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霞
2009年9月27日16:00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报告,某学校发生一起疑似接种流感疫苗导致的聚集性发热疫情.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迅速查明了发病原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涛;王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且青少年的血压水平发展呈现年龄趋向性和“轨迹”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1].有研究表明,成年期高血压的发生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已开始[2-3].高三学生已接近成年,血压测定值比儿童期稳定,同时面对着紧张的生活节奏及升学压力.为进一步了解该时期学生血压水平,为预防成年后高血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太原市3 884名高三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横断面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霞;贾铁娥;宋家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和龋失补牙数(dmft、龋蚀指数(CSI)、唾液流量及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aliva secretary immunoglobulin A,SIgA)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哮喘儿童的龋齿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从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哮喘专科随机选取3~6岁哮喘儿童60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60例,测定两组儿童的dmft和CS1,5 min非刺激性唾液流量以及唾液中SIgA浓度,比较其在哮喘组和对照组儿童间的差异.结果 哮喘组儿童的dmft和C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哮喘组儿童5 min非刺激性唾液流量、唾液SIg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哮喘儿童龋齿患病状况重于非哮喘儿童,应对哮喘儿童监护人进行口腔卫生指导、以减少哮喘儿童的龋齿发生率.
作者:魏利敏;王剑锋;郑仰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头沟区2008-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78.99/10万、68.42/10万和204.61/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永定镇、大台办事处和龙泉镇,病例集中在2~4岁年龄组;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发病为主,流行高峰集中在4-7月.实验室诊断病例以EV 71型阳性为主,占62.11%.结论 应加强高发地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并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李龙建;刘英;曹殿起;刘喜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效果,探索促进学龄前儿童体质发育的训练模式.方法 整群抽取高邮市4所幼儿园,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儿童651名,对照组 儿童666名.根据“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方案”,对试验组儿童进行2a各项体质训练干预,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教学.对训练前后儿童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除3.5 ~5.5岁组儿童的平衡素质外,其他素质指标都是试验组儿童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儿童上肢力量比对照组儿童平均远1~2m,下肢爆发力比对照组儿童平均远10 ~20 cm,灵敏性比对照组儿童平均快约1 s,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比对照组儿童平均增加2~3 cm,完成2a训练的6岁组儿童身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1.2 cm.结论 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切实可行,能够促进儿童体质发育.
作者:俞飞;陈维忠;韩素玲;郭卫芳;陈玉亮;肖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当前小学生自发游戏的特点,为正确引导小学生游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开放式问卷对内江市4所小学一~六年级1 328名小学生自发游戏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喜欢并常玩的游戏依次为捉迷藏、跳绳、下棋、跑猫、打羽毛球、打篮球、老鹰抓小鸡、打乒乓球等,报告率分别为50.1%,40.8%,24.6%,22.0%,19.2%,19.1%,17.1%和13.9%.其中体育运动类游戏占76.3%,其次是体闲类游戏(12.0%),后足智力类游戏(7.2%).结论 自发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与学校教育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作者:吴洪艳;周天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状况及其与个体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培养和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贵州省572名青少年,采用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民族和学段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多个维度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健康各变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且能够显著预测个体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R2值分别为0.142和0.093).结论 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76).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问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 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 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 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燕;陈洁;章雪梅;吴戈;陈燕燕;毛欣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肥胖儿童的肥胖心理感受和控制体重意愿,为研究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泰安市泰山区2个街道、4个村的6~12岁肥胖儿童20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 39.5%的肥胖儿童认为自己不胖,低年龄组认为自己不胖的比例更高(x2=13.29,P<0.01);34.1%的肥胖儿童因为肥胖苦恼;10~ 12岁肥胖儿童71.9%不愿意与同学外出活动,高年龄组比低年龄组严重(x2=120.01,P<0.01):有9.8%的肥胖儿童自行减少饭量,同意减肥的达到82.4%,希望家长帮助减肥的占79.0%.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导致肥胖儿童苦恼的影响因素为对自己肥胖的态度和肥胖自我感觉(P值均<0.01).结论 部分肥胖儿童没有认识到自己肥胖;已有部分认识到自己肥胖且对自己体重不满意的儿童产生了心理问题;绝大多数肥胖儿童希青减肥,但付诸行动的较少.
作者:张钦凤;南月丽;王瑞;韩玲;崔朋伟;张宗虎;周圆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学龄期矮小儿童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或)心理弹性量表(RS)个性问卷,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儿科矮小门诊确诊为矮小症的82例9 ~ 14岁身材矮小儿童和78名正常对照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矮小儿童有焦虑障碍的比例(43.90%)与对照组( 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6,P<0.01);有抑郁障碍的比例(18.30%)高于对照组(12.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P>0.05);两组儿童焦虑总分以及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分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矮小儿童抑郁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儿童心理弹性评分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矮小儿童焦虑各因子及总分,抑郁评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10~-0.33,P值均<0.05).结论 学龄期矮小儿童较正常儿童有更多的焦虑等情绪,心理弹性好的学生焦虑抑郁症状较轻.应注重儿童心理弹性的培养.
作者:舒桂华;梁琪;陶月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曾全文数据库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选取28篇研究报告进行元分析,研究对象涉及20 834名在校大学生,研究量表主要为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相关系数(r)为效应量,并进行FisherZ逆转换.结果 除父母亲的惩罚、严厉外,其余因子平均效应量的显著性检验P值均<0.01,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效应量绝对值大于母亲;母亲不良教养方式的效应量大于父亲;平均效应量在父母不良教养方式上值均为正.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父亲良好教养方式以及母亲不良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大.
作者:张妍;任慧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小学生发育状况和疾病检出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深圳市光明新区上报广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的身高、体重和疾病检出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性别间仅在小学低年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各年级学生组间身高、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检出疾病以视力不良、龋齿、肥胖省养不良和沙眼5种常见病为主,检出率依次为41.24%,24.78%,10.43%,6.26%和1.84%.结论 通过体检管理系统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当地中小学生的发育情况和疾病检出情况,有利于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易超;刘超;管新艳;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个体终身健康、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了解自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健康教育的现况及存在问题等,笔者通过研究与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李小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城区2006-2010年的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方法 对5a来通州城区4所监测点校中小学生体检资料中的视力不良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自2007年起到2010年,通州城区4所监测点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65 5%上升到75.5%.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小学生视力不良以轻、中度为主,高中生视力不良以重度为主,随着年级增加,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结论 学生视力不良问题严重,有逐年加重趋势.应重视学生视力不良的预防工作.
作者:韩卫民;陈晶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人芽囊原虫( blastocystis hominis,Bh)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类肠道的原虫.Bh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肠道酵母菌[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Bh的形态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特性以及Bh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Bh是一种引起人体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但也存在无症状人芽囊原虫感染者的报道[2].Bh感染高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感染率(30%~50%)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5%~10%)[3].Bh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回盲部,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也可出现腹泻等症状[4-5].为了解桂林医学院大学新生中Bh的感染情况,笔者对桂林医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莫刚;杨冬钰;曾令另;农子军;李云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医学和师范院校教师吸烟知识、态度、行为及学校控烟环境等,为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和2所师范院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1 357名教师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教师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6.9%和12.9%;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教师认为自己应该在控烟活动中起带头作用的报告率为85.9%和81.5%,经常当面劝阻吸烟者的报告率分别为19.6%和21.1%;分别有56.4%的医学院校教师和57.4%的师范院校教师在过去7d中看到有人在学校的室内环境吸烟.结论 应该在医学与师范院校教师中深入普及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制定严格的控烟规定,强化学校控烟环境.
作者:吴洪涛;翟强;崔群;王飞;李清华;王春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青海省学生吸烟、饮酒及赌博现状,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青海省6个地区16 484名学生进行问卷现状调查.结果 青海省学生吸烟和饮酒率分别为14.36%和36.41%.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吸烟及饮酒率依次递增,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生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4.55%和 46.73%,女生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3.38%和26.30%,男、女生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生参与赌博率分别为21.84%和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首次吸烟、饮酒呈低龄趋势.结论 青海省学生吸烟率、饮酒率及参赌率增高状况不容忽视.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对学生健康的危害.
作者:曹玉洁;姬红蓉;郭学斌;郭晚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儿童咽部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为从微生态角度预防以口咽部为门户的呼吸道感染发生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沈阳市花城小学7~9岁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用无菌咽拭采集标本,对菌群进行分离培养、纯化、染色镜检和ATB鉴定,了解儿童咽后壁的优势菌群和菌群分布特点.结果 儿童咽后壁菌群的需氧菌95%正常值范围为2×103 ~2×107CFU/mL,厌氧菌为1×103~2×107 CFU/ml.,需氧菌和厌氧菌之比为1.5∶1.在需氧菌中,口腔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灰色奈瑟菌、白似丝酵母菌、缓症链球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菌属,上述菌株的构成比也明显较高.在厌氧菌中,小韦容球菌、解脲拟杆菌.麻疹孪生球菌的检出率相对高于其他菌株,检出率较靠前的口腔纤毛菌的构成比与其他检出率较低的菌种没有明显区别;相反,检出率较低的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构成比反而较高.结论 口腔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灰色奈瑟菌、白假丝酵母菌驾缓症链球菌、小韦容球菌、解脲拟杆菌、麻疹孪生球菌是咽部的优势菌群,是研究口腔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
作者:肖纯凌;张海柱;陈冬梅;徐静;徐佳;海晓欧;陈魁敏;周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遭受言语性骚扰状况及其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辅助匿名电子问卷,在上海市4所大学的1099名大学生中开展调查.结果 28.48%的大学生报告有遭受言语性骚扰的经历,女生经历言语性骚扰的比例(33.93%)高于男生(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主要被同 学/朋友/网友/同事性骚扰(92.31%);女生除主要被同 学/朋友/网友/同事(53.62%)的性骚扰外,还较多地遭受陌生人(43.93%)的性骚扰.大学生报告率高的3个健康危险行为是看色情书刊(72.79%),想过/尝试过自杀/自残行为(37.76%)和发生未婚性行为(21.66%).结论 大学生遭受言语性骚扰的现象较常见,且与健康危险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廉启国;左霞云;楼超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现状及特点,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杭州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 1995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筛查生长迟滞和消瘦,并以此评价营养不良状况.结果 2010年杭州7~18岁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在1.41% ~ 14.09%之间,以消瘦型营养不良为主,占87.76%.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乡村男生高于城市男生,并随年龄增大呈逐步升高趋势.结论 2010年杭州市高年龄组学生、女生以及乡村男生的营养不良问题突出,需重点关注.
作者:罗军;朱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