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林
为了解大中专学生营养状况,推进大中专学生营养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生营养发育水平,我们从1995年起对大中专学生实施了营养状况动态监测,并制定了学生营养卫生保健工作方案,健全了防治措施.现将1995~1999年入学新生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程德英;李绍山;肖剑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视力低下作为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本文采用回顾性定群研究方法对阳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分布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做一探讨.
作者:刘伟光;曾俊英;李海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青铜峡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0年5~10月对市属6所学校在校中小学生4377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谢爱梅;雷晓丽;刘清池;潘磊;雷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降低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1991年起,我们按照<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 方案>(试行)及<广西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对宜州市中小学生进行规范防治,使学生蛔虫感染率逐年下降.现将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邹桂英;黄任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甲、乙、丙、戊和庚型(以下简称5种类型)肝炎病毒在张掖地区中小学生中的流 行现状及其流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我们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1月,对张掖地 区6县(市)1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了5种类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玉桂;赵金光;马世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肠道寄生虫病是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为了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情况,我们于1997年5月~10月,对集宁市5所学校的939名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苏士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登市学生蛔虫感染率很高,中期我们开始在全市逐步推行以集体服 驱虫药为主,以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饮水、厕所、洗手设施等管理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文登市1981~2000年20年城区学生蛔虫感染防治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夏(韦华);吕大广;曲阳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沙湾县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我们于1999年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沙湾县21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古丽努尔;张立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先天性心血管病(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是先天性畸形中常见的一种 ,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病孩出生后即可发现有心血管病 变,为儿科的常见病.为了解学龄儿童先天性心血管病在克山县的分布,笔者于2000年9~1 0月对黑龙江省克山县克山镇内8所小学的学龄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
作者:蒋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重要的一餐,获取的是1 d所需的基础能量[1].吃好早 餐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早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很多[1-5] .为了解中小学生早餐及认知情况,以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于2000年11~12月在12所铁路中小学校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劼;胡新秀;冯振海;黄晨;李承尧;高建红;夏斐斐;褚树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病之一,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智力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统一布置,笔者于2000年10~11月对厦门市城乡7~1 7岁中小学生进行贫血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卡玲;陈美娟;荣飚;廖静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掌握通州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的动态,以便制订今后学生贫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取受检者左手无名指末端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中小学生贫血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学生男女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显示该年龄段为女生生理性贫血高峰.结论中小学生贫血应引起教育、卫生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
作者:施永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 ,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 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 度递增[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由此,高校一 方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的起因.笔者通过心理咨询和书面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 进行了探讨,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 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重要的起因.本文就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李全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痛经是少女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少女身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初潮后,月 经周期不稳定等,月经时有疼痛症状出现,影响女生的学习.笔者采用西药心痛定治疗痛经 ,报道如下.
作者:罗兴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对浙江省1995~1999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上报的各类学校与幼儿园确认的18起食物中毒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揭示了其特点、规律和主要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徐浩行;赵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9年11月21日,怀宁县某初级中学部分学生相继出现头昏、腹痛、腹胀、恶心 等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证实为癔性水型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产志刚;蒋小燕;何家权;杨继武;朱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躯体自信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2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爱因斯沃斯把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安全型成人很容易 与人相处并信任对方;回避型成人怀疑周围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焦虑-矛盾 型的成人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1].成人依恋类型的不同, 反映出对人不同的信任程度,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支持的获取.本研究旨在探讨 卫校在校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父母养育行为的关系,寻找影响信任的因素,为培养安全型的成人依恋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苏巧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小学校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方法对6省(直辖市)下属的12个市(县)的57所学校中10 3名中小学校领导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多数学校按要求开设了健康教育课 ,部分学校已将其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学校领导普遍认为有必要在中 小学设置健康教育课,多数人对现有教材及其内容表示满意.认为社会各界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多数人未接受过健康方面的专门培训.结论学校领导 提高认识,是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领导小组成员除学校员工代表和学校领导 外,还应包括学生、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人员.对学校领导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健康知识培训有助于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胡小琪;张辉;高树军;刘爱玲;潘慧;马冠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水平、群体差异以及各年龄段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为这部分人的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的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病历调查.结果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在年龄、教龄以及教学行政人员与工人的比较上差异有显著性,在经济收入和婚姻状况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校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张承业;王海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