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李彩云;曾强;王蒋丽;高杰;王海连;陈向华;褚红娜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应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一系列的压力,而生活事件又是构成这些压力的主要应激源,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该文就近年来有关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概念、分类、差异性研究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一综述,旨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燕;康耀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高校大学生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知晓度以及大学生人群膳食丙烯酰胺暴露水平,为开展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南京市5所高校的1 000名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并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膳食丙烯酰胺知晓度.结果 65.3%的学生从未听说过丙烯酰胺,仅有5.1%的学生知晓其危害;膳食丙烯酰胺的平均暴露量为每日1.50μg/kg,46.2%的受访者暴露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所给出的人均膳食丙烯酰胺暴露估计量(每日0.8 μg/kg).结论 南京高校大学生人群对膳食中丙烯酰胺的知晓率较低,而人群暴露量却很高,应加强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作者:孟徐连;赵晶晶;钱俊;冯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牙本质敏感(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是指牙齿遇温度、化学、机械等刺激时出现的一种异常酸痛感,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牙本质敏感的高发年龄段为30 ~49岁[1],但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8~35岁青年人群的DH患病率为22%~ 28%[2].为了解青年人群对牙本质敏感的知晓与行为现状,从而深入宣传牙本质敏感预防保健知识,纠正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降低牙本质敏感的发病率,笔者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旻;蒋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浙南山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为山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丽水市1所普通高校的2 346名浙南山区本科生进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 SIOSS)调查,并对该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浙南山区大学生中近1 a内有自杀意念者占10.1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结构模型较理想,共抽取绝望、乐观、自杀、睡眠及掩饰5个因子;除掩饰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及条目均与SDS、SCL-90聚合度良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Spearun-Brown分半信度为0.83,重测信度为0.86; SIOSS筛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Kappa系数分别为100%,97.09%及0.95.结论 浙南山区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不良有统计学关联.
作者:夏朝云;王东波;何旭东;叶华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体育锻炼对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探讨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0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小学四年级以上的29 762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将研究对象按每天平均锻炼时间>1 h和<1h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青少年体能素质及近视率和超重、肥胖率的差异.结果 每天平均锻炼>1h组学生的肺功能、爆发力素质、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优于每天锻炼<1h组.每天平均锻炼>1h组青少年的标准化超重和肥胖率为23.61%(男)、13.61%(女),标准化近视患病率为63.68%(男)、70.56%(女);每天锻炼<1h组的标准化超重和肥胖率为27.31%(男)、14.87%(女),标准化近视患病率为66.13%(男)、72.23%(女).结论 每天锻炼1h对中小学生体质有促进作用,应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
作者:张迎修;王志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学生对“入学和就业取消乙肝项目体检”政策的认知及态度,为评价该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市某高校各学院共计556名在校大学生,使用自编问卷对乙肝体检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政策的知晓率(63.1%)较非医学类(48.7%)的学生高(,x2=11.96,P<0.05).但从整体来看,大学生对该政策的知晓率并不高(56.1%);对乙肝病了解较多的学生更支持该政策(x2=20.56.P<0.05);大学生了解政策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38.8%)和他人的谈论(26.8%);大学生对政策的支持度比较高,但部分学生对政策的执行情况持怀疑态度.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该政策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应加强乙肝基本知识的宣传.
作者:袁雪峰;李灿锋;陈妙姣;黄康康;吴赤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承德市2009-2011年儿童流感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对承德市2家哨点医院采集的0~14岁儿童疑似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PCR法(Real-Time PCR)检测,使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采集儿童标本321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43.61%( 140/321).2009年9-12月H1N1亚型为优势毒株;2010年1-3月以B型为主,9-12月以H3N2亚型为主;2011年1-2月以H1N1亚型为主.结论 承德市流感的高发季节是冬春季,流行优势株为A型H1N1亚型和A型H3N2亚型.
作者:王伟;李彩云;曾强;王蒋丽;高杰;王海连;陈向华;褚红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路径,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安徽省蚌埠市4所中学2 626名中学生,采用攻击行为量表、亲子依恋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亲子依恋和外显自尊得分均高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攻击行为得分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往焦虑和外显自尊在亲子依恋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均起中介作用.结论 改善亲子关系、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程度、提高自尊水平,可以预防和减轻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顾璇;姚荣英;李红影;李克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不仅是祖国发展腾飞的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针对大学生开展健康管理,从宏观上看,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从微观上讲,是关乎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有调查发现,青少年诸多不良的个人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等,都是在步人大学后逐步养成乃致成瘾的,同时在大学时期更易出现肥胖、肺活量下降、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身心健康问题[1].如何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一个具有深远和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针对大学生开展健康管理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张持晨;段志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10年1月12日,温州市平阳县某小学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后,出现4例以阵发性嗜睡为特征的癔症发作.经专家组对患儿与家长进行心理干预,患者症状消失,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对这起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癔症群体发作的心理干预与治疗方法,为儿童群体癔症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宫本宏;林献丹;王晓敏;刘朝君;陈慕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资阳农村留守儿童当前的生长发育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资阳农村选择父母外出打工人数较多的2所小学二~五年级学生共510名作为调查对象,测定身高、体重和胸围,采用Z分法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结果 资阳农村儿童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年龄别胸围的Z分均低于四川农村儿童,而单亲留守儿童和双亲留守儿童的年龄别体重Z分低于四川农村儿童,也明显较非留守儿童低(P值均<0.05).农村留守男童生长发育迟缓率高于非留守男童(P<0.01).结论 资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受到现时及长期营养状况不良的综合影响.营养不良仍然是目前资阳农村地区儿童的主要营养问题.
作者:陈家言;周欢;曹欣;周泓羽;张莎;马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国热映电影中吸烟镜头的存在情况,并比较国产电影和非国产电影中吸烟镜头存在情况的区别及原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热映的144部电影,对每个吸烟镜头的基本信息和详细内容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57%的电影含有吸烟镜头,平均每部电影3.25个吸烟镜头,平均每部电影吸烟镜头总时长为133 s.主角吸烟的比例高,正面和中立的角色占到接近70%.17.82%吸烟行为是为了表现角色耍酷或者性感.超过半数吸烟镜头的存在与剧情没有明显的关系(58.76%).国产电影平均吸烟镜头数是非国产电影的3倍以上,吸烟镜头平均时长则是非国产电影的4倍以上.结论 热映电影中吸烟镜头存在情况严重且对吸烟行为多为正面描述,大多数情况下吸烟镜头与剧情无关.国产电影吸烟镜头和镜头时长远远高于非国产电影.
作者:董志隆;万霞;杨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贫困乡镇中小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现状,为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镇安县10所小学和4所中学,对其校领导16名进行访谈,采用定性研究分析结果.结果 受调查的14所学校均未开设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课,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医,缺乏专门教材和辅助教具,在开展相关教育时存在一定困难.上级教育、卫生部门比较重视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但对学生营养状况和健康教育不够关注,对学校此类教育课程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结论 镇安县中小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开展情况不理想;当地教育、卫生部门应给予学校政策和实际支持.
作者:杨俊峰;任国峰;李明志;林茜;秦虹;邓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06-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有效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0年江苏省学校突发事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江苏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24起,其中传染病事件592起(94.87%),食物中毒事件21起(3.37%).共有21 695人发病,无死亡病例,波及1 038 005人.江苏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峰发生在3-5月和11-12月(即冬春季节).苏中地区报告较多,乡镇小学报告较多.传染病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居多,流行性感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规模较大.结论 2006-2010年江苏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乡镇小学.
作者:李媛;梁祁;戴启刚;艾静;吴莹;刘文东;祖荣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疲劳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心理、生理或环境原因使机体过度劳累而产生的一种衰竭状态[1].研究表明,各类学生学习生活中疲劳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思维迟滞、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2-6].为了解哈萨克族大学生的疲劳现状,探讨疲劳产生的原因,笔者选取新疆某高校哈萨克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哈萨克族大学生疲劳的一般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哈萨克族大学生疲劳奠定基础.
作者:张念;毕存箭;杨俊敏;王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事故倾性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伤害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银川市先按市区和郊区分层,再以学校为单位,每个市/区抽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2所,在抽中学校的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级的全部学生共7 102名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危险因素.结果 事故倾性儿童的检出率为3.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母亲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家庭人口数、监护人健康状况、发现危险行为时制止方式、监护人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儿童事故倾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相对于参比变量城乡类别(城区OR=2.438)、学段(小学OR=3.518,初中OR=1.272)是危险因素,相对于参比变量地区(兴庆区OR=0.746,金凤区OR=0.166,西夏区OR=0.659,贺兰地区OR =0.462)、民族(汉族OR =0.366.回族OR=0.583)、母亲月收入(<2 000元OR=0.537,2 000元~OR=0.997)、家庭地理位置(市区OR=0.377,郊区OR=0.734,农村OR=0.364)是保护因素.结论 事故倾性儿童伤害的发生与家庭环境有一定关系,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侯居旺;郭忠琴;田蕾;杨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小学生的零食消费现状及零食消费不良习惯与家长相关知识、态度的关系,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上海市静安区—至五年级1446名小学生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90.9%的小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零食主要由家长、家里人或其他成年人购买(91.9%);仅有32.1%的小学生能坚持每次吃零食前洗手;每天都吃的零食主要是纯牛奶/酸奶(68.2%)和新鲜水果蔬菜(61.3%),也有少数人每天吃糖果(2.4%)或膨化食品(0.8%).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的好坏与家长相关知识态度有关,具有零食消费不良习惯的小学生,其家长的知识态度得分较低(趋于不健康).结论 小学生的零食消费行为有待改善,须同时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指导他们合理选择和消费零食.
作者:倪慧娟;邹淑蓉;陈毅琼;杨晓明;张济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在中国农村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河南省某农村地区8所农村小学全体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单位分为教育组和等待教育组.先对教育组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研究结束后再对等待教育组学生进行教育.分别于教育前、教育后1周及教育后5个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与教育前相比,教育后1周和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得分增长值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学生知识、态度得分增长值(P值均<0.05);教育组学生与家长、同学或朋友谈论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比例由教育前的16.9%和10.9%分别上升到教育后1周的27.1%和18.1%及教育后5个月的38.6%和32.0%,均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学生(p值均<0.05).结论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能显著提高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有助于促进小学生与家长、同学或朋友有关预防艾滋病问题的交流.
作者:杜晓娜;陈晶琦;张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吉林市9~12岁不同乳房发育分期女生营养摄入状况,为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吉林市小学9 ~12岁健康女生357名为研究对象,用Tanner's分期问卷评价女生性成熟度,使用膳食记录问卷进行3d膳食调查.结果 不同乳房发育分期女生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分别为1 682.5,1 734.5和1 617.1 kcal(1 kcal=4.184 k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P<0.01),达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的84.86%,83.84%和75.01%;蛋白质平均每日摄入量分别为62.89,61.41和53.73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3,P<0.01),占总能量的14.32%,13.69%和12.91%.女生营养素平均每日摄人量占参考摄入量的百分比随着性发育而下降.不同乳房发育分期女生营养充足比<0.7的营养素均为钙、锌和维生素A.结论 吉林市9 ~12岁女生营养摄入量随着性发育程度逐渐下降,应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改善膳食营养状况.
作者:白雪松;李林春;张广腾;李朝阳;李善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应该及时了解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探讨其体质改变的各种因素,为改善体质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台阶试验6项体质测试全面反应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1].本研究通过对聊城大学2007级学生2008-2010年3次6项体质达标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解学生体质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体质改变的各种因素.
作者:张玉玲;程敏;刘铁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