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健;刘丹茹;张俊黎;闫静弋;席庆兰;刘军
2008年12月24日至2009年2月13日,赣县韩坊乡某小学发生一起甲肝暴发疫情.经调查,确定为密切接触所致,历时50 d.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新喜;罗鸿华;张兴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2009年10月22日,杭州市余杭区某中学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学校立即将情况上报有关部门.该中学位于城镇中心区域,全校共有3个年级36个班级,有学生1942名,其中住校生1458名,走读生484名,教职工185名.有学生食堂2个,教师食堂1个.生活用水为自来水,学生在教室内饮用未经加热的桶装水.住校生一日三餐均在学校食常用餐,大部分住校生有吃夜宵的习惯;而走读生仅在学校用中餐,只有少数学生在学校吃早餐和夜宵.余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深入学校开展现场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于10月26日控制了疫情.根据临床症状、现场流行病学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一起因食用受污染卤蛋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作者:杨涛;孟祥杰;陈旭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大量研究显示,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危机[1-5].如何有效地帮助成瘾大学生摆脱心理危机,是教育和卫生部门重点面对的问题.笔者对江西省两所高校79名网络成瘾学生在军事训练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网络成瘾学生军训前后心理及人格特征变化,验证军事训练这种方式对网瘾大学生改善心理品质是否有效,从而为开展网络成瘾的群体预防和个体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刘后根;龙文;刘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自杀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也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7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6.9%的美国高中生有过自杀未遂,自杀是美国10~19岁青少年第3位死亡原因[1].在我国,自杀是15 ~34岁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2];17.4%的初中生在调查前1 a内严肃地考虑过自杀,8.1%有过具体的自杀计划[3].我国每年200万自杀未遂人口中有2/3处于15 ~ 34岁年龄段,且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心理评估或治疗[4].
作者:杨晶洁;谢斌;卞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肥胖已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4].儿童肥胖干预方法的探索也因此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国外很多研究的结果认为,学校是防治儿童肥胖的重要干预场所[5-8],有些基于学校的干预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10].但是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干预项目有很多不完善处,特别是对于干预方案的有效实施方面有很大的困难.有研究提出,教师具备对儿童进行饮食和运动教育的有利条件,应该成为学校干预项目的主要实施者[5].随着教师有关肥胖知识的增加,学生关于肥胖的知识也增加,并乐于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儿童肥胖干预得以顺利进行[5].
作者:沈秀华;汤庆娅;陶晔璇;阮慧娟;蔡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危害大,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我国一般人群尤其是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1].虹口区作为上海市试点区之一,于1986年即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新生儿血源性乙肝疫苗的免疫工作,免疫程序按0,1,6个月执行.为掌握本区在新生儿期全程接种血源性乙肝疫苗的中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完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9年9-11月开展了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汤显;杨吉星;周杭娟;王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彭阳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制定中小学生常见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彭阳县城区7所中小学校12580名学生2009年9月-2010年6月的晨检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彭阳县城区学生因病缺课率为6.30%,男生为6.02%,女生为6.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2,P>0.05);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因病缺课率分别为7.01%,7.2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9,P<0.01).小学、初中和高中均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胃肠道疾病占第2位;患病时间以冬、春季病例居多,2-3月为高,11-12月次之.结论 彭阳县城区中小学生缺课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居多,疾病构成主要以呼吸系统、胃肠道疾病和传染病为主.
作者:安顺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0~5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聊城市东昌府区3个乡(镇),按小同年龄段以接近1∶1的年龄别比例随机抽取0~5岁儿童303名,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的统一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入户访问和测量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0~5岁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3%和3.0%,营养不良率为9.6%,消瘦率为3.3%;儿童贫血率为24.1%,其中男童为22.6%,女童为26.5%.结论 聊城市农村0~5岁儿童营养状况较好,但个别年龄组的贫血率较高.
作者:吴光健;刘丹茹;张俊黎;闫静弋;席庆兰;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月经初潮早发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无锡市市区调查26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3 865名,筛选出192名初潮早发女生(初潮年龄<11岁),采用1∶2配对的对比研究方法,对192例初潮早发女孩及对照女孩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10项负性生活事件中有9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考试失败或不理想、感到受人歧视或冷遇、经常与同学发生纠纷、预期评选(如三好学生)落空、感到升学压力大等均进入多因素模型.结论女性月经初潮早发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
作者:张敏婕;朱丁;徐勇;沈惠芬;钱红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入学前都需要完成心理测试,但是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仍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心理学问题,其治疗状况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研究者对武汉市3所医院(2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和1所精神专科医院)1524例高校学生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为高校学生精神障碍的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郑在激;龚勋;王绚璇;王玉芹;吕晖;夏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2010年济南市在国内率先推行了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研究量化分级管理在学校卫生监督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新模式,在济南市选取市直管34所学校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瑞林;徐玮玮;杨志德;安宁;崔华良;王伟,;彭宪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中学生药物滥用“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模式的中期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吸毒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以百色市城乡4所普通中学学生为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该模式的干预方案,对照组开展简单的药物滥用防治知识讲座.干预前与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自填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人口学特征及干预前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即时,试验组有关非法药物认知和一般自我效能的得分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值均<0.05),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随访时间内,干预组认知(海洛因/可卡因和大麻)、求助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认知(冰毒和K粉)、自责、合理化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有随访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P值均<0.05).认知各项、解决问题、幻想、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抵御技能在干预即时处高(p值均<0.05),合理化得分总体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结论 “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能提升学生拒绝毒品的认知,改善自我效能感和青少年的应对技能.
作者:郭蕊;邓树嵩;梁建成;廖建英;李阳;蒙仕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区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情况、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为建立科学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深圳市城区13 ~18岁的中学生938名,进行性发育现况及生殖健康态度调查.采用SPSS 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 13.49±1.45)岁,女生初潮平均年龄为(12.82±1.27)岁.8.7%的中学生有性经历,其中48.8%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中学生简单生殖健康知识答对率超过70.0%,避孕知识答对率为10.7%.中学生性行为、未婚先孕的看法较开放,男、女生差异均自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性发育普遍提前,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全面,性态度开放.应加强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及相关服务.
作者:何珊茹;刘步云;邱秀珊;吴缃琦;张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学术界公认的自杀3种表现形式是自杀意念( suicidal ideation)、自杀未遂(suicidal attempt)和自杀死亡(completed suicide)[1].我国卫生部1995-1999年的死亡数据进行分析显示,自杀是我国居民第5位死因,是15~34岁年龄段第1位死因[2].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躯体和心理的双重变化使个体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另外还要参加各种考试,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自杀意念的出现率高于大学生[3]和成人群体[4].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学生自杀的发生率,并从生物学、家庭、学校、同伴、个体心理和应激生活事件6个方面总结归纳了中学生自杀相关的风险因素.
作者:隋晓爽;陈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制订口腔保健治疗方案及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在2004,2008年选取某医科大学2557名和2723名新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口腔保健意识欠缺,女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和行为优于男生;67.1%的学生每天早晚刷牙,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行为不容乐观.与2004年相比,2008年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没有明显提高.结论 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对大学生口腔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王海林;杨玲;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为了解嘉定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预防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2010年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琴;沈姚;张一英;袁红;陶敏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发育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已经分离和克隆了相当数量的与发育相关的基因.发育是一个由多基因组成的“基因网络”复杂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除了要解释个别基因的表达,更要弄清这些基因之间的联系和配合.青春期作为人类生长发育重要阶段,探讨其内分泌变化的遗传轨迹与调控机制,不但对揭示青春期发动的奥秘具有重要的基础科学意义,而fL对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发挥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遗传潜能,减少和避免由不良外界因素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和相关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徐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慈溪市0~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儿童伤害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慈溪市2000-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中0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伤害的首位死因是溺水,其次是交通事故,溺水和交通事故占儿童意外死亡的81.45%.伤害死亡男、女比例为1.96∶1,男童伤害死亡率(32.14/10万)显著高于女童(16.51/10万).儿童伤害的年均死亡率为24.39/10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的构成比一直处于40%左右水平.结论 伤害是慈溪市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预防儿童伤害刻不容缓.
作者:邵丽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无锡市女中学生初潮年龄落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无锡市4978名初一到初二女生,对其进行月经初潮情况、家庭环境及负性生活事件调查.将初潮年龄≥14岁定义为初潮年龄落后,排除器质性病变,检出142名初潮年龄落后女生;按照1∶2配对设立对照组.结果 中学女生初潮年龄落后检出率为6.1%.初潮年龄落后组与对照组在负性生活事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因素中除情感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及负性生活事件对初潮年龄落后女生无影响.
作者:张敏婕;朱丁;徐勇;沈惠芬;钱红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在中国研究生群体中应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按年级分层,整群抽取全国7座城市、12所高校研究生3 812名进行MSLSS量表的测试及信度、效度评价.结果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分半信度为0.91;各维度得分与该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67 ~0.81之间.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49.91%,每个条目的因子负荷0.34 ~0.83之间;在家庭满意度、朋友满意度和满意度总分上,女研究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研究生(P<0.05).结论 MSLSS量表在所测试研究生群体中显示出较好的信度、效度.
作者:夏果;杨秀兰;潘发明;宋玉梅;赵智;陶群;郭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