病人,有必要对他们的跌倒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和减少跌倒的发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作综合阐述.

    作者:陶筱琴;陈恬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探讨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1.4%,统计学分析显示,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年龄、患病种数有关.年龄在60岁及以下的患者,其抑郁发生率高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的脑卒中患者,其抑郁发生率高于患病种数为一种及以上的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和总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脑卒中后抑郁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未见社会支持与脑卒中后抑郁存在相关性.

    作者:靳玲;陈鹏莉;马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盆底功能康复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康复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经阴道分娩后6~8 h不能自动排尿,经各种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热敷膀胱区加按摩、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等一般处理无效36例困难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盆底功能康复低频电刺激治疗,每日2次,每次20 min.结果 26例困难产后尿潴留患者经2次治疗后排尿顺畅,10例患者经4次治疗后排尿顺畅且经B超测残余尿<50 ml.结论 盆底功能康复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可重复性,病人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巍颖;李云;胡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模拟技术在护生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的模拟技术随着模拟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使用这一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因此模拟训练应运而生.在医疗领域模拟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在过去的十年里护理教育工作者和护理研究人员亦因此受到了鼓舞.

    作者:商临萍;王彦云;李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改良冲洗法对阴道炎患者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阴道冲洗法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阴道炎患者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阴道炎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冲洗方法加阴道放药,7 d为1疗程;干预组采用臭氧水改良冲洗法,5 d为1疗程,同时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遵医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疗效明显提高(P<0.01).结论 对阴道炎患者采用改良冲洗法及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遵医行为,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梁玉连;诸蕊玉;陈淑葵;李少琴;邱锡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肠道支架在梗阻性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探讨肠道内支架置人术治疗结直肠癌引起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要点.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肠道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7例患者支架放置成功,肠梗阻即刻解除,10例转外科择期行肿瘤切除术,未发生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6例姑息性治疗,4例健在,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肠道内支架置入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解除梗阻或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强护理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雪华;刘碧兰;赖明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