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海淀区 1999~2004年高考学生体检结果

李静

关键词:体格检查, 卫生状况指标, 学生
摘要:高考学生体检是国家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对海淀区1999~2004年高考学生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掌握海淀区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升学、专业选择的身体因素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为今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淮南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0%以上成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相关疾病患者,其Hp感染是在儿童期获得,绝大多数儿童均有短暂或持续存在的Hp感染,感染的高发年龄在10岁左右.

    作者:胡友莹;王克霞;张荣波;汪宗;胡素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上海普陀区20学年中小学生伤害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1985~2004学年上海普陀区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情况,为中小学生伤害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普陀区1985~2004学年中小学卫生保健教师填写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小学生伤害个案登记表》,并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的伤害发生率逐年下降,进入21世纪后又呈上升趋势;中学生伤害发生率近5 a也有明显上升趋势,2003学年达高峰;伤害事故的性质以非体育性为主,发生的场所以校内为主.结论应在学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护能力,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贝品联;史扬;李水静;徐镶怀;王雅娟;李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滨州学院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5年5月30日,滨州市某大学发生一起在校大学生进食凉皮致300人食物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甘肃省与全国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甘肃省与全国汉族大学生的数据进行比较,了解甘肃汉族大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的总体状况,为提高甘肃汉族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和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甘肃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作者:郝招;张正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初中生人格、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研究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对方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37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有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征,自责应对方式,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结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干预时既要采取综合措施,又要突出重点.

    作者:姬成伟;王芳芳;孙志华;王祝欣;任晓卫;杨名;秦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家长与幼儿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幼儿与其家长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家庭营养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合肥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3 450名幼儿进行3 d膳食问卷调查.结果家长饮食行为与幼儿饮食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r=0.206~0.642),但随着行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食用的不同食物间存在相关关系.家长与儿童在早餐食物、零食和喜爱的食物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在家长不喜爱食物和儿童食用食物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幼儿饮食行为与家长饮食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干预措施.

    作者:孙文杰;高永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上海市长宁区儿童伤害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调查

    目的探讨上海市0~14岁儿童伤害现状及有关预防措施,为开展预防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长宁区0~14岁儿童1 375名,采用家长问卷方式调查0~14岁儿童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伤害发生情况及家长认知水平.结果伤害总报告率为10.47%,其中0~5岁组儿童伤害报告率高;伤害中跌倒坠落伤居首位;儿童家长相关伤害的认知正确回答率在90.6%以上:母亲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对儿童伤害发生有一定影响.结论0~14岁儿童的伤害率较高,在预防儿童伤害的研究中,儿童本身的特点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徐妙珍;夏庆华;唐传喜;徐建兴;徐慧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学教师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焦虑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学教师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影响,探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方法采用自填问卷集体调查方式,对山西省临汾市7所中学308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中学教师自我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都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决定系数分别为8.1%和13.0%.结论中学教师的自我原因不确定感对其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

    作者:尹忠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北京市海淀区 1999~2004年高考学生体检结果

    高考学生体检是国家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对海淀区1999~2004年高考学生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掌握海淀区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升学、专业选择的身体因素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为今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学生自尊与社交类型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社交类型中学生的自尊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Coopersmith自尊问卷和同伴提名法,对中学生自尊与社交类型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学生自尊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种社交类型中学生在总体自尊、一般自我、同伴关系、学业成就得分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被拒绝型与其他社交类型在亲子关系得分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学生自尊仍处在发展阶段.亲子关系在自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社交类型仅仅是影响中学生自尊发展的一个因素.

    作者:蒋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评价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将来就业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评价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和感受,对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身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忠;周恒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哈尔滨市城乡学龄儿童个性特征比较

    目的探讨城乡学龄儿童个性特征及其差异,为儿童个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对哈尔滨市城乡7~12岁的学龄儿童共1 789名进行个性测试与评价.结果城乡学龄儿童个性类型特征分布有明显差异,城市儿童外向和倾向外向类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儿童,而农村儿童内向和倾向内向类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儿童.结论城乡学龄儿童个性特征明显不同,城市儿童个性特征多倾向于外向,而农村儿童多倾向内向.

    作者:武丽杰;刘爱书;李志贤;夏薇;孙彩虹;陈素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广州地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为大学生的食品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1 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0%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40.1%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更高;39.9%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有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4.0%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中含有的细菌与病毒等基因会对人体有害;63.5%的学生赞成在中国推出转基因食品,并希望加快发展速度;75.7%的学生认为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并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明确的标签.结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缺乏认知,应加强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的教育.

    作者:蔡玲;林汉生;杨丽;夏苏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大学生抑郁症26例疗效观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高达18%~36%[1],可能与遗传、生化、心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多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笔者通过中西医配合心理治疗的方法,对49名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芝;张永茹;张艳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邯郸市区2004 年入托幼儿的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邯郸市区入托前体检幼儿的营养健康状况,为制订幼儿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7~9月对邯郸市入托前体检的2~5岁幼儿2 228名测量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及血脂,以肥胖、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贫血率、血脂异常检出率判断幼儿营养状况.结果被调查幼儿中,贫血率高,达21.27%;其次是低体重率(3.86%)、发育迟缓率(2.65%),肥胖率为2.47%,血脂异常率为1.93%,消瘦率0.58%.结论邯郸市区2~5岁幼儿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现象,尤其贫血、低体重检出率较高,肥胖和血脂异常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家庭及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

    作者:程书珍;刘恒;王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机制,进一步为压力管理干预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对372名大学生进行问题解决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以及前摄性应对量表调查.结果采用AMOS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前摄性应对、反省性应对和支持寻求对问题解决能力的3个因素(问题解决信心、趋近-回避风格、问题控制)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结论增强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应当考虑到不同的作用机制,采用前摄性效能增强策略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作者:骆宏;许百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吉林大学女教职工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高校女性教职工常见乳腺疾病患病情况,为今后开展乳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吉林省乳腺疾病研究中心于2004年10月对吉林大学5 134名女教职工进行了乳腺疾病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续哲莉;边学海;宋昌龙;徐为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原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农村小学生伤害的健康促进提供方向和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嘉兴市3 385名农村小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4.38%,居前3位的是跌伤、动物咬伤、运动创伤,其发生率分别为31.2%,10.8%和9.6%.伤害发生原因有25种,居前3位是玩耍、运动、骑车,分别占19.2%,19.1%和11.2%;伤害程度中,中、重度伤占20.3%;平均每位学生每年因伤害支出的医疗费用为25.49元.结论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的,要采取多部门合作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俞慧芳;陈中文;周哲华;胡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蒙古达斡尔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

    为了解达斡尔族地区城镇中、小学生贫血情况,笔者于2004年10~11月,对达斡尔族聚居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4所中学、5所小学的达斡尔族学生进行了贫血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刘延明;刘宝龙;金绍杰;李兆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百色市不同民族小学生伤害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小学生伤害常见类型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对百色市1 155名不同民族小学生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百色市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9.1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15.813,P=0.000);不同年龄组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1.327,P=0.000),其中五六年级小学生发生率高(54.41%);壮族、瑶族、其他民族学生伤害发生率均高于汉族学生,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108,P=0.044).前5位伤害类型依次为跌伤(16.19%)、碰伤(7.10%)、刀割伤(4.16%)、动物咬伤(2.94%)和硬物击伤(1.39%).结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谭盛葵;吴琪俊;马迎教;蒙仕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