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动电话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戴伏英;王雁冰;吉秀亮;邢玉梅

关键词:睡眠, 辐射,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医科
摘要: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采取预防措施措施依据.方法 对238名拥有移动电话和95名无移动电话的医学生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对其一般情况、移动电话的使用情况、睡眠质量、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每日使用移动电话次数和失眠呈正相关(OR=1.92,P<0.05),每日使用短信的次数和服药、睡眠中易惊醒均呈正相关(OR=2.70,3.40,P值均<0.05).结论 使用移动电话对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可能有不良影响.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的现状、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校园暴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86名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学生在12个月内,有286人遭受人际间暴力,总发生率为48.81%,其中语言暴力占44.82%,躯体暴力占38.22%,性暴力占16.96%.年龄相仿的同校男生是主要的施暴者,其次为教职工;校外是主要的施暴场所,其次是校内;主要的施暴原因是无缘无故即兴所为,其次与恋爱有关;暴力事件对学生的影响从无到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均存在.报复是主要的应对方式.同学是主要的倾诉对象.男生、学习差、本地户口、家庭结构不完整、激惹他人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问题严重,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覃思;王声湧;戴文灿;梁小冬;陈琦;朱克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女性青春期性征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女性青春期性征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女性青春期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学校登记为基础,募集6~18岁女性双生子180对,其中单卵双生(MZ)132对,二卵双生(DZ) 48对,按Tanner标准进行青春发育分期,询问有无月经初潮及月经初潮年龄.结果 乳房开始发育的年龄为9~12岁,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集中在9~13岁,月经初潮年龄多集中在11~13岁.月经初潮、性征发育一致率均为MZ>DZ,月经初潮的遗传指数为0.71,乳房和阴毛发育的遗传指数分别为0.34,0.45.月经初潮年龄的组内相关系数MZ>DZ(P<0.001),偶内均方MZ<DZ(P<0.001).遗传度为0.78.结论 月经初潮的发生受遗传因素的作用较大,月经初潮年龄也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而乳房、阴毛等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水平在时间上的表达则受环境因素的作用较大.

    作者:李红娟;季成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玉林师范学院216例大学生晕厥病历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晕厥的患病情况,更好地探讨大学生晕厥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笔者对玉林师范学院2001-2005年216例大学生晕厥进行了病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发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柳州市2004年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疾病之一,可导致体质、智力、免疫力降低,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为了解柳州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以便为防治中小学生贫血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9-12月对柳州市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志玲;黎明强;王萍;曾宪柳;杨兵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嘉兴市区中小学校基本卫生状况量化分级评价探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与重视,嘉兴市中小学校基本卫生状况已得到极大的改善.对照《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国家标准(GB/T 18205-2000),至2004年上半年,除外来民工子女学校外,全市中小学校基本卫生状况已全部达到合格标准.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笔者尝试在《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标准分值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个监督评价项目实际所得分值的多少,划分为5个等级标准进行评价,以便对学校基本卫生状况进行量化分级管理.

    作者:叶聚隆;周亚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九江学院医学院学生非处方药知识问卷调查

    WHO倡导的自我药疗(self-medication)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据调查,我国只有17%的人健康意识较强.非处方药是指可以不需要医生的处方,自己能到药店购买的药物.我国实施药品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自我用药.但是,群众在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时,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学者呼吁,在学生中进行非处方药知识教育[1].笔者通过对大学生非处方药的认知调查,了解大学生对非处方药的认识程序,以便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药疗水平.

    作者:黄爱君;李雪芹;饶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思密达治疗口腔溃疡48例效果观察

    口腔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以粘膜破损、充血和疼痛为特点.其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微生物感染、精神神经因素、消化系统疾病、遗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1].此病可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应用思密达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媒体暴力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理论模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及网络媒体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影视、游戏、网络等媒体中的争斗与暴力内容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有关媒体暴力对青少年不良影响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和新闻报道逐年递增.

    作者:张镇;刘月霞;张建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我国四城市部分小学生肥胖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学校群体活动模式控制学生肥胖的效果,为有关干预模式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长春、乌鲁木齐、西安和厦门四城市各选择1所学校作为干预学校,三、四年级全体学生为重点干预对象,选取同一城区条件基本相近的1所学校作为对照学校.将肥胖控制与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结合起来,采取以群体干预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播与运动/饮食行为干预相结合、学校干预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学生行为改变和学校健康环境改变相结合的综合策略开展肥胖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学校学生肥胖控制知晓率、正确膳食及运动行为形成率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学校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学校肥胖率和超重率分别从15.6%和14.1%下降到10.4%和14.2%;其中干预学校三、四年级男生肥胖率从21.5%下降到13.6%.结论 学校群体活动控制模式对于小学生的肥胖控制是有效的.

    作者:田本淳;吕书红;钱玲;张巍;张继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62例效果观察

    痛经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痛经常持续1~2 h或数小时,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该病在高中女生中较为常见.痛经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太满意或者有些治疗方法副作用较大.近2 a来,笔者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仇锦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广州市大学生自杀倾向现状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所高校1 24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8%的学生曾感到非常悲伤和无望持续2周以上,9.0%的学生曾想过自杀,4.6%的学生曾经为如何自杀制定过计划,2.5%的学生曾有自杀行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地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城镇、男生、低年级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较高.自杀倾向与吸烟、物质滥用等危险行为关系密切.结论 大学生自杀倾向状况值得关注,应在教育系统内引入促进精神健康和预防自杀的策略.

    作者:曾琳娜;陈振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杭州市中小学校设计卫生现状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其设计卫生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为找出学校设计中存在的卫生问题,进一步改善学校卫生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提供依据,笔者对2001-2003年杭州市中小学校设计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金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南京市某中学高中生及其家长性健康教育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门的开放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性意识、性成熟已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规范的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为探讨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范围和教育模式,笔者对南京市东方艺术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家长共97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姬春;冉建玲;孙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移动电话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采取预防措施措施依据.方法 对238名拥有移动电话和95名无移动电话的医学生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对其一般情况、移动电话的使用情况、睡眠质量、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每日使用移动电话次数和失眠呈正相关(OR=1.92,P<0.05),每日使用短信的次数和服药、睡眠中易惊醒均呈正相关(OR=2.70,3.40,P值均<0.05).结论 使用移动电话对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可能有不良影响.

    作者:戴伏英;王雁冰;吉秀亮;邢玉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儿童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一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同时存在的现象,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脂血症(低HDL-胆固醇血症和/或高三酰甘油血症)、肥胖、高尿酸血症、微量蛋白尿、血液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增加)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在我国已呈流行趋势,并影响我国约1/5的人群,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发病率增加至少30%.有研究证实[1-3],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及其病理发展过程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发生.因此,儿童代谢综合征及其疾病群,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胜利油田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胜利油田2~13岁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儿童血铅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胜利油田2~13岁儿童3 419名进行血铅测定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同时对商业区和生活区幼儿园的水、空气、食品、灰尘、玩具及儿童手表面铅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7.54 μg/L,血铅值≥100 μg/L的检出率为13.02%,血铅值≥200 μg/L的检出率为1.14%.油田基地商业区儿童血铅平均值为58.69 μg/L,明显高于生活区和外围地区.男童血铅平均值60.85 μg/L明显高于女童血铅平均值53.75 μg/L(P<0.01).与儿童血铅水平相关的因素有不良卫生习惯(啃咬手指、玩具,洗手不认真等)、偏食(喜食皮蛋、膨化食品、罐装饮料,不喜欢吃蛋、奶等高钙食品)及居住环境污染等.结论 应重视对儿童血铅水平的控制,积极防治铅中毒.

    作者:孙立臣;鲁京浦;宋淑敏;孙淑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珠海市779名视力低下学生假性近视情况分析

    视力低下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防治的主要对象是针对假性近视.为了解学生假性近视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笔者对2005年对来珠海市学校卫生保健所矫治的视力低下的学生随机抽取779人进行假性近视的筛选,报道如下.

    作者:张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甘肃省农村小学生近视现状调查

    近视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给患者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近年来, 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发生年龄提前,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1995年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与1985年相比,低年级的视力低下者中,近视比例增加.目前,全国弱视儿童约有2 000万,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病率为25%~35%.为了解农村特别是西部贫困农村小学生的近视情况,探寻影响农村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以便为早期近视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6月对甘肃省部分农村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司宏宗;王爱国;格鹏飞;Albert Park;胡之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上海市校园公用饮水机微生物污染状况

    目的 了解上海校园公用饮水机水质及饮水机消毒后出水微生物含量变化规律,为控制桶装饮用水二次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R2A Agar培养基培养,结合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结果 校园饮水机消毒1~2个月后就有微生物指标超标现象.2个学校饮水机出水中总菌的合格率分别为84.62%和71.43%,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53.85%和42.86%.结论 饮水机消毒1~2个月后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超标现象.

    作者:白晓慧;戈志坚;邢一;范新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疫情报告时限至关重要.近年来,学校疫情报告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染病疫情的控制处理[1].如何缩短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为建立日常管理办法,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龚健;董柏青;黄运能;邓群;吴国祯;欧远荣;梁大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