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捷;许庆忠;徐春林
目前,全世界50%以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都在25岁以下.在艾滋病防治问题上,需要对青年人给予特殊的关注.笔者于2003年对包头师范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干部进行了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目的是通过培训使青年学生了解艾滋病,提高他们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学校及今后教师工作中预防艾滋病的作用.
作者:王彦超;贾文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与膳食结构状况,为开展膳食与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郑州大学医学院、郑州轻工学院225名经济困难学生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该校225名非经济困难学生作配对比较.采用5 d称重法和发放膳食调查表及每日三餐消费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经济困难和非经济困难学生三餐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经济困难学生摄人钙、视黄醇和核黄素低于RNI标准的50%以下.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比可以看出,特困生和贫困生碳水化合物产能比分别达到70.35%和65.77%,均高于非经济困难学生.膳食中的蛋白质来源经济困难学生以粮谷类为主,占总摄入量的63%以上,而非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动物和豆类的优质蛋白质占摄入量的50%以上.经济困难学生的脂肪来源70%以上来源于植物,而非经济困难学生有46.89%来源于动物脂肪.结论经济困难学生三餐消费明显低于非经济困难学生,而且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钙、视黄醇、核黄素较非经济困难学生缺乏.
作者:王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人们由于国籍不同,工作生活习惯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从2000年延边大学教职工体检资料中抽出韩国籍工作人员与中国籍教职工(职业、性别、年龄基本相同)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尹凤琳;金英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国普通高校的医疗机构承担着高校内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工作,为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困扰,严重制约了高校医疗机构的发展.随着高校后勤改革、城镇医疗保健制度改革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大部分高校医疗机构依然存在管理理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竞争意识淡薄、成本/效益的负比值等现状,显示出高校医疗机构自我生存能力处于低水平状态,难以适应当前改革要求.
作者:孔瑞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和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培养小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方法抽取广州市城区8所小学10~12岁小学生共1600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对其中4所小学的800名小学生在调查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营养知识教育(教育组),以其余4所小学的学生800名为对照组,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营养教育后,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组知道蛋白质、碘、铁、钙的食物来源及蔬菜水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学生比对照组分别高21.3%,14.1%,13.7%,9.0%,26.5%(P<0.05);学生食物选择及消费趋于合理,教育组学生早餐食物选择中牛奶、鸡蛋所占比例分别比对照组高9.8%,15.6%(P<0.05);学生挑食、偏食、零食行为改善.结论营养教育能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营养醒为.营养知识进入课堂是受学生欢迎的营养教育形式.
作者:苏宜香;王玲;陈超刚;冯翔;郭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学校供餐部门是学生集体用餐的生产加工和经营者.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学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时有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为探索学校食物中毒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学生饮食卫生安全,笔者对宜昌市中小学校1960~2003年食物中毒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中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学校发生伤寒、副伤寒重大疫情的原因及其流行因素,为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各地、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报告和学校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调查处理报告.结果1996~2002年广西共发生14起学校内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其中甲型副伤寒11起,伤寒2起,甲型副伤寒和伤寒混合流行1起;发生在大专院校3起,高级中学3起,初级中学8起;农村10起,城市4起.各学校学生罹患率1.9%~31.1%,平均10.3%,教职工平均1.6%,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行时间短15 d,长115 d;传播途径水型11起,食物型3起.每年5~6月和10~11月为流行高峰期.学校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状况恶劣,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疫情迟报、误诊和缺乏预警机制是疫情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伤寒、副伤寒已成为广西各级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采取标本兼治和针对性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作者:唐振柱;林玫;曾峻;董柏青;李翠云;王鸣柳;谭冬梅;权怡;龚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矫治情况,以便为中学生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海淀区1 190名中学生为对象,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调查错(牙合)畸形患病率、未矫治率及未进行矫治的原因.结果1 190名中学生错(牙合)患病率为61.3%,错(牙合)未矫治率为80.80%.未进行矫治的主要原因是对错(牙合)的病患意识较弱.结论北京海淀区中学生错(牙合)患病率高,矫治率低,对错(牙合)畸形的病息意识有待提高.
作者:续美如;龚丽云;张力;王淑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颁布,使学校卫生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进人到有法可依的新局面.学校卫生监督涉及学校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等许多法律法规和专业学科.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因职能设置等原因,使得专业监督常有交叉和重复管理现象.近几年来,如东县针对农村中小学校较为分散,设施、设备条件参差不齐,卫生状况相对较差状况,调整卫生监督模式,实施学校综合卫生监督,拓展了学校卫生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捷;许庆忠;徐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检验理视健眼操的实际应用效果,更好地预防青少年近视.方法采用理视健眼操与现行眼保健操对比实验法观察2 a,实验组做理视健眼操,对照组做眼保健操.结果实验组视力保持稳定和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小瞳电脑验光和散瞳电脑验光证明,实验组屈光度加深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眼轴延长的平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理视健眼操预防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和控制近视程度加深的效果优于现行眼保健操.
作者:李美红;潘丽萍;雷建明;任志华;雷文生;吴伯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为了解高级知识分子BPH的患病状况,笔者对浙江省某高校副高职称以上男性教工350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德友;陈蓓;潘云珍;姚绣琴;徐绣凤;李慧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些年来我国中学生肥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解肥胖学生的饮食结构及营养状况,以便为肥胖学生提供科学的膳食指导,笔者对80例肥胖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刘百海;吕全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人的许多心理素质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起来.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始终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建立了多渠道渗透、全方位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心理卫生监护系统,初步探索出了以班主任为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使该校素质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者:陈静;高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视力低下是学生常见病中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为了解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情况,以便为保护中小学生视力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3年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小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濮阳市4~7岁儿童弱视患病情况、特点及其与屈光状态的关系,为制定儿童弱视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筛查出视力低于4.9的儿童,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查.根据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中心制定的<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进行诊断、评价和分析.结果濮阳市儿童弱视患病率为3.68%,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病率高(57.14%),其次是斜视性弱视(27.16%)和屈光参差弱视(19.75%),形觉剥夺性弱视少.儿童弱视大部分伴有屈光不正,以远视和远视散光所占比例大(77.14%).矫正视力与两眼屈光差值呈负相关(r=0.436,P<0.05),与屈光度值相关不显著(r=0.001,P>0.05).结论屈光不正是引起弱视的主要原因.学龄前是弱视的高发阶段,建立儿童眼科保健制度,定期进行视力普查,及早发现和矫正屈光不正,正规治疗各型弱视是防治儿童弱视的关键.
作者:杨翠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影响已被科学所证实[1].近年来,大量的文献报道,全民食盐加碘5~10a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4].为了解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情况,笔者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新庄;张云英;马占凯;张莉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生命质量干预建议.方法按照生命质量程度的高低,自制45项问卷,按1~5级评分法对大学生430名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健康环境、交通状况、教师、教学环境、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朋友支持、时间支配等因素及其满意度影响,女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睡眠质量、行动能力、性问题及其满意程度的影响.结论男女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存在不同特点,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广宇;刘立军;孙德荣;方向丽;路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3年5月,浙江省某县一所中学高三学生在参加高考体检时,发现20名学生肺部有阴影,经进一步调查确认,这是一起连续蔓延的肺结核病爆发,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石波;李群;缪梓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青少年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为降低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笔者于2001年10月起开展了中小学生伤害的干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成星;王谦信;徐青华;傅美华;陈水芳;曾红霞;徐国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了解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健康状况,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笔者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于2003年3~6月对阆中市农村中小学教职工2 514人进行了心电图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杜莉;赵天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