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对老年女性中子宫积液患者采用的规范治疗方案及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选择医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经过临床监测发现患者均有子宫积液疾病,其中患者一般有四种临床表现症状,分别是分泌物增多、阴道排泄液异常、排泄腋臭和一定程度的腹痛,在患者无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子宫腔积液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一些高发因素。进而找到一个很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在进行临床规范化的治疗之后,统计患者的恢复情况,再应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治疗后,患者中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泌物分泌增多的现象,2例患有患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泄液体异常的征兆,1例患者有排泄物异味的现象,而手术前患者中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泌物分泌增多的现象,10例患有患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泄液体异常的征兆,10例患者有排泄物异味的现象,5例患者有排尿困难的临床症状,另外5例患者出现一些特殊的腹痛的症状,治疗前后患者状况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一些手术后的跟踪探访,发现引起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症或者是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等。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明确病情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腹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中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组的腹泻改善时间(1.47±0.28)、呕吐缓解时间(1.62±0.35)、体温恢复时间(1.33±0.28)等各项数据也要优于对照组(2.49±0.65、2.71±0.48、2.51±0.6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极大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其他护理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亓淑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脊柱肿瘤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3±8.5)d,对照组为(18.2±7.9)d,且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2例患者术后疼痛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有恶化的趋势,都属于转移癌,转移癌中只有1例出现缓解后加重的情况。结论术前应该认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患者耐受性以及体内肿瘤各方面的性质进行评估,将具体的肿瘤分区确定,并由此来选择合适的手术,制定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手术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大的生存希望。
作者:史相钦;马虎升;孙彦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包皮过长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袖套式的包皮环切术,研究组予以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及术后疼痛时间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6.67%(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包皮外观90.00%满意率高于对照组74.67%的满意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对包皮过长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罗昌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骨外科护理工作科学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室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骨外科护理工作,而实验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双重护理。然后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认知能力,并使用应用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对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做出科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16.5±6.6)分、对健康教育态度(16.7±6.3)分、对健康教育行为(16.5±3.6)分、健康教育环境(16.8±4.1)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评分(52.37±3.08)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35.61±2.24)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3.6±5.3)分、(24.1±5.2)分、(24.3±5.7)分、(23.7±6.0)分。结论对骨外科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后,再加上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知识教育,对于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以及加强自身的健康教育认知能力,达到避免医护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纠纷产生的目的,并终实现提高护理效果的目标。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外加健康教育在骨外科护理工作当中有非常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及原因,以提高血常规检查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抽取的血液标本共80例,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后,比较在不同采血部位、不同保存温度以及放置时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静脉血白细胞数量计量(5.5±1.5)(10°/L)、红细胞数量(4.2±0.9)(10°/L)均低于末梢血(7.0±2.0)(10°/L)、(5.2±1.5)(10°/L),血小板计量高于末梢血,统计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温室保存以及冰箱保存标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等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立即送检血标本中白细胞计数高于2、4h送检,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等低于2h和4h送检,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查人员应该全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认真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减少血液检查结果中存在的误差。
作者:徐凤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PC)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LPC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63.28±4.63)min、(74.68±6.16)mL、(73.48±4.26)h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3.17±7.26)min、(271.72±19.85)mL、(148.75±12.35)h,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2、4、6、8周的Baird踝关节评分分别为(84.84±7.65)、(88.69±8.62)、(94.72±8.87)、(97.72±10.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9±6.67)、(70.38±6.73)、(73.51±7.72)、(77.28±7.9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 LPC内定治疗,固定可靠牢固,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疗效显著。
作者:宋小强;杨勇;胡兵;曾本强;陈安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本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非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IP、MOT[(152.6±25.1)ng/L、(884.2±153.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55.3±16.8)ng/L、(375.1±102.6)ng/L],而SS[(131.2±35.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13.6±45.8)pg/mL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消化道恶性肿瘤相比,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胃肠激素VIP、MOT升高,而SS降低,为今后有针对性的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何奕;袁志军;罗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筛选快速、可靠、易推广的适合基层医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cytial virus,RSV)的检测方法。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层析金标法、桥联酶标法检测50例经临床确诊为RSV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结果 RSV阳性检出率依次为40%、88%、84%、80%。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可靠、易推广,是基层医院RSV感染早期诊断的优选方法。
作者:许琴;林素香;郑水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结核抗体检测在小儿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地区2012-2013年收治的结核病患儿患48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入院的非结核病患儿35例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儿的体液标本涂片、卡介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和结核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方法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PPD法阳性率高达68.8%,涂片法低(27.0%);不同类型结核检测结果方面:涂片法肺结核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肺外结核(P<0.05),而PPD法和结核抗体法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阳性率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结核抗体检测、涂片法和PPD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各有特色,其中结核抗体检测尤其适于作为儿童、肺外结核及无痰患者的快速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普毅;白圆圆;雷金;孙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之下,医患双方都增加了很多内在需求,过去医疗体制下的医疗服务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医患沟通方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必须不断优化医院的医疗服务方式,才能够确保医院长远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时期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患纠纷的几点措施。
作者:余小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绝经后妇女取出IUD时,常因生殖器官萎缩而致取器困难甚至失败。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取器的困难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对3种宫内节育器389例绝经后的妇女取出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琳;卢玉萍;秦坤;黄海蓉;龚慧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昂丹司琼预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妇科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给予A组患者4mg昂丹司琼,给予B组患者8mg昂丹司琼;给予对照组常规的生理盐水;对三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后,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43.54±10.05)、(43.68±9.42)、(43.80±10.50) mg/kg;手术的时间(105.23±18.77)、(106.67±20.14)、(104.34±17.54)min以及麻醉时间(122.31±19.57)、(120.34±20.67)、(121.24±19.46)min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9.38%)与B组(12.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59.38%),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昂丹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小,能够减少手术或麻醉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房室同步起搏器工作方式对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拟研究在2009年3月-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及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双腔起搏器安置且的患者20例。采用患者自身对照模式(intrapatient model),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及彩色 M型超声(M-mode),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及 C 型利钠肽(CNP)酶联免疫分析,分析双腔起搏器工作方式对心功能影响程度。结果起搏前后患者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及心律失常具有明显差异,其中QRS波时限、室间收缩同步性指标 I IVMD、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 SPWM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LVEDD相比,显著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BNP(pg/mL)提示植入前(20.48±3.83),植入后(13.67±3.42).t=21.12,P<0.01。结论对房室同步起搏方式下心功能及心律失常变化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该类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变化特征,由此针对可能出现的心功能不全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做到前瞻性预防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忠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县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0例,对其易发年龄、易发时间、院隔离治疗及相关防控制措施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4岁年龄组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67.5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发病32.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7月份的小儿手口足病发病率为65.83%,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病率34.1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治疗和门诊留观治疗组人数比分别占37.50%和41.67%,明显高于住院隔离治疗组人数比20.8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和蔓延,对保护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和胜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本地区电镀企业铬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保护电镀企业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镀企业作业工人400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同时期健康监护的364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00人,神经系统症状7例,呼吸系统症状6例,鼻粘膜充血、糜烂45例,鼻中隔肥厚、弯曲23例,血常规10例,尿常规9例,肝功能11例, B超2例,心电图5例,对照组364例,神经系统症状4例,呼吸系统症状5例,鼻粘膜充血、糜烂8例,鼻中隔肥厚、弯曲5例,血常规6例,尿常规6例,肝功能10例, B超2例,心电图3例。观察组工人健康受到影响的占总人数的29.5%,对照组工人健康受到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3.46%。观察组400人中铬作业工人出现一般症状、鼻部损害等职业损害相关症状,其中鼻部损害68例(发生率17.00%),对照组为13例(发生率3.5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5)。结论电镀作业对工人鼻损害会造成影响,应加强防护。
作者:涂晓志;武照燕;张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早期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接诊的76例重度窒息复苏新生儿。治疗前,全体患儿均接受常规干预,直至内环境稳定在正常值后,将76例患儿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出生后3h内,注射250mg/(kg·d)的磷酸肌酸钠,并联用20mg/d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体征,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行为评(NBNA),治疗结束后,查看患儿心脏、肠胃等器官的受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第7天和第14天临床体征恢复时间更快,且神经行为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儿脏器损伤发生率即肠胃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1.6%,13.2%;障碍发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9.5%,10.6%;胃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61.2%,23.7%。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更高。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启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外伤性癫痫3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癫痫患者38例,经手术治疗后,显效26例,占68.42%;有效10例,占26.32%;另有2例无效,占5.26%,其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手术治疗外伤性癫痫临床疗效满意,同时不易引发各种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可以得到广泛推广。
作者:杨华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86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38/50),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χ2=23.5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3.42±0.65)分、出血指数(2.03±0.37)分、牙周袋探诊深度(3.39±0.64)mm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22±0.73、2.73±0.44)分、(3.73±0.77)mm,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替硝唑治疗牙周炎效果显著优于甲硝唑,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大力应用推广。
作者:吴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69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为对照组,6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2.4±8.5)min、术中出血量(53.6±12.7)mL、术后排气时间(17.9±4.6)h、尿管拔除时间(1.1±0.4)d、术后住院时间(4.2±0.7)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06.8±11.4)min、(163.2±21.3)mL、(38.5±7.2)h、(1.7±0.5)d、(8.1±1.0)d,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5.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术后镇痛率(17.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0%)、(6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迎九;后建丽;丁文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