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阔
目的 评价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DNA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的工作效率.方法 对参与宫颈癌普查的2 599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染色,由细胞学医师对巴氏染色片做细胞学诊断,应用全自动DNA定量分析对Feulgen染色片进行自动扫描诊断.其中156例进一步做了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DNA定量分析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高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而误诊率、漏诊率及阴性似然比均低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和DNA定量分析方法的平行诊断试验的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度分别是99.56%、44.52%,两种方法的系列诊断试验的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度分别是83.78%、89.61%.平行诊断试验的敏感度高,系列诊断试验的特异度高.结论 DNA定量分析方法与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筛查,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侯安丽;张玉娟;李秀芬;邵雪斋;王杏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典型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和腘窝囊肿,在超声声像图上不难鉴别.但是当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仅累及一条,有时与腘窝囊肿向下流注形成的条形低或无回声往往很难鉴别,容易误诊.正确的超声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两种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两者的共同点及不同点,以明确诊断.
作者:李佳晶;刘美含;姜微;石卫东;陈恩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是胎儿不能完成基因生长潜力的状态,随着胎龄增长,胎儿死亡(IUFD)的可能性也逐渐增长[1].为了胎儿的安全,母亲需住院治疗[2].IUGR传统上被定义为出生体重异常,但是子宫-胎盘循环在IUGF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多普勒超声分析IUGF是一个有价值的方法.我们对多普勒超声在评估疑似宫内生长受限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宇雪豹;倪茗;范文涛;何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肾脏是人体微量元素代谢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时出现各种微量元素的代谢异常,而肾移植患者术后由于免疫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对机体免疫功能和正常生化代谢将产生影响[1].本文对30例肾移植患者的血清钙、磷、铁、镁的检测,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这些离子浓度改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文青;宗红;王清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血管性痴呆是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包括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或是心脏和循环障碍引起的脑血流低灌注而引起的各种临床痴呆.目前该病的发病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而在逐步上升,在中国老年人中痴呆的发病率达3.9%,其中血管性痴呆占68.5%[1].该病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可能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本文研究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性因素,旨在找出危险因素,现将结果陈述如下.
作者:李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髋、膝关节疾病手术治疗的普及和成熟,且其临床疗效不断得到肯定.人工关节作为异物植入人体,人体必然有一定的反应及变化,而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发展及转归,故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1],手术无菌制度的规范及抗生素的合理预防应用能减少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发生,但是随着关节置换手术例数的不断攀升,感染患者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而同时术后感染很难做到早期诊断,从而使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使医生面临棘手的难题.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一直是临床认为早期易于监测的感染相关指标,而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要.本文通过观察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7月进行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CRP和ESR术前、后的一般变化规律,验证了其在早期感染的筛选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志勇;孙晓威;解光越;侯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常常伴有血液系统细胞不同程度的贫血而需要输血.国内外均有报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的血型抗原可能减弱或丢失或抗体效价降低的情况[1,2],故血型的正确鉴定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的前提.
作者:蒿广德;刘敏;齐文玲;蒲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移植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主要手段.随着肺保护技术、手术方法的进步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肺移植成功率逐年提高,但肺移植术后1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还只有80%和50%左右[1].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为肺移植后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原发性移植肺失功的主要因素.因此,肺移植IRI的分子机制研究对于提高肺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炎症介质在肺移植IRI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发龙;李蕾;陈国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于核糖体基因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在临床酵母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来源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分泌物标本93株,PCR扩增其26S rDNA D1/D2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 所有菌株均鉴定到种,同源性达99%和100%,同属于真菌双核亚界、子囊菌门、酵母菌科的3个属,89株为candida,3株为Kodamaea,1株为Pichia.其中candida中有7个种,38株candida glabrata,23株 candida albicans,16株candida parapsolisis,9株candida metapdilosis,1株candida orthopsilisis,1株 candida tropicalis,1株candida nivariensis;3株Kodamaea ohmeri;1株Pichia kudriavzevii.结论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andida属的candida glabrata、candida albicans 和candida parapsolisis,非candida albicans占75.27%是其特征;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为临床酵母菌的分子水平鉴定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
作者:迟绍琴;许瑞环;李康;黄兴国;陈亦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结核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致病和致死因素之一,据WHO估计,全球已有近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结核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约800-1 000万人[1].近年来,由于AID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AIDS患者又极易感染结核病,另外近几年结核分枝杆菌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持续增多.因此,结核病诊断尤其是快速检测对于及时正确开展抗结核治疗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就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蒯守刚;裴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内分泌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调节机体的代谢,与全身各系统关系密切,与其他内科学科及医疗专业互相渗透,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学习对医学生以后从事医疗实践有重要作用.许多初学者认为内分泌学内容繁杂、抽象,难于理解记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内分泌学知识,是临床教师面临的课题.我们认为夯实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及提高临床诊疗技能是保证内分泌学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并以此为核心尝试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许振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由首先发现于墨西哥的新型甲型H1N1病毒,引发了本世纪首次流感大流行,此次流行在全球共造成了近两万人死亡[1],本研究对2009年9月4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聚集性暴发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低钾血症进行了分析.
作者:孟予城;刘更新;杨继清;高占国;张艳霞;宋雪冬;周力;孙大根;姚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筛选9种腹外科危重病的血标本检查指标,建立数学模型与APACHEII评分联合评估病人的病情及预后.方法 收集206例外科危重病房APACHEII评分≥6的危重病人的完整病历资料,计算其APACHEII评分,对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气,电解质及CRP等检验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住院期间病人是否死亡评估预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 随APACHEII评分的升高,TC、TG、LDL、PT、APTT、PLT、HCO3-、D-D、CRP、Lac和Al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死亡组比存活组APACHEII评分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H、Lac、TC、PT、D-D、Alb的显著异常是预测病人死亡的独立因素(P<0.05)其logistic回归方程为:Y=-1.164+1.784PT+1.833D-D-1.439TC-1.773pH+1.957Lac-0.053Alb.结论 TC、PT、PH、Lac、Alb和D-D是评估腹部外科危重病人病情及预后的良好线性指标,可联合应用回归模型与APACHEII评分系统综合评估病人病情与预后.
作者:邢帅;陈剑秋;张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急诊工作中,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就诊于急诊科的患者很常见,且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多种疾病可以导致呼吸困难,尤其多见于心脏和肺部疾病.心源性呼吸困难如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如肺源性呼吸困难有COPD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COPD急性发作并发心力衰竭等.快速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对急诊医生的治疗策略有着重要意义.临床上缺乏迅速确定呼吸困难病因的有效方法.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在实际共工作中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不能满足急诊工作需要.脑钠肽(b-type natri uretic peptide,BNP)作为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已经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1],对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也有报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和预后的评估,但对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报道还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NT-proBNP的检测,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探讨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原因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初贵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核受体( nuclear receptor,NR) 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它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成员众多,是一个大家族.核受体一般可分为四大类: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受体及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s,ONR)[1].通常,核受体都会含有氨基端(N端)的功能激活结构域、中间的DNA结合结构域以及羧基端(C端)的配体结合结构域,而核受体通过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后发挥生物学效应.但是,孤儿核受体是一类没有确定配体的核受体[1,2].
作者:张鹏;王前;郑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 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及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①Graves浸润性突眼患者CD4+表达高于单纯性突眼患者 (P<0.05),而Graves浸润性突眼患者外周血CD28+表达低于单纯性突眼患者(P<0.05)②病程>2年患者CD4+表达高于病程≤2年的Graves眼征患者(P<0.05),病程>2年患者CD28+表达低于病程≤2年的患者(P<0.05)③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CD4与CD28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CD4+表达升高伴随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降低,共刺激分子CD28+在CD4+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起重要作用,CD4+、CD28+表达与Graves病眼征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乐;孙亚东;关红;何金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原环境下长期作业对移居青年男性细胞遗传学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驻守高原的某部官兵,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微核生成分析技术,对移居高原地区青年男性的细胞遗传学损伤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驻守高原前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分别为(0.41±0.03)和(0.49±0.03),与对照组的(0.43±0.06)和(0.53±0.0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驻守高原一年后观察组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有明显升高,分别为(0.60±0.05)和(0.76±0.07),与一年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CE频率观察组驻守高原前为(6.25±1.24)/细胞,分布范围为(4.1~8.9)/细胞;对照组为(6.61±1.29)/细胞,分布范围在(4.2~8.7)/细胞,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驻守高原一年后观察组SCE频率为(8.93±1.52)/细胞,分布范围为(4.9~10.6)/细胞,与一年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原环境对移居人群具有一定的遗传损伤作用,长期在高原环境作业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和DNA 损伤,其详细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柳;王瑞;崔建华;张占平;桂俊豪;高亮;何江;余伍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膀胱癌组织中P14ARF、DAPK、RARβ基因的启动子CpG岛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P14ARF、DAPK、RARβ在膀胱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48例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和其中13例相应癌旁组织标本、17例非肿瘤患者正常膀胱组织中DAPK、RARβ、P14ARF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48例膀胱癌组织中发现P14ARF基因异常甲基化13例(27.0%),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13例(27.0%);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44例(91.6%);17例腺性膀胱炎组织中发现P14ARF基因异常甲基化0例,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2例(11.7%);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3例(17.6%);13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仅有2例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P14ARF基因、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膀胱癌组织与腺性膀胱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P14ARF、DAPK、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膀胱癌发病密切相关,RARβ基因可作为正常膀胱组织与癌组织鉴别诊断的标志物.
作者:王凯臣;孙然;倪培民;王亮;孔祥波;丛宪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的肝功异常患者中出现的频率、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000例肝功异常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细胞骨架抗体等,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着丝点抗体及其它抗可提取的核抗原(antextractablen2uclearantigens,ENA)抗体.结果 (1)10000例肝功异常患者中,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结果显示抗核抗体阳性,着丝点型的患者为134例,占1.34%.其中滴度1∶100的占35.8%;滴度1∶320的占40.3%;滴度大于等于1∶1000的占23.9%.滴度大于等于1:320的患者再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着丝点抗体均为阳性.部分患者伴有其他核型的抗核抗体以及抗线粒体抗体等自身抗体.(2)134例ACA阳性患者,诊断为硬化型肝病的有83例,包括PBC、PBC和AIH重叠症、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硬化型.诊断为非硬化型肝病的有51例,包括病毒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丙型肝炎等.抗着丝点抗体高滴度组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滴度组.(3)分析高滴度组(滴度大于等于1∶320)和低滴度组(滴度1∶100)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ACA高滴度组AST/ALT比值明显高于低滴度组,ALB和PA明显低于低滴度组,IgM的含量也高于低滴度组,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病患者中,抗着丝点抗体并不少见,高滴度的抗着丝点抗体更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作者:冯霞;闫惠平;刘燕敏;廖慧钰;张海萍;马胤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损伤控制理念的建立及内容1.1 损伤控制学理论的形成及背景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或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tation,DCO)的初步概念是由Stone,Strom与Mullins于1983年率先提出[1].损伤控制(DC)早源于美国海军,是指一艘轮船承受损害和维持完整性的能力.1983年Strom等对17例严重创伤病人采用早期简化手术、复苏和再次确定性手术,结果12例存活,认为创伤早期施行简单的外科手术进行损伤控制,可以挽救原来认为不可挽救的危重病人,并提出了损伤控制外科(DCS)的概念.之后,人们在严重多发伤救治时开始主动实施分期手术,并逐步建立了DCS的三阶段原则:初始简化手术、复苏和确定性手术.其标准治疗程序是:立即手术,用简单的方法控制出血和污染;重症监护室的复苏,包括纠正低温,凝血障碍和酸中毒,呼吸支持;当病人条件允许时实施腹部确定性手术.
作者:李治;马骥;陆艳娟;周忠笑;杨立枫;王泽学;李晓林;李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