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甲型H1N1流感相关性低钾血症临床分析

孟予城;刘更新;杨继清;高占国;张艳霞;宋雪冬;周力;孙大根;姚学敏

关键词:甲型, 流感大流行, 低钾血症, 河北省廊坊市, 东方大学城, 墨西哥, 聚集性, 死亡, 世纪, 分析, 病例, 病毒
摘要: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由首先发现于墨西哥的新型甲型H1N1病毒,引发了本世纪首次流感大流行,此次流行在全球共造成了近两万人死亡[1],本研究对2009年9月4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聚集性暴发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低钾血症进行了分析.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性因素分析

    血管性痴呆是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包括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或是心脏和循环障碍引起的脑血流低灌注而引起的各种临床痴呆.目前该病的发病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而在逐步上升,在中国老年人中痴呆的发病率达3.9%,其中血管性痴呆占68.5%[1].该病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可能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本文研究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性因素,旨在找出危险因素,现将结果陈述如下.

    作者:李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对老年人小肠内疝的诊断

    小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早期病因诊断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腹内疝是指腹内脏器自其原来的位置,经过腹腔内一个正常或异常的孔道或裂隙脱位到一个异常的腔隙,小肠内疝是小肠梗阻的一个特殊类型,其多表现为发病急,疼痛较早较出现,较为剧烈,病情进展较快.老年患者反应慢,小肠内疝发生后症状往往不典型,常被误认为普通的粘连性肠梗阻.X线平片被认为是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1],但20%-52%的病例腹部平片不能提出肯定诊断,而且不能诊断梗阻的病因[2,3];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全腹部多层螺旋CT及MPR重组图像能快速地做出老年内疝的定位、定性诊断,在临床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但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本院33例经手术证实的老年小肠内疝阻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老年小肠内疝CT表现的认识,及早做出准确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常稳禄;刘国辉;于金海;周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炎症介质与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移植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主要手段.随着肺保护技术、手术方法的进步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肺移植成功率逐年提高,但肺移植术后1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还只有80%和50%左右[1].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为肺移植后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原发性移植肺失功的主要因素.因此,肺移植IRI的分子机制研究对于提高肺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炎症介质在肺移植IRI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发龙;李蕾;陈国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骶尾部藏毛疾病12例临床分析

    骶尾部藏毛疾病是一种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临床较少见.因病灶内常含有毛发而得名,表现为局部窦道或脓肿,治疗不彻底常反复发作.2005-2010年我们共收治患者1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和腘窝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典型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和腘窝囊肿,在超声声像图上不难鉴别.但是当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仅累及一条,有时与腘窝囊肿向下流注形成的条形低或无回声往往很难鉴别,容易误诊.正确的超声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两种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两者的共同点及不同点,以明确诊断.

    作者:李佳晶;刘美含;姜微;石卫东;陈恩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普勒超声在评估疑似宫内生长受限的价值

    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是胎儿不能完成基因生长潜力的状态,随着胎龄增长,胎儿死亡(IUFD)的可能性也逐渐增长[1].为了胎儿的安全,母亲需住院治疗[2].IUGR传统上被定义为出生体重异常,但是子宫-胎盘循环在IUGF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多普勒超声分析IUGF是一个有价值的方法.我们对多普勒超声在评估疑似宫内生长受限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宇雪豹;倪茗;范文涛;何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ABO血型鉴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常常伴有血液系统细胞不同程度的贫血而需要输血.国内外均有报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的血型抗原可能减弱或丢失或抗体效价降低的情况[1,2],故血型的正确鉴定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的前提.

    作者:蒿广德;刘敏;齐文玲;蒲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胸腺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头晕、耳鸣、心悸、气促伴乏力1月加重2天,于2010年10月27日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精神可,重度贫血貌.无鼻、牙龈及皮下出血.全身淋巴结,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肿胀.

    作者:王兴茂;丁丰熙;张玉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相关,CKD患者的大多死亡原因并非本身的肾功能衰竭而是多见于心血管疾病.CKD患者早中期就有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厚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故早期检测并给予有效的干预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1].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多肽类神经激素,文献报道BNP可以客观定量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2].研究发现,短期缺乏左卡尼汀可引起心肌功能异常,长期缺乏可导致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均受到影响[3].本研究旨在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付莲;王红月;赵丽荣;刘立群;崔明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DNA定量方法对宫颈病变诊断试验的评价

    目的 评价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DNA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的工作效率.方法 对参与宫颈癌普查的2 599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染色,由细胞学医师对巴氏染色片做细胞学诊断,应用全自动DNA定量分析对Feulgen染色片进行自动扫描诊断.其中156例进一步做了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DNA定量分析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高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而误诊率、漏诊率及阴性似然比均低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和DNA定量分析方法的平行诊断试验的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度分别是99.56%、44.52%,两种方法的系列诊断试验的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度分别是83.78%、89.61%.平行诊断试验的敏感度高,系列诊断试验的特异度高.结论 DNA定量分析方法与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筛查,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侯安丽;张玉娟;李秀芬;邵雪斋;王杏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和血脂水平的临床研究

    研究认为抑郁症存在神经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与情绪密切相关,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等与抑郁症相似的症状[1].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忧郁症患者存在血脂水平异常[2],血脂代谢异常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有关[3].本研究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测定甲状腺激素和血脂水平,以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和血脂水平变化,作为了解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降低自杀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健;张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患者Th17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集桥本甲状腺炎(HT)和Graves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CD4+ T细胞百分率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结果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h17/CD4+ T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升高更为明显.同时发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h17/CD4+ T细胞百分率与Tg-Ab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737,P<0.01),与TPO-Ab无显著相关性(r=-0.107,P=0.654).结论 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Th17/CD4+ T细胞的检测可以考虑做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诊断依据之一,尤其是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意义更大.

    作者:赵建宇;温言;王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作用研究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常合并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常规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作用具有一定局限,而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M1)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具有较好的作用[2].因此我院采用神经节苷脂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一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提高内分泌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内分泌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调节机体的代谢,与全身各系统关系密切,与其他内科学科及医疗专业互相渗透,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学习对医学生以后从事医疗实践有重要作用.许多初学者认为内分泌学内容繁杂、抽象,难于理解记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内分泌学知识,是临床教师面临的课题.我们认为夯实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及提高临床诊疗技能是保证内分泌学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并以此为核心尝试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许振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MRI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对局灶性癫痫定位的对照研究

    癫痫是一组以反复发作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发作时有或无意识丧失,伴或不伴精神、神经、认知、社会学等诸方面功能障碍.在人群患病率约2%[1].神经影像学检查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分辨率MRI是癫痫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可以显示癫痫发作的病因,对区分症状性、隐源性及先天性癫痫有重要价值,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

    作者:张国东;付玉;房向阳;姜丽;崔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因的P14ARF、DAPK、RARβ甲基化变异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膀胱癌组织中P14ARF、DAPK、RARβ基因的启动子CpG岛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P14ARF、DAPK、RARβ在膀胱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48例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和其中13例相应癌旁组织标本、17例非肿瘤患者正常膀胱组织中DAPK、RARβ、P14ARF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48例膀胱癌组织中发现P14ARF基因异常甲基化13例(27.0%),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13例(27.0%);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44例(91.6%);17例腺性膀胱炎组织中发现P14ARF基因异常甲基化0例,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2例(11.7%);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3例(17.6%);13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仅有2例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P14ARF基因、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膀胱癌组织与腺性膀胱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P14ARF、DAPK、RARβ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膀胱癌发病密切相关,RARβ基因可作为正常膀胱组织与癌组织鉴别诊断的标志物.

    作者:王凯臣;孙然;倪培民;王亮;孔祥波;丛宪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及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 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及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①Graves浸润性突眼患者CD4+表达高于单纯性突眼患者 (P<0.05),而Graves浸润性突眼患者外周血CD28+表达低于单纯性突眼患者(P<0.05)②病程>2年患者CD4+表达高于病程≤2年的Graves眼征患者(P<0.05),病程>2年患者CD28+表达低于病程≤2年的患者(P<0.05)③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CD4与CD28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CD4+表达升高伴随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降低,共刺激分子CD28+在CD4+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起重要作用,CD4+、CD28+表达与Graves病眼征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乐;孙亚东;关红;何金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清MFG-E8与CA15-3、CEA水平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中MFG-E8水平与乳腺癌诊断的关系.方法 收集59例乳腺癌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MFG-E8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5-3和CEA水平,并对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FG-E8、CA15-3和CEA水平分别为6450.8±9899.9 pg/ml、34.85±32.98 U/ml和4.38±8.46 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FG-E8、CA15-3和CEA的阳性率分别是64.4%、48.9%、20.3%,联合检测MFG-E8、CA15-3和CEA可提高检出率到84.4%.结论 血清中MFG-E8与CA15-3和CEA一同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乳腺癌的指标.

    作者:冯先华;李金丽;崔天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RP、ESR水平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变化的回顾性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髋、膝关节疾病手术治疗的普及和成熟,且其临床疗效不断得到肯定.人工关节作为异物植入人体,人体必然有一定的反应及变化,而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发展及转归,故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1],手术无菌制度的规范及抗生素的合理预防应用能减少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发生,但是随着关节置换手术例数的不断攀升,感染患者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而同时术后感染很难做到早期诊断,从而使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使医生面临棘手的难题.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一直是临床认为早期易于监测的感染相关指标,而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要.本文通过观察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7月进行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CRP和ESR术前、后的一般变化规律,验证了其在早期感染的筛选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志勇;孙晓威;解光越;侯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种的26S rDNA序列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核糖体基因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在临床酵母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来源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分泌物标本93株,PCR扩增其26S rDNA D1/D2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 所有菌株均鉴定到种,同源性达99%和100%,同属于真菌双核亚界、子囊菌门、酵母菌科的3个属,89株为candida,3株为Kodamaea,1株为Pichia.其中candida中有7个种,38株candida glabrata,23株 candida albicans,16株candida parapsolisis,9株candida metapdilosis,1株candida orthopsilisis,1株 candida tropicalis,1株candida nivariensis;3株Kodamaea ohmeri;1株Pichia kudriavzevii.结论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andida属的candida glabrata、candida albicans 和candida parapsolisis,非candida albicans占75.27%是其特征;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为临床酵母菌的分子水平鉴定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

    作者:迟绍琴;许瑞环;李康;黄兴国;陈亦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