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琳;卢玉萍;秦坤;黄海蓉;龚慧蓉
目的:分析比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0年3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子宫肌瘤的63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1例,分别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有效率高,为95.2%,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有效率低为80.9%,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有效率为90.4%,腹腔镜和阴式组与开腹式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显著型差异(P<0.05);腹腔镜组和经阴道组在手术术后的排气时间、手术过程中得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腹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经阴道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腹腔镜组和经阴道组(P<0.05),而腹腔镜组和经阴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复发率低,显著低于腹腔镜和开腹子宫组,而腹腔镜和开腹子宫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自己的优缺点,腹腔镜和经阴道剔除的创伤小,开腹手术的手术时间短,需要结合患者的疾病状况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来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陈玉双;刘明钦;朱仙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儿童厌食症临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厌食症治疗方法,并随机抽取我院2011-2012年的患者,根据其服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吗叮啉组、硫酸锌糖浆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四个组别,并将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吗叮啉组的治愈率为79.1%,硫酸锌组治愈率为83.5%,中药组治愈率为8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5.6%,吗丁啉组和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厌食症有多种原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式,其效果佳,可在临床上用以推广。
作者:李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非绞窄型肠梗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急性非绞窄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和观察组(传统鼻胃管),观察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症状缓解时间、保守治疗治愈率、中转手术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变化、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腹痛腹胀缓解率、自主肛门排气率、腹部平片液气平面缓解率)、保守治疗治愈率、中转手术率均显著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有效减轻非绞窄性肠梗阻的压力,具有治愈率高、简单、创伤小的优点。
作者:陈芳;何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伴有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8例伴有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分别于麻醉前静脉泵入右旋美托咪定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围麻醉期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T1、T2及T3时间点患者HR、DBP、SBP及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T0比较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观察组T1、T2及T3时间点患者HR、DBP及S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维持其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稳定,对高血压患者的手术麻醉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证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5个月接收的22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随机抽取,从中选取8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他们进行中医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中医的内外合治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几个月的中医治疗后,84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痊愈,20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未愈。中医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23%。而无效率仅有4.77%。而84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对中医的内外合治法比较满意,满意度为90.4%。结论在临床上,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通常情况下,对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还能去除病根,对患者没有更多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作者:鹿海峰;范金梅;杨桂华;肖书娟;蔣绍锋;王秀芬;陆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老年(内科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控制中预防性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预防性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安全性高,指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董雨宝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D)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主动脉瓣病变者行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中38例患者确诊为BAVD,其中8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检出率为21.05%,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检出率高达1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诊断BAVD的效果明显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应用价值显著,为临床确诊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效、直观的依据。
作者:张晓红;陈颖;朱丹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治疗泌尿外科III期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2例III期压疮的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6例,采用银离子敷料湿敷,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26例,采用无菌凡士林湿敷法,每天换药两次,两组综合治疗相同。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8%,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P<0.05,两组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护理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能促进肉芽生长,加快溃疡愈合,节约住院费用,为II、III期压疮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作者:王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41.69±11.34)mL少于对照组(69.51±18.71)mL,手术时间(50.67±4.78)min短于对照组(78.36±12.09)min,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反应少、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可行,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苏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11月来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170例老年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观察组采用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临床护理与对照组采用的术前、术后基础护理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中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其中观察组显效的有51例(60.00%),有效的26例(30.59%),总有效率为90.59%;对照组显效的有35例(41.18%),有效的有26例(30.59%),总有效率为71.77%。且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根据老年周围血管疾病及介入手术治疗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以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丁金环;董晓萍;路桂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对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我科2007年5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6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组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随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转阴率分别为79.24%和58.49%,病灶、空洞明显吸收率和总吸收率分别为(85.94%Vs 71.70%)和(45.28%Vs 25.5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对难治性结核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玲;李红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率。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5.0%,死亡率5.0%;对照组治愈率60.0%,死亡率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病死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碧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执行力。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手术安全核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标准化流程的建立、专业培训及医院建立有效地监督处罚制度等手段,提高医护人员对核查的认知力。结果使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力明显提高,由活动前的83.3%提高到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作者:刘常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念珠菌感染状况和药敏情况。方法临床标本经接种培养,开放性部位标本若培养出以念珠菌为优势菌株和无菌部位标本培养出念珠菌均进一步进行纯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880例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群,不同年龄人群念珠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1);男性多于女性;以痰标本多,尿液其次,胃液少,不同标本来源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1);念珠菌感染主要来自于心脑血管、肺部疾病患者,不同临床诊断类型的念珠菌感染具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高。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本院念珠菌感染为常见菌株,光滑念珠菌次之,在治疗心脑血管患者、老年患者,要警惕发生念珠菌等二重感染,一旦发生,要根据念珠菌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作者:罗文英;吴显劲;罗虹烈;林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改善慢性胃炎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SAS评分上分别下降至(50.29±3.50)分、(54.29±3.69)分;在SDS评分上分别下降至(44.29±5.26)分、(52.36±5.29)分;在消化道症状评分上,分别下降至(1.27±0.62)分、(2.01±0.59)分;治疗4周后,两组在 SAS 评分上分别下降至(42.10±5.92)分、(52.37±5.78)分;在SDS评分上分别下降至(32.27±6.14)分、(48.76±6.20)分;在消化道症状评分上,分别下降至(0.47±0.12)分、(1.30±0.26)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SAS、SDS以及消化道症状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建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够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仕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临证往往拘泥三消辩证,但因之无症状者居多,尤其是初诊病人,几乎无证可辩,难以准确遣方用药。笔者临床观察发现:消渴病体质分型中以痰湿体质为主,而痰湿体质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温运太阴法改善患者痰湿体质,以有效治疗消渴病,并从理论依据及临床疗效两方面分析“重体质,轻症状”在消渴病治疗中的临床体会。(红笔标注的部分即为文章的写作目的及主要内容呢,望审核)
作者:陈先明;林靖;谢政权;刘峰;季兵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本文通过阐述临床正确留取痰标本的重要性,并查阅文献对于影响临床患者留取痰标本质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在留取痰标本过程中对患者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质量,为痰标本检测结果提供准确的痰标本信息和诊断依据。
作者:杨静;张学丽;秦思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了解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术后并发症,研究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层次和病因,制定相关治疗对策和护理措施,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0例患者是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行开胸手术者67例,行胸腔镜手术者53例,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对120例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后,死亡者4(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者47(30.17%)例,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116例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3~18个月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气胸复发的情况。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易于受到术前机体状况的影响,致使加大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此类患者术中可采取有效的肺部修补方式,减少漏气,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创伤,为老年患者争取恢复健康的条件,术后护理以营养支持、呼吸道祛痰为主,应尽早拔除胸腔引流管,嘱患者早期活动。
作者:陈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卵巢功能早衰治疗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西医治疗,3个月为一个治疗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E2、FSH、LH水平、临床症状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E2、FSH、LH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E2、FSH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LH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4.74%,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6.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卵巢功能早衰,可以将患者的血清E2、FSH、LH等进行显著的改善,提高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与单用西医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马秀云;马军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8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医疗法(针灸、推拿、牵引及按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静脉滴注抗炎及抗免疫作用的地塞米松加以中药调节、拔火罐加药外敷,导入直流电离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显效率(6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4.19%),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3.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79%),且实验组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成效,缩短疗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丁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