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绪;张晓方
目的调查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为农村中学生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适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金东区农村4所中学3 717名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农村中学生经广播电视获得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占57.73%,从家长和学校课堂获得的仅为2.15%与5.03%;中学生赞成课外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占62.55%.针对提出的6种健康教育形式无明显偏向.结论农村中学开展健康教育形式要多种并存,时间短、内容精的效果较好.
作者:郑海鸥;郑寿贵;郑伟;黄礼兰;王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对方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37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有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征,自责应对方式,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结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干预时既要采取综合措施,又要突出重点.
作者:姬成伟;王芳芳;孙志华;王祝欣;任晓卫;杨名;秦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5年5月30日,滨州市某大学发生一起在校大学生进食凉皮致300人食物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学教师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影响,探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方法采用自填问卷集体调查方式,对山西省临汾市7所中学308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中学教师自我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都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决定系数分别为8.1%和13.0%.结论中学教师的自我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
作者:尹忠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足的非对称性,为鞋的设计提供形态依据,为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国际通用足的测量方法,测量319名(男156人,女163人)辽宁籍大学生的足部15项形态指标.结果足部15项形态指标均以非对称性多见,并且左侧较长的占多数.第1趾足长左侧>右侧和左侧<右侧的平均值男生为4.5 mm和3.8mm,女生为4.4mm和3.9mm.第1趾足长Ⅰ型、Ⅱ型和Ⅲ型的比率男生分别为54.5%,29.5%和16.0%,女生分别为47.2%,30.7%和22.1%.结论大学生足的形态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作者:李岩;徐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龋病与生长发育的内在联系,为制定口腔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山东省7岁和9岁儿童的乳齿龋患情况分为4组(dmf=0,dmf=1~2,dmf=3~4,dmf≥5),将12,14,17岁少年恒齿龋患情况分为4组(DMF=0,DMF=1,DMF=2,DMF≥3),分析不同龋患组儿童少年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BMI指数和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7岁和9岁儿童乳齿龋患与发育水平关系密切,乳龋牙数越多,发育水平越低.12,14,17岁恒龋牙数与发育水平无明显关系.结论乳龋患与发育水平关系密切,制定口腔保健规划时要考虑到生长发育这个因素.
作者:张迎修;王淑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概述儿童认知发展属于心理发展或心理发育范畴.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程.
作者:静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0%以上成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相关疾病患者,其Hp感染是在儿童期获得,绝大多数儿童均有短暂或持续存在的Hp感染,感染的高发年龄在10岁左右.
作者:胡友莹;王克霞;张荣波;汪宗;胡素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将来就业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评价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和感受,对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身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忠;周恒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的218名16~18岁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74名16~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其进行团体施测.结果与高中生组相比,未成年犯的个性具有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高,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与不同人群相比,内外向倾(E)分没有统一的趋势.结论未成年犯的人格具有偏离正常人群的倾向.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作者:李俊丽;梅清海;于承良;张国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一代的体质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1985,1990,1995,2000年由原国家教委牵头,国家体委、卫生部、民委和科委共同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质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
作者:刘志明;周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了解高校女性教职工常见乳腺疾病患病情况,为今后开展乳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吉林省乳腺疾病研究中心于2004年10月对吉林大学5 134名女教职工进行了乳腺疾病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续哲莉;边学海;宋昌龙;徐为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邯郸市区入托前体检幼儿的营养健康状况,为制订幼儿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7~9月对邯郸市入托前体检的2~5岁幼儿2 228名测量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及血脂,以肥胖、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贫血率、血脂异常检出率判断幼儿营养状况.结果被调查幼儿中,贫血率高,达21.27%;其次是低体重率(3.86%)、发育迟缓率(2.65%),肥胖率为2.47%,血脂异常率为1.93%,消瘦率0.58%.结论邯郸市区2~5岁幼儿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现象,尤其贫血、低体重检出率较高,肥胖和血脂异常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家庭及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
作者:程书珍;刘恒;王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枣庄学院学生休退学发生状况,为做好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枣庄学院2000~2004年5 a学生休退学情况.结果2000~2004年该校学生休退学率平均为4.59‰,因病休退学率以2004年低,总体呈下降趋势.造成学生休退学的疾病以传染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为主.学生非病休退学率以2004年为高,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以降低其休退学率.
作者:隋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沈阳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9所不同专业一、二年级大学生3 018名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24.83±4.09)分(满分为33分),大学生对艾滋病及病人的态度平均得分为(5.41±1.13)分(满分为7分).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25.98±3.44)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24.48±4.21,P<0.01).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为电视(76.3%)>书籍(56.4%)>专门宣传(46.9%)>广播(46.2%)>课堂教育(25.1%)>同学介绍(22.5%)>其他(10.7%).沈阳市大学生有异性朋友的比例为31.5%,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为6.2%.结论沈阳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还很欠缺.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越多,其对待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就越积极.
作者:关喆;白春玉;张迪;陈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为大学生的食品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1 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0%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40.1%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更高;39.9%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有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4.0%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中含有的细菌与病毒等基因会对人体有害;63.5%的学生赞成在中国推出转基因食品,并希望加快发展速度;75.7%的学生认为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并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明确的标签.结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缺乏认知,应加强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的教育.
作者:蔡玲;林汉生;杨丽;夏苏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2年由同济医学院刘筱娴教授主持,卫生部妇幼司和国际儿童基金会联合在我国5个妇幼卫生项目县进行0~14岁儿童伤害死亡调查,1995年首次报道了我国青少年伤害死亡的调查结果[1].
作者:王声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7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以来,全国已有高职学校459所,在校生781万余人,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辽宁省就有高等职业学校58所,在校生15万余人,占普通高校生的34%.为了解高职高专学生健康现状,以便为学校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辽宁省沈阳市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蚌埠市高中生危险行为的变化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10所中学60个班级的3 251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获有效问卷3 044份.对其意外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和药物使用、性行为、饮食行为、锻炼行为和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3%的学生从不或很少遵守交通规则,13.2%的学生有打架行为,4.1%的学生曾离家出走,1.5%的学生曾有过自杀行为,被老师体罚过的学生占43.0%;23.4%学生曾经吸烟;72.0%的学生曾经饮酒;11.2%的学生曾去过迪厅或舞厅跳舞;有1.2%的学生曾使用过摇头丸;2.4%的学生曾发生过性行为;34.6%的学生认为自己稍胖或很胖;41.9%和69.3%的学生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次数≥1次,47.6%的学生每天喝牛奶≥1杯;40.7%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12.1%的学生调查前1周上网≥3 d.多数意外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和药物使用、性行为、锻炼行为和上网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多数吸烟、药物使用、性行为、上网行为发生率2004年高于2002年,而意外伤害行为和锻炼行为发生率2004年低于2002年.
作者:张建军;李杭建;董永超;朱明军;乔国维;龚庆春;孔繁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卫校职教生的吸烟习惯及危险因素,为学校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益阳卫校职教3个专业共51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疗、卫生保健专业学生吸烟率分别为36.9%和48.8%,高于护士生的6.8%;男生吸烟率为69.7%,高于女生的6.8%.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贫乏、在校表现欠佳、不健康心理、家庭影响、伙伴影响等相关联(P<0.05).结论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职教生吸烟现象普遍,拒烟能力低.应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学生控烟能力.
作者:杜兆丰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