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赣榆县农村小学9起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李大罕;郭瑞卿;丁强

关键词:流感, 人, 疾病暴发流行, 学生, 农村人口
摘要:2007年3月19日至6月6日,赣榆县陆续接到辖区农村小学9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疫情报告,疫情流行速度之快,波及人数之多为该县有流感疫情记载以来之罕见.针对暴发原因,立即启动预案,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浙江省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近年来,自我意识日渐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热点[1].目前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国际上大多以青少年为主,主要为理论模型、测量方法的综述性探讨[2,3];而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多为描述性和理论性研究[4,5],部分证实性研究也多局限于某些特殊人群[6-8].

    作者:吴怀能;柯雪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北京市顺义区2007-2008年学校水痘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的流行特征,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顺义区共报告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病例924例,托幼儿童214例,小学生472例,中学生210例,大学生28例,分别占总病例数23.16%,51.08%,22.73%,3.03%.6~8岁病例报告率高,12~17岁发生水痘的风险高,水痘发病风险年龄有高年龄化趋势.无水痘疫苗免疫接种史的320例,占总病例数的34.63%;有免疫史的416例,占总病例数的45.02%.16例并发症的病例均出现在无免疫史学生中.暴发疫情14起,病例共240例,占总病例数25.97%,包括1所幼儿园、10所小学和3所中学.结论 顺义区托幼儿童、学生水痘发病风险年龄有向高年龄组位移的趋势.有水痘疫苗免疫史发病的学生症状轻于无免疫史学生.应落实水痘防控措施,把水痘常规免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作者:吴殚;王凤双;冯冉;肖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南宁市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为了解南宁市各类学校的卫生状况和存在问题,南宁市卫生监督所于2008年按照<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标准>,对该市学校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伟;阳柳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赣榆县农村小学9起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2007年3月19日至6月6日,赣榆县陆续接到辖区农村小学9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疫情报告,疫情流行速度之快,波及人数之多为该县有流感疫情记载以来之罕见.针对暴发原因,立即启动预案,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大罕;郭瑞卿;丁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北京市106436名初中毕业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初中毕业生的健康状况,笔者对北京市体检中心2008年106 436名初中毕业生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季建英;唐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贵阳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与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贵阳市城区8所中学13~18岁中学生2 990名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标准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为(1.90±0.58),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37.1%,心理健康因子均分前3位为情绪不稳定(2.15±0.76)、学习压力(2.07±0.79)、强迫(1.97±0.62).男生SBP为(109±11.12)mm Hg,DBP为(71±8.18)mm Hg;女生SBP为(105±10.62)mm Hg,DBP为(70±7.80)mm Hg.男生和女生SBP,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5~17岁女生敌对、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等因子与SBP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17岁女生适应不良与DBP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身高、年龄、学习压力4个变量是SBP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体重、年龄、焦虑、身高4个变量是DBP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体重、身高、年龄、学习压力是SB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年龄、身高是DB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学生学习压力源对收缩压的影响为显著.

    作者:邓厚才;杨敬源;邓冰;杨星;庹安写;黄列玉;杨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校医院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高校医院在承担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卫生防疫、传染病及常见病预防等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性治疗,工作任务繁忙.

    作者:杨中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学生2039名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量表对4所大学共2 0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得分仅为(31.12±11.38)分,女生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态度较为积极,但饮食行为仍不理想,得分为(11.62±5.03)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大学生营养知识较为缺乏,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

    作者:王运良;孙翔云;万修伟;张振霖;任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吉安市留守儿童情绪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吉安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特征,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吉安地区3所中学3所小学共1 009名儿童,采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进行情绪特征评定.结果 留守儿童积极情绪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显著低于单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各类留守儿童在消极情绪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0.05);男生的情感变化要小于女生,留守男生与女生在消极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双亲在外的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在外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在积极情绪方面,初中和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小学低年级;在消极情绪方面,初中显著高于小学高年级,小学高年级显著高于小学低年级.结论 留守儿童教育状态与情绪特征有密切关系.

    作者:周怡娟;秦晓云;王利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8月28日至9月8日,兰州市某民办中学发生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疫情波及该校初一~高三复读班共33个班3 453名学生.经各级卫生、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疾控中心详细地调查与科学地处置以及学校的积极配合,终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曹向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某高校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某高校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造成污染的可能因素.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选取某高校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大学生活动室及教师办公室的204个采样点进行空气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校园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9.61%.不同季节和场所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存在差异,其中夏季合格率为82.94%,冬季合格率为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P<0.01).结论 该校室内空气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需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钟有添;王立;王秋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干预方法及效果,为进一步开展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通州区城镇、农村规模相当的各2所中学,分别组成城镇、农村干预组和对照组.以年级为单位,对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整群抽样,城镇、农村干预组进行不同干预活动,并于干预前、后分别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镇、农村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总知晓率提高到69.4%.城镇学校食物中毒知识及其正确处理方法、预防呼吸道知识及其正确处理方法总知晓率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农村学校2类知识及其正确处理方法总知晓率上升不足7个百分点.干预后城镇学生对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好于农村学校,分别达到77.3%和65.1%,其中配合管理、调查、治疗的认知态度城镇和农村分别达到94.0%和85.5%.结论 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干预活动是有效的,城镇学校干预方法优于农村学校干预方法.

    作者:曲欣;杨纲;魏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结核病的认识、观念,以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制定学校结核病健康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校学生开展预防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分别于干预前后抽取浙江省某重点中学2 0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学生对结核病总体知识观念的知晓率从15.0%上升到97.0%,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34.0%上升到94.0%,对肺结核预防治疗情况知晓率从12.5%上升到84.5%.结论 在中学阶段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应高度重视中学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

    作者:吴华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剧烈运动对大学生血糖及血红蛋白指标的影响

    剧烈运动可以影响到人体的一系列生理指标,其中很重要的是对心血管系统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1-6].本研究以参加3 000 m跑剧烈运动的大学生为检测对象,进一步探讨运动前后血糖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为大学生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运动保健提供实验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丙伟;徐哲;王文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贵州省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

    大学生处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个发展过渡期,此时是身体与心理发展重要的转折点.从群体上看,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出现三大转变:从闭锁转向开放,从依赖转向独立,从关心书本转向关心自我[1].

    作者:杨满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学龄儿童维生素摄入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维生素A,C,E摄入量对其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的影响,为调整和改善该年龄段儿童人群的微量营养素摄入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唐山市524名小学一~六年级学生进行健康状况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记录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状况;营养计算器V 1.6转换数据,SPSS 11.5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学龄儿童维生素A的摄入量均低于RNI;维生素C的摄入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但只有11~12岁组达到RNI;维生素E的摄入量高于AI.524名学龄儿童中,RRTI占12.6%,男、女生RR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RRTI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较高.维生素A,C,E摄入量与RRTI发病均呈正相关;剔除影响因素,学龄儿童维生素A,C,E摄入量均对RRTI的发病有影响(β值分别为-0.018,-0.011,0.010,P值均<0.05).结论 建议根据情况增加学龄儿童维生素A,C,E的摄入量,必要时给予合理补充.

    作者:唐咏梅;黄晓辉;朱骄锋;周会;李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中生290名童年期受虐及养育方式对人格影响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童年期受虐及父母养育方式对人格的影响,为开展相关人群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方便抽取济南市1所中专学校、1所高中学校的学生290名,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童年期创伤问卷(CT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EPQ的E维度、L维度高分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高于低分组(P值均<0.05);EPQ的N维度、P维度高分组虐待及消极的养育方式得分高于低分组(P<0.05).EPQ的E维度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及偏爱被试正相关(r=0.147~0.260,P值均<0.05);EPQ的N、P维度与受虐及消极的养育方式正相关(r=0.122~0.387,P值均<0.05),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负相关(r=-0.166~-0.255,P值均<0.01),而EPQ的L维度与此相反(r=-0.127~-0.171,P值均<0.05;r=0.179~0.197,P值均<0.01).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进入内外向维度的回归方程;进入神经质、精神质回归方程的多为父母消极的养育方式及童年受虐.结论 童年期受虐待及父母养育方式会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倾向.

    作者:李先宾;徐清芝;张燕;史高岩;刘金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杭州农村小学生裂头蚴病知信行及感染状况调查

    曼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官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和器官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国内已有21个省市报道了500余例[1,2].2007年初杭州淳安县发现首例眼部曼氏裂头蚴病患儿,并对患儿居住地蛙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蛙体内裂头蚴感染阳性率高达45.63%[3].

    作者:王佳;徐卫民;朱素娟;王衡;汤益;吴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在肥胖儿童左心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研究轻、中度单纯肥胖儿童左心收缩功能,为加强对肥胖儿童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和M型超声测量36名轻、中度肥胖儿童和34名正常儿童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肥胖组各室壁二尖瓣环处和大部分室壁的基底部、中间部收缩期峰值速度和大位移均低于正常组,6个室壁各节段的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和大位移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中度单纯肥胖儿童左室整体和部分室壁局部收缩功能减低.

    作者:段洪梅;张铁山;范梅贞;胡颖;张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脂联素基因第+4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肥胖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台州市第二中学初中二年级健康体检时肥胖中学生47名为肥胖组,选择体重正常中学生50名为对照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脂联素和体脂含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RFLP)检测+4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肥胖组血压、BMI、HOMA-IR、躯干部体脂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总体脂百分比、躯干部体脂百分比和HOMA-IR是血清脂联素的独立相关因素,为负性相关.2组学生+45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少年肥胖存在低脂联素血症,血清脂联素与体脂含量和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未发现脂联素基因第+4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青少年肥胖相关.

    作者:于雪梅;冯萍;金慧英;黄一鑫;赵桃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