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陀区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分析

马建红;郭燕;吴春香;陈科;吴雯静

关键词:进食, 费用和消费, 知识,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为学生营养干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普陀区2所公办小学二至四年级102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零食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零食指南扇面图的知晓率仅为13.9%,摄入的零食有66.9%来自于家庭.学生平均每天吃零食3.75次,有49.6%的学生每天摄入零食3次及以上.新鲜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在零食摄入中位居前2位.谷类适量类、饮料类适量类、肉蛋海产品适量类分别位居第3~5位.薯类可经常食用类是后5位顺位零食之一.结论 普陀区小学生零食摄入不合理.需要通过营养干预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消费零食,促进健康成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民族地区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分析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研究课题.抑郁心理状态不但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1-3].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为了解云南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状况,为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对云南省12 206名中学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本文撰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弥勒、禄劝4个少数民族地区7 979人的调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莹;李燕;杨国良;朱所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LAP)中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分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整群随机抽取的3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我肯定、忧郁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与焦虑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是预测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

    作者:彭霞;王鑫强;郭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磐安县学生饮水现状及对策探讨

    在校学生饮水人数多而集中,若卫生管理不到位,易引起饮水中毒事件发生,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为了解磐安县学校饮水状况,确保学生饮水卫生安全,笔者于2010年10-11月对磐安县中小学校饮水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存在问题及日后监管工作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大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唐山市大学校园施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唐山市4所高校大学生2957名为调查对象,对近1a来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957人中近1a内发生校园暴力者575人,发生率为19.4%.其中心理暴力发生率为18.5%,躯体暴力发生率为4.9%,性暴力发生率为2.5%.遭受暴力者499人,发生率为16.9%;施加校园暴力者193人,发生率为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收人家庭、家庭结构不完整、暴力经历、暴力环境、暴力观点是施暴行为(OR值分别为0.401,1.494,1.720,2.344,2.790和3.037)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校园暴力的发生率较高,部分危险因素不容忽视.应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作者:薛玲;庞淑兰;关维俊;王伟秀;韩建文;崔立华;陈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聊城市农村0~5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0~5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聊城市东昌府区3个乡(镇),按小同年龄段以接近1∶1的年龄别比例随机抽取0~5岁儿童303名,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的统一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入户访问和测量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0~5岁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3%和3.0%,营养不良率为9.6%,消瘦率为3.3%;儿童贫血率为24.1%,其中男童为22.6%,女童为26.5%.结论 聊城市农村0~5岁儿童营养状况较好,但个别年龄组的贫血率较高.

    作者:吴光健;刘丹茹;张俊黎;闫静弋;席庆兰;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与进食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儿童进食障碍状况及相关心理行为特征,为预防肥胖和进食障碍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1∶2配对的方法,采用进食障碍问卷儿童版( Eating Disorders Inventory of Children,EDI-C),对上海市某区6所小学二~四年级186名超重肥胖儿童以及372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调查,评价超重肥胖与发生进食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超重肥胖组求瘦倾向、形体不满、自信心不足和内感受缺陷分量表得分超过正常值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体重正常组的贪食分量表得分超出正常值的人数比例高于超重肥胖组.超重肥胖组中,女生更易患贪食,但不同年龄组女生量表得分超过正常值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肥胖与形体不满及求瘦倾向等进食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需要对进食障碍儿童进行全面干预和适当行为矫正.

    作者:王文娴;郭红卫;薛琨;万文涛;骆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湖州市4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分析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1].笔者对2008 - 2010年湖州市发生在学校的4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进行科学分析,了解、掌握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特征和发病原因,以指导今后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孙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女生月经初潮早发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

    目的 研究月经初潮早发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无锡市市区调查26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3 865名,筛选出192名初潮早发女生(初潮年龄<11岁),采用1∶2配对的对比研究方法,对192例初潮早发女孩及对照女孩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10项负性生活事件中有9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考试失败或不理想、感到受人歧视或冷遇、经常与同学发生纠纷、预期评选(如三好学生)落空、感到升学压力大等均进入多因素模型.结论女性月经初潮早发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作者:张敏婕;朱丁;徐勇;沈惠芬;钱红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口腔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制订口腔保健治疗方案及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在2004,2008年选取某医科大学2557名和2723名新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口腔保健意识欠缺,女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和行为优于男生;67.1%的学生每天早晚刷牙,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行为不容乐观.与2004年相比,2008年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没有明显提高.结论 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对大学生口腔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王海林;杨玲;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与健康维度的关系

    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教育部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近40%的大学生有体虚、易疲劳、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不稳定等亚健康状况[2].高校每年因承受能力差、情绪脆弱、神经衰弱等原因退学、休学的学生不断增加,轻生现象也时有发生[3].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身体活动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身体活动不足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7].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江西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自测健康状况来反映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健康维度的影响,通过分析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与自测健康各个维度的相关性情况,为大学生养成合理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促进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利强;鲁建明;张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桂西地区中学生药物滥用综合干预中期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中学生药物滥用“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模式的中期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吸毒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以百色市城乡4所普通中学学生为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该模式的干预方案,对照组开展简单的药物滥用防治知识讲座.干预前与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自填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人口学特征及干预前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即时,试验组有关非法药物认知和一般自我效能的得分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值均<0.05),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随访时间内,干预组认知(海洛因/可卡因和大麻)、求助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认知(冰毒和K粉)、自责、合理化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有随访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P值均<0.05).认知各项、解决问题、幻想、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抵御技能在干预即时处高(p值均<0.05),合理化得分总体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结论 “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能提升学生拒绝毒品的认知,改善自我效能感和青少年的应对技能.

    作者:郭蕊;邓树嵩;梁建成;廖建英;李阳;蒙仕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1060度量表应用于研究生的信效度评价

    目的 评价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在中国研究生群体中应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按年级分层,整群抽取全国7座城市、12所高校研究生3 812名进行MSLSS量表的测试及信度、效度评价.结果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分半信度为0.91;各维度得分与该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67 ~0.81之间.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49.91%,每个条目的因子负荷0.34 ~0.83之间;在家庭满意度、朋友满意度和满意度总分上,女研究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研究生(P<0.05).结论 MSLSS量表在所测试研究生群体中显示出较好的信度、效度.

    作者:夏果;杨秀兰;潘发明;宋玉梅;赵智;陶群;郭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无锡市中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落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无锡市女中学生初潮年龄落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无锡市4978名初一到初二女生,对其进行月经初潮情况、家庭环境及负性生活事件调查.将初潮年龄≥14岁定义为初潮年龄落后,排除器质性病变,检出142名初潮年龄落后女生;按照1∶2配对设立对照组.结果 中学女生初潮年龄落后检出率为6.1%.初潮年龄落后组与对照组在负性生活事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因素中除情感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及负性生活事件对初潮年龄落后女生无影响.

    作者:张敏婕;朱丁;徐勇;沈惠芬;钱红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威海市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威海市4~6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效果,为儿童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调查2010年普查过的威海市1 262名3~5岁儿童乳牙龋齿情况,同期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乳牙龋齿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1年4~6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分别为51.8%,63.3%和71.5%,与2010年相比,4岁组患龋率显著增加,5,6岁组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充填率分别为15.1%,30.7%和49.7%,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 12.8,20.9和29.6个百分点.回归分析表明,“喝碳酸饮料”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进食后清洁牙齿”、“为孩子清洁牙齿”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结论儿童龋齿与口腔卫生习惯关系密切,提高父母防护意识及加强防护等方法可增加儿童龋齿充填率,专业防龋教育和治疗有效.

    作者:戴俊峰;钟丽红;王海燕;许培斌;邢树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性早熟女童血清睾酮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和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为开展儿童青少年青春发育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 - 2007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诊治的ICPP和PT女童各16例为研究组,正常青春期女童和正常青春期前女童各16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FT,SHBG和雌二醇(E2),计算FT/T.结果ICPP组与正常青春期女童组的E2和T水平高于PT组和正常青春期前女童组(P值均<0.05):PT组的FT水平和FT/T高于正常青春期女童组、ICPP组和正常青春期前女童组(P值均<0.05);PT组的SHBG水平低于正常青春期前女童组(P<0.05),而与ICPP组和正常青春期女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童PT与血清SHBG降低有关,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性激素的升高是导致女童发生PT的重要因素.血清FT的水平和FT/T有助于PT和ICPP的鉴别.

    作者:林艳;方妍彤;阮莉莉;李珊;陈兆军;任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

    目的 了解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粉和凉面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冬、春、夏、秋季节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的学校周边随机采集样品共200份,按检验方法《食品卫生微生物记分》( GB/T 4789)进行检测.结果 200份检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污染率分别为100.0%,97.5%,93.5%,97.0%和17.5%,3份样品检出沙门菌,2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份样品检出变形杆菌.夏秋季食品的菌落总数、酵母菌污染量高于冬春季(P值均<0.05).结论 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微生物污染普遍,尤其是夏秋季节凉粉和凉面污染严重.

    作者:周藜;朱玫;周倩;陈依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伤害心理应激因素配对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应激因素对运动伤害发生的影响,为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运动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5所初中和5所高中的学生进行运动伤害筛查,按性别、年龄、班级1∶1配对原则,通过样本量计算选择267对运动伤害病例和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运动时感觉疲倦(OR=6.77,95% CI=3.56 ~ 13.89)、运动时感觉焦虑(OR=5.34,95% CI=3.02 ~11.97)、过去1a有过伤害史(OR=3.18,95% CI=1.01 ~7.98)、遭到体育老师的严厉批评(OR=2.73,95% CI=1.23 ~7.05)以及感觉运动场地恶劣(OR=1.45,95%CI=0.61 ~3.26)是中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不良的心理应激可能让中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升高,应注意调整学生运动时的心理状态以及改善教师批评学生的态度与方式.

    作者:张维蔚;刘伟佳;刘伟;林蓉;吴家刚;林琳;麦锦城;杜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抑制功能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抑制功能特征,为深入了解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ICD- 10中阅读障碍的诊断标准,从武汉某小学筛选出16名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为实验组,并从同性别、同年级的正常儿童中选择对照16人.采用Flanker Task的研究范式,测量两组儿童在抑制任务上的反应时和准确率.结果 在一致情境下,阅读障碍组与正常组在抑制任务上的准确率、反应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0,P=0.28;=-0.80,P=0.43);在不一致情境下,两组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29,P=0.03);两组辨别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2).结论 阅读障碍儿童的抑制能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阅读儿童.

    作者:朱冬梅;王晶;吴汉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云南省乡镇中小学校疟疾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分析

    疟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2],云南是中国疟疾流行的主要省份之一[3-4].疟疾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严重的威胁.学校承担着向儿童青少年宣传预防疟疾等多种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重任.2007年以来,云南省在第五轮全球基金中国疟疾项目确定的项目地区乡(镇)中小学开展了预防疟疾教育.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学校预防疟疾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总结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经验,思考乡(镇)中小学实施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作者:龙榕;苏伟;董一凡;王媛;周铨;李冰雪;焦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普陀区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为学生营养干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普陀区2所公办小学二至四年级102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零食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零食指南扇面图的知晓率仅为13.9%,摄入的零食有66.9%来自于家庭.学生平均每天吃零食3.75次,有49.6%的学生每天摄入零食3次及以上.新鲜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在零食摄入中位居前2位.谷类适量类、饮料类适量类、肉蛋海产品适量类分别位居第3~5位.薯类可经常食用类是后5位顺位零食之一.结论 普陀区小学生零食摄入不合理.需要通过营养干预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消费零食,促进健康成长.

    作者:马建红;郭燕;吴春香;陈科;吴雯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