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高校学生颈椎病致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苏江涛;赵伟忠;何颖强;葛文明

关键词:颈椎病, 病例对照研究,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颈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上海大学校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颈椎病组和自愿参与调研的非颈椎病对照组学生各180名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高校学生颈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颈椎病组中慢性劳损(包括经常连续伏案、坐姿不当、枕头不当、单肩背挎重包等)占90.6%,感受风寒湿占36.6%,抑郁等不良情绪占7.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校应开展颈椎病健康教育,针对病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类型关系分析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成瘾行为,与诸多因素有关[1].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环境因素中基本、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因素与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行为特征有关[2].家庭和睦程度、家庭气氛、家庭类型(完整性)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都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有关[3-4].随着离婚率的增高以及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家庭类型对儿童的影响日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大样本调查,对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类型的关系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伟;林成汤;王智勇;任时;徐品良;王玉江;赵虹;徐小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起因饮用井水引发的小学生甲肝暴发疫情调查

    目的 分析安徽省某镇中心小学一起甲肝暴发疫情的原因和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1年4月1日至7月31日某中心小学学生和教职工中出现厌油、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尿黄中的任何1项,并伴有谷丙转氨酶(ALT)2倍以上升高,且抗HAV-IgM阳性者为确诊病例.选取18例男生确诊病例,同时在有病例的班级中随机选取2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且抗HAV-IgM阴性的男生为非病例组,对两组学生进行个案问卷调查.采用访谈和现场观察方法,对学校环境卫生与生活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搜索到29例甲肝病例,罹患率为4.2%,均为小学生,其中男生发病24例、女生发病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8,P<0.01).疫情持续39 d,流行曲线提示点源暴发.单因素分析显示,饮用生水是学生甲肝发病的危险因素(OR=9.00).洗手习惯对学生甲肝发病具有保护作用(OR=0.81).进一步分析显示,饮用未消毒的井水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不良的洗手习惯是次要因素;2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会增加学生甲肝发病风险(OR=70.00).结论 此次甲肝疫情暴发为学生饮用未消毒的井水所导致.学校应对学生供应开水,对水源进行改建和保护,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病意识;公共卫生部门应加强学校饮水的卫生监管.

    作者: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初中生道德脱离与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的关系

    目的 探讨初中生道德脱离与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道德脱离量表、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问卷为工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济南市2所初中780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不同性别初中生道德脱离和主动性攻击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反应性攻击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道德脱离总分与主动攻击和反应性攻击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40,P值均<0.01);回归分析发现,道德理由、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得分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的主动性攻击,道德理由、委婉标签、非人性化得分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反应性攻击,有利比较能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反应性攻击(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与道德脱离有密切关系,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具体道德脱离机制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作者:张栋玲;王美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山西省某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师范院校大学生是未来中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身健康和学习效率,而且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了解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90后升入大学,其心理健康是否呈现出新的特点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地方师范院校90后新生心理健康特点,笔者对山西省某师范学院2010年至2012年的连续三届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兰;刘天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学生攻击和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消极行为,具有伤害意图、伤害行为、伤害后果等基本特征[1].有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中,攻击行为的发生与自尊、人格存在着联系[2].近年来,大学生暴力攻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宁静和大学生的形象.有调查显示,27.7%的大学生表现出中度以上的攻击行为倾向[3].心理压力感主要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压力源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4].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国外的研究认为主要包括学业因素、社交因素、生活与经济因素、择业因素等方面[5].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也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作者:高正亮;胡光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膳食平衡指数法评价山西省大学生膳食质量状况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的膳食质量状况,为改善人群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山西省4所大学261名大学生进行3d膳食调查,运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大学生平均膳食质量处于中度失衡状态,54.8%的学生存在中高度摄入不足;80.0%存在低度摄入过量.DBI分值在性别、不同每月消费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膳食质量优于男生;每月消费水平越低越易出现摄入不足,每月消费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摄入过量.蔬菜、水果、奶类、豆类、水产类摄入严重不足,谷类和畜禽肉类摄入不足和过量并存.52.5%的学生基本能做到食物多样化.结论 山西省大学生主要膳食问题为营养素摄入不足.应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增加蔬菜、水果、奶类、豆类、水产类摄入.

    作者:唐海英;陈华;杨舒迪;陶前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改革与探索

    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和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儿童、青少年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生活,也关系国民的整体健康素质.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是维护广大学生身心健康、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卫生工作的内涵不断拓展,因此,上海市对新时期的学校卫生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肇庆市中小学生膳食营养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肇庆市城区与农村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探索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与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肇庆市城区及农村的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2a跟踪,同时开展膳食营养干预活动,并进行2轮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城乡学生健康饮食习惯均有明显改善(x2值分别为7.181,111.500,P值均<0.05),营养知识与自感健康状况方面改善不明显.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超重肥胖为主,农村以营养不良居多;干预后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改善明显,并有逐渐趋同的趋势.结论 采取针对性强的行为干预措施能提高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促进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体质结构平衡.

    作者:张镜明;蔡健生;谭锦权;梁碧绿;闲蓝波;谭绍雄;黎洁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郑州市民办学校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12年郑州市民办学校中小学生体检结果,为制定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河南省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对2012年郑州市民办学校学生年度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78%,营养过剩检出率为22.31%,较低体重检出率为30.46%,龋齿检出率为23.35%;心脏异常、结膜炎、沙眼及外科疾病等也在学生检出的疾病中占有一定比例,检出率分别为1.40%,0.32%,0.69%,6.20%.结论 郑州市民办学校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较低体重的检出率均较高.应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力度,开展膳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李然;杨俊芬;张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

    目的 编制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并进行信、效度评价,为开展学生预防近视工作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通过循证复习相关文献、专家咨询,构建包含57条项目的初始问卷.使用初始问卷对我国12个省市的47 951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评价.结果 “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由一~三年级问卷(40个项目)、四~六年级问卷(43个项目)和初中问卷(43个项目)3份问卷组成,每份问卷包括10个维度;3份问卷的分半系数分别为0.847,0.874和0.863,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61,0.804和0.792;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反应度分析结果显示,一年级、四年级及初一年级学生总问卷得分和高分项目选项数分别高于三年级、六年级及初三年级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具有比较可靠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作中小学生预防近视工作的测评工具.

    作者:高国朋;谭晖;张秀军;伍晓艳;赵玉秋;华文娟;金菊香;裴晨璐;郝加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学生学习倦怠与情绪智力关系

    目的 研究医学生学习倦怠及情绪智力现状并探讨两者相关性,为缓解学习倦怠提供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44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医学院校大学生中除成就感低维度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外(P<0.05),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女生均低于男生(P值均<0.05);女、男生情绪智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情绪智力各项得分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学习倦怠各方面及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感知情绪维度与调控他人情绪维度得分均以城市学生更高(P值均<0.05).医学生学习倦怠与情绪智力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学习倦怠并与情绪智力存在负相关.可通过情绪智力培训预防学习倦怠发生.

    作者:肖静;汪菲;葛华;李富业;连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五年制高职生恋爱动机现状

    恋爱动机是恋爱行为产生的原因,反映人的婚恋价值取向[1].正处于青春期的五年制高职生对恋爱充满浪漫幻想和美好憧憬,其恋爱动机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价值观.本文通过自编恋爱动机调查问卷,对五年制高职生恋爱基本情况和动机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引导五年制高职生正确审视自己的恋爱动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2012年5-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8所高职院校的五年制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1 632份,剔除无效问卷,实际获得有效问卷1 358份,有效率为83.2%.

    作者:宋淑叶;武开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安阳地区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安阳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下一阶段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安阳市手足口病例样品进行肠道病毒鉴定和分型,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安阳市手足口病病例以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46.11%),CA16型(8.37%)和其他肠道病毒(11.48%)占有一定比例.夏季EV71型感染为显著,感染人群主要是低龄婴幼儿,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市9个县区聚类分析发现,城镇地区以EV71型感染为主,农村地区则以非EV71和CA16的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安阳地区2012年手足口疫情较2011年呈现出EV71感染增高的趋势.应将防治EV71型感染作为遏制疫情上升的关键,并根据城镇和农村不同的疫情特点,制定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作者:李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凯里市7~9岁儿童口腔卫生知识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提高凯里市儿童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及正确刷牙率的效果,为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凯里市城区19所小学一~三年级7~9岁儿童进行口腔流行病学筛查及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及促进,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管理及宣传动员、健康干预,采用口腔健康知晓率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估.结果 凯里市城区7~9岁儿童口腔卫生知晓率平均仅为49.83%,每天二次刷牙率平均为39.79%,明显低于国家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要求.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正确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凯里市的口腔健康教育滞后,应进一步加强儿童口腔知识的教育,提高社会及家长的口腔教育意识.

    作者:程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父母体罚和儿童发展的关系

    在各个国家中,体罚都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并且常见的父母约束儿童的方式.然而,随着近年来儿童权利观念的出现及体罚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体罚现象及其效应逐渐成为公众争议和政策制定的热点.这种争议主要体现在实践、文化和道德3个水平上:在实践水平上,关注的是儿童抚养过程中体罚的有效性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文化水平上,涉及到家庭自主权或儿童自主权的问题,以及谁应该对儿童的发展负责;在道德水平上,注重儿童的人权,把儿童当作受保护对象,社会有责任保护公民免受身体和情感攻击.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探讨父母体罚和儿童发展相关争议,为父母如何有效均衡保护儿童权利和实施体罚指明了方向.

    作者:刘浩强;丁锦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郑州市1985-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1985-2010年郑州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985-2010年郑州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数据资料,及2010年学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1985-2010年,郑州市中小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等多项素质指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但2005-2010年部分指标出现了上升趋势,如立定跳远、耐力跑、体前屈等.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怕累、怕吃苦(26.0%),没有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21.3%),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14.9%).结论 郑州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25 a间总体呈下滑趋势,近5 a年来部分素质指标呈上升趋势.课业负担重、缺乏吃苦精神、学校缺乏体育锻炼氛围是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梁利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常州市高职在校生网络游戏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常州市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网络游戏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网络游戏成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常州市4所五年制高职学校在校生1 876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应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 五年制高职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报告率为7.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级、学习成绩、性格、人际交往、生活目标、对家庭满意程度、父母网瘾、父母过问上网情况等与网络游戏成瘾有关(P值均<0.05).结论 常州市高职在校生网络游戏成瘾报告率不高.学校与家庭可联合采取措施预防高职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

    作者:潘曙东;庄勋;成鹏;孙丽芳;封苏琴;华危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农村小学生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应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调查问卷”,对重庆、山东、河南、陕西、湖南、四川部分农村地区56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近1 a内农村小学生,除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外的伤害发生率为71.3%,其中以扭伤、跌伤或碰伤发生率高(54.1%),其次为刀(或锐器)割伤或刺伤(26.3%)、烧伤或烫伤(21.2%);而自杀倾向报告率为6.4%,自杀行为报告率为2.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使用互联网、生活自信程度、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伤害是农村小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议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教育方面提出控制伤害的可行性措施.

    作者:曹冰;王亚娟;韩琳;苗静;何晓晨;吴艳琼;曾亮;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郑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及其对视力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且视力不良状况相当严重[1].陈国平等[2]研究指出,对于单纯性近视患者来说,视觉环境和行为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了解郑州市中小学生的视力保健行为现状和教学卫生状况等对学生视力的影响,为学校和家庭正确预防学生近视提供参考和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随机选取城市初中、城市小学、乡村初中、乡村小学4类学校各2所,且均由1所重点学校和1所普通学校组成,共8所学校.从每个年级各选取2个班,原则上每个年级不少于100人.共发放问卷4 401份,回收4 132份,有效问卷3 965份,有效率为90.1%.

    作者:梁利花;李然;宋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江西省大学生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危险行为调查问卷,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862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危险行为总报告率为56.06%,各类危险行为检出率为1.15%~38.06%;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学历大学生危险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大学生危险行为之间具有群集丛生特点,暴力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大学生多类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和谐、积极应对、接受过危险行为教育等是大学生多类危险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发生较为普遍.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教育与管理.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