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对南京市4 212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使用2000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 2010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较低体重率(4.8%和36.7%)高于2005年(2.3%和32.5%)(P值均<0.05),但肥胖率2010年(9.3%)低于2005年(15.5%)(P<0.05);较低体重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肥胖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P<0.05);超重率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P<0.05);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城区高于乡村(P<0.05).结论 南京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总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并重,营养缺乏防控重点是中学生及城区学生,营养过剩防控重点是小学生、男生及城区学生.
作者:马萍;刘洪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广州市某高校461名医学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男、女生水果与奶类摄入量,女生谷类摄入量和男生蔬菜摄入量偏低,蛋白质、脂类、尼克酸、抗坏血酸、铁和磷基本能满足人体需要,但能量、膳食纤维、钙、维生素A、硫胺素和核黄素的摄入量不足,钙磷比例偏低.男、女生每日三餐能量分布不平衡,早餐能量摄入量偏低,晚餐能量摄入量偏高,膳食结构不合理.结论 医学生膳食结构及营养水平存在较多问题,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广泛的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张少莲;叶菊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抑郁症是广义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不适感等相关症状,严重者可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1].在校大学生属于特殊的群体,生理和心理虽已高度发展但不完善,具有较为敏感、脆弱的特点,因而极易受到侵扰,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应该引起学校和家庭的注意.有研究显示,9.1%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而其大的危险因素是抑郁症[2-3].研究表明,抑郁症和人格、遗传等因素有关[4].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抑郁症和ABO血型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奉水东;王冠琳;凌宏艳;周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发展状况,探讨与性别角色的关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方法 随机选取336名苏州大学学生作为被试,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和主动性人格问卷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大四年级学生主动性人格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学生(P<0.05);男生的主动性人格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学生干部的主动性人格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5);大学生中双性化比例为29.2%、未分化为36.0%,都显著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性别角色的男性化维度和主动性人格具有高相关(r=0.62),男性化特质更能预测主动性人格特质(R2 =0.39).结论 大学时期是主动性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性别角色中的男性维度可以有效预测主动性人格.
作者:黄颀;刘电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4所高中在校人员烟草使用情况,为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典型的抽样法,在北京市选取2所示范学校以及2所普通校的2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被调查学生所在学校均存在学生在校吸烟情况,普通学校比示范学校严童.学校控烟宣传教育形式老化,教师在校吸烟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于吸烟及二手烟对人体危害的知晓程度情况良好.对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包括学校控烟环境的建设、学校控烟教育形式、学校对于学生吸烟的监管情况、学生的心理和社交情况.结论 学校控烟教育工作需要重视并亟待加强,校园内控烟环境建设有待改善.
作者:曾子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民族大学生牙颌畸形的情况,为牙颌畸型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调查基本方法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学生共3 019人的牙科审美指数(dental aesthetic index,DAI),包括切牙区拥挤,切牙区间隙,大上颌前牙不齐,大下颌前牙不齐,上颌前牙覆盖(超出),下颌前牙覆盖(超出),前牙垂直开颌,前后磨牙关系.结果 不同民族大学生牙颌畸形中,切牙拥挤、上颌前牙和下颌前牙大不规则3项指标检出率中,维吾尔族为35.84%,30.82%和34.41%,明显低于其他3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其余5项指标的检出率在各民族中普遍较高,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牙颌畸形发病率均较高,应积极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李志强;周建业;马力扬;苏雪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社区学龄儿童步行安全状况,为儿童步行者交通伤害的干预提供依据,降低儿章的伤亡发生率.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各3个区,在所选区内各随机抽取同一社区的小学、初中各1所,共抽取6所小学、6所初中3 884名学生进行儿童步行安全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64.3%的学生步行上下学,14.3%的学生第一次独自过马路年龄低于6岁;上学时过马路不能等待信号灯指示、放学后经常在外玩耍的学生分别为7.4%和23.0%,平时过马路不能停下来观察、没车就过的学生分别为6.8%,8.6%;学生步行或过马路时曾观察到人行道被占用、破损或缺失、绿灯持续时间短来不及过马路等问题;26.7%的学生感到步行或过马路时有困难,而在家、校附近步行没有安全感的学生分别有18.7%和29.6%.结论 社区学龄儿童自身及社区环境中存在诸多易引发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应根据儿童年龄、性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周月芳;陆茜;罗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由于不能直接得到父母的温暖和照顾,对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利影响[1].为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课题组于2010年10 -11月在广东省韶关南雄市、茂名化州市和肇庆怀集县开展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燕琼;秦祖国;苏胜华;刘贵浩;汤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学生健康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2010年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形态发育正常,6种学生常见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沙眼.城乡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评价比较,除中小学生体重下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种学生常见病患病率,除城乡中小学生肥胖率、男女生沙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城乡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而控制学生体重,减少超重、肥胖发生将是重中之重.
作者:陈红芬;应洪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知识和理念、行为、技能水平及其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 74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内容的正确回答率为65.6%,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68.8%,60.1%和69.8%.正确回答率低于40%的项目为“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3.4%)、“孕妇产前检查次数”(16.3%)、“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11.0%)、“肺结核病病人可以享受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32.1%)、“癌症早期信号的认识”(20.6%)、“成年人食用盐日摄入量”(26.3%)、“认识药品说明书”(34.5%).健康知识和理念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知识和理念与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与健康技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0.437,0.438.结论 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健康素养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许雅;叶小华;曾转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和预测大连市学生生长发育趋势,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大连市1948 - 2009年10个时间点的城市高中17岁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资料,选取10 a(特殊的选5 a)的时间跨度,计算年增长率.对6个分期予以分析与特点归纳.结果 建国60a来,男生身高年增长率为1.41‰,女生为0.95%;男生体重年增长率为6.79‰,女生为3.38%;男生胸围年增长率为1.47%,女生为0.55‰.改革开放30 a来,男生身高年增长率为1.02‰,女生为0.60‰;男生体重年增长率为7.95‰,女生为2.81‰;男生胸围年增长率为1.57‰,女生为0.45‰.结论 生长发育曲线是波动的,生长发育趋势存在“性别差”,男生的反应大于女生.1996-2006年胸围为下降趋势,是体质下降的一种反映.
作者:王智勇;高学谦;刘启贵;隋全恒;姜芝莉;胡克震;孙廷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深化,以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安全的饮食.当前,在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视下,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学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关键在于人,重在落实.
作者:曹朝清;杜楠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新疆不同经济发展区城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评价不同地区汉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省会城市(好片)、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差片),共测试7 189名学生,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与该地区经济发展近似呈正比例关系,基本趋势为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BMI指数多数年龄组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应组别.结论 新疆不同片区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存在差异.
作者:崔建军;毕存箭;杨俊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7 ~17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为提出有效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和2010年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7岁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学生速度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耐力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下肢爆发力2010年大于2005年;城乡男、女生柔韧性素质2010年较2005年均有所提高.结论 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2010年整体较2005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年龄组一些素质指标仍然出现下降趋势,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作者:苏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校本科生的年龄一般为18 ~24岁,正处于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性冲动活跃的时期[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及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变迁,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2].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发生非婚性行为比例不断上升,初次性行为年龄也不断提前[3-4],未婚先孕、流产等负面事件也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5-7].本研究以北京市6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的知晓现状和需求情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静;张爽;杜正芳;马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对自身以及社会有着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1],其中无计划性、无保护性和不安全性行为导致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显著增加、少女怀孕及生殖健康疾患增多等,给青少年的终身健康带来严重危害[2].根据全国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年报[3 ]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的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中,学生占总报告病例的1.57%,由此可见学生的安全性行为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吕若然;徐征;滕立新;孙颖;高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CSQ)、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焦虑的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呈正相关.结论 绍兴市青少年抑郁、焦虑流行情况不容乐观,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之间存在关联.
作者:邢超;屠春雨;谈荣梅;傅利军;方益荣;李明;周国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日常生活方式对湘西州土家族、苗族中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土家族、苗族中学生共1 131名进行体格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喜欢或积极参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营养状况优于不喜欢或不积极的学生;从不或很少食用早餐、每天吃零食、每天睡前加餐的学生拥有较高的肥胖率,分别为12.12%,9.22%,11.52%;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h的学生超重率高,睡眠时间多于9h的学生营养不良率高(9.76%);每天没有余暇时间锻炼的学生低体重率和超重率高.肥胖率也偏高.结论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与日常生活方式多数呈显著相关,提倡中学生应将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体育锻炼相结合,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张福兰;张天成;文理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变化状况及发展规律,为中小学视力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南京市1995,2000,2005,2010年4次全国性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学生视力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0,2005,2010年4个年度学生视力不良率呈逐年增长趋势(X2=422.67,P<0.05);同一年度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P<0.05),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P <0.05):1995,2000年城区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乡镇(P<0.05),2005、2010年城区和乡镇学生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京市学生视力不良率正在逐年增加,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视力不良防治工作.
作者:陈利萍;周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学习归因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习归因问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济南市526名留守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内部可控归因、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总体自我效能感居于中间水平之上,内部不可控、外部可控和外部不可控以及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均较低;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归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相关(P<0.01),内部可控、外部不可控、外部可控、内部不可控对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内部可控和外部可控则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而内部不可控和外部不可控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无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结论 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归因与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
作者:王世嫘;赵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