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翠霞;郭璐瑜;冼梅芳;李妙玲;王凤鸣;黄谱谊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应用于危重病人大便失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进行大便引流,对照组采用棉条引流大便,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肛周皮肤改变情况比较,实验组Ⅰ度2例,对照组Ⅰ度6例、Ⅱ度3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引流能有效控制皮肤湿疹及压疮的发生.
作者:胡梅荣;毛秀莲;张宗雪;劳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非常普遍,为患者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了方便安全的外周静脉通路,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
作者:姜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进行舒适护理对进展期(T3、T4)中低位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我院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术后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评价并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满意度、住院天数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为14.5 d,对照组为24.6 d,两组比较P<0.05,术后疼痛、饮食、睡眠、社会生活等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明显增强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舒适程度,增加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晓;李永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阴道冲洗法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阴道炎患者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阴道炎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冲洗方法加阴道放药,7 d为1疗程;干预组采用臭氧水改良冲洗法,5 d为1疗程,同时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遵医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疗效明显提高(P<0.01).结论 对阴道炎患者采用改良冲洗法及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遵医行为,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梁玉连;诸蕊玉;陈淑葵;李少琴;邱锡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黄蛇药散外敷治疗毒蛇咬伤致局部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毒蛇咬伤患者1 16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毒蛇咬伤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外敷双黄蛇药散.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组织肿痛消退时间、伤口坏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局部组织肿痛消退时间、伤口坏死率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黄蛇药散治疗毒蛇咬伤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疗效.
作者:陈肖君;蔡芬芳;蓝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探讨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1.4%,统计学分析显示,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年龄、患病种数有关.年龄在60岁及以下的患者,其抑郁发生率高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的脑卒中患者,其抑郁发生率高于患病种数为一种及以上的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和总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脑卒中后抑郁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未见社会支持与脑卒中后抑郁存在相关性.
作者:靳玲;陈鹏莉;马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提高高压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非手术方法治疗,常规护理.治疗组除行常规非手术治疗外,并联合高压氧治疗,常规护理外加特殊护理.2个疗程20次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及护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优15例,良13例,中9例,差3例,优良率70%;治疗组:优34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90%.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9.333,P<0.05);平均治愈时间对照组为(22.15±7.76)d,治疗组为(15.58±7.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2,P<0.01),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特殊护理是提高高压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康复手段,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梁玉梅;杜纪伟;侯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跌倒是住院病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作为跌倒的高危人群精神病人,有必要对他们的跌倒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和减少跌倒的发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作综合阐述.
作者:陶筱琴;陈恬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焦虑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人选ACS患者90例,分为焦虑组(50例)和非焦虑组(40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亚量表(HADS-A)评分分为焦虑组(HADa≥6)和非焦虑组(HADa<6),并应用中文版SF-36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患病率为55.5%;两组人群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全部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焦虑组(P<0.01);HADS-A焦虑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ACS患者焦虑情绪较为常见,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心理护理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平;刘倩云;聂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寻求公众对CPR急救知识的掌握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现场会议、示范、宣教等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7个社区进行CPR急救知识的推广,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超过42.4%的人员通过专业培训了解CPR,其他人员通过电视、报刊、上网获取CPR急救知识;社区公众通过培训对CPR急救知识的知晓率都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切实可行的普及途径,对不同人群采取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方法,提高公众CPR急救知识普及效率,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作者:王文玓;黄雪莹;杨芳;黄翠红;古婉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基层医院护生在实习前后心态变化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影响实习护生心理变化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端正护生临床工作心理状态.方法 对进入临床实习的64名护生分别发放内容一致的问卷,了解其心态的变化.结果 实习护生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结论 护生在面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适应程度较高,对基层临床工作性质和对护患关系的理解有所提高.
作者:花莲英;丘集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新聘用护士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06年38名聘用护士设为对照组,2007年36名聘用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 工作1年后,观察组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新聘用护士,提高了新聘用护士的工作能力,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为医院及护理队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者:孙小虹;柳晓芳;敖要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本研究在本科生教育中实施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教育模式,在参考国内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一般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内容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旨在为病人实施个性化、全程、优质的健康教育模式研制基本测量工具.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掌握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归纳、分析、综合、调查研究、专业英语及计算机应用、学习、沟通等综合能力.方法 8名本科生组成的糖尿病研究小组于2008年获得我校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立项资助.指导老师与小组成员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并参照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及修订调查问卷.问卷的3个部分包括:一般情况、健康教育需求以及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其中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包括糖尿病一般健康教育需求、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方面教育需求、并发症以及出院指导方面教育需求,共分为8个维度,33个条目.对12所医院626名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进行多中心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统计数据通过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及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 经过指导老师与小组成员共同研制的问卷,其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971,χ2=109.858,P=0.000)及结构效度均较好.结论 问卷内容逻辑性强,题目数量合适,可用于不同类型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文献检索、调查研究、专业英语、学习、沟通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
作者:张立颖;李亚洁;黄洁薇;练桂英;杜艳丽;谢翠华;罗新民;李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通过观察和总结对103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关于血管并发症(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急性血管闭塞、尿潴留、低血压、发热等常见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作者:刘宝珍;刘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情绪表现,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辞职的倾向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国外众多学者研究和讨论,并产生了许多种理论和模型.本文从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础出发,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护理文化来降低护士工作倦怠的问题.
作者:何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护生实行基础技术操作准入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2006年、2007年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实验组增加基本技术操作准入制度.结果 通过自我评价以及带教老师和病人对两组实习效果的评价,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基础技术操作准人制度的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徐文花;邹文爽;石忠娜;陶尊晓;孙苏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模式理论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观察组同时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患者进行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情况调查表、自我管理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1年后,各量表评分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将纽曼系统模式理论运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有效提高遵医行为,可发掘其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洪荣;苏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对于肺癌患者,疾病和治疗相关的症状的早期评估和综合性处理是提高病患生活质量与功能状态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07年美国有160390人死于肺癌,肺癌在美国癌症死因中占首位.由于缺少肺癌的常规筛查,以至于许多肿瘤患者发现时已是疾病的晚期.
作者:王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根据癌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建立一套敏感、全面、简便的心理反应评定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型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Bodurka-Bevers的心理分型方法,对483例癌症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心理分型为:健康型、普通型、急变型、高危型共4种类型,用Zung编制的SDS、SAS的自评量表测查及评价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入院时普通型占63.8%,出院时健康型占70.6%,出院与人院比较SDS、SAS评分有显著下降(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可提供癌症患者群体性心理评价和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林兰珍;杨桂珍;徐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手术室是医院高风险科室,工作繁忙,技术操作项目多,护理工作内容广泛.近年来,新护士和聘用护士不断增加,实习进修人员大批来院,从不同方面增加了手术室的管理难度,使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隐患.现就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与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朱崇桃;张相云;曹阳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