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柏;徐勇
传染病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疾病,为了解学生传染病发病的规律,探讨管理经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现将2000~2001年度哈尔滨市太平区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芝;刘凤云;刘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教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社会支持量表(SSRS)、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评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大学生与成教大学生比较,SCL-90得分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各项均存在显著差异,新生之间的差异尤为显著,LES各项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16PF部分项目得分存在显著差异;SSRS部分项目得分存在显著差异;CSQ各项得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教大学生,其原因与生活事件、人格因素、社会支持有关.
作者:葛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卫生部和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在这10 a期间,卫生防疫机构和教育部门合作,为学生常见病防治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常见病的疾病谱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学生中常见的肠道蠕虫、沙眼等疾病在北京已比较少见,而龋齿等问题已成为学生常见病防治的重点[1].为做好今后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笔者对西城区1992~2001年监测点校学生的龋齿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性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性教育尚处于探讨实验阶段,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那么,怎样正确引导中学生认识和对待性发育不同阶段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只有抓住性教育的关键时期,突出实用性,注重社会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方平;杨云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摘要,顾名思义,即摘取文章中要点.其作用主要是有利于快速、准确地体现文章中有关对象、方法、结果等各方面信息,其写作要求与格式因论文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作者:孙东红;王栩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国27省市7~18岁汉族儿童少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为研究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依据.方法用标准离差法将27省市7~18岁儿童少年身高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结果环渤海地区儿童少年身材高,贵州省矮.高身材区与矮身材区儿童少年的身高差距有扩大趋势.结论中国汉族儿童少年身高的地域差别相当明显.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富阳市农村儿童伤害的流行特征,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富阳市5个行政村的782名0~15岁儿童1 a内伤害发生情况.结果伤害发生率为33.89%,其中男生为42.65%,女生为23.98%.发生率居前5位的依次是跌伤(15.60%)、刀割/锐器伤(9.46%)、动物咬伤(3.71%)、碰撞伤(2.17%)、交通伤(1.28%).活动受限时间总计为562.5 d,人均0.7 d;共支出医疗费40 924.90元,人均52.33元.0~、5~、10~15岁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46.07%、37.04%、23.99%,其中0~岁组以跌伤为主,5~岁组和10~15岁组以跌伤、刀割/锐器伤为主.结论建议在农村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以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欢龙;杜利群;夏自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潍坊市儿童少年伤害发生现状,探讨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降低青少年伤害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伤害发生率为6.87%,8~15岁儿童随年龄增长伤害率有增高趋势.影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居住环境、离校距离、业余活动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安全教育等.结论潍坊市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现状不容忽视,应针对儿童的特点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于建乐;李佩贤;孙大勇;邱玉刚;夏素华;韩连堂;尹爱田;王志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开展学生集体预防接种过程中,会遇到个别学生发生接种异常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现将某市1例因接种麻疹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的事件报道如下.
作者:杨逢贵;李少平;王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套等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为比较太原市普通中学与私立学校卫生状况,笔者于2000年3月对太原市市属普通中学、私立学校进行了教室卫生、饮用水卫生、厕所卫生和传染病管理4个方面的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谷红;车志红;张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湛江海洋大学教职工健康体检中,一直开展EB病毒(EBV)血清学检查.现将2000年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覃艳华;滕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外就餐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怎样搞好学校饮食卫生,预防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结合青岛市的具体情况对预防学生食物中毒的途径进行探讨.
作者:董淑娥;隋颖;邵茂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落实教育部、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掌握湖北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笔者于2000年9~10月对湖北省中小学生进行了Hb(血红蛋白)测定.
作者:吴海棣;宋红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引进和修订<德国海德堡大学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为制订适合中国儿童的测试量表及其参照常模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德国海德堡大学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翻译版,团体测试武汉市3所普通小学一~六年级共12个班级551名学生.结果四~六年级学生在RA(加法)、RS(减法)、RM(乘法)、RD(除法)、EG(填空)、GK(大小比较)的满分获得率分别为34.89%、29.10%、15.34%、46.56%、2.65%、37.57%;中国孩子在数学运算分测试项目的得分显著高于德国儿童,但在空间-视觉功能领域分测试的得分则没有明显优势.该量表的信度、效度符合测量学的标准.结论根据我国的教育水平对原量表进行必要的修订,可在我国推广应用,并建立参照常模.
作者:吴汉荣;李丽;约翰·哈夫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仪陇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改善西部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的要求,测量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采用营养评价参考标准(身高标准体重),对10 490名学生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4.90%、5.74%、1.90%.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男生,重点中学学生>普通中学学生>普通小学学生>重点小学学生.青春期前及青春早期(7~12岁)女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显著高于7~14岁男生.结论仪陇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当提倡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增强学生体质.
作者:鲜计;张俊雄;周明俊;许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湖北省罗田县是一个山区县,为了解该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笔者于2001年对该县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凯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状况,分析与居住地的关系和心理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及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福建师范大学学生1 146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分别为(13.87±1.36)岁和(15.57±1.69)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存在城乡差异;学生对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仍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结论在青春期发育前,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作者:江剑平;方华;黄键;黄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6~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因呼吸系疾病住院的占内科住院学生数的64.2%.呼吸系疾病是学生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为此,笔者对该校5 a住院学生的呼吸系疾病进行了统计,报道如下.
作者:黄蕾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为了解南汇区学生贫血情况,为今后防治中小学生贫血提供可靠依据,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笔者于2001年对南汇区中小学生进行了贫血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钟亚;沈志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学毕业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山西省不同类型高校948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结果个性类型在男女生及不同学校间分布不同,有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以P型(38.7%)和N型(31.7%)为主,64.1%属于不稳定性格类型;无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以外向型较多(45.7%),性格稳定者占57.9%.文科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类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培养开朗的性格与稳定的情绪,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韩柏;徐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