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胆泻肝丸对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清IL-23水平的影响

丛贾囡;曲忻

关键词:
摘要:根据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1979年制定的分类,葡萄膜炎可分为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anterior uveitis)是葡萄膜炎中常见的类型,患者多呈HLA-B27抗原阳性,同时常合并有强直性脊椎炎、Reiter综合征、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道疾病等免疫性疾病[1].目前,这类葡萄膜炎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全身或局部的激素,但通过临床随访发现长期效果欠佳,有相当比例的前葡萄膜炎经常有反复发作.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在急性期,急性前葡萄膜炎以热邪为主,应予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比较龙胆泻肝丸与激素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3 (IL-23)水平的影响,来探讨其产生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纵隔增宽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疗中的意义

    主动脉夹层作为心血管外科凶险的一种疾病,死亡率高到50%以上[1,2],诊断主要根据主动脉血管造影确诊,但是因导致胸痛疾病众多,并非所有医生都会首先考虑主动脉夹层的初步诊断.而针对部分肾功能损伤患者,考虑到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部分首诊医生多是经过排除相关诊断后才会考虑到主动脉夹层.故早期简单、无创检查尤其是对夹层动脉瘤有提示作用的检查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胸片中纵隔宽度来分析纵隔增宽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意义.

    作者:韩珊珊;赵惠敏;杨桂云;田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孢子丝菌病患者外周血Th1与Th17比例与疾病关系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复合体引起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偶可播散至全身引起系统性损害[1].固定型与皮肤淋巴管型是常见的类型.细胞免疫被认为是机体抵抗真菌感染的主要方式.典型的效应细胞为Th1,Th2以及Th17细胞[1].本研究通过检测孢子丝菌病患者外周血中的Th1,Th2以及Th17细胞亚群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观察其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陈凤;孙铭徽;闫百灵;周明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误诊肾占位1例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1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呈间断性胀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及排尿困难.于当地医院行泌尿系彩超发现“左肾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体温38.7℃,双侧腰部曲线对称,双侧肋脊角对称无隆起,左肾区叩击痛阳性,右侧阴性.双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耻骨上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叩诊鼓音.尿常规:白细胞不高,红细胞31.2μl,红细胞(高倍视镜)5.62HPF,隐血+/-,尿蛋白-.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1×109/L,中性粒细胞7.69×109/L.

    作者:倪景远;邵玉;孙志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孕妇O型血中抗A、抗B效价检测的方法学研究

    人类血型至今已知有36种,ABO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及致新生儿溶血病实验中意义为重要,其中孕妇为O型,不规则抗体阴性,配偶为非0型常常需要检测抗A、B效价,因为孕妇体内抗A、BIgG型抗体效价过高(大于256)会通过胎盘屏障与胎儿(非O型)红细胞结合、致敏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病[1,2].因此,常通过检测孕妇血浆中抗A、B效价来评估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性[3].目前用2-Me处理标本常达不到实验要求,为了更好地检测抗体效价的真实水平和提高检出率,我们利用IgM冷凝集的特性,在4℃用标准A、B红细胞吸附O型孕妇血浆中的IgM抗体与2-Me处理样本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两者的检出率.

    作者:朱文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妇产科超声实践教学

    超声检查技术以其无创性,操作方便、简单而又适时的特点一直是妇产科疾病检查方法的首选.随着妇产科超声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妇产科超声新诊疗技术的深入开展,不仅对妇产科超声医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未来的其他系统的超声科医师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妇产科超声影像知识.因此,妇产科超声的教学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现在超声诊断学本身课时设置就少,理论课上基本涉及不到妇产科相关的超声内容,这就使得妇产科超声实践教学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提高妇产科超声实践教学质量,成为现在妇产科超声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现就我们的一些经验体会总结以下几点.

    作者:曹璐;冷维春;刘俊宝;秦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肝癌误诊为肝脓肿1例

    肝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好发于中年及青年男性,女性较少.肝癌病理结构复杂,不同时期成分不同,影像学表现多样化,易于其他肝占位混淆[1],其中易误诊为肝脓肿.现报道肝癌误诊为肝脓肿1例.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右季肋部疼痛伴发热3天入院.乙肝病史5年.查体:体温38.3℃,肝区触痛,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未见蜘蛛痣及肝掌.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1.8×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19.血红蛋白123 g/L.

    作者:曹振英;王心刚;孙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脂肪肝与急性胰腺炎分级的关系研究

    多项研究表明脂肪肝与急性胰腺炎存在一定关系[1-3].急性胰腺炎病人常伴有脂肪肝,其特征性表现为肝脏超声提示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脾脏和肾脏),远场回声则逐渐衰减.既往研究表明,肝脏超声检查尽管不能替代肝脏活检,其仍可有效诊断肝脏脂肪变性[4-6].然而,脂肪肝对急性胰腺炎分级和预后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如果能够发现脂肪肝与急性胰腺炎的分级存在相关性,则其可作为急性胰腺炎分级的预后评估因素.因此,本研究评估脂肪肝对急性胰腺炎分级和预后是否存在影响.

    作者:吴迪;宋玲玲;赵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8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原片的研制及临床检测

    呼吸道传染病是高发流行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诱发原因广泛,传染性强,传播速度迅速,较难控制等特点[1],如今呼吸道感染已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而快速高效地诊断出患者感染的呼吸道病原体类型有助于尽快确定治疗方案,防止病情加重和迁延不愈.血清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呼吸道传染病初步筛查、诊断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是临床检测的经典及金标准实验[2],因其方便、灵敏、特异、高效的特点常用于临床病原体的初步诊断.为此我们与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制备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甲型/乙型流感病毒(FluA/B)、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嗜肺军团菌(LP)血清1型共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片,并制备成试剂盒,现对此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

    作者:包洪;张晓刚;金玉芬;常静;吴丽霞;于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骨保护素在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骨保护素(OPG)是TNFR超家族的一种可溶性的分泌型糖蛋白[1],主要由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其他组织如心脏、肾脏、肝脏、脾脏等亦可分泌.OPG主要通过RANKL/RANK/OPG系统[2]、TRAIL信号通路[3]在骨代谢、免疫炎症反应及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几年,OPG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代谢、心血管事件(CVE)等方面的作用和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OPG在CK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闫孟林;张宝冲;李平;顾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表观扩散系数值和直肠癌分化程度及T分期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和对肿瘤分化和浸润深度的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并行MRI患者检查的临床资料,b值取50、400、800 s/mm2,由西门子Skyra及Verio3.0 T超导型MRI扫描仪自动计算生成ADC图,经Syngovia VA 3.0后处理,工作站测量肿瘤平均ADC值,并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进行匹配及分组分析.另选取同时期51例诊断为直肠腺瘤并行MRI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ADC值(×10-3 mm2)显著小于对照组(0.744±0.061 vs 0.986±0.083,t=17.09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直肠癌患者ADC值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变低、肿瘤T分期增大,ADC值逐渐减小,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直肠癌ADC值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732,P<0.01);与肿瘤T分期呈负相关(r=-0.795,P<0.01).结论 ADC值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对于直肠癌术前评估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亲磊;邢增宝;张小花;陈洋;庄晓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

    泌尿系感染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约占感染性疾病的20%-30%[1].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升高[2],而细菌耐药是治疗泌尿系感染失败的主要原因.定期监测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院区患有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我们检测了自2015年2月份至2017年2月份就诊的泌尿系感染患者215例尿培养标本,对检测出的265株病原菌的种类以及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如下统计分析.

    作者:李丽荣;姜皓;李岩;孙景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模式中的改革初探

    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新时代对“卓越医师”培养的目标和理念.随着医疗安全相关伦理和法律问题关注程度的逐渐提高,医学高等院校为医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资源逐渐减少.而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因其专业基础神经解剖学难以理解和记忆历来是临床医学实习的难点,针对临床实习时间短、教学内容繁多和学生接受困难的实际问题,我们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临床实习教学,尝试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1].

    作者:孟晓丽;高丽华;米博驰;满玉红;白凤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患者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之一,该病的病理机制为遗传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大量珠蛋白链合成严重缺损,从而导致患者呈贫血状态[1].血清铁蛋白(SF)是判断机体是否缺负荷或缺铁过多的一个有效指标,其参与对免疫系统及造血的调控,SF水平可有效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及铁贮备情况[2].红细胞(RBC)参数包括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种平均参数,可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3].血红蛋白(Hb)电泳测试可以有效确定Hb的异常情况,故在地贫的诊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4].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地贫患者的SF、MCV、MCH、MCHC及Hb电泳的表达水平,以期为地贫患者的筛查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作者:邓黎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糖尿病起病的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嗜铬细胞瘤(PHEO)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可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临床上多数因高血压及头痛、心慌、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首诊为主,以糖尿病起病首诊者相对较少,现将近期我院收治1例以糖尿病就诊,终确诊嗜铬细胞瘤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宁利俐;沈鸿;王丽娟;杨茂光;蔡寒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孕妇血清PIGF、sFlt-1及sEng联合使用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GH)和子痫前期(PE)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在孕20周以后发病,其中PE因病情重且难以准确预测而备受关注,研究表明PE发病的早晚与分娩早晚以及疾病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胎盘促血管形成因子和抗血管形成因子参与了PE的发病.本研究选择促血管形成因子的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抗血管形成因子的可溶性血管生长因子受体-1 (sFlt1)和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作为研究指标,检测其在健康孕母、PE和GH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分析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作者:张种;贺锐;赵翠生;王红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住院腹泻患儿杯状病毒感染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杯状病毒(HuCV)感染病原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2013-2017年2272例因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HuCV核酸,用测序及序列分析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分析临床表现.结果 2013-2017年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Hu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49%、12.28%、13.55%、16.75%和22.56%,HuCV阳性检出率3-4年一个高峰,而且近年有增多趋势;腹泻HuCV感染可见NoV与SaV,NoV基因分组可见GⅡ、GⅠ和GⅠ/GⅡ基因型,以NoV的GⅡ型为主;HuCV感染年龄高峰为7-12月龄(36.76%),≤24月龄组占阳性患者的83.20%;发病高峰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1-3月;临床表现63.25%伴有呕吐,58.79%伴有体温升高,46.72%出现呼吸系统症状;2.01%出现抽搐,平均住院日为(3.6±2.7)天.结论 HuCV是长春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长春市HuCV腹泻存在NoV和SaV两个属,多种基因型;2岁以下婴幼儿为HuCV腹泻的高发人群,HuCv感染呕吐和发热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伴有多系统损害.

    作者:姜洪波;孟婷玉;孙利伟;田玉玲;王承训;赵艳玲;贺岩;黄艳智;黎伟明;李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严重缺血肢体新风险分级评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严重肢体缺血(CLI)在1982年被首次定义[1],其概念仅适用于非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缺血的肢体.CLI患者包括踝压(AP)小于40 mmHg合并静息痛以及AP小于60 mmHg合并坏疽两种情况,但不包括合并神经性病变或败血症患者的缺血肢体.CLI与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截肢率及死亡率的增加等密切相关,其五年死亡率为50%-60%,其中,心血管病事件和卒中占死亡原因的70%[2-5].

    作者:秦悦;翟秀宇;张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6和caspase-3表达的意义

    白细胞介素16(IL-16)是主要由CD8+T淋巴细胞产生并分泌的一种促炎细胞因子,与CD4分子结合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1,2].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涉及多种炎症因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α、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系列等[3,4].干扰素-α可诱导caspase-3活化促进IL-16的分泌[5].糖尿病兔和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分娩新生儿脐血血清中caspase-3表达均明显升高[6,7].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16和caspase-3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作者:贾慧;刘群;毛瑞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胃癌围手术期输血探讨

    根治手术是治疗肿瘤的关键[1,2],有时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进行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往往可能导致患者术中出血过多,并且需要输血及围手术期输血(PBTs).而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围手术期输血是肿瘤作为一项较差的预后评判指标.在胃癌患者中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围手术期输血对其术后的预测效果起到什么影响[3].

    作者:栾玲;费秉元;房学东;季福建;臧洪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50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特点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1].近几年我国北方IMN患者数量增加趋势明显[2,3],亚洲人IMN患者30%-45%自行缓解,但5%-14%IMN患者进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4].IMN的预后相关因素诸多,如性别、蛋白尿程度、血压等,但国内外对年龄与IMN相关性报道甚少,本文回顾性分析IM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旨在探索年龄在IMN所起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永向文;娄岩;李迪原;高鹤;刘树军;高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