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加全国微生物室间质评7年成绩总结和体会

王晓彬

关键词:微生物室间质评, 室间质量评价, 符合率, 医疗单位, 药敏试验, 细菌学, 室间质控, 鉴定, 监测水平, 卫生部, 抗生素, 中心, 死亡
摘要:本文总结7年来参加全国微生物细菌学室间质量评价的体会.7年收到卫生部检验中心99株菌,其中两株死亡,共鉴定97株,鉴定符合率90.91%,41株细菌做了121种药敏试验,符合率77.7%,室间质控的开展能提高各级医疗单位微生物监测水平并对抗生素的选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线式非线式抗体IgG和IgM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通过免疫金标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结核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血清同时检测结核抗体IgM、线式(活动性)和非线式(非活动性)结核杆菌抗体IgG,为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启军;胡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应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提高7年制普通外科学教学质量

    普通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应用性、服务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21世纪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在现代医学模式条件下如何提高七年制临床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任辉;曹宏;房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颈-心综合征误诊7例原因分析

    颈-心综合征(Cervicardiac Syndrome)是由颈椎病及/或颈、肩、背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以患者心脏症状为主诉及心电图ST-T改变的一组症候群,主要有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等表现[1].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且近年来发现发病年龄逐渐提前,所以颈.心综合征并不少见.但颈椎病患者常因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而就诊,加之临床医师对冠心病警惕性较高,故将颈.心综合征误诊为冠心病较多见.

    作者:兰烨;黄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目的 本文通过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体重、血压、血脂、动脉内膜的变化及干预治疗的影响,发现早期病变,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肥胖组干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流速度(PSV和EDV),并检测血压、血脂.肥胖组给与综合干预治疗.结果 肥胖组儿童动脉内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毛糙、不光滑、连续性差、限局性增厚的回声,有的甚至形成局部强回声斑块,动脉IMT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肥胖组血压升高(P<0.01),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升高(P<0.001).干预治疗后动脉内膜变化明显改善,与干预前对比IMT厚度降低(P<0.01).结论 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心血管系统的改变,早期干预治疗可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作者:郭君;单鸣凤;王常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颅脑创伤后脑盐耗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脑盐耗综合征(CSWS)是低血钠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多尿.在颅脑创伤后并发的低钠血症中,其较易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及低钠性失水等相混淆[1],影响临床治疗及预后,本文报告2例颅脑创伤后CSWS的诊治经验.

    作者:张文波;马宝申;唐国辉;李国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目的 通过检测肺结核(T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来探讨其在结核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TB)组(15例),血行播散型结核(Ⅱ型,IB)组(15例)、正常对照组(25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记:CD4、CD8、CD3、CD69、CD25、CD16+CD56、CD19.结果 Ⅰ型结核病人的T细胞亚群的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T细胞(Tc)、总T细胞的分布比例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活化的Th,Tc比例都比正常组高(P<0.05).调节性T细胞(Treg)高于正常组(P<0.05),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B细胞都无显著性差异.Ⅱ型TB组与对照组比较Th减少(P<0.05),Tc增加(P<0.05),总T细胞无差异,NK细胞减少(P<0.05),NKT细胞增加(P<0.05),B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活化Th,Tc和Treg高于Ⅰ型IB组(P<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分布失衡,可能与疾病的发展相关.

    作者:施华萍;蔡龙;周红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采用PCR-SSP方法对1例cisAB血型的鉴定

    ABO血型系统的准确定型是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在临床输血治疗的实践中,会遇到ABO血型系统的血型血清学细胞实验和血清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造成这种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之一是ABO血型系统的亚型,虽然ABO血型系统的亚型比较少见,但它确能严重影响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临床输血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工作带来困难.

    作者:林乾飞;于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cad及VEGF水平的变化

    银屑病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其主要组织病理特征表现为表皮过度增生及真皮慢性炎症浸润、血管生成显著.在其病理机理过程中,一些细胞因子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某些细胞因子与表皮细胞间信号传导、慢性炎症浸润及血管生成间的关系,本文测定了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现报导如下.

    作者:刘元林;徐文;鲁祖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3 525例健康体检者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侯群,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聚集,其主要组分是腹型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和血脂紊乱[1].初步统计我国MS患病率已达14%-18%[2],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MS的患病率日趋上升,且各地区、各行业息病率明显不同,为了解北京某集团公司工作人员这一特殊脑力工作者MS患病率和流行特征,提供预防和控制MS依据,我们对20岁以上北京某集团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梁国威;徐旭;王新华;刘耘;王树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兔眼心反射牵拉阈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何种麻醉方式能大限度的降低牵拉兔内直肌引起眼心反射的牵拉阈值,从而对眼科手术中预防眼心反射的发生给予指导.方法 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40只家兔均分为4组:A组:未干预组;B组:表面麻醉组,C组:球后麻醉组,D组:氯胺酮全身麻醉组.牵拉兔内直肌,以心率下降至基础心率的10%作为发生了眼心反射,记录此时数显拉力计数值为引起兔眼心反射的牵拉阈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牵拉兔内直肌引起眼心反射的牵拉阈值,不同麻醉方式之间有差别(P<0.01).表面麻醉组牵拉阈值高于未干预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球后麻醉组牵拉闭值高于表面麻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胺酮全身麻醉组牵拉阈值高于球后麻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氯胺酮全身麻醉与球后麻醉及表面麻醉比较,可显著提高牵拉兔内直肌引起眼心反射的牵拉阈值.

    作者:左玲;隋桂琴;梁玲玲;赵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影响实验室生化结果回报时间的因素探讨

    目的 分析现有工作流程下实验室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的阈外值,探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导致TAT延迟的因素,为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结果回报时间超过十小时的常规生化检验记录为阈外值,分析从采集样本至检验报告返回临床医生过程中的一些时间点、时间点之间的间隔及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阶段的时间和总的TAT.结果 收集的生化检验记录594例中,总的TAT其中位数为629分钟,第90百分位数为650分钟,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时间段各自的中位数、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231分钟、278分钟,89分钟、195分钟及292分钟、384分钟.结论 本室当前流程下常规生化TAT的延长,主要与分析后阶段效率不高有关,全面建设医院信息化网络,早日完成医生工作站的全面普及,提高信息化程度,使检测结果及时传输到医生工作站,可以减少分析后阶段的时间.同时,分析前阶段也有缩减的空间,若该阶段各时间点的重心前移,可使分析中阶段提前展开,将缩短整个TAT,满足患者及临床的需求.

    作者:邓德耀;李增安;黄红兵;周林华;支国华;薛云松;冯倩;黄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横结肠系膜淋巴管瘤误诊1例

    成年人横结肠系膜淋巴管瘤临床罕见,术前明确诊断困难[1、2].本文报告横结肠系膜淋巴管瘤1例,术前误诊.为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就其有关问题,结合近期文献,予以简要讨论.

    作者:杨永平;刘铜军;张万和;于凌云;李红;武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在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比较

    糖尿病(DM)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使糖尿病肾病(DN)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准确诊断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尤为重要.因此检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准确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十分重要.本研究组检测了86例糖尿病患者4种尿蛋白:尿微量蛋白(MA)、a1-微球蛋白(a1-M)、转铁蛋白(TRU)和免疫球蛋白(IgG)及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同步测定60例对照组,比较Cyst和Scr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中的价值.

    作者:梅丽萍;孙星达;叶一冰;卢国光;金高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320例Allergy Screen过敏原定量

    变态反应性疾病在皮肤科疾病中的发病率极高,多为食用某些食物及接触或吸人空气中某些物质所引起,为了寻找可以致敏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我科使用德国Mediviss公司产品采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320例于我科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及总IgE水平检测.

    作者:夏迎华;贾丽君;王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抗生素滴眼剂致药物毒性眼表损害分析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滴眼剂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眼病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但由于医师没有全面地了解药物作用机理或错误诊治疾病,导致临床上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眼表损伤发生率逐年增高[1,2].临床上这种因药物引起的角结膜病变常在治疗原发病过程中出现,不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诊断困难,易与其他角结膜疾病混淆,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严重威胁视力.

    作者:杜园园;王跃;吴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杀伤细胞受体KIRs的研究进展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骨髓来源的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不同于T、B淋巴细胞,它不表达抗原特异性受体,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NK细胞能够表达多种能与MHC或非MHC配体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im 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s)KIRs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表达于NK细胞和某些T细胞亚群.KIRs包括抑制型和激活型受体,其通过识别表达于靶细胞上的人类白细胞抗原1(MHC-1)类分子,调节NK细胞的杀伤活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移植、肿瘤免疫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忠;冯刚;李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肝病患者全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分析评价

    肝病患者由于各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使其红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抵抗溶血素的能力增强,形成难溶性红细胞,从而影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正确分析和处理肝病患者的全血细胞检测结果,将对其诊断和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对60例肝病患者的异常血细胞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昂;陆婷婷;黄贵才;刘铁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率变异分析与运动试验对病理性室性早搏诊断价值的研究

    室性早搏是小儿心律失常中常见类型,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有密切的关系.室性早搏可发生于健康小儿或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更易发生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的小儿[1].前者无明显症状,多于常规体格检查中发现,而后者可影响心室射血功能,伴有明显临床症状.二者的预后及治疗方案不同,因此,临床医师有必要明确室性早搏的性质,以正确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室性早搏的心率变异分析与小儿脚踏车运动试验探讨上述检查方法对判定小儿病理性室性早搏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圳;张金鑫;孙景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前列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VEGF-C/VEGFR-3在前列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前列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VEGF-C及VE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与阴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临床T分期、组织分级、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 VEGF-C通过受体VEGFR-3在阴茎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恩佑;戴传强;李佳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细胞形态定量分析在常见甲状腺结节与自身周围组织的对比研究

    甲状腺是内分泌器官,其细胞形态受甲状腺功能、机体状态、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但通常认为癌细胞的形态与起源组织的正常细胞有明显差异,虽然在良性组织细胞中形态也可发生生理性变化,但癌细胞的形态变化大大超过了生理性变化[1].

    作者:冯野;赵吉生;丁大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