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80株念珠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药敏结果分析

罗文英;吴显劲;罗虹烈;林湛

关键词:念珠菌, 药敏试验, 耐药
摘要:目的:了解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念珠菌感染状况和药敏情况。方法临床标本经接种培养,开放性部位标本若培养出以念珠菌为优势菌株和无菌部位标本培养出念珠菌均进一步进行纯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880例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群,不同年龄人群念珠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1);男性多于女性;以痰标本多,尿液其次,胃液少,不同标本来源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1);念珠菌感染主要来自于心脑血管、肺部疾病患者,不同临床诊断类型的念珠菌感染具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高。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本院念珠菌感染为常见菌株,光滑念珠菌次之,在治疗心脑血管患者、老年患者,要警惕发生念珠菌等二重感染,一旦发生,要根据念珠菌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电镀企业铬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

    目的:对本地区电镀企业铬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保护电镀企业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镀企业作业工人400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同时期健康监护的364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00人,神经系统症状7例,呼吸系统症状6例,鼻粘膜充血、糜烂45例,鼻中隔肥厚、弯曲23例,血常规10例,尿常规9例,肝功能11例, B超2例,心电图5例,对照组364例,神经系统症状4例,呼吸系统症状5例,鼻粘膜充血、糜烂8例,鼻中隔肥厚、弯曲5例,血常规6例,尿常规6例,肝功能10例, B超2例,心电图3例。观察组工人健康受到影响的占总人数的29.5%,对照组工人健康受到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3.46%。观察组400人中铬作业工人出现一般症状、鼻部损害等职业损害相关症状,其中鼻部损害68例(发生率17.00%),对照组为13例(发生率3.5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5)。结论电镀作业对工人鼻损害会造成影响,应加强防护。

    作者:涂晓志;武照燕;张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1的含量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目的:检测大鼠脑损伤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观察其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参照Feeney's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于伤后1h、6h、24h、48h、3d、7d采血,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ET-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1含量于伤后1h开始显著升高(P<0.05),于损伤后24h达到高峰(P<0.05)。损伤后48h开始逐渐下降,3 d后开始逐渐趋于假损伤组(P<0.05),7d后基本恢复正常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1的含量随损伤时间呈规律性变化。

    作者:王茝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方法和临床效果,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自愿的原则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全麻方式,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动脉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在苏醒后的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的收缩压、动脉压以及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插管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动脉压以及心率观察指标分别为:(22.68±1.56)、(18.12±1.36)、(96.54±16.87);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动脉压以及心率观察指标,分别为:(18.66±1.38)(14.68±1.65)(87.54±5.26),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动脉压以及心率观察指标分别为:(27.58±1.98)、(19.88±2.58)、(106.87±9.87),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动脉压以及心率观察指标,分别为:(19.23±2.25)(15.26±2.68)(89.65±9.34),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后30min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动脉压以及心率观察指标分别为:(25.64±1.85)、(16.53±1.67)、(94.27±4.56),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动脉压以及心率观察指标,分别为:(17.35±2.15)(14.62±1.91)(87.33±4.87),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苏醒后,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时,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等麻醉方式可以减小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可以保证患者循环系统功能稳定,安全性较高,且在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因此值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时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杜建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昂丹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昂丹司琼预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妇科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给予A组患者4mg昂丹司琼,给予B组患者8mg昂丹司琼;给予对照组常规的生理盐水;对三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后,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43.54±10.05)、(43.68±9.42)、(43.80±10.50) mg/kg;手术的时间(105.23±18.77)、(106.67±20.14)、(104.34±17.54)min以及麻醉时间(122.31±19.57)、(120.34±20.67)、(121.24±19.46)min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9.38%)与B组(12.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59.38%),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昂丹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小,能够减少手术或麻醉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60例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存活28例(93.33%),淋巴结转移复发4例(13.33%),对照组存活24例(80.00%),淋巴结转移复发11例(36.6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等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能有效清扫淋巴,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陈廷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黄芪水煎剂治疗儿童症状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调研黄芪水煎剂治疗儿童症状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筛查式调研方法,即将120例6~14岁症状性低血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黄芪水煎剂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治愈和好转5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60例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治愈和好转14例,无效46例,有效率为2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药黄芪水煎剂治疗儿童症状性低血压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前景。

    作者:王兴德;魏世强;王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011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期末考试成绩,总结实验诊断学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帮助。方法对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114份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成绩71.39分,平均难度系数为0.71,区分度0.23,信度0.81。结论试卷内容涵盖全部教学内容,题型分配较全面,试题总体难度较难,区分度良好,在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反映出在命题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作者:王锐;孟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研究

    目的:对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的情况予以深入分析,同时对其用药的科学性实施评定。方法收取自2010年3月-2011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0例呼吸内科病人的处方单,针对这些病人所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联合用药以及科学用药等方面对抗生素在呼吸内科应用予以相应的评定。结果合理和基本合理的用药有428例,占68%,不合理用药210例,占3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主要体现为下述几点:①治疗过程太长,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过于频繁,在常规感染中有(34.8±0.9)%使用一种抗生素时间超过3星期。②给药方法缺乏科学性,很多药物只要服用1次就能够达到其药用性,不过在临床却多次反复服用,因此,可能造成病人对药物产生依赖性。③联合用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出现耐药菌株以及不良反应。结论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用药,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明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率。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5.0%,死亡率5.0%;对照组治愈率60.0%,死亡率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病死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碧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采用规范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对老年女性中子宫积液患者采用的规范治疗方案及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选择医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经过临床监测发现患者均有子宫积液疾病,其中患者一般有四种临床表现症状,分别是分泌物增多、阴道排泄液异常、排泄腋臭和一定程度的腹痛,在患者无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子宫腔积液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一些高发因素。进而找到一个很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在进行临床规范化的治疗之后,统计患者的恢复情况,再应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治疗后,患者中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泌物分泌增多的现象,2例患有患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泄液体异常的征兆,1例患者有排泄物异味的现象,而手术前患者中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泌物分泌增多的现象,10例患有患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泄液体异常的征兆,10例患者有排泄物异味的现象,5例患者有排尿困难的临床症状,另外5例患者出现一些特殊的腹痛的症状,治疗前后患者状况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一些手术后的跟踪探访,发现引起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症或者是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等。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明确病情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分析

    目的:分析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PC)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LPC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63.28±4.63)min、(74.68±6.16)mL、(73.48±4.26)h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3.17±7.26)min、(271.72±19.85)mL、(148.75±12.35)h,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2、4、6、8周的Baird踝关节评分分别为(84.84±7.65)、(88.69±8.62)、(94.72±8.87)、(97.72±10.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9±6.67)、(70.38±6.73)、(73.51±7.72)、(77.28±7.9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 LPC内定治疗,固定可靠牢固,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疗效显著。

    作者:宋小强;杨勇;胡兵;曾本强;陈安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全自动生化仪的性能评价、溯源性、比对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深入执行,医学检验工作者认识到行业标准化的重要性。目前,各医疗单位所使用的全自动生化仪的多样性必然导致检验结果的差异,而如何做好各仪器、试剂的性能评价、溯源性、比对应用使检验结果向行业标准化靠拢,这是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里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全自动生化仪的性能评价、溯源性、比对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颖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汇总分析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对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我科2007年5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6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组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随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转阴率分别为79.24%和58.49%,病灶、空洞明显吸收率和总吸收率分别为(85.94%Vs 71.70%)和(45.28%Vs 25.5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对难治性结核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玲;李红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临床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提高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2012年7月经过手术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88例,手术后对患者采取keuchi关节评分和Lysholm评分,评定手术治疗疗效,观察患者的体征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年多的随访工作,8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有56例患者的手术疗效评定为优,比例为63.6%,有29.5%(26例)的患者疗效评定为良,有6.8%(6例)的患者疗效评定为可,没有出现治疗效果评定为差的病例,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评定优良率达到93.4%,膝关节损伤患者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手术治疗在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自龙;张秀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采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对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疾病患者7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胰腺炎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痛症状表现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复常时间、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分别为(3.01±0.46)、(5.08±0.97)、(7.13±1.4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69±1.03)、(7.14±1.35)、(9.76±2.43)d;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血液淀粉酶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有对照组;治疗组1例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例;治疗组停药一段时间后胰腺炎病情再次复发率5.4%明显低于对照组27.0%。结论应用奥曲肽对患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韩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麻醉效果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后HR、RR、MAP及SPO2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HR、MAP、SPO2与麻醉前、观察组检查中比较,均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0.76±0.23)min、恢复时间(16.15±2.3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20±0.35)min、(20.93±3.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麻醉诱导时间和进镜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应用总量(1.62±0.53)g,对照组患者丙泊酚应用总量(2.14±0.6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37例、良3例,对照组麻醉效果优29例、良10例和差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镇痛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的用药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林君;李飞;李晓琳;廖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腹泻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单纯西药治疗,对治疗组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占18%,治疗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3例患儿尿路感染,6例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患儿营养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治疗组1例患儿尿路感染,2例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患儿营养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腹泻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申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微生态制剂美常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25%(39/4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6、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18水平(38.41±22.78)与对照组(42.12±23.54)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群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

    通过科学化管理,力求提高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科研热情,使他们加深对科研的理解与认识,积极投身于科研探索与创新活动中去,终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和学生的个人科研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作者:李德玲;顾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助产士精神压力源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技术、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助产士精神压力源主要为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与护理工作负荷有关、与护士期望有关、与病人有关和与工作-家庭矛盾有关的应激源等几方面。表现为助产士面对夜班急危重症多、工作量大;有职业暴露的危险;害怕出现护理纠纷;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遭受社会偏见;面临护理人员的配置压力等方面。

    作者:李燕;杨明晖;刘军;陶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