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肺脑复苏成功的救护体会

陈丽霞;陈淑琴;臧萍

关键词:心搏呼吸骤停, 急救, 护理
摘要:采取胸外心脏按压、畅通气道、有效的呼吸支持、静脉置管、应用药物、除颤等措施,16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全部康复,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后尿潴留的防治与护理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作者:李恒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改善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视[1],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各级医院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以致健康教育活动仍缺乏深入开展的力度和特色.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现将其现状分析如下.

    作者:向永玉;周芳芳;刘昌丹;余红菊;罗秋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胆固醇及其在心脏中的作用

    胆固醇是一种存在于血液中的脂类物质,也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功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其存在于神经系统、肾上腺和皮肤等组织,并参与固醇类激素(黄体酮、睾丸酮、肾上脉皮质激素)、维生素D和胆波士顿酸的合成.

    作者:周楠;邱桂春;邹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ICU清醒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撤机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ICU清醒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撤机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用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系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c回归分析判定撤机失败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结果 50例撤机成功,5例撤机困难,5例因撤机失败死亡.结论 运用正确的方法,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酌情给予心理疏导,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训练.

    作者:张焕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美国医院护理管理启迪

    介绍了美国护理管理体系概况及美国医院护理管理的基本模式,提出了美国在医院文化的全面渗透、护理人员分层次注册与使用、为高学历护士提供的广阔空间和舞台、护理质量标准统一及计算机化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注重护理安全管理和流程的改进、有效的支持系统保证了护士有充足的临床护理时间、立法保障护士的继续教育、普及病人的健康教育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马智群;温贤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神经性吞咽困难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吞咽困难在神经性失调患者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神经性吞咽困难可引起多种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为此,需重视该类患者的吞咽困难评估和康复.本文概述了神经性吞咽困难评估和康复护理的新进展.

    作者:王若婧;黄燕梅;许红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国外专科层次护理药理学教材的分析

    本文通过对国外专科层次护理药理学教材的分析,得出国外版教材的特点,具体如下:强调护士的作用,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明确学习目标,检测学习效果;注重学习内容在护理工作中的实用性;强调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因素对用药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外教材的编写特点,可提高我国高职高专药理学教材的编写质量.

    作者:陈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9例腹腔间室综合征的监测与护理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又称腹腔筋膜室隔综合征,腹腔高压综合征,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腹内高压(IAH)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ACS以腹内高压、严重腹胀合并少尿、呼吸窘迫为特征[1].

    作者:张玉珍;陈玉琴;吴恩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与蝶型头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与蝶型头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佳穿刺工具及方法.方法 将行螺旋CT增强扫描配合使用高压注射器的3 62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 923例使用静脉留置针,B组1 697例使用蝶型头皮针,比较两组病人造影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增强成功率及无痛注射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造影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增强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时配合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留置针明显优于带翼头皮针,可大幅降低造影剂外渗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及保证增强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清香;丁小容;曲路;魏秋花;钟惠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6倍,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结核病发病率比控制良好者约高3倍左右[1],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正迅速增加,所以糖尿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也在增多.尤其是老年人,其患病率达22%[2].现将我院2004年~2006年收住入院7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玉;付筱华;王金绳;徐翠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护理二线值班对夜间护理质量的影响

    组建护理二线值班小组,解决了夜间儿科护理中发生的疑难问题和异常情况,减少了护理纠纷与投诉,减轻了值班护士心理压力和科室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护理二线值班小组夜间会诊有利于提高夜间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利于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李金蕊;田秋慧;李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型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护理

    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诊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严格无菌操作,正确选择合适的留置针,重视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合理有效固定,加强护理巡视,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本组观察了68例静脉留置针病例,2例因并发症拔除,其余患者自我评价满意.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预防矫正足下垂托的制作与应用

    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是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给病人恢复后的行走增加了困难.

    作者:王金娜;贾荣娟;于雪农;高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干性助热溶解注射用环磷酰胺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干性助热溶解注射用环磷酰胺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注射用环磷酰胺180瓶随机分为实验组(n=90)与对照组(n=90).实验组采用干性助热溶解;对照组则按常规水溶性助热溶解,观察两组药物溶解时间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助热(80~100℃)的溶解时间分别为(0.41±0.07)min、(7.13±1.97)min,两组药物溶解效果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实验组干性助热溶解注射用环磷酰胺比对照组水溶性助热溶解方法更安全、更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雪金;李玉兰;曾燕辉;林秀珍;冯美银;邓群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胆道镜取石术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432例胆道残余结石病人进行了598次经胆道镜取石术的护理观察,分析引起32例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并发症患者经过妥善的处理和护理,无一例出现严重后果,转归较好.结论 内镜专科护士要充分了解并发症的原因,熟悉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而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

    作者:陈萍;孙礼侠;刘丹峰;刘昌阔;刘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儿童患者关节镜手术的护理

    我科从1998年6月至2007年1月起,开展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滑膜炎,经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后加强功能康复锻炼,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注射器不同位置放置时胰岛素微量注射过程中的浓度测定

    目的 探讨注射器不同位置放置时微量注射胰岛素(Regular Insulin,RI)稀释液过程中的浓度变化,以指导三升袋输注过程中合理使用RI.方法 20 ml注射器抽取RU稀释液20 ml,其中含19.5 ml的5%葡萄糖,0.5 ml的砌20 U.根据注射器水平和垂直放置以及乳头位置的不同将试验分为3组,泵速4 U/h,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 h、2 h、3 h、4 h分别取样1 ml,使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RI浓度.结果 微量注射泵在3种位置5个时间段注射RI溶液的浓度变化值为:33.3±2.7mU/L,35.0±3.5 mU/L,38.3±4.6 mU/L,38.4±3.6 mU/L,36.1±3.9 mU/L,5组之间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微量注射泵注射RI稀释液的过程中浓度较稳定,配合3 L袋输液能够减少m浓度变化对于血糖的影响.

    作者:黄忠琴;陈海生;黄国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健康教育流程图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结核性胸膜炎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佳效果,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迄今为止仍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2].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制定并应用了健康教育流程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彩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炎的护理

    探讨椎间盘炎的发生原因和护理策略.对11例椎间盘炎患者采用积极的治疗和系统的护理.全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7例患者术后6 W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基本恢复正常;4例患者术后8 W完全恢复健康.椎间盘感染虽由多种原因引起,椎间盘手术时一定要执行严格的器械消毒和无菌操作,一旦出现椎间盘炎,患者会很痛苦,而且病程会很长,除了积极有效的治疗,耐心、周全、系统的护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可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雷春燕;刘社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病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分析老年糖尿病(DM)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操作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指导,疾病相关知识地教育,CGMS的管理.结果 103例老年DM患者,个人监测时间24~77 h,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监测,无穿刺部位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患者行CGMS监测有很好的耐受性,规范的护理可以提高老年DM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敏;周长美;胡淑霞;梁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