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大学生抑郁症26例疗效观察

张玉芝;张永茹;张艳萍

关键词:抑郁症, 综合疗法, 治疗结果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高达18%~36%[1],可能与遗传、生化、心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多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笔者通过中西医配合心理治疗的方法,对49名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山东省儿童少年龋病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龋病与生长发育的内在联系,为制定口腔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山东省7岁和9岁儿童的乳齿龋患情况分为4组(dmf=0,dmf=1~2,dmf=3~4,dmf≥5),将12,14,17岁少年恒齿龋患情况分为4组(DMF=0,DMF=1,DMF=2,DMF≥3),分析不同龋患组儿童少年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BMI指数和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7岁和9岁儿童乳齿龋患与发育水平关系密切,乳龋牙数越多,发育水平越低.12,14,17岁恒龋牙数与发育水平无明显关系.结论乳龋患与发育水平关系密切,制定口腔保健规划时要考虑到生长发育这个因素.

    作者:张迎修;王淑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家长与幼儿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幼儿与其家长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家庭营养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合肥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3 450名幼儿进行3 d膳食问卷调查.结果家长饮食行为与幼儿饮食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r=0.206~0.642),但随着行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食用的不同食物间存在相关关系.家长与儿童在早餐食物、零食和喜爱的食物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在家长不喜爱食物和儿童食用食物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幼儿饮食行为与家长饮食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干预措施.

    作者:孙文杰;高永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上海普陀区20学年中小学生伤害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1985~2004学年上海普陀区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情况,为中小学生伤害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普陀区1985~2004学年中小学卫生保健教师填写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小学生伤害个案登记表》,并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的伤害发生率逐年下降,进入21世纪后又呈上升趋势;中学生伤害发生率近5 a也有明显上升趋势,2003学年达高峰;伤害事故的性质以非体育性为主,发生的场所以校内为主.结论应在学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护能力,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贝品联;史扬;李水静;徐镶怀;王雅娟;李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沈阳市高职高专学生自评健康现状

    1997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以来,全国已有高职学校459所,在校生781万余人,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辽宁省就有高等职业学校58所,在校生15万余人,占普通高校生的34%.为了解高职高专学生健康现状,以便为学校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辽宁省沈阳市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机制,进一步为压力管理干预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对372名大学生进行问题解决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以及前摄性应对量表调查.结果采用AMOS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前摄性应对、反省性应对和支持寻求对问题解决能力的3个因素(问题解决信心、趋近-回避风格、问题控制)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结论增强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应当考虑到不同的作用机制,采用前摄性效能增强策略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作者:骆宏;许百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湖州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分析

    校食堂是学生就餐的主要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钱菊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评价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将来就业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评价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和感受,对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身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忠;周恒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学习综合能力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学习综合能力,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质调查量表评定儿童的气质类型,再分别抽取4种气质类型儿童各10名进行学习综合能力测试,包括智力测验、学习障碍筛查、学习适应性测验、厌学情绪测定等.结果不同气质类型儿童智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学习障碍筛查总分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某些分项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学习适应性方面,抑郁质儿童身心健康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厌学情绪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质与智力没有决定性关系,但它影响智力活动和能力表现的特点及方式.

    作者:吴汉荣;陈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研究

    目的了解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的218名16~18岁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74名16~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其进行团体施测.结果与高中生组相比,未成年犯的个性具有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高,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与不同人群相比,内外向倾(E)分没有统一的趋势.结论未成年犯的人格具有偏离正常人群的倾向.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作者:李俊丽;梅清海;于承良;张国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宁波市13~18岁城乡学生体质状况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一代的体质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1985,1990,1995,2000年由原国家教委牵头,国家体委、卫生部、民委和科委共同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质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

    作者:刘志明;周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滨州学院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5年5月30日,滨州市某大学发生一起在校大学生进食凉皮致300人食物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新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新生考试焦虑状况,为考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SRITA)对140名护理本科新生进行测查.结果女生SRITA总分及担心他人评价、担心损害自我形象、担心未来前途、身体反应、一般性焦虑5个分量表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在考试焦虑程度存在差别,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考试焦虑程度对学习成绩有影响(F=9.62,P<0.001).结论护理本科新生存在较严重的考试焦虑,且女生更容易出现问题性焦虑.

    作者:杨秀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起饮用袋装奶引起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4年3月10日,福建省仙游县某镇中心小学44名学生因饮用袋装纯鲜奶和AD钙奶而引起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沙纪辉;陈伟伟;洪荣涛;陈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1概述儿童认知发展属于心理发展或心理发育范畴.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程.

    作者:静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百色市不同民族小学生伤害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小学生伤害常见类型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对百色市1 155名不同民族小学生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百色市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9.1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15.813,P=0.000);不同年龄组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1.327,P=0.000),其中五六年级小学生发生率高(54.41%);壮族、瑶族、其他民族学生伤害发生率均高于汉族学生,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108,P=0.044).前5位伤害类型依次为跌伤(16.19%)、碰伤(7.10%)、刀割伤(4.16%)、动物咬伤(2.94%)和硬物击伤(1.39%).结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谭盛葵;吴琪俊;马迎教;蒙仕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淮南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0%以上成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相关疾病患者,其Hp感染是在儿童期获得,绝大多数儿童均有短暂或持续存在的Hp感染,感染的高发年龄在10岁左右.

    作者:胡友莹;王克霞;张荣波;汪宗;胡素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学教师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焦虑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学教师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影响,探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方法采用自填问卷集体调查方式,对山西省临汾市7所中学308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中学教师自我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都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决定系数分别为8.1%和13.0%.结论中学教师的自我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

    作者:尹忠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滕州市城乡中学食堂卫生状况

    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尤为重要.为全面提高滕州市中学食堂卫生质量,切实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探讨城区与农村中学食堂的差别,笔者于2005年4月对滕州市城乡中学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曰华;杨冠山;裴宝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及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西安某高校部分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防御机制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结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高校应注意帮助贫困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自主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

    作者:杜志丽;贺思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枣庄学院2000~2004年学生休退学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枣庄学院学生休退学发生状况,为做好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枣庄学院2000~2004年5 a学生休退学情况.结果2000~2004年该校学生休退学率平均为4.59‰,因病休退学率以2004年低,总体呈下降趋势.造成学生休退学的疾病以传染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为主.学生非病休退学率以2004年为高,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以降低其休退学率.

    作者:隋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