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4例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赵桂增

关键词: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小儿哮喘,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对哮喘小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98例2011年6月日-2012年6月日之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小儿的病历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其中34例患儿采用的是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方法,28例采用的是单一孟鲁司特药物治疗的方法,36例采用的是单一布地奈德药物治疗的方法,分别将其命名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3组患儿持续性治疗3个月之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和对比3组患儿的治疗成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以上三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患儿的各项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A和B),三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67.86%(19/28)、77.78%(28/3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和对照B组之间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2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进行停药处理后,症状均消失,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复发率情况分别为2.94%(1/34)、10.71%(3/28)、11.11%(4/3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很小,因此,值得将该治疗方法大力推广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0年5月-2013年3月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和芬太尼,为实验组患者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率情况及血压情况,统计其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及OAAS评分.结果 从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角度看,实验组平均值小于对照组;从OAAS评分角度看,实验组优予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更佳,手术麻醉时选择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安全性高、有效性强.

    作者:吴志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当今人工流产术及药物流产术的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病因多见于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等.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抗着床,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而使患者免于手术.中医认为,本病属血瘀少腹,不通则痛的实证,以活血化瘀,消症为治则.对于出血多、发病急的异位妊娠患者,可当机立断,立即给予手术治疗,而对于那些出血少,又有生育要求或惧怕手术的患者治疗甚是棘手.

    作者:于汶方;王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锦州市传染病医院临床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的分析,了解锦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取锦州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抗酸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500株,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在50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278株对4种抗结核药物皆敏感,222株至少对一种药物敏感,结核菌的总耐药率为44.4%(222/500).仅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的菌株56株,总的耐单药率为11.2%.结论 锦州市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当引起相关医疗部门重视.

    作者:李昭;周月宏;汲坤;王俊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术前未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26例患者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未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30%;术前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100%,两组的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进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整体状况,一期吻合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吕永晨;路明;孙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8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葡萄糖酸辛辅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4例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对哮喘小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98例2011年6月日-2012年6月日之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小儿的病历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其中34例患儿采用的是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方法,28例采用的是单一孟鲁司特药物治疗的方法,36例采用的是单一布地奈德药物治疗的方法,分别将其命名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3组患儿持续性治疗3个月之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和对比3组患儿的治疗成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以上三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患儿的各项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A和B),三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67.86%(19/28)、77.78%(28/3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和对照B组之间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2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进行停药处理后,症状均消失,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复发率情况分别为2.94%(1/34)、10.71%(3/28)、11.11%(4/3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很小,因此,值得将该治疗方法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桂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中西药抗抑郁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和分析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而确定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选156例患者,将其分为A、B、C三组,各组患者人数均为52例,其中A组52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B组52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C组52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疏肝解郁胶囊口服加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对每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HAMD和PSQI变化程度.结果 三组患者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每组患者的病情都有所好转,患者的HAMD和PSQ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P<0.01).其中,C组患者评分低.结论 针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即疏肝解郁胶囊口服加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采用中西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体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可靠性探讨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ST-T改变用于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方法 对240例因心绞痛主诉入院有ST-T改变的患者体表心电图检查,根据静息体表心电图和动态体表心电图结果分组,将ST-T改变患者112例列入实验组,无变化128例列入对照组,比较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 ST-T改变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呈阳性患者明显多于阴性患者,实验组患者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多支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体表心电图ST-T改变来诊断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可靠性,但应结合多种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必要情况下实施冠脉造影术.

    作者:计富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暖宫贴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对早期乳腺炎采用暖宫贴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有早期乳腺炎病人140例,采取抽签随机模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病人采用暖宫贴联合人工挤奶治疗,对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5.7%、74.2%,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2.8%;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80%.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早期乳腺炎病人采用暖宫贴联合人工挤奶共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1例哺乳婴儿出现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许有翠;杨菊芳;刘清;张丽;夏安焕;董桂敏;邓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气囊仿生助产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自然分娩中应用气囊仿生仪助产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00例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助产,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方式进行临产处理,观察和对比两组初产妇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白天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第一、二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6.84±1.33)、(1.05-0.24)h和(7.33±0.55)h明显短于对照组初产妇的(10.13±1.68)、(1.50±0.42)h和(10.80±1.08)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白天分娩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有助于缩短产程,促进分娩,增加自然分娩率,提高白天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这对提高产科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韦毅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试论综合性医院经济学与成本核算

    从综合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以及医院面临政府政策导向及市场经济冲击的宏观、微观层面的问题,阐述医院有效经济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建议完善财务管理与核算体系,建立成本核算的相关意义指标体系,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应用手段,改进与提高医院成本核算与分析工作,提供决策.使医院经济与经营达到有效管理之目标.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重度环状混合痔应用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应用PPH与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9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传统的内痔结扎及外痔剥切手术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组,予以PPH与改良的外剥内扎手术联合治疗患者作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的有效率97.92%,比对照组患者81.25%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疼痛、伤口水肿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的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比较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予以PPH与改良的外剥内扎手术联合治疗,成效显著,且并发症少,预后的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相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减少药患纠纷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的满意度的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减少药患纠纷并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的满意度.方法 对目前常见的药患纠纷原因进行观察与分析,对门诊药房加强管理工作,遵循“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原则,对药房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加强以及提高,建立、完善并落实药房管理制度及办法,使得每一个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结果 药患纠纷发生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患者投诉率,有效提高患者对于门诊药房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减少药患纠纷,不应该在纠纷发生后进行弥补,而是在纠纷发生前通过各种改进、加强管理以及提高服务水平对纠纷进行有效预防,通过药房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药房的整体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于门诊药房的信赖感与满意度.

    作者:李春莲;万治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与大肠癌相关的VEGF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与大肠癌相关的因子,对于大肠癌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诱导血管生成,和肿瘤的增殖、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孙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进行护理临床探讨.方法 112例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30例、女患26例,平均为(56.4±5.8)岁;研究组:男患31例、女患25例;年龄47~78岁,平均为(56.6±5.7)岁.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心血管内科治疗及护理后,相应临床症状皆得到明显缓解;研究组患者在抑郁与焦虑的改善及住院时间与复发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秦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及防治

    目的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属于两种为常见的肝硬化类型.本文将基于二者的一系列临床特征展开相应的探讨,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组)以及3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展开全面而综合的比较分析.结果 ①男性患者居多,A组为60%,B组为86.67%,P<0.05;在年龄方面,A组(58.7±7.5)岁,B组(52.8±5.4)岁,P<0.05;在病程方面,A组为(6.9±3.6)年,B组为(6.0±2.8)年,P>0.05.②在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26.67%、26.67%、0%、6.67%,B组分别为73.33%、80%、13.33%、46.67%,P<0.05;在脾大、黄疸、腹水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60%、13.33%、80%,B组分别为53.33%、13.33%、80%,P>0.05.③在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13.33%、26.67%,B组分别为6.67%、13.33%,P<0.05;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33.33%、20%,B组分别为40%、26.67%,P>0.05.④在GGT、AST/ALT、ALP方面,A组分别为(63.9±10.3)U/L、(1.02±0.23)、(119.7±25.4)U/L,B组分别为(139.5±48.0)U/L、(1.99±-0.54)、(215.8±46.6)U/L,P<0.05;在A/G、TBIL方面,A组分别为(0.82±0.11)、(47.4±25.7) μmol/L,B组分别为(0.87±0.23)、(49.5±27.4)μmol/L,P<0.05.结论 结合A组和B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特征,予以目的明确的防治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作者:张玉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1例食管癌手术中3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行左侧开胸、胸内吻合术,左侧开胸、左侧颈部吻合术,右侧开胸、右侧颈部吻合术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0.30%,4.49%,17.31%.结论 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术中喉返神经旁肿大转移淋巴结的清扫,其预防关键为术者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精细操作,采用钝、锐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紧贴上段食管外膜解剖.

    作者:吕全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近年来在我院心内科接诊的难治性高血压病例的病因、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寻求其佳的治疗途径.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心内科在2005年1月-2007年1月2年中接诊的54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因、高危因素、治疗方法等方面,对该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结果 经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药物调整和健康教育等治疗,54例患者中有49例(90.7%)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剩余5例控制在155/100mmHg以下,血压控制较为理想.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要关注降压药物的应用,更要提高对患者的生活习惯、依从性、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注意,这样在治疗上才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TuVP结合直视下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TuV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合直视下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OMC)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TuVP+OMC治疗,乙组采用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SCL)+TuVP治疗,对比两组的碎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 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并造瘘手术时间为30~45min,TuVP手术时间为30~135min,平均时间为49.2min.23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痊愈,前列腺梗阻以及膀胱结石症状消除,无结石残留.结论 采用TuVP结合直视下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金洪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探析

    目的 探析丙泊酚在采用颈丛麻醉方式行甲状腺手术中减轻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均采用颈丛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实验组(50例)采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芬太尼与氟哌利多联合麻醉,对比围麻醉期两组患者的HR与MAP以及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过程与手术结束时HR与MAP两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则均出现显著变化;同时,研究组术后的皮质醇与血糖水平与麻醉前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且研究组发生各种相关不良反应的几率均更低(P<0.05).结论 丙泊酚在采用颈丛麻醉方式行甲状腺手术中,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卢小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