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哈斯
目的:研究分析采取集束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睡眠剥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0例重症监护室有睡眠剥夺重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集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PSQI总分情况与在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PSQI各个评分和总分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第3周开始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有睡眠剥夺重症的患者采取集束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患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值的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文英花;王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仪器设备采购是医疗设备检测机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而在仪器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有可能给机构带来较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仪器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规避这些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熊树梅;赵杰;刘明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针对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
作者:李焱;李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3年间在本市内系统管理的525例高危孕产妇的干预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本市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5.14%,高危因素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有剖宫产史、年龄≥35岁、妊娠合并糖尿病、臀位、贫血等。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对高危孕产妇科学、规范管理,给予佳的保健服务,是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的好方法。
作者:金美玉;金京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CT引导定位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操作技术、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意大利普立塞18G(长度15cm)型弹簧切割式活检针在CT引导定位下对262例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262例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肺癌阳性率为72..5%,发生严重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10例,大量咯血2例。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实用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鸿运;白舒;丁国强;于四海;张大勇;袁井贺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分析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中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单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中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8%,病毒应答率为45%,生化应答率为72%。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8%,病毒应答率为45%,生化应答率为72%,两组间治疗之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率、病毒应答率以及生化应答率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持续应答率为17%,治疗组持续应答率为46%,两组间的持续应答率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尤为显著,不仅仅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效增强,同时又有着良好的耐受性,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慧;吴美英;魏侠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相比于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在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蔡金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种植义齿行口腔修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义齿种植,对两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变化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8例表示非常满意,10例满意,2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中有12例表示非常满意,11例满意,7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牙出血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有效促进基牙出血指数改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雨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儿童预防接种能够十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全面落实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预防接种管理中出现的不完整性和不及时性等问题。但是,虽然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已经发展多年,但仍然缺乏一定的法律支持并且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存在一定的欠缺,甚至出现某些地区的虚假接种信息,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作者:王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并使用相应的预防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8例头孢菌素不良反应患者和同期100例无不良反应患者,观察出现头孢菌素的关系因素。结果头孢菌素抗生素不良反应临床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并且存有过敏史类患者更易出现过敏情况。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尽量避免患者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的症状。
作者:胡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和学习适应性的现状,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文章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021名在校的护理专科生发放标准化调查问卷,将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掌握了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及学习适应性的现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属于一般水平,学习适应性较高,但均有一定的可提升空间,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适应性呈正相关,即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学习适应性越强。
作者:刘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产科病房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6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5%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给予拉贝洛尔100 mg,溶解于5%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血压稳定后改口服给予拉贝洛尔片,100 mg/次,3次/d,两组均用药至分娩前止。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两组血压均得到显著改善,心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在SBP、MAP和HR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和81.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早产、围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稳定,能迅速恢复正常血压,且安全,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秀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是以健康体检为重点的,对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明确看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差异,从而为规范化研究以及制定合理的健康体检项目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合药物经济学评价内容,分析当前我国药品定价机制的局限性、药物经济学应用于药品定价中的意义,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对策。结果品定价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参照药物、价格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同时结合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对成本基础的药品申报价格开展评估、调整工作。结论物经济学评价能够显著提升药品定价的科学、合理性,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我国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与挑战,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仍然还有十分漫长的道路要开拓。
作者:李向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胆管细胞癌是一种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初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不易察觉,这与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有密切关系,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当前的治疗方法根治性手术治疗、辅助性治疗等手段进行了阐释。
作者:黄志达;秦春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免疫学检测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3年1~12月检测的18000例样本,选取我疾控中心质量控制实施前的18000例样本作对照,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质量控制前后标本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质量控制实施后的样本不合格率是1.24%,质量控制实施前是3.64%,质量控制前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学检测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不仅有效保证了样本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雪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出院前对两组患者急性治疗效果评估,试验组基本治愈、显著显效、有效分别为10(40%)、12(48%)、2(8%)有效率为88%,对照组基本治愈、显著显效、有效分别为8(32%)、12(48%)、3(12%),有效率为80%,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后随访评估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一个月,实验组分别为(18.2±2.4)、(37.5±4.6),对照组(18.4±2.6)、(24.3±5.0),Barthel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实验组分别为(39.3±2.6)、(78.8±5.4),对照组分别为(39.7±3.0)、(42.5±3.2),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作者:祁剑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当前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之中存在有较多的风险因素,深入的对相关因素的要点及重难点加以分析,将是完善儿科护理建设的重要环节。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当前现代化的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之中的重难点,同时对风险防范和控制的主要对策以及核心理念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的促进当前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稳定发展,为更好的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陈万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研究避孕采取新型节育器爱母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站接收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育龄妇女13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新型节育器的爱母环,对照组对其采取传统IUD,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给予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吉妮宫内节育器:一共放362例,下移取出:放3月取1例,放1年取1例,放2年取1例;吉妮柔适宫内节育器:一共放93例,没有1例发生下移取出;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一共放299例,在1年取出,妮柔适宫内节育器下移取出明显低于吉妮宫内节育器和妮柔适宫内节育器,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妮宫内节育器:一共放362例,带环受孕:放2月1例,放3月1例,放7、8月2例,放1年4例,放2年1例,放3年2例,放4年2例;吉妮柔适宫内节育器:一共放93例,带环受孕:放8月1例;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一共放299例,带环受孕:放5月1例,放1年6例,放3年2例,吉妮柔适宫内节育器带环受孕明显低于吉妮宫内节育器和妮柔适宫内节育器,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妮宫内节育器:一共放362例,经期延长(月经异常):放1年取1例,放2年月经不调取1例,放3年不规则阴道流血3月取1例,放5年取1例,放6年取1例。经期延长伴腹痛:放3月取1例;吉妮柔适宫内节育器:一共放93例,经期延长:放3月取;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一共放299例,经期延长:放5年取2例,放6年取1例,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3月取1例,伴腹痛放11天要求取1例,吉妮柔适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吉妮宫内节育器和妮柔适宫内节育器,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避孕采取新型节育器的爱母环,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良反应极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慧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肛肠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其临床防治措施,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5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研究入选的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4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导致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本研究中共2.83%的患者经肛肠手术后出现直肠出血症状,主要手术类型表现为肛瘘切开术,所占百分比为2.82%、通过肛门前括约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所占百分比为3.05%、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所占百分比为2.63%、实施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所占百分比为3.26%、实施直肠放射切口瘢痕松解手术,所占百分比为2.08%。结论对不同肝肠手术患者的术后风险,找出导致患者出血的原因和规律,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发生率,对于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永江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