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空气污染状况对小学生健康的影响

曹婉娟;周晓萍;沈华清;徐昱华;谢新波

关键词:空气污染, 卫生状况指标, 学生
摘要:绍兴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总悬浮微粒物质(TSP)、降尘、氮氧化物(NOx)等.某些厂矿集中地区和交通繁忙地区,不仅存在上述污染物,还有铅尘污染的问题,这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构成了一定危害.为了解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笔者选取不同区域的193名小学生进行体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食物中毒后学生心理状况的追踪评定

    目的了解食物中毒后学生心理状况心理干预的远期影响.方法对食物中毒学生108人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并分别于中毒后7 d,30 d,60 d,0.5 a和1 a进行SCL-90评定.结果食物中毒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食物中毒后30 d,60 d,0.5 a,1 a的SCL-90评定结果中躯体化、焦虑、强迫3项因子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食物中毒后及时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十分重要.

    作者:张建宏;张红梅;李占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职业高中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探讨

    目的对自学和同伴教育进行比较,以探讨开展学校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方法.方法以成都市某职业高中的57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自学组和同伴教育组.干预前,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基线调查.干预期间,不给对照组学生任何有关信息;自学组和同伴教育组均开展2次干预,每次1课时,干预内容相同.干预结束后即刻和1个月后,用同样的调查问卷进行复测.结果 2种干预均有一定的即刻和近期效果,且自学方式的近期效果比同伴教育好.干预后,学生的性态度无明显改善.结论在当前我国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课堂自学是职业中学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作者:孙莉;张建新;魏嗣琼;晁黎明;王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濮阳市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效果评价

    口腔疾病是危害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列为需重点防治的第3位疾病.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口腔保健知识及卫生行为密切相关,所以开展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卫生行为形成现状,评价教育效果,为今后开展中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年4~5月对濮阳市294名中学生进行了教育前后有关口腔卫生保健的知识与行为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山西省4所高校本科毕业生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毕业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山西省不同类型高校948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结果个性类型在男女生及不同学校间分布不同,有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以P型(38.7%)和N型(31.7%)为主,64.1%属于不稳定性格类型;无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以外向型较多(45.7%),性格稳定者占57.9%.文科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类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培养开朗的性格与稳定的情绪,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韩柏;徐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海市部分中小学生肥胖现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肥胖及超重现况,探讨影响中小学生肥胖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肥胖及超重,对3 962名7~17岁中小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510名7~13岁中小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7岁中小学生超重率为8.38%(男生为9.15%,女生为7.55%),肥胖率为8.83%(男生为11.63%,女生为5.82%),肥胖及超重合计为17.21%(男生为20.78%,女生为13.37%).肥胖或超重的危险因素有父母亲肥胖、母乳喂养时间长、食欲好、进食速度快,保护因素有常吃零食、每周早餐次数.结论上海市中小学生目前肥胖及超重率较高,儿童肥胖问题应受到重视.

    作者:欧阳凤秀;吕抒弋;高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天津大港区3~6岁男童外生殖器疾病调查

    目的了解3~6岁男童外生殖器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卫生状况,以便早期对外生殖器异常进行诊治.方法对大港区13所幼儿园3~6岁男童1 444名进行外生殖器检查.结果包皮过长检出率为54.85%,包茎检出率为32.62%,鞘膜积液检出率为0.35%,隐匿阴茎检出率为0.28%,隐睾检出率为0.14%,腹股沟疝检出率为0.21%.包茎过长者清洗阴茎头时间为1周以上和不清洗的儿童,其包皮阴茎头炎检出率分别为92.13%和96.90%.结论包皮过长和包茎是3~6岁男童外生殖器的常见疾病,应对家长、孩子及保育人员进行外生殖器卫生的健康教育,加强对男童外生殖器的检查.

    作者:刘庆喜;李培志;高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北京西城区1992~2001年监测点校学生龋齿患病状况

    卫生部和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在这10 a期间,卫生防疫机构和教育部门合作,为学生常见病防治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常见病的疾病谱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学生中常见的肠道蠕虫、沙眼等疾病在北京已比较少见,而龋齿等问题已成为学生常见病防治的重点[1].为做好今后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笔者对西城区1992~2001年监测点校学生的龋齿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北京市中专学生性交行为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中专学生发生性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利用有利因素或改变不利因素,达到降低性交行为在青少年中发生的目的.方法 2000年5月,在北京2所职业中专学校抽取二年级的学生共600人.以班为单位,采用集体不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结果影响性交行为发生的因素有性别、现居住地、初中是否住校、现在是否住校、行为习惯、生殖健康知识、自我价值、边缘性行为(接吻、拥抱、爱抚),以及对性行为的信念等.结论在中专学生中开展综合性的性教育是迫切的,要关注住校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

    作者:张红霞;常春;吕姿之;孙昕霙;高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潍坊市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潍坊市儿童少年伤害发生现状,探讨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降低青少年伤害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伤害发生率为6.87%,8~15岁儿童随年龄增长伤害率有增高趋势.影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居住环境、离校距离、业余活动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安全教育等.结论潍坊市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现状不容忽视,应针对儿童的特点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于建乐;李佩贤;孙大勇;邱玉刚;夏素华;韩连堂;尹爱田;王志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海龙华地区肥胖儿童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导致儿童肥胖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第49届雀巢国际营养研讨会的新报道,我国4~16岁的青少年中,肥胖发生率为11.9%,男女生分别为14.8%和9.3%.儿童肥胖是导致成年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为有效预防儿童期肥胖的发生,笔者于2001年对上海市龙华地区儿童的肥胖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104例肥胖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国兴;钟宁;许晓萍;万荣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日本中小学生饮食生活状况

    直属日本科学教育部的日本体育*学校健康中心是对全日本中小学的保健、体育、营养餐等进行运营管理的机构.该机构分别于1995年和2000年在全国范围实施了以儿童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为对象的<儿童学生的饮食生活等状况调查>.1995年的第1次调查是为了了解日本中小学生饮食生活以及学校供餐相关的实际状况,把握存在问题和学生的需要动向,以期为改善今后的学校供餐提供依据.2000年的调查目的是在把握1995年以后儿童饮食生活意识、行动变化的同时,了解学校供餐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对供餐的新要求.

    作者:欧阳蔚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湛江海洋大学教职工EB病毒感染情况

    湛江海洋大学教职工健康体检中,一直开展EB病毒(EBV)血清学检查.现将2000年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覃艳华;滕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南京市大学生青春期性困惑状况

    目的了解大学生青春期性困惑的流行病学分布,为是否在高校中进行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南京市4所高校4 0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青春期性困惑报告率为39.94%,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学生报告率不同,且不随年级的升高而改变.结论青春期性困惑依然是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作者:杨雪花;戴梅竞;何家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某医学院学生学习动机与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正确指导其学习动机和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习情况自设调查问卷.结果不同专业、性别及是否学生干部的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差异有显著性,自我期望成绩与学习行为相关性显著,回归效应显著.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相关性单独作用显著,多元回归对学习行为相关性无显著性.结论医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分布有新的变化,学习行为与男女个性有关,还可能与学生干部的社会角色有关.

    作者:刘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影响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家庭环境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现状和家庭环境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4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应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自行设计的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 326名9~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用FoxPro建立数据库,在SAS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母的文化程度、性格、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对儿童自我意识有明显影响.结论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静;石淑华;胡美荣;周爱琴;刘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校教职工729名白内障、青光眼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解高校知识分子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2002年3~4月,笔者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合作,对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的部分在职或离退休教职员工进行了1次致盲眼病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教师职业性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是慢性喉炎的主要症状.教师因职业关系,往往用声过度,又得不到休息,长此可导致声带病变,如声带充血、水肿、麻痹、闭合不良、肥厚、小结、息肉等.笔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该病的同时,重用补气药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巧瑾;吕建刚;刘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形体训练前后女大学生体成分、形态及心肺功能的变化,为女大学生参加形体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皮脂厚度测量计、运动心肺功能仪和与之配套的功率自行车,结合体重身高指数、胸围指数、整体形态指数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形体训练前后体质变化情况.结果形体训练1学期后,体重平均降低(6.2±2.9)kg、体脂量(F)下降(2.88±0.60)kg、体重/身高指数减少38.03 kg/cm、安静心率(HR)平均减少(6.6±6.12)次/min、脉压差/收缩压×100指数提高10.2、大吸氧量每分钟增加(0.36±0.06)ml、大通气量每分钟增加(4.43±2.5)ml,与形体训练前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形体锻炼能明显改善女大学生体质、机能、运动与活动能力.

    作者:石成银;刘家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中小学生猩红热爆发的调查

    2002年5月3日~7月20日,某市(县级)发生一起中小学校学生猩红热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戚开克;王冬生;王德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方法从豫北5个城市的市、县重点高中抽取1 240名学生,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集体测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与焦虑、抑郁有显著的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对抑郁的预测比对焦虑的预测更重要.结论家庭环境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改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魏俊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