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飞
目的了解建筑类高校师生防治艾滋病知识(K)、态度(A)、行为(P)现状,为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所建筑业大学2 494名在校学生、388名教师和12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建筑专业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防治艾滋病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但KAP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大学教师和医务人员.大学生主动关注、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者不足1/3,且相当一部分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行为尚末形成.结论建筑业大学生目前防治艾滋病的KAP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仍然是目前艾滋病预防的重点人群之一,预防重点是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作者:段信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防近探索中,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家长不近视,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天天做眼保健操,学生近视发病率怎么还这么高?广播体操都推广到第9套了,眼保健操为什么不改革?眼保健操40多年没变,老曲调、老动作,老师和学生都厌烦了,不愿意做.
作者:李美红;任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北京市大兴一中教职工疾病谱及健康水平,笔者于2002年4月对该校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彭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杭州市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及特点,从而做到在抚养和教育中因材施教.方法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PTQ),对杭州市6所幼儿园549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儿童中,难养型占11.29%,易养型占8.01%,启动缓慢型占6.38%,中间偏难养型占17.85%,中间偏易养型占56.47%.不同年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难养型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启动缓慢型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不同性别、地区、入托形式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气质类型儿童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分布有年龄差异,重视学龄前儿童教育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育.
作者:徐韦;陈灵;朱云霞;沈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不同体型学生的生理功能和素质状况,以探讨体型对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素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 151名7~18岁男女生各年龄组按维尔维克指数分型,重点比较粗壮型(第1组)与瘦长型(第3组)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50 m跑、50 m×8往返跑(7~12岁男女)、800 m跑(13~18岁女生)和1 000 m跑(13~18岁男生)的差别.结果学生的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均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50 m跑、50 m×8往返跑、800 m跑和1 000 m跑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各年龄组各项指标皆为男生优于女生;同性别、同年龄不同维尔维克指数分型的肺活量和握力均值皆为第1组>第3组,各素质指标均值在大多数年龄组也是第1组优于第3组.结论形态指标与生理功能指标和素质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王宏;郭丽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吸烟情况及相关卫生知识,探讨相应干预对策.方法采取横断面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南省豫北4市3 87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为19.86%(男生吸烟率为36.98%,女生吸烟率为2.39%),中学生吸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吸烟男生中,首次吸烟年龄在12岁以下的占36.00%.中学生吸烟成因复杂,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结论学生控烟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生理与心理等因素研究分析,采取综合的干预对策.
作者:王爱婷;谢为民;朱运泽;高郑奎;李少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个性特征与抑郁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对中山大学622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SDS均分为(35.22±6.84)分,抑郁检出率为10.2%,抑郁与个性的各维度均显著相关,N、E维度尤为明显.结论医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抑郁密切相关.
作者:王梦龙;黄旭;黄娟;谢钻玲;冯桂芬;许虹;郭金艳;原清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龋齿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为全面了解哈密市城乡中小学生乳、恒牙患龋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口腔保健工作,笔者于2001年对哈密市中小学生进行了龋患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帅志红;王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达9.75%[1].大多数慢性无症状HBV感染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其中一部分在成年人的某个时期可发生亚临床肝炎或临床显性肝炎,而且与肝硬化、肝癌有关[2].因此,预防青少年HBV感染,对降低成人乙型肝炎发病率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北京市高中毕业生HBV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北京市1999~2002年连续4 a高考学生的HBsAg检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彦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为更好地防治青少年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淮南地区部分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皮肤挑刺试验(SPT).结果 SPT阳性率为13.86%,其中男女分别为13.75%和1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职工SPT阳性率依次为7.38%,9.87%,14.74%,17.75%,23.52%,差异有显著性(P<0.001).SPT阳性327人中,患鼻炎、哮喘、皮炎、荨麻疹、药物过敏症者共188人,患病率为57.49%,明显高于SPT阴性人群(P<0.0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的474人中,SPT阳性212人,占44.73%,明显高于无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人群(P<0.01).结论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应引起重视.
作者:崔玉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课间餐对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今后在中小学校全面配备课间餐提供依据.方法测量北海市在校正常食用课间餐的400名高中生和426名初中生3年中身高、体重、胸围、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课间餐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对降低学生营养不良发病率有很大的作用(P<0.05).结论今后应在中小学校中提倡开展课间餐,并加强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营养知识宣教.
作者:裴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学生结核病爆发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发现首发病例后,对管理过程进行追踪,包括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X线透视、PPD试验和BCG接种卡痕、接触史等调查,对可疑肺结核做X线胸片和细菌学检查,对确诊的病人采取隔离治疗、个案随访等.结果爆发班级发现11例结核病人,其他班3例,临时工1例,爆发班级罹患率和其他班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爆发班级PPD试验强阳性率为66.67%,其他班级为23.2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建立医院、学校医务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互相密切合作的管理机制,是预防学校肺结核爆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乐;吴琍敏;陆敏;扈中琴;张雅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理健康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中学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主要以学生在校的行为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下结论,而不是从人的心理的各个维度严格地去区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1].当前许多中学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归类还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是否该作心理健康层面上的分析,认识上分歧很大.因此,通过对中学教师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观的调查研究,可以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作者:陈树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伤害住院青少年的主要伤害类型,为预防青少年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2所综合性医院1994~2001年青少年伤害住院病历1 828份,对不同伤害类型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伤害住院病人以他杀、交通事故多,分别为27.74%,25.55%.交通事故平均住院时间为22.6 d,意外跌落为18.5 d,二者均高于平均住院时间17.38 d.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治愈率分别为73.88%,70.60%,均低于80.42%的平均水平;病死率分别为4.50%,4.12%,均高于2.24%的平均水平.结论青少年伤害住院病人以他杀、交通事故多,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危害大.
作者:胡晓斌;白亚娜;屈燕;赵迟;裴鸿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舟山市为海岛城市,有人居住的大小岛屿共89个,总人口98万,地处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物质生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海岛地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0年9~12月对舟山市监测点校学生进行了常见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志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佛山市高考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笔者对佛山市1998~2002年参加高考的8 635名考生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作者:李启欣;蔡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平顶山矿区学生单纯性肥胖发病现状,探讨体质指数(BMI)在筛查儿童肥胖中的实用性.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小学生3 576人,年龄范围7~15岁,以常规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分别采用身高标准体重和BMI 2种方法筛查肥胖儿童.将2种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身高标准体重法检出肥胖儿童212人,检出率为5.93%;用BMI法检出肥胖儿童41人,检出率为1.15%,2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BMI筛查儿童肥胖时应选用相应年龄、性别的标准,不宜使用某一固定值标准,否则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作者:张德甫;程国春;耿敏学;胡巧云;陈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儿童健康所致的早期损害,筛选敏感指标.方法分别在辽宁省大气污染程度不同的本溪、沈阳、大连市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300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儿童上呼吸道菌群和机体免疫功能.结果大气污染可使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降低,IgE水平以重污染区为高.重污染区儿童咽部菌群密度显著高于轻污染区儿童,并出现了非正常细菌,重污染区儿童咽部正常菌群--甲型链球菌的检出率显著低于轻污染区.结论大气污染能够使机体免疫水平发生变化,IgE可以作为筛选过敏人群的早期监测指标,儿童上呼吸道甲型链球菌可作为检测的指示菌.
作者:席淑华;孙文娟;叶丽杰;王雨;肖纯凌;崔金山;盛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1年10月,朝阳市某中学的学生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系由病源性大肠埃希菌及福氏志贺菌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向梅;孟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院校的发展.有研究发现,地方院校有心理问题的教师约占30%[1].为了解军队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对军队院校教师进行了测试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愉;冯正直;蒋静;田恒轩;汪涛;廖雅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