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地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

蔡玲;林汉生;杨丽;夏苏建

关键词:认知, 态度, 食品, 植物, 转基因, 学生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为大学生的食品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1 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0%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40.1%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更高;39.9%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有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4.0%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中含有的细菌与病毒等基因会对人体有害;63.5%的学生赞成在中国推出转基因食品,并希望加快发展速度;75.7%的学生认为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并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明确的标签.结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缺乏认知,应加强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的教育.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原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农村小学生伤害的健康促进提供方向和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嘉兴市3 385名农村小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4.38%,居前3位的是跌伤、动物咬伤、运动创伤,其发生率分别为31.2%,10.8%和9.6%.伤害发生原因有25种,居前3位是玩耍、运动、骑车,分别占19.2%,19.1%和11.2%;伤害程度中,中、重度伤占20.3%;平均每位学生每年因伤害支出的医疗费用为25.49元.结论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的,要采取多部门合作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俞慧芳;陈中文;周哲华;胡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特点研究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对399名理科、文科和医科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性别特质分布进行问卷测试.结果男女大学生有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4种性别特质类型.医科大学生年级间的未分化性度取向及文科大学生年级间双性化、未分化性度取向的构成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文科三年级大学生双性化比例高,未分化比例低.结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利于改变其性度取向,改善其心理品质.

    作者:任伯绪;张晓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华市农村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调查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为农村中学生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适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金东区农村4所中学3 717名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农村中学生经广播电视获得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占57.73%,从家长和学校课堂获得的仅为2.15%与5.03%;中学生赞成课外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占62.55%.针对提出的6种健康教育形式无明显偏向.结论农村中学开展健康教育形式要多种并存,时间短、内容精的效果较好.

    作者:郑海鸥;郑寿贵;郑伟;黄礼兰;王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滨州学院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5年5月30日,滨州市某大学发生一起在校大学生进食凉皮致300人食物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益阳卫校职教生的吸烟习惯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卫校职教生的吸烟习惯及危险因素,为学校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益阳卫校职教3个专业共51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疗、卫生保健专业学生吸烟率分别为36.9%和48.8%,高于护士生的6.8%;男生吸烟率为69.7%,高于女生的6.8%.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贫乏、在校表现欠佳、不健康心理、家庭影响、伙伴影响等相关联(P<0.05).结论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职教生吸烟现象普遍,拒烟能力低.应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学生控烟能力.

    作者:杜兆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学习综合能力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学习综合能力,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质调查量表评定儿童的气质类型,再分别抽取4种气质类型儿童各10名进行学习综合能力测试,包括智力测验、学习障碍筛查、学习适应性测验、厌学情绪测定等.结果不同气质类型儿童智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学习障碍筛查总分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某些分项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学习适应性方面,抑郁质儿童身心健康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厌学情绪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质与智力没有决定性关系,但它影响智力活动和能力表现的特点及方式.

    作者:吴汉荣;陈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高职院校医学生对自杀的态度

    自杀是指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自愿地(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采取伤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据估计,全世界每天有1 000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则是它的8~10倍[1].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在世界上是自杀率比较高的国家,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

    作者:夏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邯郸市区2004 年入托幼儿的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邯郸市区入托前体检幼儿的营养健康状况,为制订幼儿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7~9月对邯郸市入托前体检的2~5岁幼儿2 228名测量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及血脂,以肥胖、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贫血率、血脂异常检出率判断幼儿营养状况.结果被调查幼儿中,贫血率高,达21.27%;其次是低体重率(3.86%)、发育迟缓率(2.65%),肥胖率为2.47%,血脂异常率为1.93%,消瘦率0.58%.结论邯郸市区2~5岁幼儿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现象,尤其贫血、低体重检出率较高,肥胖和血脂异常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家庭及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

    作者:程书珍;刘恒;王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蚌埠市2004年高中生危险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蚌埠市高中生危险行为的变化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10所中学60个班级的3 251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获有效问卷3 044份.对其意外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和药物使用、性行为、饮食行为、锻炼行为和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3%的学生从不或很少遵守交通规则,13.2%的学生有打架行为,4.1%的学生曾离家出走,1.5%的学生曾有过自杀行为,被老师体罚过的学生占43.0%;23.4%学生曾经吸烟;72.0%的学生曾经饮酒;11.2%的学生曾去过迪厅或舞厅跳舞;有1.2%的学生曾使用过摇头丸;2.4%的学生曾发生过性行为;34.6%的学生认为自己稍胖或很胖;41.9%和69.3%的学生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次数≥1次,47.6%的学生每天喝牛奶≥1杯;40.7%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12.1%的学生调查前1周上网≥3 d.多数意外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和药物使用、性行为、锻炼行为和上网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多数吸烟、药物使用、性行为、上网行为发生率2004年高于2002年,而意外伤害行为和锻炼行为发生率2004年低于2002年.

    作者:张建军;李杭建;董永超;朱明军;乔国维;龚庆春;孔繁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研究

    目的了解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的218名16~18岁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74名16~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其进行团体施测.结果与高中生组相比,未成年犯的个性具有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高,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与不同人群相比,内外向倾(E)分没有统一的趋势.结论未成年犯的人格具有偏离正常人群的倾向.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作者:李俊丽;梅清海;于承良;张国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及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西安某高校部分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防御机制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结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高校应注意帮助贫困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自主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

    作者:杜志丽;贺思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蒙古达斡尔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

    为了解达斡尔族地区城镇中、小学生贫血情况,笔者于2004年10~11月,对达斡尔族聚居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4所中学、5所小学的达斡尔族学生进行了贫血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刘延明;刘宝龙;金绍杰;李兆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宁波市13~18岁城乡学生体质状况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一代的体质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1985,1990,1995,2000年由原国家教委牵头,国家体委、卫生部、民委和科委共同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质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

    作者:刘志明;周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沈阳市高职高专学生自评健康现状

    1997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以来,全国已有高职学校459所,在校生781万余人,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辽宁省就有高等职业学校58所,在校生15万余人,占普通高校生的34%.为了解高职高专学生健康现状,以便为学校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辽宁省沈阳市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校园伤害,牵动人心学生安全,重于泰山

    校园安全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无庸讳言的问题,青少年的伤害高发,接二连三发生在中小学校的群死群伤和暴力事件令人担忧.现代社会中的伤害隐患日益增多,全球范围的伤害高发给居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生命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作者:王声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评价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将来就业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评价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和感受,对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身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忠;周恒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新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新生考试焦虑状况,为考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SRITA)对140名护理本科新生进行测查.结果女生SRITA总分及担心他人评价、担心损害自我形象、担心未来前途、身体反应、一般性焦虑5个分量表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在考试焦虑程度存在差别,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考试焦虑程度对学习成绩有影响(F=9.62,P<0.001).结论护理本科新生存在较严重的考试焦虑,且女生更容易出现问题性焦虑.

    作者:杨秀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沈阳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

    目的了解沈阳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9所不同专业一、二年级大学生3 018名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24.83±4.09)分(满分为33分),大学生对艾滋病及病人的态度平均得分为(5.41±1.13)分(满分为7分).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25.98±3.44)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24.48±4.21,P<0.01).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为电视(76.3%)>书籍(56.4%)>专门宣传(46.9%)>广播(46.2%)>课堂教育(25.1%)>同学介绍(22.5%)>其他(10.7%).沈阳市大学生有异性朋友的比例为31.5%,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为6.2%.结论沈阳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还很欠缺.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越多,其对待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就越积极.

    作者:关喆;白春玉;张迪;陈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穗港澳地区大学生急救知识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经济发达的穗港澳地区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普及急救知识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半开放式问卷对穗港澳三地大学生1 721名进行调查.结果三地大学生急救电话号码知晓率为80.71%;急救知识平均得分为(49.70±13.86)分,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年级越高,得分越高;培训经历、学习欲望、地区差异以及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得分均有影响.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急需提高,普及的任务刻不容缓.

    作者:覃思;王声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滕州市城乡中学食堂卫生状况

    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尤为重要.为全面提高滕州市中学食堂卫生质量,切实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探讨城区与农村中学食堂的差别,笔者于2005年4月对滕州市城乡中学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曰华;杨冠山;裴宝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