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东
2007年3月19日至6月6日,赣榆县陆续接到辖区农村小学9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疫情报告,疫情流行速度之快,波及人数之多为该县有流感疫情记载以来之罕见.针对暴发原因,立即启动预案,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大罕;郭瑞卿;丁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测查ADHD儿童的解码能力和语音短时记忆及工作记忆能力,探讨语音记忆与解码的关系.方法 使用<小学生标准识字量测查>测查64名儿童(32名ADHD儿童,32名正常儿童)的识字水平,使用韦氏记忆测验测查被试的语音记忆广度.结果 与正常儿童相比,ADHD儿童的识字水平明显落后,ADHD儿童在正背数字任务上成绩正常,但是在倒背数字任务上成绩落后.倒背数字任务成绩与解码成绩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HD儿童解码能力明显落后,可能与其缺损的语言工作记忆有关.
作者:张微;宋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了解南宁市各类学校的卫生状况和存在问题,南宁市卫生监督所于2008年按照<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标准>,对该市学校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伟;阳柳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同类疫情的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洛阳市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暴发疫情累计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253例,其中实验窒确诊79例,疑似病例174例,罹患率为8.57%,男、女生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学校晨检,严格隔离传染源,及时报告,是及时发现和预防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为民;杨少伟;尚思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留守儿童问题并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独有问题,而是具有一定时空变迁的共性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估计,我国农民工子女已经达到4 300万,其中2 300万是留守儿童[1].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检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付方式问卷和压力反应问卷(SRQ)对河南2所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主要生活事件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男生生活事件部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学生人际关系得分高;主要采用成熟应对方式,男生求助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大学生应激反应符合正常水平.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间显著相关;不成熟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应激反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5.8%),成熟应对方式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 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应激反应间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
作者:曹亚杰;司继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为南昌市重点小学,有学生2 000多名.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一直由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负责该校的预防保健工作.2005-2006年该校连续发生2起水痘暴发,学生因病缺课严重,对教学进程影响较大.
作者:帅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研究轻、中度单纯肥胖儿童左心收缩功能,为加强对肥胖儿童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和M型超声测量36名轻、中度肥胖儿童和34名正常儿童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肥胖组各室壁二尖瓣环处和大部分室壁的基底部、中间部收缩期峰值速度和大位移均低于正常组,6个室壁各节段的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和大位移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中度单纯肥胖儿童左室整体和部分室壁局部收缩功能减低.
作者:段洪梅;张铁山;范梅贞;胡颖;张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邢台市女大学生的肥胖认知现状及膳食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邢台市3所高校4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并采用连续3 d的24 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肥胖与否缺乏正确的判断,食物构成以谷类、蔬菜、水果和肉禽水产类食物为主,部分营养素不能满足需求.结论 大学生对肥胖和营养的知识相对缺乏,学校应对大学生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
作者:马兴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贵阳市中小学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现患情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为探寻预防和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贵阳市中小学生3 016名为调查对象,用Conners量表(家长问卷)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ADHD初筛阳性率为2.19%,男、女生分别为3.19%和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学生ADHD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ADHD的可能相关因素为父母能否理解孩子的想法、父母婚姻关系、儿童性格等.结论 应关注儿童青少年尤其是ADHD儿童的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以及儿童社会心理良好适应状况.
作者:朱焱;张碧昌;邓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广州市初中生家庭躯体虐待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州市8个城区中随机抽取16所中学4 582名学生,使用自填式问卷了解学生遭受家庭躯体虐待及社会人口学特征、学习表现、学习压力以及学校/亲友支持等情况.结果 4 582名初中生近0.5 a在家庭遭受躯体虐待的总发生率为27.3%,其中轻、中、重度躯体虐待发生率分别为11.5%,13.1%和2.7%,平均每人遭受2.54种虐待方式;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年级、学习压力、单亲或重组家庭、母亲大学及以上学历、无单独房间、非汉族是家庭躯体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亲友支持和学校支持是保护因素.结论 广州市11~17岁初中生遭受家庭躯体虐待现象十分普遍.应重点针对学习压力、学校/亲友支持、家庭模式、有无单独房间等可控因素制定保护策略和干预措施.
作者:许晓君;陈维清;韩珂;文孝忠;黄志威;李大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造成污染的可能因素.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选取某高校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大学生活动室及教师办公室的204个采样点进行空气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校园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9.61%.不同季节和场所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存在差异,其中夏季合格率为82.94%,冬季合格率为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P<0.01).结论 该校室内空气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需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钟有添;王立;王秋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做好传染病的管理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解厦门市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现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管托幼机构2002-2008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许立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及应对方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某市方便抽取6所农村中学,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支持量表(PSS-F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 214份.结果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4.8%;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学习压力、消极应对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作用.
作者:张万军;李杰;冯晓明;黄永;辛倩倩;黄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极强,其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血液、密切接触、母婴垂直感染等[1].
作者:邵继平;马利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干预方法及效果,为进一步开展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通州区城镇、农村规模相当的各2所中学,分别组成城镇、农村干预组和对照组.以年级为单位,对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整群抽样,城镇、农村干预组进行不同干预活动,并于干预前、后分别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镇、农村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总知晓率提高到69.4%.城镇学校食物中毒知识及其正确处理方法、预防呼吸道知识及其正确处理方法总知晓率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农村学校2类知识及其正确处理方法总知晓率上升不足7个百分点.干预后城镇学生对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好于农村学校,分别达到77.3%和65.1%,其中配合管理、调查、治疗的认知态度城镇和农村分别达到94.0%和85.5%.结论 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干预活动是有效的,城镇学校干预方法优于农村学校干预方法.
作者:曲欣;杨纲;魏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A型行为状况,探讨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A型行为量表、SCL-90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的福州市1 95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大学生A型行为检出率为24.8%,男生为27.3%,女生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B型行为学生,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均低于B型行为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相关.
作者:王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效果,为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某医科大学3 388名本科学生进行筛查,并通过访谈确定有焦虑问题尚未达到焦虑障碍的学生58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团体组(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反馈组(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综合组(认知与肌电反馈相结合)分别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后以及干预结束后6个月分别对各组学生焦虑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各干预组干预后较干预前社交焦虑总分、因子分均大幅下降,对照组无变化.干预后综合组社交焦虑总分下降为明显.综合组和反馈组下降的社交苦恼因子分高于团体组.综合组和团体组下降的社交回避因子分高于反馈组.干预结束后6个月各干预组社交焦虑水平比干预前明显降低,与干预后的测量结果没有差别.不同干预组的社交焦虑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干预方法对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忆军;郝蕊;陈晓慧;王国华;王燕;葛万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及学生传染病的规律,为加强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及建立有效的监测模式提供基础.方法 选取江苏省7个区/县作为监测点,监测点所有的中小学校均为监测学校,除盐城市射阳县部分学校外,其余均使用江苏省卫生信息系统网进行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结果 2007年9月-2008年6月导致江苏省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疾病为感冒(37.72%)、水痘(15.82%)、伤害(6.94%)、胃肠道疾病(5.93%)、腮腺炎(5.33%),其中主要致病因素是传染病(64.77%).缺课高峰在12月份和3-5月份.结论 加强对学生常见病的预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关键.
作者:宗雯琦;戴月;潘炜;袁宝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龋活跃性试验在筛查龋易感儿童及反映龋患现状方面的有效性、可靠性,为研究简便、有效的防龋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深圳市罗湖区2所小学468名一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计算龋补牙数dft(decayed and filled teeth)及龋蚀指数CSI(caries severity index).用Dentocult SM法检测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含量,记录等级分值;用Dentobuf Strip法测定唾液流速和缓冲力.结果 小学生患龋率、龋均、CSI在Dentocult SM各度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entocult SM各度与患龋率、龋均及CSI均有高度相关性,即变形链球菌水平越高龋危险性越高,龋患越严重.男、女生间唾液缓冲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龋活跃性试验能真实反映龋病的现状,在筛查易感患儿、开展有效防治工作方面有参考价值.
作者:武剑;阮世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