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朱风书;颜军;陈爱国

关键词:体操, 自我评价(心理学),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用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试验组被试连续干预10周,分为小强度试验组和中等强度试验组;对照组试验期间不参加体育锻炼.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心境量表(POMS)、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量试验前后3组被试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中强度被试身体吸引力和小强度被试身体价值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TMD(PMOS指数)试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 表明,小强度组被试愤怒、抑郁、人际关系得分显著低于中强度组及对照组;中强度组疲劳得分显著低于小强度组及对照组;中小强度组被试TMD、强迫症状、总均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育锻炼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能通过影响身体自尊、心境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城市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聚集状况

    目的 分析中国城市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聚集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18省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资料,共分析177 115名城市中学生的不健康饮食行为.结果 男、女生7项不健康饮食行为检出率分别为:频繁喝软饮料2.7%和1.5%;频繁吃甜点心9.4%和14.0%;频繁吃西式快餐1.6%和1.2%;偏食37.1%和39.8%;不喝牛奶17.5%和17.0%;不吃早餐8.6%和7.8%;不健康减肥行为10.1%和23.1%.各种行为检出率及其聚集有明显的地区、性别、年级差异.结论 应重视青少年不健康饮食相关行为预防,通过建立健康促进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等措施实施.

    作者:季成叶;陈天娇;黄丽巧;李勃;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国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大学生的公费医疗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而形成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劳动政策之一,主要由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2个部分组成.

    作者:刘瑞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上犹县26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上犹县2002-2007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状况,探讨预防控制学校暴发疫情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以上犹县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26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中乙类7起,丙类18起,其他传染病1起;肠道传染病7起,呼吸道传染病17起,接触性传染病2起;农村学校16起,城镇学校10起;小学19起,中学7起;春秋季共暴发24起,冬季和夏季各1起.结论 应重点加强学校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学校饮用水和饮食管理.

    作者:叶春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心理复原力中学生家庭环境因子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家庭环境因子对中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复原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与心理复原力量表,对湖州市485名初一至高三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复原力水平不同的中学生家庭环境各因子之间差异显著;心理复原力总分与家庭环境各因子(除控制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矛盾性与心理复原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因子均与心理复原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亲密感、道德宗教观、情感表达、娱乐性对心理复原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复原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改善家庭环境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复原力.

    作者:谭水桃;张曼莉;孙利娜;金巧红;郁鹏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细节与应对措施

    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食品从采购、生产、加工到售卖各环节稍有忽略就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因此细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当前,物价的高位运行、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周边个体餐馆的不断发展,都使食堂经营难度不断增大,同时增加了监管风险,而教育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加重了食品安全监管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责任要求.

    作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海淀区3~6岁儿童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北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呈上升趋势.

    作者:毛康娜;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进展

    目前全球有1.55亿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3000万~4000万儿童青少年肥胖[1].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报道越来越多,其全球流行趋势已引起高度关注[2].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2000年我国发达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呈全面流行趋势[3].同时,国内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我国的青少年肥胖发展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还要快[3-4].所以,有学者预测,如不加以控制,到2010年我国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肥胖比例男性将达到18.46%,女性为9.18%[5].

    作者:杨万龄;王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16所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编问卷.结果 16所高校均开展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检测工作,18.75%的高校进行了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分别有14,9,7,6所学校使用了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结论 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已经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但各高校使用的量表各异,尚未形成一套标准、成熟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作者:孙昊哲;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成瘾者上网目的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流行现状及其表现特征,为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2005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对18个省(区、市)城市181 832名中学生长时间上网和网络成瘾倾向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6.7%(男生为10.1%,女生为3.5%),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8.6%(男生为12.4%,女生为5.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随年级而上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高一达高峰.有成瘾倾向者位居前3位的上网目的 分别是聊天、玩游戏和多媒体娱乐.结论 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开展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张琳;季成叶;黄丽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贵港市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饮水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饮食安全和传染病的流行,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安定.为了解贵港市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学校自备饮用水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防止饮用水安全事件的发生,笔者于2005-2006年对该市33所中小学校共45份自备饮用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及水质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忠营;雷格珍;陆汉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ngleⅢ类错(牙合)儿童口腔正畸的心理分析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与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口腔正畸学作为颌面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许多牙颌畸形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正畸治疗中,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配合程度决定治疗的疗程及质量.AngleⅢ类错牙合在临床上较常见,对其进行早期矫治,患儿可以发育正常[1].由于治疗的对象是儿童,而他们的配合直接影响进展和效果,所以对患儿进行心理诱导,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畸治疗,可帮助正畸患者取得良好的、稳定的疗效.

    作者:黄爱萍;张海星;何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学习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工作记忆过程中大脑激活模式以及激活强度的差异,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学习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选取24名被试儿童(正常组∶病例组=1∶ 1),应用组块设计和事件相关实验设计的实验范式进行工作记忆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测试.结果 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2组儿童共同激活的脑部区域主要为两侧额叶及其靠近中央前回的区域,其次是顶叶和枕叶等皮质区域,且正常组在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2个区域的激活强度高于学习障碍组(P值均<0.05),顶叶和枕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前额叶皮质可能存在功能发育不全或缺陷.

    作者:马颖;余毅震;潘初;杨宁;王礼桂;吴汉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威海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和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和大学生课业负荷量表,对1 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检出率为23.4%,轻度学业倦怠学生占19.4%,重度学业倦怠学生占4.0%;学业倦怠与课业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情绪衰竭和讥诮态度与课业负荷呈显著相关(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课业负荷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应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帮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促进学业投入.

    作者: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建立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探索大学生健康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有效预防大学生慢性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是高校卫生保健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根据多年来开展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经验,对学生建立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玲;张继红;朱于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高中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心理控制源分为旬在控制(外控)和内在控制(内控).外在控制是指结果不由个人努力所块定的一种普遍信念,而内在控制则指事情结果与个人努力相一致.

    作者:孙永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师范专科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目的 了解师范专科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开展相关咨询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贵州省1 689名师范专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核心自我评价得分(3.45±0.62)高于女生(3.24±0.60,P<0.01),一年级新生(3.42±0.60)高于二、三年级学生(3.25±0.63,3.31±0.57)(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SCL-90总均分存在负相关(r=-0.51,P<0.01),且对SCL-90总均分回归显著(β=-0.50,P<0.01).结论 师范专科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张翔;赵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主要问题分析

    心理咨询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咨询是心理咨询主要的形式之一.现对某高校588名大学生咨询记录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高校学生个体心理咨询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宋志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叶恭绍教授与我国儿少卫生事业

    1.生平简介叶恭绍,儿童少年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卫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儿童青少年卫生专业人才.长期以来,她从事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研究,提出了我国男、女少年第二性征发育的分期方法,成为我国广大专业工作者研究青春期发育的重要依据.她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儿童青少年卫生科研机构--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叶广俊;吕姿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铅污染及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皖北再生铅冶炼地区铅污染水平以及儿童血铅水平,为进行环境治理及儿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皖北某县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中铅含量进行监测,同时选择污染区2所小学261名5~12岁的学生和清洁对照区的109名学生进行血铅测定.结果 污染区环境铅污染相当严重,高空气铅含量达到5.74 μg/m3,超过国家标准3.83倍.土壤铅大超标倍数达2.04倍.主要农作物小麦铅平均含量为2.84 mg/kg,大超标倍数达42.5倍.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为98.3~441 μg/L,平均为(258.2±97.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 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铅及儿童体内铅含量均严重超标.

    作者:都凤仁;操基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18个省(区、市)33 653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曾阅读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报告率男生为45.8%,女生为8.5%;性行为报告率男生为14.8%,女生为5.6%.曾有性行为者中,有2名以上性伴侣者男生为41.7%,女生为28.5%;性行为系被迫发生者男生为12.7%,女生为18.8%;安全套使用率男生为48.5%,女生为51.5%;18.6%和20.5%的男、女生报告曾使对方或自己怀孕.西部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东、中部.结论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不容乐观,西部地区较中、东部地区更突出,针对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势在必行.

    作者:宋逸;季成叶;星一;胡佩瑾;陈天娇;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