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颂文;杨年红;王重建;许明佳
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尤为重要.为全面提高滕州市中学食堂卫生质量,切实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探讨城区与农村中学食堂的差别,笔者于2005年4月对滕州市城乡中学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曰华;杨冠山;裴宝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一代的体质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1985,1990,1995,2000年由原国家教委牵头,国家体委、卫生部、民委和科委共同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质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
作者:刘志明;周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新生考试焦虑状况,为考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SRITA)对140名护理本科新生进行测查.结果女生SRITA总分及担心他人评价、担心损害自我形象、担心未来前途、身体反应、一般性焦虑5个分量表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在考试焦虑程度存在差别,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考试焦虑程度对学习成绩有影响(F=9.62,P<0.001).结论护理本科新生存在较严重的考试焦虑,且女生更容易出现问题性焦虑.
作者:杨秀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青少年视力低下者中85%属于近视[1].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由1998年世界第4位上升到第2位.近视使青少年的注意力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使辨认远处和精细目标的能力下降,从而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2].
作者:冯承芸;邓冰;黄列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0~14岁儿童伤害现状及有关预防措施,为开展预防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长宁区0~14岁儿童1 375名,采用家长问卷方式调查0~14岁儿童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伤害发生情况及家长认知水平.结果伤害总报告率为10.47%,其中0~5岁组儿童伤害报告率高;伤害中跌倒坠落伤居首位;儿童家长相关伤害的认知正确回答率在90.6%以上:母亲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对儿童伤害发生有一定影响.结论0~14岁儿童的伤害率较高,在预防儿童伤害的研究中,儿童本身的特点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徐妙珍;夏庆华;唐传喜;徐建兴;徐慧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颇受社会关注,国内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卫生服务机构,而如何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是当前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及学校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作者:魏书堂;彭虎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5年5月30日,滨州市某大学发生一起在校大学生进食凉皮致300人食物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社交类型中学生的自尊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Coopersmith自尊问卷和同伴提名法,对中学生自尊与社交类型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学生自尊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种社交类型中学生在总体自尊、一般自我、同伴关系、学业成就得分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被拒绝型与其他社交类型在亲子关系得分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学生自尊仍处在发展阶段.亲子关系在自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社交类型仅仅是影响中学生自尊发展的一个因素.
作者:蒋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经济发达的穗港澳地区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普及急救知识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半开放式问卷对穗港澳三地大学生1 721名进行调查.结果三地大学生急救电话号码知晓率为80.71%;急救知识平均得分为(49.70±13.86)分,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年级越高,得分越高;培训经历、学习欲望、地区差异以及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得分均有影响.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急需提高,普及的任务刻不容缓.
作者:覃思;王声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足的非对称性,为鞋的设计提供形态依据,为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国际通用足的测量方法,测量319名(男156人,女163人)辽宁籍大学生的足部15项形态指标.结果足部15项形态指标均以非对称性多见,并且左侧较长的占多数.第1趾足长左侧>右侧和左侧<右侧的平均值男生为4.5 mm和3.8mm,女生为4.4mm和3.9mm.第1趾足长Ⅰ型、Ⅱ型和Ⅲ型的比率男生分别为54.5%,29.5%和16.0%,女生分别为47.2%,30.7%和22.1%.结论大学生足的形态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作者:李岩;徐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原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农村小学生伤害的健康促进提供方向和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嘉兴市3 385名农村小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4.38%,居前3位的是跌伤、动物咬伤、运动创伤,其发生率分别为31.2%,10.8%和9.6%.伤害发生原因有25种,居前3位是玩耍、运动、骑车,分别占19.2%,19.1%和11.2%;伤害程度中,中、重度伤占20.3%;平均每位学生每年因伤害支出的医疗费用为25.49元.结论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的,要采取多部门合作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俞慧芳;陈中文;周哲华;胡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将来就业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评价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和感受,对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身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忠;周恒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小学生伤害常见类型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对百色市1 155名不同民族小学生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百色市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9.1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15.813,P=0.000);不同年龄组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1.327,P=0.000),其中五六年级小学生发生率高(54.41%);壮族、瑶族、其他民族学生伤害发生率均高于汉族学生,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108,P=0.044).前5位伤害类型依次为跌伤(16.19%)、碰伤(7.10%)、刀割伤(4.16%)、动物咬伤(2.94%)和硬物击伤(1.39%).结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谭盛葵;吴琪俊;马迎教;蒙仕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杀是指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自愿地(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采取伤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据估计,全世界每天有1 000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则是它的8~10倍[1].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在世界上是自杀率比较高的国家,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
作者:夏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对方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37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有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征,自责应对方式,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结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干预时既要采取综合措施,又要突出重点.
作者:姬成伟;王芳芳;孙志华;王祝欣;任晓卫;杨名;秦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卫校职教生的吸烟习惯及危险因素,为学校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益阳卫校职教3个专业共51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疗、卫生保健专业学生吸烟率分别为36.9%和48.8%,高于护士生的6.8%;男生吸烟率为69.7%,高于女生的6.8%.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贫乏、在校表现欠佳、不健康心理、家庭影响、伙伴影响等相关联(P<0.05).结论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职教生吸烟现象普遍,拒烟能力低.应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学生控烟能力.
作者:杜兆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校园安全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无庸讳言的问题,青少年的伤害高发,接二连三发生在中小学校的群死群伤和暴力事件令人担忧.现代社会中的伤害隐患日益增多,全球范围的伤害高发给居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生命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作者:王声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对399名理科、文科和医科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性别特质分布进行问卷测试.结果男女大学生有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4种性别特质类型.医科大学生年级间的未分化性度取向及文科大学生年级间双性化、未分化性度取向的构成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文科三年级大学生双性化比例高,未分化比例低.结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利于改变其性度取向,改善其心理品质.
作者:任伯绪;张晓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校食堂是学生就餐的主要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钱菊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为农村中学生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适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金东区农村4所中学3 717名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农村中学生经广播电视获得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占57.73%,从家长和学校课堂获得的仅为2.15%与5.03%;中学生赞成课外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占62.55%.针对提出的6种健康教育形式无明显偏向.结论农村中学开展健康教育形式要多种并存,时间短、内容精的效果较好.
作者:郑海鸥;郑寿贵;郑伟;黄礼兰;王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